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公子无良-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琏原想见的是黎太太,毕竟女人心软一些,瞧见他们兄妹两个单薄的模样,一动恻隐之心,这事就成了,不料黎碧舟又领着他去见黎芮,思忖着黎芮是个不讲情面,至少不跟贾家人讲情面的,待见了他,又该如何说才好?

    “应当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冷不丁地,许玉珩斜地里冒出来,神色郑重地对贾琏道。

    贾琏愣了一愣,良久才记起这是至少一个月前,他为跟许玉珩、黎碧舟套近乎想出来的一句,登时认定了许玉珩是个书呆子,不然换了寻常人,谁会为了这一句纠结至今?于是故作不解道:“倘若如此,那前头那句‘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又何解?”

    许玉珩冷笑道:“枉你贾家还自称诗书传家,这句也不知道?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礼所以立身。乐所以成性。乐,诗谱也;诗,乐词也;礼,天然秩序,人事规范也。三者相辅相成。”

    贾琏笑道:“即使如此,孔圣人若对这‘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见解敝帚自珍,便只将这话贴在自己房中就是,只许自己并一干弟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罢了,何苦要叫弟子钞誊下来,广为流传?既然流传了,叫人人都知道‘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为何又劝说天子不叫人知道何为‘诗’何为‘礼’何为‘乐’?这岂不等于一边说饮水可解渴,一边又不许人饮水吗?况且,圣人不想脚下匍匐着聪慧子民,反而想奴役一群愚民?”

    “琏二弟不可妄论圣人!”黎碧舟忽地神色严肃地对贾琏沉声道。

    贾琏一个激灵,疑惑圣人又指皇帝又指孔圣人,黎碧舟这是不许他议论哪一个圣人?

    许玉珩怔了半日,缓缓开口道:“碧舟,琏二弟的话也有些道理。圣人倘若无过,他不会说出自相矛盾的话,那就是后世人会错了他的意思,然后一代代传下来的,才会曲解了圣人的意思,乃至于将曲解的话当做金科律例……”

    黎碧舟一凛,赶紧道:“错在我,早先不该拿了琏二弟的信给你看。好端端的书不读,就叫你走上了歪门邪道。以后你我都不要再提这话了。”

    贾琏先疑心黎碧舟大题小做了,不过是《论语》中一句话罢了,怎么解读不行?竟将他吓成这样。

    随后又想,当今世道对四书五经十分推崇,更是笃信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时代,既然要拿着《论语》治天下,自然是不容人质疑《论语》。若有人质疑了,岂不是在质疑当今的治国之道?岂不是与如今当权的一干人等作对?想想,如今这世道,实行的可不就是“不可使知之”的愚民政策嘛。

    贾琏想通了,不肯得罪黎碧舟,就做出谦虚的姿态道:“我确实是新近才读《论语》,玉珩兄全当我童言无忌,将这话忘了吧。”

    黎碧舟松了一口气,指望着许玉珩也能似贾琏一般不再固执。

    谁知,许玉珩开口道:“童言无忌,话里才会藏着真言,比不得那些跟着老夫子们学习的,说出来的都是些陈腔滥调。碧舟,你是当真不以为琏二弟说的有道理,还是明知道有道理,却唯恐老夫子们批驳你敢质疑圣人,才说没道理?若你果然觉得没道理,你且说说,为何没道理?”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寻常百姓哪里懂得那些高深的大道理、哪里懂得圣人运筹帷幄的良苦用心?倘若非要费力叫他们知道了,他们难以理解,就如遇上摸不着形状的鬼怪一样,必定会惊慌失措,一则毁了小家的安宁,二则坏了圣人的大计。”黎碧舟绞尽脑汁地想着早先夫子教导他的话。

    许玉珩失笑道:“如此说来,那些金榜题名的寒门子弟,又是哪里来的智慧,懂得了那些高深的大道理?琏二弟,你说呢?”

    贾琏心道就算是他起的头,但又何必拉上他呢,他是来跟黎家套近乎,不是跟黎家结仇的。先抿着嘴不言语,待瞧见黎碧舟有些微微埋怨地看他,似乎将许玉珩钻牛角尖的事怪在他头上,少不得他得将自己惹出的祸事收拾了——贾琏以为这许玉珩与贾宝玉性子里都有些相似,都是被人当成宝贝蛋捧着长大然后不知民间疾苦后反倒生出一股逆反的劲头来,不过贾宝玉是逆反在争取恋爱自由上了,这许玉珩却逆反在争取“言论自由”上了。

    这般想着,贾琏听黎碧舟煞费苦心地拿着“不可妄论圣人,鄙薄先贤”吓唬许玉珩,就似笑非笑地问许玉珩:“书中如何,姑且不论。但说,玉珩兄想将这一句怎样?”

