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驸马-第5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少帅,老夫请你率领本部兵马留守云州,以备接应与善后。”薛仁贵非常肯切的说道,“河北军事,全在老夫身上。少帅千里来援,早已仁至义尽。此一战,老夫必须独力独为。还请少帅成全!”

    薛绍深呼吸了一口,说道:“老将军,薛绍明白你的用心。但若错过此战,薛绍必定悔恨终身。就请让我独自一人随你同去,我答应你不上战场,只在后方擂鼓助威如何?”

    “不可!”薛仁贵一口回绝,容不得半点商量。

    “求你。”薛绍认真的看着薛仁贵的眼睛,“薛绍以一个普通军人的名义,求你——肯求老将军,允许我亲眼目睹这一战!”

    “……”薛仁贵逼视着薛绍的眼睛,眼神之中精光迸现。

    薛绍毫不回避的看着他,诚恳之极。

    “请!”

    薛仁贵大喝了一声转身便走,虎步流云。

    薛绍深呼吸了一口,大声道:“张仁愿,你来代我留守云州,以备善后!”

    “是……”张仁愿应诺之后苦笑一声,惨也,我便错过了此战!

    五万唐军,师出云州,向突厥大军挺进。

    薛绍随身带了三十名部曲出发,全被编入了主帅中军的鼓乐队仗当中,一路随行。

    薛仁贵,是铁了心不让薛绍参战。薛绍没有一味的坚持,他只是不想错过这一场大战,这一场军人之血魄而战的,大战!

    大军刚刚出发,郭安率斥侯亲自回报,说突厥人移师十里之后,开始兴建祠堂祭祀神明,准备与唐军决战一场。

    “如此最好,倒省去了老夫一番寻敌追击的功夫!”薛仁贵豪气大起。

    郭安看了薛仁贵一眼,郑重拜道:“老将军,小将还打听到,突厥人祭祀的神砥之一,就是老将军你本人!”

    “哦?”薛仁贵不由得惊咦了一声,随即放声大笑,“突厥小儿,定是以为老夫早已人间化作枯骨了!”

    “恐怕真是如此。”郭安答道,“小将捉了一个突厥的斥侯舌头,逼问之下得知,这一拨突厥兵马就是隶属于可汗的附离精锐,称狼骑。他们的统帅是阿史那默啜,此人是突厥伪可汗骨笃禄的亲兄弟,极其骁勇善战,向来最是敬服老将军,视老将军为人间战神。但是他对麾下的军队宣称,驻守河北的薛仁贵是假的,真正的薛仁贵早已经病死象州,不复人间。”

    “有趣!”薛仁贵抚髯一笑,不再多言。

    薛绍也笑了,说道:“想必默啜只是安抚将士,稳定军心。其实草原上不光是默啜一人敬畏老将军。至从老将军三箭定天山这后,数十年来草原人一直都把老将军视作至高无上的战神。前番我随裴公北伐之时曾经深入漠北,在很多地方都见到了草原各部族为老将军所建的祠堂,四时祭祀从无间断。每逢出征,突厥人也肯定会到老将军的祠堂里去祭祀。”

    “想不到老夫一介凡俗,竟然会成为异族心目中的战神!”薛仁贵微微一笑,“且不管他们如何祭祀如何胡言乱语,老夫此来只为杀敌报仇——老夫就是一名大唐的将军,生时是,死亦然!”

    大军前进。保存体力,行军的速度并不太快。

    斥侯再次回报,突厥人祭祀罢后,也一同拔营而起向南方挺进。对方显然也已经侦知我军的动向,正擂鼓大躁的稳步前进,摆出了一副决一战死的派头。而且他们呼喊的口煞是可笑——“尽灭唐师,活捉薛绍!”

    听闻此报,薛仁贵似笑非笑的抬头看了看头顶飘扬的“薛”字帅旗,说道:“突厥小儿,当真以为老夫已经死了?!”

    。。。

第674章 龙门薛礼() 
两军不断的接近,斥侯在周边不停的游弋,彼此的行军速度都不快。£★,。23∞wx。唐军用的是李卫公手上传下来的,传统的七军六花阵。薛仁贵率中军居中,其余六军以中军为圆心,分布在周边的圆弧之上。

    每一阵皆是牌盾布列于前,弓弩暗藏于侧,陌刀紧随其后。骑兵布列于两翼,随时准备发动掠阵冲击。

    寸草不生平坦如砥的大戈壁,一年四季大风肆虐。滚滚黄沙之间十几万人马布列成阵如城墙般辗压挺进,天地间一片杀气纵横,浩瀚磅礴!

