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金渔村-第10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328。红虾过海(4)() 
差不多中午之前,一辆轿车一辆suv一起开到了村里,敖沐阳和李继前来接人。

    本来他还叫了陈新和严英豪的,结果两人问来的是中央哪个台的记者,得知是综艺频道而不是中央一套的工作组后,两人立马没了兴趣。

    这反应让老敖一阵羡慕,国家珍稀爬行动物养殖区毕竟是国家级的单位,平时经常接触电视台,像综艺频道、农科频道之类,人家根本不放在眼里。

    工作组一共是四个人,除了一个靓丽的姑娘穿着女士西装,其他三人都是便衣搭配导演马甲,马甲上有lg,tv。

    吕志超和镇长亲自作陪,按照敖沐阳估计,县里应该也会有领导的,结果工作组没有惊动县里,只是跟镇上进行了联系。

    他给双方做了介绍,那穿西装的高挑姑娘叫颜舒,是本次节目的外景主持人。

    姑娘很年轻,比敖沐阳还要小两岁,那叫一个青春靓丽有活力,节目开拍之前先进行采访,老敖作为保护区所在地的村长和保护区的发起人自然也接受了访问。

    采访他的时间挺长的,足足花费了半个小时,因为颜舒提前得到了他的履历,知道他在京都酒店打过工,认为他放弃在京城的事业回到村里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很有话题性。

    老敖表现的很谦虚,就说自己做了该做的事,其实没什么本事,龙头村能发展到现在全靠党的领导和村民的自强不息。

    吕志超在摄像机后面一个劲的对他竖大拇指,最后采访结束他说道:“小敖你真会说啊,什么时候入党?我做你的入党介绍人。”

    老敖低调的说道:“说的都是实话,要不是时间不够,我还要背一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呢。”

    李继倒是真把他当自己人,在采访他的时候他对着摄像机就把敖沐阳一阵夸,特意夸赞了他水下本领,说他是中国潜水最强人。

    这话把敖沐阳听的面如土色,当然,这方面他确实有信心,可在央视采访里这么说就有点托大了,容易让人笑话。

    采访结束后,敖沐阳回去准备午饭。

    这顿饭他也是下了大力气,山珍海味,一应而全。

    工作组吃的很开心,摄像师最后又在村里转了半圈拍了一些渔村景色,并且保证会剪辑到最后的节目中,这可把老敖给高兴坏了。

    这顿饭真是值了!

    工作组在下午离开,临走之前吕志超拍了拍敖沐阳肩膀说道:“小敖我们先走了,你平时没事练练划龙舟的本事,距离端午节不远了,到时候全县要比赛呢,你一定拿个金牌回来。”

    提到这茬子事,敖沐阳就赶紧说了一下:“那个吕书记,到时候我可能不参赛了,六月份正式禁渔,估计到时候能挺忙的。”

    这个理由够正式,吕志超没有强人所难,说道:“行,那你斟酌着来吧,反正镇上特别希望能带队出征!”

    敖沐阳说道:“即使我没有带队出征,肯定也派出我们村的最强战力,绝对不会让书记你失望。”

    吕志超笑道:“好,就等你们队伍的表现了。”

    还不到六月份呢,五月下旬,红虾过海,然后敖沐阳的海上巡逻队就被渔政给征用了。

    红虾种类多,最有名的应该是阿根廷红虾,现在内陆城市过年买的大虾就是这种虾,而红洋的红虾指的是鹰爪虾,就是去年年底龙头村里晒金钩海米的那种小虾子。

    红虾过海是五月里的一个盛况,它们分布广泛,东海、黄海南部及南海都很常见,在红洋湾尤其多见,是红洋当地近海资源的优势品种。

    每年到了5月份,随着海洋水温上升,红虾首先在南方水温较高的海域产卵,然后开始逐渐向北方海域洄游。

    这个过程是相当浩大的,和其他虾类一样,红虾是集群生存,它们属于洄游群聚生物,通过洄游来更换各生活时期的生活水域,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对生活条件的需要。

