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工业主-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旁边有人马上递给周大勇一只手电筒,他拿着这只小手电看得全神贯注,开始的时候,四周一片安静,然后响起一阵阵的惊叹声。

    “啧啧。。。。。。。”

    “一块内装板而已,居然能做得如此精致和漂亮。”

    “。。。。。。”

    听到周围这样的惊叹和赞叹,唐飞心中一阵高兴,自己推行精益生产和6s管理,初见成效,不仅仅体现在生产现场的整齐有序,在产品质量也得到了初步的体现,这几天的内装板质量做得越来越好。

    周大勇终于看完了,站起来,称赞道:“这是我见过最漂亮的,做的最好的内装板,你们都过来看一看。”

    很多人围了过来,纷纷看着这块内装板。一阵阵的称赞着,周大勇更是道:“在整块内装板上我几乎没有看到任何的碰伤和划痕,尤其是焊接工艺非常的出色,非常漂亮的鱼鳞焊。”

    “好漂亮的鱼鳞焊!”

    有人就大声的喊起来。这块内装板上面的焊缝标准规范,标准而漂亮的鱼鳞焊。

    这样漂亮的焊缝,体现出了良好的焊接工艺。这也是唐飞的努力成果,他将焊接的工艺参数和操作步骤全部定了下来,只要焊接技术不是太差,任何人按照这些参数和步骤焊接,都基本能焊出这样漂亮的鱼鳞焊。

    周大勇赞许的看了一眼唐飞,竖起了大拇指,然后脸色一冷,“吴克明,服不服。”

    此刻的吴克明哪里还敢说半句话,只能将他们的内装板老老实实的搬上车拖走,没有脸在这里再呆半刻。

    丢脸丢大了!

    九洲机车配件厂做出来的内装板质量这么好,吴克明知道,自己的订单彻底丧失了,不可能再抢回来,他们老板私底下去四处活动找关系也不行。

    从来不怎么重视质量的吴克明,第一次感到了质量的重要性,彻底的败在了质量上,只能灰溜溜的离开。

    “卸货!”

    唐飞高兴,扬眉吐气,大手一挥,指挥他的两名工人将送过来的这两台车的内装板全部搬下来。

    卸货完毕,周大勇亲自带着检查员老钱进行检查,一块块的内装板看下来之后,他是彻底的服了,数次对唐飞竖起大拇指。

    旁边的杨军也彻底放心,唐飞做的内装板质量这么好,供货及时,看来将金久公司的订单交给唐飞去做是完全明智的。

    检查完毕,周大勇亲自签单,在到货单上亲自签下他的名字,这样一来,算是办理完手续,唐飞的送货任务算是完成了。

    签完字之后,周大勇还在说,“唐飞,没有想到你们的质量做得这么好,大大的给了一个惊喜。”

    唐飞谦虚的道:“我们一直将质量放在第一的位置,非常注重产品的质量。”

    说到质量,两人之间有了共同的话题,周大勇他自己就是搞质量的,每天和产品质量打交到。

    这个时候,产品质量还没有像十几年之后那样深入人心,充分的引起人们的重视。在后世,很多制造企业将质量当成了企业的生命线,非常注重质量,而现在还没有。

    作为重生人士,唐飞算是领先一步,非常注重产品质量,也开始给自己的员工们灌输质量第一的理念。

    同唐飞短短的交谈之中,周大勇发现,唐飞不时的从嘴里蹦出一些非常新颖的关于质量方面的名词,让周大勇不禁连连高看了唐飞几眼,也深深的记住了唐飞。

    想着自己还有任务,唐飞也没有在总装车间久留,同杨军和周大勇聊了一会儿之后,唐飞告辞,上了自己的货车离开。

    望着货车缓缓的行驶出了总装车间的厂房,周大勇道:“老杨,这个唐飞还真有意思,我感觉到他的水平很高。”

    杨军道:“他可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

    什么,大学生!

    现在的大学生还是非常吃香的,周大勇微微一惊,有一点不敢相信的道:“他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居然没有进大企业,在那样一家小工厂上班?”

