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金渔村-第2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他又说道:“你记得姚红雁吗?当时咱们班花。”

    敖沐阳点头道:“有些印象。”

    小猫唏嘘道:“姚红雁可是咱们初中四大美女,前两年给人当小三了,真是可惜,唉”

    敖沐阳也点头感叹,小猫却继续说道:“你说我混的也不差,她怎么不给我当小三呢?”

    你这让我说什么?敖沐阳沉默了。

    开了几个玩笑,两人握手告别,小猫临走跟他开玩笑:“以后去红洋买别墅找我啊,我在这圈子里有人脉。”

    敖沐阳想了想,道:“近期可能不会去买吧,等我去买的话会找你的。”

    小猫哈哈大笑:“没问题。”

    后面敖富贵推着小车来,车上东西杂多,不光有一袋袋的面粉,还有很多蔬菜酒肉,敖富贵置办了很多东西。

    

328。蒸馒头 3() 
赶集去后,敖沐阳准备做饭,敖富贵摆手道:“做个屁饭啊,来我家,开始蒸馒头了,蒸好大馒头咱们趁热吃,喷香!”

    敖沐阳笑道:“那好。”

    上午,敖富贵父母在家搭建起了一个蒸炉,灶台高高垒起,上面放着大蒸笼,一共四层。

    灶台里面用鼓风机助燃,火势很旺,随着干柴塞进去,火舌往外一个劲的舔,烤的人脸通红发烫。

    敖沐阳他们去的时候,第一锅已经差不多了,雪白浓密的蒸汽腾空而起,直上直下,看起来跟院子里有人在修仙似的。

    此时从山上看,村里好多院子都好像有人在修仙,没有海风的时候,滚滚而起的白气在空中连接成片,极为壮观。

    这时候蒸馒头的香味也很重,原始的小麦香比什么肉香更动人,让人闻到了一个劲咽口水。

    将军也在咽口水,它趁着敖沐阳不注意,跑到蒸锅前人立而起,想要跟着看看锅子里面蒸的是什么吃的。

    敖沐阳看到了,赶紧把它拖来,它不肯往后退,努力往前继续拱。

    这可把他气坏了,索性将它往灶台里推:“喏喏喏,钻进去吧,正好过年的时候吃个烤狗肉。”

    将军在近前被烤的狗毛发金光,火焰温度太高,吓得它缩着尾巴又往后窜。

    蒸锅打开,更浓密的蒸汽翻滚冒起,更香的蒸馒头味道出现在了院子里

    一锅馒头出炉,敖富贵用盘子装着递给敖沐阳,道:“来,羊子,过年大馒头,可香了。”

    因为县城、红洋有人来买,村里很多人蒸馒头都有了花样,牛奶馒头、豆浆馒头、五谷馒头、豇豆馒头、豆沙馒头等等。

    吹了吹,等馒头不那么热了,他咬了一口。

    蒸馒头的时候还顺便蒸了咸菜,这是用猪油浸泡的咸菜,有萝卜条、白菜、腌青菜等等,洒上辣椒碎、大姜和八角等大料,搭配馒头比肉还下饭。

    敖小牛家的馒头也在这里蒸,咸菜是宋秋敏调制的,端出来后香味扑鼻。

    敖沐阳用热腾腾的白馒头蘸了点油汤,又香又辣,真是开胃!

    当天中午和晚上吃的都是刚出锅的大馒头,敖沐阳一连吃了两顿,吃的那叫一个爽!

    除了蒸馒头,村里还有人家在忙着做其他食物,比如红薯糕。

    宋秋敏就在家里做红薯糕,敖沐阳刚吃过晚饭,敖小牛就给他送来一盒子刚出炉的红薯糕。

    敖沐阳见天色不早了,就说道:“小牛,我去帮你妈一起做,怎么做到这么晚呀?”

    敖小牛嘴里咀嚼着红薯糕片发出嘎嘣嘎嘣的声音:“嗯嗯,我妈今年做的多,都给叔你的,让你到时候去村里人家分一分。”

    一听这话,敖沐阳更不能袖手旁观,道:“走,叔去帮忙。”

