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工业主-第6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重生者,唐飞最清楚这种模式,在未来的一些超级大公司,他们甚至根本不进行产品的生产制造,只进行研发和营销。

    他们将产品研发设计出来,然后交给一些工厂代工生产制造,然后在国际市场上进行销售,根本就没有他们自己的生产制造工厂。

    唐飞更加清楚的知道,再过十余年的时间,红星厂也渐渐的开始和国际接轨,也开始向这一模式进行转变。

    红星厂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零部件交给外面的供应商生产制造,他们只负责整车组装和交付,只负责电力机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改进。

    虽然心中还有那么点点的担心,但谢振华对唐飞非常的信任,稍微迟疑了一下就点头同意道:“那就这么试一试,如果这种模式非常的成功,我打算在红星厂也进行推广。”

    唐飞信心十足的道:“老谢,放心吧,相信我,这种模式肯定会成功的,九方动车公司就这按我说的这么去操作。”

    将八、九成的零部件交给外面的供应商去生产制造,自己只要进行整车组装和交付,全程监控各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就可以了。

    这样的话就不用投入资金再去扩大生产制造厂区,也不用去再招聘大量的生产制造工人,九方动车公司就算只基本保持现有的工人规模,但产能还是会迅速的开始提高,一年下来生产制造上百列动车组都没有一点问题。

    很快,谢振华和唐飞就统一了意见。

    ……。。

    办公室之中,高波正在看一份经济报告,看完之后,心中微微的有一点失望,眉头微微的皱了起来。

    估计没有人知道,高波心中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让清江市的gdp超越省城,让清江市坐上江南省的第一把交椅。

    但目前来说,还有一定的差距,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清江市今年的gdp总量应该是江南省的第二位,暂时还不能超过省城。

    第二的位置,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但高波并不满足。

    办公室门外响起了敲门声,市长郝树文高高兴兴的走进来,朗声的道:“书记,你看了新出炉的全省经济统计报告没有,我们清江市gdp总量位列全省第二,超过第三名一大截呢。”

    高波轻轻的摇了摇头。

    这个时候郝树文才发现有一点不对,马上不解的道:“书记,你怎么了呢?”

    高波轻轻的叹了一口气,语气有一点低沉的道:“树文市长,其实你们都不知道,我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让清江市的经济总量超过省城,成为江南省的第一名。”

    原来这样啊。

    郝树文有一点担心的道:“书记,这估计很难啊,省城毕竟是省城,那是我们江南省的经济中心,不是我们想超越就能超越的。”

    高波道:“你呀你,胆子还是太小了一点。”

    郝树文有一点尴尬,但也很快明白了,市长负责经济发展,如果自己的胆子太小了,步子迈得不够大,那清江市的经济很难快速的搞上去。

    “书记,你说得多,我的胆子确实小了一点,一味的求稳看来是不行的,野心必须要大一点才行。”

    高波点一点,认真的分析道:“其实清江市超越省城,成为江南省经济总量最大的一个市是完全有可能的,因为我们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不要忘记了,九洲工业集团的总部虽然搬去了深海市,但在我们清江市还有他们的好几家下属子公司,好几个大厂区。”

    “这几家公司的发展都非常快,经济总量也在节节攀升,我在想啊,如果我们再支持他们一把,让它们发展得再快一点,规模再大一些,那我们清江市的gdp不就上来了吗。”

    “对呀。”郝树文眼睛发亮。

    “书记,那你说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高波想了想之后道:“我们再在政策上给予一些支持,另外,再拿出一些工业用地出来,低价提供给九洲工业集团,让他们扩大清江市这几家子公司的规模,厂区规模上来了,经济总量自然也上来了。”

    郝树文道:“我们在河西正准备搞一个大型的工业园区,已经将要完成三通一平,面积有一千多亩呢,我看这片地可以低价给九洲工业集团。”