    “九洲机车配件厂是他们自己家开的工厂,以前的老板是唐飞的爸爸,现在由唐飞在管理。”

    “可惜了。”周大勇扼腕叹息。

    在他看来,名牌大学的大学生在这样一间小工厂完全是对人才的埋没,如果他知道,这样的一间小工厂最近加盟了海归的工商管理硕士,不知道会不会惊讶得嘴巴都合不拢。

    。。。。。。。。。。。。。。。

    唐飞直接回了自己的小工厂。

    现在生产现场转了一圈,见工人们都在努力干活,一切顺利,这才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这栋老厂房面积一千余平方米,除了一千多平米的生产车间之外还有几间房子,唐飞之前让人收拾了一番,自己暂时还是用之前自己父亲的房间做办公室,另外几间有工人们的休息间,也有存放工具的房间,现在有一间则用作王海龙的办公室。

    条件是简单了一点,但至少有一间自己的办公室,一张旧办公桌,一把椅子之类的。

    王海龙自然不会讲究这些,唐飞回来的时候,他在自己的办公室之中,正在起草一些东西。

    这些是一些规章制度,管理制度之类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一些规矩还是必须树立起来。

    他有先进的管理经验,区区十几人的小工厂,对他来说简直小菜一碟。见王海龙在起草写一些东西,唐飞也没有打搅,而是进了自己的办公室,安静的坐了下来。

    从抽屉之中拿出李雪燕给自己的英文资料,一边看,一边翻译起来。唐飞重生之前在国外呆了十余年,英语水平非常出色,翻译这些资料,基本不费什么事情,有一些电力机车方面专业性的东西,唐飞也能准确的翻译出来。

    一边翻译着,唐飞的脸色也由轻松渐渐的严肃起来,因为从这些资料之中,唐飞看出了一些端倪。

    红星电力机车厂和西门子公司仅仅只是在初步接洽阶段,这些资料上看到的内容也非常有限,但唐飞还是有了一些推断和猜测。

    “希望不是自己所想的那样,不然,这次红星厂吃亏就大了。”

    。。。。。。。。。。。。。。

    冲榜,冲榜,努力冲榜!

    大家助我一臂之力!

    本书现在在都市类签约作者新书榜排第16位,大家帮忙加一个收藏,帮着投几张推荐票,再往前冲一冲,拜托大家了。

    努力冲进前十!!!

第21章 翻译完成() 
这是几份双方之间来往的传真文件,涉及到了一些零星的内容,正是凭借这些零星的信息,唐飞有了一些猜测。

    再结合自己的一些记忆,唐飞显得有一点担心。

    唐飞依稀的记得,当年红星厂和西门子进行合作,走了很大的弯路,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按照双方的合作协议,红星厂技术引进西门子公司的某一款电力机车的全套技术,但有一些核心技术西门子公司并没有转让给红星厂。

    也就是说,就算技术引进成功,红星厂能生产这一型号的电力机车,其中的核心和关键技术还是掌握在西门子手中,一些关键元器件的供应也需要从西门子公司长期引进。

    事实似乎真是这样的。

    当年唐飞在红星厂干了近十年,且从事的一直是技术工作,从底层普通技术员干起,甚至做到了红星厂技术工艺部的副部长。

    在副部长的位置上,还是接触到了一些东西,依稀了解到了当年合作的一些内幕。

    如果真要引进西门子的这一款电力机车,那就连它的核心技术也要一起引进,它的核心元器件红星厂自己能制造,而不是长期依赖从西门子公司进口。

    事实上,当年一直依赖进口,红星厂无奈之下,才在这款电力机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开发,付出了很大的艰辛之后,结合阿尔斯通的另外一款电力机车,最终才成功研制出和谐系列电力机车,这才基本摆脱了在技术上对西门子公司的依赖。

    有了和谐系列电力机车,这才有了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未来的二十年,可以说是国内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唐飞翻译着这些传真文件,脸色凝重,心中也有一点无奈,就算是自己的猜测正确,这些事情也不是自己能左右的,必须是红星厂的高层。

    自己现在是什么呢,仅仅只是一家小得不能再小的小工厂的小老板,要影响到红星厂和西门子的合作,基本不可能。

    实力太弱小,没办法啊!

    希望自己的猜测和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