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驸马-第9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后斥侯回报,噶尔钦陵的大军在离退洮州之后加快了行军速度,直奔青海大本营。同时灵州方面也来了消息,说黑齿常之连战连捷,吐蕃人的大非川就快守不住了。吐蕃的赞普已经派了使臣来到黑齿常之的军营求和,黑齿常之严格执行了薛绍的命令,暂时停止了攻击,并要求吐蕃人派使臣前往神都洛阳洽谈和盟之事。

    接到这两个消息薛绍一分析,噶尔钦陵急于回师,很有可能是担心大非川失守。其实大非川和青海这两个的吐蕃军事基地,二者是结连一体互为犄角的。大非川如果失守,青海也就难以独自存活。这样一来就等于是端了噶尔钦陵的老巢,并砸碎了吐蕃面对大周的两扇门户。

    对于器弩悉弄这位刚刚成年不久并急于亲政掌权的吐蕃赞普来说,他肯定不愿意丢失这两块的国门。另外,如果器弩悉弄能够独自操作与大周的和谈并得到成功,这对他竖立君王威信并集权揽权是十分有益的。这至少意味着,赞普已经能够撇开噶尔钦陵独裁国家大事了。更何况,“两扇国门即将失守”还是噶尔钦陵闯下的祸;他非但闯下了这样的祸,还在征讨临洮和凉州的战事当中损兵折将处处碰避,最终寸功未建狼狈而回。

    两相对比此消彼涨,器弩悉弄的赞普权威无疑会空前大涨,噶尔钦陵则是完全落到下风。

    所以,黑齿常之这边虽然是分战场,但其胜利的意义,丝毫不亚于薛绍当初针对突厥的银川大捷与诺真水大捷。

    而吐蕃这边,年轻的赞普器弩悉弄也抓住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想要借机消弱噶尔钦陵,甚至……解决噶尔钦陵!

    军事上的失败和政治上的失意,已经将噶尔钦陵这一只高原猛虎,逼到了绝境。

    等他回到青海驻地时,满营只剩自己带回的这支疲惫不堪的人马,却没有了几颗存粮。大非川那边的战事一再吃紧,青海这边收到了赞普的命令,不得不暂缓对噶尔钦陵大军的后勤补给,而改由支援大非川的战事。

    现在大非川那边的战事已经暂时告一段落,噶尔钦陵听到风传,说赞普要与大周议和,而大周开出的条件之一,就是“交出战犯噶尔钦陵”。

    这当然是大周这边故意泄露的风声。

    听到这个消息,噶尔钦陵的从心底一直凉到腰竿——大周开出这样的条件,赞普居然也会愿意派出使臣当真去谈?!

    此时,薛绍亲率十万大军已经重回洮州,并在整顿兵马随时准备反攻青海,讨伐噶尔钦陵!

    前方有赞普居心不善欲除己而后快,身后有薛绍亲率虎狼之师咄咄逼人,手边没有半分存粮军心已然跌到谷地,近旁还有黑齿常之在耀武扬威。

    噶尔钦陵感觉,自己已经走到了一个进退维谷,四面楚歌的境地。他还能清楚的记得几个月前,自己师出青海之时是何等的英雄豪迈,当时他甚至都已经设计好了,如何在切割临洮与凉州之后,瓜分整个西域的千里疆土。可是短短不过几个月的时间,境遇居然会是这样的天差地别!

    薛绍的大军在洮州停下了,整兵备战,但没有急于向青海进军。

    薛绍仍旧坚持这样的理念,不能把噶尔钦陵逼得太急,不然噶尔钦陵的第一优先攻击对象,永远只会是大周的兵马。必须让他和吐蕃的赞普交上手,自己再去坐收渔利。像现在这样驻兵洮州对噶尔钦陵形成压力构成威胁,堵其出路却又不真的去打他,就是最好的办法。

    这时,洛阳的武则天才刚刚收到薛绍亲自派谴自己的心腹斥侯,悄悄传来的军事密报。她还并不知道,吐蕃即将派出使臣前来求和。

    既然是军事密报,就只会有武则天一个人看到,并且不会在朝堂之上公开。

    看到这份密报,武则天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落回了肚子里。事实证明,库狄氏和太平公主的预料都是正确的,薛绍虽然一直在败,但实际上他却占据了真正的上风。理由是,噶尔钦陵正在一步一步被他逼入死亡的绝境。

