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黄金渔村-第8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吃。”就着鱼头,鹿无遗吃掉了俩馒头。

    这可不是城市里五毛钱一个的小馒头,这是过年上供用的馒头,虽然是中等个头而不是最大个头那种,可一个也老沉,敖沐阳不过吃了一个而已。

    吃过晚饭,敖沐阳把两条鱼身子进行保鲜。

    不讲究的话,把它们放进冰箱冷冻就行,可这样虽然能保持鱼肉不变质,却不能维持其鲜味。

    敖沐阳用了另一种给鱼保鲜的法子,他先烧了热水,等到烧到九十度左右,他就把鱼放入水里又快速的捞了起来,整个过程只要两三秒钟就行。

    烫过以后,他才放进冰箱冷冻。

    鹿无遗问道:“这么快?我看这鱼不熟啊。”

    敖沐阳说道:“你多看它两眼就熟了,要是再请它喝杯酒,那就更熟了,现在你们之间不熟那是关系不到位。”

    用这种烫漂法给鱼保鲜,那是因为直接将鱼冷冻,鱼体温度并不会很低,这时候附着在鱼体表面的细菌只是被细菌抑制了活性,依然可以对其进行腐坏。

    短暂的高温却可以杀死细菌,这时候紧急冷冻,鱼体的细菌会少上很多,更好的保鲜保质。

    每到了年门口上,敖沐阳家里就几乎不用做饭了,起码主食不用管。

    家家户户蒸了馒头都会给他家里送两个过来,有的蒸了包子、包了饺子也会给他送两碗,他们早上就吃了海带包子,这是敖千文家送过来的。

    鹿无遗一边大口的吃一边说道:“自从来到村里,我就没生病过,之前我就纳闷怎么回事,现在原因找到了,我这是吃百家饭啊,吃百家饭的孩子好养活。”

    “你他么还是个孩子吗?”

    “我才两岁零二百多个月,怎么就不算个孩子了?”

    老敖三两口把包子填到嘴里,拍拍屁股走人。

    距离过年不到一个周了,村里年味可是越发的浓郁起来。

    这时候村里就有了鞭炮声,都是孩子们在放的散炮仗,就是一起玩凑个热闹听个响。

    敖沐阳换上了一双新鞋,这是鹿执紫给他买的过年鞋,然后他决定显摆一下,就去村里溜达起来。

    溜达的时候他看到敖小米带了几个小孩在放鞭炮,一帮人找了个小铁盆,用铁盆扣着炮仗点燃,每次炮仗响了都把铁盆鼓起老高,乐得孩子们哈哈直笑。

    看到这一幕,老敖就叮嘱道:“你们小心点啊,别引发火灾。”

    敖小米从外套的大兜子里掏出一本《寒假园地》说道:“这你放心,小阳叔,我带着家伙什呢,起火了我几下子就能给拍灭!”

    其他孩子也拿出自己的作业本:“就是,起不了火,都准备好了呢。”

    “我们试过了,天气太冷、潮气太大,火不是那么好烧起来的。”

    敖沐阳咂咂嘴,他怎么觉得这几个孩子的话里话外挺遗憾的呢?

    他一路溜达着去了湖边,相比夏秋季节,湖水稍浅,湖泊四周出现了一圈泥沼带,有些人就拿了滑泥板在泥沼上滑动,时不时伸手去泥水里摸鱼摸虾摸河蚌。

    滑泥板就是一种类似雪橇的东西,专门用来在河湖沼泽的淤泥地上行动,算是一种使用了千百年的传统老渔具,跟敖沐阳之前用过的踏槽很类似。

    不过踏槽用在退潮后的海滩使用,属于简陋版的小船,有船帮和船舱。滑泥板更简陋,它就是一块前头翘起来的木板,大概有两米长,三十公分宽,中间有个手柄,这样人们一条腿跪在上面,一条腿用来蹬地,用一只手抓住手柄另一只手来摸鱼摸虾。

    许久不见的两位老教授也在湖边蹲着,不知道在那里聊着什么。

    敖沐阳走过去主动打招呼:“李老师、苏老师,都在这里呢?聊什么?没回去过年?”

    苏鹏辉懒洋洋的说道:“今年留在村里过年,家里面没人喽,我儿子和儿媳妇要留在瑞士,就我自己一人,回去干嘛?”

    老爷子前些年就没了老伴,只有一个独生子,儿子倒是有出息,在瑞士搞金融工作,娶得媳妇也是瑞士人,就等于在那边给定居了。

    李继指了指苏鹏辉道:“我准备把我老伴接过来,也要留在村里过年,好歹得有人陪陪这老哥们。”

    苏鹏辉笑:“什么陪着我,你们老两口自己过年有什么意思?还不是图热闹才留下了?”