    许玉珩秀气的面孔肃穆起来,说道:“既然错了,自然要改。难道叫天下人都继续往错处读?”

    “如何改?”贾琏又问。

    “我决心联名天下士子们将一句更改过来。”许玉珩豪情万千地道。

    贾琏谦虚道:“小弟籍籍无名,又胸无点墨,怕是人微言轻,帮不了许兄弟许多,也没资格算在士子的队伍里。只是,口口相授,到底流传不远;写在纸上时,旁人依旧看得稀里糊涂,停顿之处,还该留下标记才行。”

    许玉珩击掌道:“琏二弟所言甚是,我正待这样!”

    黎芮早年吃过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亏,于是处处教导黎碧舟识时务者为俊杰。黎碧舟比许玉珩年长几岁,又已经娶妻,所思虑的,就比许玉珩多一些,为难道:“玉珩说来轻巧,可这是将一辈子前程都押上去了。不说旁人,只说孔圣人的后人就未必答应改了这一句。况且上下千年,哪一代帝王不是谨遵‘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来执掌天下?你快些歇了那没用的心思吧。”

    贾琏微微蹙眉,觉得黎碧舟为人温厚,却失了傲骨,果然只能做了他的大舅子,“玉珩兄,有道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与其纠结于《论语》,你何不尝试着弄出些符号来,给《诗经》《三字经》断句?旁人若瞧着你段了句后,那书本子看着更省力气,必然会想着给话本子断句。话本子断完了,又有人会想给四书五经断句,待轮到这一句了,大家都瞧出有争议,自然会光明正大地拿出来争一争。到时候,百家争鸣,你也有道理,我也有道理,争来争去自然争出一个真正的道理来,岂不比你一个人‘虽千万人吾往矣’事半功倍?”

    许玉珩细细思量后,连声笑道:“却是我将书本子读死了,竟忘了还有迂回的路子。”

    黎碧舟见许玉珩不纠结于《论语》,轻轻地吁出一口气来,感激地在贾琏肩头拍了一拍,忽地听见脚步声,见穿着一身玄色家常袍子的黎芮竟从内书房前一块雄浑厚重的假山后走出来,又为许玉珩捏了一把汗,唯恐黎芮听了许玉珩那不知天高地厚的话当着贾琏的面教训他。

    贾琏也瞧见了黎芮,眼睛瞅着山石下枯黄的芭蕉上前一拜,“见过黎大人。”

    许玉珩紧绷着嘴唇,紧张地垂手看黎芮,虽在黎碧舟跟前气势十足,心里到底对黎芮存了敬畏,心知像黎芮这等士大夫是断然不会赞同他方才的话的。

    “你父亲母亲不是病了吗?送了妹妹来就罢了,还在这里耽搁什么?还不快回去照顾你父母双亲?”黎芮背着手嗔道。

    贾琏原本准备了一肚子的苦水要哭出来给黎芮看,此时被他这么打发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却连忙道谢道:“待母亲病情略好一些,晚辈便立时将小妹领回去,打搅大人家宴,实在该死。”说罢,就又向外慢慢退了出去。

    许玉珩唯恐被黎芮训斥,忙亲自送贾琏出去。

    黎碧舟不解黎芮先还要打发了贾琏兄妹,如今怎轻而易举地就肯留下迎春了?

    “父亲,您这是……”

    黎芮对着黎碧舟摇了摇头,“我且问你,倘若你是个教养嬷嬷,瞧见姑娘看《西厢记》,你该如何?”

    黎碧舟疑心黎芮知道了点什么,张口结舌了半日,说道:“父亲为何为了这话?若儿子是……自然是不许姑娘看了,要引着姑娘走上正路,别为了那些书移了性子。”

    黎芮摇了摇头,“我先也这么说,可是你祖父说,这样的教养嬷嬷循规蹈矩,虽没错,却也不出彩,不过是依着手上的规矩约束姑娘罢了;最出挑的教养嬷嬷定会教导姑娘如何悄悄地藏着书本不叫人瞧见,如何在外说话不叫人瞧出端倪,被人瞧出了端倪,如何倒打一耙,先下手为强。这才是真正地将那规矩玩弄得游刃有余,叫姑娘又保留了本性又称心满意,又高枕无忧。”

    “父亲?”黎碧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