    武则天把薛绍写的密报详详细细、前前后后细读了十几遍,心中是越读越踏实,越读越欣慰。她私下评定,薛绍这一仗在军事上其实并没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地,那种“死守不战”的仗很多大唐的将军都能打得出来。薛绍真正高明的地方,在于他过人的“政治觉悟”。他一开始就抓住了噶尔钦陵在政治上的致命弱点,那就是与赞普失和,他急于用军事上的胜利来扭转自己在政治上的失势。

    噶尔钦陵急于求功,薛绍就抱头死守绝不出兵决战。噶尔钦陵后勤补给不力,薛绍就坚壁清野拉长战线,把他后勤的压力无限放大。战争打的就是钱粮,过多的国力损耗势必会引起吐蕃赞普的强烈不满。何况这一战,根本还就不是赞普希望发起的,而是出于噶尔钦陵的一己之私。

    到最后噶尔钦陵快要不下去的时候,薛绍终于祭出了他的杀手锏,命令黑齿常之兵出河源猛攻大非川,逼迫吐蕃的赞普出面来收拾残局。

    武则天的心里比谁都清楚,其实战争打到了这个份上,吐蕃的赞普已经不用人去“逼迫”,他也会主动站出来收拾残局的。薛绍和黑齿常之的主动,只是给了他一个更加充份的理由去说服麾下的大臣和将军们。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是“三方合作”想要弄死噶尔钦陵。吐蕃的赞普,薛绍,大周的女皇。

    想透了这些,武则天扬眉吐气的笑了,“噶尔钦陵,你曾是那样的不可一世!三十年纵横沙场无人能敌,你究竟杀了我中原多少男儿,又抢占了我们多少领土?这真是无法计算!”

    “现在,任你有通天彻地之能,也只剩死路一条!”武则天忍不住大笑起来,“噶尔钦陵,你终于遇到了你命里的克星!”

    “明日,朕要亲题一块牌匾送往赵国公府——薛子当为天下雄!”

    这时,武则天的心腹宦官在门外说道:“陛下,魏王武承嗣求见。”

    又来了!

    武则天眉头一皱,将薛绍的密奏收起,“让他进来。”

    武承嗣走了进来,拱手拜下,“陛下,侄臣有要事启奏。”

    “说。”

    武承嗣说道:“侄臣以为,光凭黑齿常之猛攻大非川想要围魏救赵,是解不了凉州之围的。万一噶尔钦陵将凉州拿下,我军的粮草辎重将尽皆归他。到时噶尔钦陵就会从容派回一军驰援青海,再将黑齿常之击败。如此一来,非但是西域会被割裂失去,河陇也将万分危急。”

    武则天不动声色,“那你有何高见?”

第1000章 武则天的反思() 
看到武则天有耐心细下询问,武承嗣信心倍涨。马上道:“侄臣认为,我朝应该再谴良将统率大军,驰援河拢。侄臣推举王孝杰率右卫大军火速出征。王孝杰熟悉吐蕃战法且屡战屡胜,派他前去主理河陇军事,或可一解燃眉之急。”

    “这一提议,你已经过好几次了。”武则天耐着性子,平静的道,“临阵换帅乃是兵家大忌,你难道不知?”

    “确是大忌。”武承嗣声的嘟嚷起来,“当初若不是临阵换了薛绍去挂帅,战事又岂会如此不堪?”

    “大胆!”武则天怒喝一声,“你是在指谪于朕吗?”

    “侄臣不敢!”武承嗣慌忙道:“臣只是就事论事,臣一心担忧国家安危,只为陛下的江山社稷着想。眼下事实确凿,薛绍那边一败再败丧师辱国,凉州片仞孤城难以久守。因此,我朝不能再对薛绍指望太高。如今,死守灵州以保河陇不失,才是当务之急。眼下战事已是迫在眉睫,再不补救,怕会来不及了啊!”

    武则天再道:“你言下之意,是不救凉州却守灵州了?”

    “陛下,比起河陇的千里江山和万千子民来,凉州那边苦寒之地……”武承嗣吞吐了一下,再道:“如果派兵去救,又将面对噶尔钦陵的击讨。这何异于抱薪救火?权衡利弊,侄臣认为还是改派王孝杰为帅他率军死守灵州为上!”

    “呵!”武则天轻笑了一声,“照你这意思,薛绍是该要被舍弃,还是该要被治罪呢?”

    “这个……”武承嗣低吟了一声,道:“薛绍是否有罪可不是侄臣了算的。如果他能从噶尔钦陵手下逃脱归来,到时自有律法公正去进行裁定和宣判。侄臣确实与之不和,但这是国家公事,侄臣并未夹杂私心啊!”

    “呵呵!”武则天如此一笑,“你完了?”

    武承嗣怔了一怔,“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