    那块工业用地高波自然知道。

    那块地面积不小,交通优势也非常明显,清江市准备将他打造成一个大型工业园区,用来扶持清江市中、小制造企业的发展。

    清江市什么样的中、小制造企业最多呢,毫无疑问,机械制造的中、小企业最多,他们主要依附于九洲电机公司,九洲地铁公司,九方动车公司和红星厂而存在,主要为这些公司生产制造一些零配件。

    高波同意道:“这个办法可以,我们可以和唐总好好的谈一谈,这几天唐总正好回了清江市。”

    唐飞回来了,高波和郝树文当然知道。

    唐飞回来的当天,高波还特地打电话给唐飞,想请唐飞一起吃一顿饭。不过,唐飞当时婉拒了他的好意。

    郝树文提醒道:“书记,唐总现在正在九方动车公司考察,今天上午八点半左右就到了那里,随同他一起还有红星厂的谢总。”

    “哦。”

    高波很快就道:“那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我们大约十一点动身一起过去,中午请唐总好好的吃一顿饭,谈一谈。”

    郝树文道:“好的,那这些事情我马上去安排。”

    这个时候,唐飞正在九方动车公司。

    不仅仅只是唐飞一个人,除了唐飞之外还有红星厂的好几名中、高层,包括谢振华在内。

    今天一大早,谢振华特地带着他的人和唐飞汇合,然后大家一起来到了九方动车公司,大家已经进了九方动车公司厂区,正在其中一栋生产制造厂房内进行参观。

    有一段时间没有来九方动车公司,这里给唐飞的感觉变化真大。一切完全走上正轨,生产制造厂房内一片热火朝天,正有大量的零部件在被生产制造。

    看到这些被生产制造的零部件,看到忙碌着的工人们,唐飞心中想道,渐渐的,这里的很多零部件不在这里生产制造,而是统统交给外面的供应商进行生产制造,将来的九方动车公司只搞研发和动车组技术的改进提高,非常核心和关键的少数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以及整车的总装和生产交付。

    九方动车公司的总经理丁亮陪同在唐飞的身边,一边陪同唐飞进行参观,一边向唐飞介绍九方动车公司目前的情况。

    丁亮道:“老板,国家的中长期铁路网建设规划终于出来了,国家对高铁的投资将非常巨大,将来需要大量的动车组,我们将撸起袖子加油干,努力提高我们的实力,尤其是我们的产能。”

    唐飞非常感兴趣的看着丁亮,“老丁,那你说一说,在提高产能方面,你有哪些打算和计划呢。”

    即使自己心中已经有了打算和计划,唐飞还是想听一听丁亮是怎么说的,他心中是怎么打算的。

    ……。

    今日三更,第三更完毕,谢谢大家的支持!

第645章 新的发展模式() 
面对这么好的形势,巨大的发展机遇,丁亮想了很多,也有了自己心中的一些想法和打算,面对老板,他如实的道。

    “我是这么想,当务之急就是提高我们的生产制造能力,以及技术实力。对于提高生产制造能力,我准备进行一些尝试。”

    “哦,说来听一听。”唐飞心中有了几分兴致。

    丁亮说进行一些尝试,那应该不是进行生产厂区的扩建,可能是采取一些其他的措施,难道和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老板,我认真的想过,如果单纯的进行生产制造厂区的扩建,需要周期,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另外还需要大片的工业用地。生产制造厂区建成之后要招聘大量的生产制造工人,对这些工人也要进行培训等等。”

    “这样的操作我认为不是最好的,我打算在生产制造结构上进行调整,将我们更多的零件交给外面一些优秀的供应商进行生产制造,我们只制造最关键和最核心的那部分零部件,这样能释放产能,我们也能更加集中精力进行整车的组装……”

    唐飞认真的听着,听完之后面露满意之色。

    这些想法和打算,基本上和自己的想法和打算相吻合,看来丁亮和自己想到一块去了。

    “老丁,你的这些想法不错,九方动车公司就这么操作,作为我们九洲工业集团的试点企业,进行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