    敖沐阳问道:“李教授,我那大哥不回来过年?”

    李继闷着头道:“儿子儿媳都是独生子女,一边一年。”

    说完他又抱怨了起来:“这独生子女政策哟,坑人!”

    敖沐阳道:“老师,按您这年纪来说,你们那时候没有独生子女政策吧?”

    李继摇摇头道:“这政策从78年就写入宪法了,怎么没有?而且我们还是知识分子,那时候知识分子更是要响应国家政策,要不然不给你提职称……”

    “嘘,妄议朝政是要杀头的。”

1152。马鼻的故事(3)() 
敖沐阳换了个话题,蹲在两个老爷子身边道:“你们留在我们村里过年挺好,村里就是热闹,今年会格外热闹。对了,你们刚才在聊什么?看你俩好像在争辩啊。”

    这话题换的不错,李继精神一振,他指着湖边滩涂地上的滑泥板道:“这个东西,可是有年岁了,是吧?”

    敖沐阳笑道:“那你可看错了,老师,那滑泥板顶多六七年,我知道,那是我大林叔家的板子,我去京都那年他家板子刚坏掉,这是换的新板子。”

    李继翻了个白眼道:“不是说他那块板子,我说的就是滑泥板这物件,这东西的存在历史可是有年岁了。”

    敖沐阳点头:“对,起码得七八百年甚至上千年了。”

    李继摆摆手道:“不止,两千多年前的《史记…夏本纪》里就有描述了,说大禹‘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橇、出行乘辇’,这东西得存在两三千年,它的发明应该跟大禹治水的工程有关,历史悠久。”

    敖沐阳一愣,问道:“这么厉害?”

    “是厉害,但老李这有些牵强附会。”苏鹏辉也给他说道,“不过一千多年前有本书叫《史记正义》,那上面有对这个板子的介绍,说的就是这样,头翘起来、有把手,人跪在上面用脚蹬地来推着前行,《史记正义》是唐代人写的,起码它在唐代就有了。”

    李继斜睨他道:“老苏你不懂别瞎嚷嚷,历史是需要大胆假设、仔细考证的,我说的那话就是考证过的。”

    “你在梦里考证过的吗?”

    “就算在梦里考证过又咋地,我那好歹是在搞科研,哪像你做梦就会梦见大闺女小媳妇。”

    “挑事啊,小敖看到了,这是人身攻击,知识分子能这么干?那你跟李彦宏有什么区别?斯文败类、衣冠禽兽……”

    敖沐阳摆摆手道:“两位老师咱们冷静点,这滑泥板的历史如此牛鼻,实在是出乎我预料啊。”

    “何止牛鼻,还马鼻呢。”李继笑道。

    苏鹏辉道:“你看,你又骂人了。”

    李继不屑道:“你就老老实实研究你的鱼吧,历史这块的东西你不懂,就别乱说,我说的是马鼻又不是妈鼻,历史上的马鼻大战你不知道吧?”

    苏鹏辉一愣,狐疑问道:“又要杜撰了吧?”

    李继转头向敖沐阳,道:“马鼻大战说的是明朝嘉靖年间发生的一场战役,当时名将戚继光帅兵追击倭寇福建马鼻村,当时倭寇趁着海潮后退,龟缩在了海边船上,周边因为退潮都是滩涂地,军队无法行进。”

    “戚继光大为为难,这时候当地有个投笔从戎的书生就给他奉上了一书‘平倭策’,介绍了滑泥板,让将士们一手抓着板子扶手一手持长枪突刺或持马刀劈砍,大破倭寇,史称马鼻大战!”

    他说完之后,又去斜睨苏鹏辉。

    苏鹏辉心虚,便说道:“你肯定是编的,戚继光是有红衣大炮的,他为什么不用大炮轰倭寇的船?那会船可是落在泥沼地里跑不了。”

    “你问戚继光去,反正我是从史书看的。”

    敖沐阳道:“可别争了,老师们,你们要不要一起下去感受一下这极有历史的渔家工具的气息?村里滑泥板可不少。”

    “不去不去。”

    “泥沼道路滑,翻车概率大。”

    “我们俩是搞教育和科研的,靠的是嘴巴。”

    “对,我们就看着聊聊好了,你自己去吧。”

    敖沐阳耸耸肩,他看到敖小俊拖着个滑泥板过来了,就去抢到手,换了雨靴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