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户-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心神不宁,恐穷治兼并之人见此情形,便其朝廷之意,摸着了官家底线。也有些人家暗中还了些田地,也有些人家原本要趁灾收田的便歇了手儿。也有些人家晓得官家并非要穷治,只不允有人贪念太深,行那“田氏代齐”的典故而已。便比着这几家的田亩数,各归家告诫子孙。

    此案一结,恰逢秋税又至。西南移民屯垦之处虽犹要添些个冬衣、家具、耕牛一类,却已有一季收成。虽朝廷许以五年不税,今年朝廷却也不须拨这些个人的赈济粮了。九哥舒了一口气。北方因下雨,又重厘了田亩,虽产量有限,却人心欢腾。想国家收回之田地,自要分拨与百姓。各人无不踊跃,自秋日起,直至第二年春耕前,方将此事理毕。期间亏得有这许多御史并太学生帮忙,又令佃户自报家门,否则春耕之前亦不能完。

    九哥却于结案后颁旨,议与湛哥开阁读书,封做郡王,以朱震兼任王太傅。佛奴亦为郡王,只年幼,并不读书,又要简选与湛哥做伴读之大臣子弟。并不另往他处,亦附学东宫。又要选伴读,填了原章哥伴读里因受家族之累而流放之人。冬至日后东宫学堂便即复课。

    一时间京中原心头有离别之意、伤感有些个熟人叫流放了的人都将这些个逆臣抛开,想着如何与子弟谋这个出身才好。

    作者有话要说:呵呵,九哥以后都会顺顺利利哒~

    看吧,下雨的事解决了,兼并的事得到抵制,也立威了,也收拾了不服的人,也没有人再对他端长辈架子了。开森~~~~

    于是,本文也进入尾声了~

157商事() 
虽因着太皇太后先病后逝;继而又是陈氏谋逆案;满朝上下连个八月十五都不曾过好。待三法司审完案,尚有一等兼并之家,深恐官家穷治,心里直如十五个吊桶打水;唯恐何时有事落到自家头上。一等二等,见官家并不再有话儿放下,燕王系亦只诛其首恶,并不曾除其宗籍;皇太后也于深宫内“安养”,且召陈烈之妻往拜皇太后;又不曾治朱震之罪;方有人迂回试探。

    李长泽生日在九月末,正是打探消息的大好时机。彼时之热闹,连李长泽自己都觉得惊讶——无论如何总在太皇太后丧期内,这般热闹却不大好。

    他的生日,梁宿、丁玮等皆到,朱震也携着朱珏来了。朱震因朱瑜有大功,前思后想,便想留朱瑜在家,因朱清兄弟三个皆叫他迫令自尽,朱清、朱源自有子,朱润尚没个儿子,便想将朱瑜记在朱润名下。不想朱瑜却不想再趟他家这浑水,坚辞了。

    诸人看着朱震亦到场,且是面有感慨之色,并非一脸灰败,也有人心里纳罕。有些个人不免交头接耳:“难不成京中原先的传闻,竟有些影儿?”“他与永嘉侯真个有些说不清道不明?”“你先时与朱沛倒好,看永嘉侯可是朱沛?”都猜是否永嘉侯代为求情,却又不好明着问。便有人问着董格:“君侯与永嘉侯、朱相家都是亲戚,可知道?”

    董格将脸儿一板,道:“我哪里晓得?你们休要胡言乱语,也不须在这处胡猜。李相寿宴,哪好胡说?——案子已结了,何必再生事?”

    便有人围着他打听消息:“真个没事了?”

    董格颇有些个得意,压低着嗓子道:“我家那个孙女儿因说与永嘉侯在程家的儿子,娘娘格外心疼这个兄弟,为着婚事召内子到宫里商议,说是因太皇太后之丧,只好再拖上一年了,又说,过了年,便准备起来,好好热闹热闹,好除一除晦气。又说,陈枢使的女公子与渤海王孙子的婚事,也快了。听那口气,官家是不想深究的。”

    诸人都放下心来,却又想更多打听些儿。一时四下串连,因李长泽亲往迎了几位宰相,又迎如永嘉侯、兴平侯、原侯等外戚,诸人便有围着于珍这大理寺卿打探的,也有围着刑部尚书、御史大夫的。诸人众口一词,都说官家并非那等行苛政之君。

    众人听了,纵使李长泽之寿宴并不有歌舞也不曾吹打唱戏,诸人还是颇觉快意。哪知李长泽却又遇着个不顺心,却是褚梦麟因与海外贸易,赚了好大一笔。岳父虽看他不起,他却安心想在岳父寿宴上露个脸儿,大张旗鼓使人送了好些个寿礼,数尺高的珊瑚、龙眼大的珍珠、水晶杯、玛瑙盘,等等等等。险些将李长泽的肚皮也要气破。