    红薯糕自然是用红薯做成的,这东西先将红薯削皮然后蒸熟,烂糊以后拌上芝麻,白芝麻、黑芝麻都要有,然后使劲搅和成红薯泥。

    敖沐阳去了后就接过石臼捣了起来,他力气大,十来斤的石臼在他手里跟风车似的旋转,很快砸出黏糊的红薯泥。

    宋秋敏拿了个大碗,里面有湿纱布,她装入红薯泥,然后反扣在竹切片席上,这样提起来就是红薯片,有点像是薯条。

    以前制作的时候都是要白天做,然后晒上几天直到晒干,现在有了电暖风,这东西制热能力比冬日的阳光还厉害。

    烤干以后,宋秋敏就去炒了起来,红薯片可以炒成咸的,那就是用盐来炒,也可以吃甜的,那就是用干净的海沙来炒,保留了红薯本身的甜味。

    炒熟之后,敖沐阳拿了一片在嘴里,这是民间版的薯片,嘎嘣响,味道甘甜。

    炒完最后一红薯糕,宋秋敏用纸壳箱装了让敖沐阳搬去,她还买了小纸盒分装,让他明天去给一些关系不错的人家分一分。

    分红薯糕也是当地一个传统,就是分糖,不过以前条件不行,人们家里买不起糖块,就用同样甘甜的红薯糕来代替。

    到了现在,这成了一个传统。

    除了红薯糕还有冻米糖,这个宋秋敏也给敖沐阳准备了。

    和红薯糕不同,冻米糖可得提前做了,这东西用糯米做成,把糯米洗干净以后,放进大铁锅里使劲蒸,等到晾干开始炒,熟糯米会膨化,最后浇上一点糖汁,晚上冻起来后就是炒冻米。

    很快,腊月三十,除夕到了。

    前滩镇周边地区,一般都是除夕当天贴春联、挂吊钱。

    上午天气暖和,渔民们来到码头给渔船贴春联、贴“福”字。

    敖沐阳不用动手,敖大国帮他搞定。

    他准备了好些船用喜联,先挂在船头贴了个得有两米高的大福字,然后在驾驶舱门贴了个‘一帆风顺’,在船尾贴了一个‘满载而归’。

    船上贴喜联有讲究,比如船头贴的“福”字,不能像岸上人家那样可以倒贴,倒贴有“翻转”的意思,这可是船家大忌。

    大龙头号是大船,要贴喜联的地方多,还要在船员舱门贴门神,船头要竖起彩旗、挂上灯笼,把渔船装点一新。

    忙活一通,敖大国终于忙完了。

    检查过没有问题,他拍了拍船头感叹道:“伙计,过年好啊,我先给你拜年,你明年好好干,咱们发财,一起发财!”

    敖沐阳给钟苍打了个电话,问道:“苍哥,嫂子那边怎么样了?”

    钟苍笑着说道:“好了,出院了,今天出院,不用在医院过年。”

    敖沐阳道:“你们准备去那里过年呀?”

    钟苍道:“我有朋友在红洋租了个房子,我想过去一起过个年。”

    敖沐阳说道:“你朋友自己一个人吗?”

    钟苍沉默了一下,说道:“不是,有家庭。”

    敖沐阳笑道:“那还是别去打扰人家一家团圆了,你来我这里吧,我这边房间多,环境也好,咱们一起过年。”

    钟苍毫不犹豫的说道:“行,龙头,你让怎么弄我就怎么弄。”

    执行力一如既往的强大。

    敖沐阳开了奔驰去接他们夫妻,王霞刚动完手术不太敢动弹,钟苍小心翼翼扶着她上车,好像抱着国宝瓷器。

    上了车,他亲自开车,长长的山路愣是开的平平稳稳,跟来时敖沐阳开车的感觉完全不同。

    

329。年 1() 
敖沐阳本想让夫妻两人住小楼,可王霞拒绝了,她认为自己刚动完手术就在大过年住他的新房子不吉利,得知他有一处老宅空着,就想去老宅居住。

    钟苍也不想带着妻子去麻烦敖沐阳,同样愿意住在老宅。

    至于老宅两个月没住人有灰尘,他三下五除二给打扫干净了。

    既然这样,敖沐阳便不再坚持,主要是他犟不过王霞,这女人跟宋秋敏很像,温柔的外表下是刚强的性格。

    按照风俗,下午是去祖坟祭奠先人。

    敖沐阳去父母坟上放了鞭炮,回家之后就正式开始过年了。

    门口他遇上了敖富贵,敖富贵说道:“羊子,今晚真不过来吃?一起吃祖宗羹呀?”

    这顿祖宗羹就是年夜饭,敖沐阳摆手道:“我在家里已经准备好饭菜了,今晚我这边人不少,也挺热闹的。”

    敖志兵、钟苍夫妇,这可比平时热闹多了。

    特别是还有将军、元首、女王和霸王花这些毛孩子,它们在一起打闹也能给楼里增添好些趣味。

    街上到处是骗炮声,一些孩子换上新衣服在街上玩闹。

    有孩子一边放鞭炮一边唱:“新年到,好热闹,小囝郎新鞋爿,小娘婢新花祆,阿毛娘来嘞炒倭豆,阿旺鸵背来嘞搡年糕……”

    听到这个熟悉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