    红虾也就是鹰爪虾个头小,汇聚成群后规模却很庞大。

    敖沐阳记得他小时候跟随父母看过一次红虾过海的盛景,虾子几乎铺到了海面上,随便撒下一张网,捞上来便是满满的虾子。

    不过这种盛景如今已经很少见了,首先在海洋生态环境食物链中,红虾基本处于最低端,是海洋中各种鱼类、蟹类的浮饵,大量被吃掉了。

    其次,人类对鹰爪虾的捕捞量实在太大,而且因为鹰爪虾个头小,为了保证收获渔船都是使用绝户网来对付它们。

    再者就是鹰爪虾洄游产卵在近海,现在近海的海况实在太差了,前些年很多工厂把污水排进了海里,导致鹰爪虾一路艰辛来到近海后无法生存,大批量死亡。

    近几年国家特别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红虾群洄游过程得到了着重保护,每年到了五月下旬和六月上旬,渔政船就会加大执法力度。

    红虾允许捕捞,但在汛期内要捕捞必须得持有蓝色三证,便是“捕捞许可证”、“渔业船舶证”和“国籍登记证”,缺少任何一个证件都属于违规出海从事捕捞作业。

    前几年到了红虾过海的时候,渔政和当地派出所就能应付的了,但最近几年的全国性严格海禁起了作用,很多渔获资源丰沛起来,其中就包括红虾。

    今年从南方北上的虾群尤其庞大,得知消息后沿海渔民们大为心动,不管有没有证件,都开船去寻找虾群想分一杯羹。

    现在捕捞红虾最是简单,普通渔船带上一张拖网,一天能捕捞一两万斤,这虾价格不低,即使是在码头批发一斤也得十五块,这样一天收获可就是二三十万了,比走私还过瘾!

    一看今年情况不妙,渔政就把能动用的力量都给动员了起来,红洋这边不光敖沐阳所属的民间海洋巡逻队要出动,忙着缉私的海警队伍也出动了,全体配合在海上抓违法船。

    一大清早,敖沐阳乘坐龙头号出海了,他是队长,好歹得有个旗舰,而全红洋的民用船,没有比龙头号更威风的了。

1329。抓人(5)() 
出海的时候敖沐阳心情挺好的,昨天他接到钟苍电话,说有一个虾群经过了砖头岛海域周边,被吸引到了渔场。

    这些红虾会是大鱼们的好食物,另外它们多少会留下一些待在渔场,以后它们形成族群后,渔场的大鱼就不缺食物了。

    敖沐东心情不好,他嘟囔道:“这才几点啊?五点半,五点半就出海啊?咱们欠渔政的啊?又不给钱,真是的!”

    敖沐阳拍了他一巴掌道:“东哥,别抱怨了,人家渔政的二十四小时轮周转,人歇船不歇。再说了,保护海洋资源,人人有责,你这思想觉悟有点低啊,以后怎么入党?”

    敖沐东把嘴上叼着的香烟摘下来愣愣的问道:“龙头,我我我也得入党?”

    敖沐阳说道:“当然了。”

    敖沐东顿时笑了,笑的合不拢嘴:“那啥,我刚才那话是替大鹏说的,吃早饭那会大鹏这么抱怨来着。”

    敖沐鹏不愿意了,他回过头来说道:“胡扯,龙头,这种满嘴胡言乱语的人也能入党?这不是污染了党的纯洁性吗?”

    敖沐阳摆摆手说道:“不是,我帮助他入党是为了以后党内找替罪羊的时候好歹有个人选。”

    他们渔船在海上开着,不一会无线电灯亮了起来,有人发来了信号。

    敖大国接通后音箱里响起杨树勇的声音:“敖队敖队,你们怎么出发的那么早?”

    敖沐阳拿起话筒说道:“这还早?太阳都升起来了。”

    杨树勇说道:“确实太早了,我这不去你们村的码头上一看龙头号没了,才五点半啊。”

    敖沐阳道:“咱们今天不巡视同一片海域,你根据渔政给的工作计划安排就行了,别偷奸耍滑给我丢脸,渔政最后会查咱们的卫星定位。”

    杨树勇说道:“我能这么干吗?其实我本来想乘龙头号来着,你明天出海巡逻的时候等等我行不行?”

    敖沐阳说道:“明天我就等到六点钟。”

    杨树勇痛快的说道:“没问题。”

    第二天早上五点四十,杨树勇气急败坏的声音在无线电里响了起来:“不是说好等我到六点钟吗?怎么又提前走了?”

    敖沐阳不动声色的说道:“不好意思,弟兄们嫉恶如仇,一心想要报效国家、保护海洋资源,五点钟就强烈要求出发了。”

    他们今天走得早确实是有原因的,昨天在海上转了一圈没有抓到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