    看的人里,傻的说李长泽有个好女婿,真如传说中的范大夫一般能耐。明白人儿都叹,李长泽不知哪一辈子欠了褚梦麟的,叫他坑得好苦。太皇太后崩逝,陵还未及营建完,人还不曾入土为安,这褚梦麟就这般显摆,傻些的还要说他孝顺。

    丁玮等都识趣儿,并无一个提及褚梦麟。皆想,这褚梦麟真个是会做事不会做人。都与李长泽说些个如今雨也下了,逆贼也捉了,物议平息,风调雨顺,来年有好光景了一类。李长泽肚里恨着褚梦麟,面上笑着,深吸一口气:“国丧之内,不敢奢侈,略备薄酒,万望海涵。”

    诸人都说不敢,来这处非为热闹,只因仰慕李相为国操劳,特来祝寿而已。

    安排席面时,洪谦位置略有些个难弄,他是进士出身,身为九卿,当与官员一处。却又是外戚,与原侯、兴平侯是一般身份。亏得是李长泽,将他排于兴平侯处,却又叫兴平侯的外孙女婿、孝愍太子的女婿、东平侯的第三子中了进士的郑隆作陪。

    东平侯因让洪谦上坐,是敬其进士出身之意。且问洪谦:“听说府上也有好些个求情的人,不知老弟是如何处置的?”

    ————————————————————————————————

    洪谦确实曾为一人求情,却不是为朱震。朱震既有“首发其事”的功劳,自然是无碍的。且朱震自来便回护九哥,无论是政事解说,抑或是九哥所但之事,对九哥都亲近有加。为朱震求情者却是玉姐,她因将苏先生孙女儿说与了朱珏,及闻说陈奇等咬与朱清,便猜着内中勾当,与九哥一阵分说,道是已分家之子,且是苏先生亲家,若追究下去,朱珏也有罪,苏氏也要受牵累,她心中十分不安。

    九哥心中也有盘算,一则朱震有忠君之心,二则他也疑这朱家与洪谦有些瓜葛。再将也是看苏先生面上,且此事不好再牵涉更多,免得朝野更不安,便是得不偿失了。是以对玉姐说:“连燕王那处且不穷治,何况其余?”以朱震兼任王太傅。

    洪谦上书,却是为越凌求情。一旦越凌入仕算是他引荐,二则此子肯于西南清贫之地为官,学问亦不坏,三则安昌侯谋逆之事越凌远在西南并不曾参与,四也是越凌曾为太学生,算作洪谦学生。是以洪谦上书,以安昌侯祖上随太祖开国有功,不好令其绝嗣,且越凌地处偏远,又不得父兄青眼,不得预事,请与他一条生路。

    九哥看着奏书,便问这越凌是谁。禁军里有与越凌相识、此番诛贼有功的的便回说:“是安昌侯家庶子,极正派的一个人。他母亲出身卑下,尝为夫人所辱,他自幼也过得十分艰难……”当下添油加醋,将安昌侯夫人之恶说个十成十。这人因南下时与越凌打过交道,想着此人命苦,我虽不好说他的好话,却好说他家里的坏话。

    九哥一想,道:“既如此,休流他了。且叫他在西南为县令,戴罪立功罢了。”越凌前因安抚有功,已升为知州,如今降为县令,说是受父兄牵连。然若真个问罪,他一成年男子,更在九族之列。如今却是保全之意了。

    此后,便有李长泽、丁玮、靳敏等人,猜着九哥的意思,又有郦玉堂等人秉承上意,拣几个罪人之旁枝远属,上表为求情。九哥颇准了几个,只不流放,发与些许房舍财物,却不令袭爵,原籍没的田地、兼并之田亦不归还。

    到得冬至前后,朝野都看明白九哥的意思了:并不欲穷治,却也不肯再多作纵容。此事便到此为止。

    于北人豪强兼并之族,官家这般作派也是意料之中,如此两下相安,也算是个明理之人。因鲁直一张嘴太毒,谁个也不想认了做个想代齐的田氏,然兼并之族,田地愈兼并愈多,说其欲“蚕食天下”便是兼并之族,也不能说这般推论是错。

    子孙繁衍原是好是,欲使子孙不受饥馁之苦,便要与这些子孙都置田,又必要兼并。许多兼并之族不由眉头紧皱,苦思破解之法。忽又有灵光一闪,想到李长泽之寿宴——那个张扬的褚梦麟!

    褚梦麟人未亲至,却送了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