    薛绍站立在一张拖拽大军鼓的军车上,一手叉腰一手握刀,眉宇微沉看着前方滚滚升起的那一片烟尘。

    十万狼骑,这是新兴的草原汗国最精锐的部队,是他们的国之脊柱。

    薛绍至今有些想不通,为何突厥人会去而复回,并豁出自己手中最的一支部队,来与唐军决战。此战突厥人就算获胜,也没什么大的油水可捞,最多赚取一点虚名。但此战如果他们败了,那将会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他们的国之根本都将动摇。

    ——这绝对不会是元珍之谋!

    薛绍无比确信这一点。

    至从骨笃禄起事之后,无论是治国之略还是谋战之术,突厥人一直都在严格遵照元珍的治国理念与治军思想在行事。事实证明,元珍确实是一个上马能治军、下马能理政的全面型人才。

    对突厥而言,元珍是国之柱石;对大唐而言,元珍是心腹之患!

    薛绍思之再三,最后推测出一点:眼前一战,应该是突厥内部出现了权力纷争的结果。默啜是统兵大将,是骨笃禄的亲弟弟。为将者最需要的就是军功,可是突厥自建国以来,大小的功劳全在元珍一个人身上。身为汗室成员之一的默啜,就像是元珍手下的一个打工仔。他哪能甘心呢?

    思及此处,薛绍连忙下了车,骑上马找到薛仁贵,对他道:“老将军,在下想到一件事情,必须在开战之前对你说。”

    “少帅请讲!”

    薛绍说道:“此一战,很有可能是默啜的个人主张。他们的元帅与谋主阿史德元珍,已经率领一部分人马携带战利品先走一步回了大漠。”

    “那又如何?”薛仁贵有些不解。

    “如果我是元珍,一定不会容许默啜打这一仗!”薛绍说道,“眼前的十万狼骑,是突厥汗国的立国之本。此战若胜,他们不过赚取一些虚名而已。此战若败,突厥将有倾国之危。因此,元珍一定会拼命阻止默啜出战!”

    “事实摆在眼前,两军即将交战。”薛仁贵眉头紧皱,不解道,“少帅究竟在担心什么?”

    “默啜不足为虑。我唯一担心的是——元珍!”薛绍说道,“如果两军开战之后,元珍突然率军来援或是从后面包抄夹击,我军将有覆巢之险!”

    “!!”薛仁贵表情微然一变,抚髯沉思了片刻,说道,“如此,确实不得不防。如果元珍当真前来夹击,除非我们马上改用一字双头长蛇阵,方能应对。”

    一字双头长蛇阵,顾名思义,将军队拉成一条长蛇之状,两头都设大将,可前后兼顾防止被夹击,两头随时可以牵引军队发动攻击或是抵御来犯之敌。

    “在下愿意担纲另一蛇头,还请老将军应允!”薛绍抱拳请战。

    薛仁贵眉头深皱的沉思,双头长蛇阵,阵头阵尾的大将一定要能做到随机应变,必须拥有极强的战场嗅觉和极高的军事素养,并且个人的武艺要相当出众。自己麾下并不缺少战将,但要找出一个随机应变独挡一面的将才,还真是难!

    “老将军,时间紧迫,不能再耽搁了!”薛绍再次抱拳,“还请老将军尽速下令变阵!”

    “好吧……”薛仁贵无奈的苦笑了一声,“劳请少帅率领老夫麾下的亲勋越骑,担纲另一蛇头押于后阵,相机行事以作应对!”

    “是!”薛绍重重一抱拳。

    中军主帅的六面红色大纛高高扬起,七军六花阵马上变阵,化作双头长蛇。薛仁贵把自己麾下最精锐的骑兵部队——五千亲勋越骑全数交给了薛绍,并授予他三面红色主帅大纛,可以令三部军马。

    薛绍马上点起越骑率军后行,来到了战阵的最尾,立起三面大红旗。左右虞侯军和后军三部兵马,至此全部听悉薛绍之令行事。

    薛绍率中军跃居于前,成双头长蛇阵的另一头,首当其冲的直接面对前方的默啜。

    七军六花阵,是唐军最常用的临敌阵型形,主帅坐镇中心指挥若定,一般不会亲自上阵搏杀。大唐多儒帅,李靖、李勣和裴行俭等名帅都常用这个阵形。而一字长蛇阵,主将是一定会身先士卒的亲自冲锋阵陷的,因此对主将的个人武力有着极高的要求。

    大唐至开国以来,很少会用这种破釜沉舟、以少击多、比较冒险一字长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