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圣贤养成系统-第3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感觉大家都有点跟不上热话题呢。

    好在接下来的大消息是咱们百姓先发现的,有游侠儿快马来到长安传八卦,出使倭国的最后几人回来了。其中有王县公的友人和徒儿,他们稍后就会到达长安。

    听得消息,王李氏振奋着带领儿媳妇准备吃食和日常用具。

    “也不知道他们在外面吃的好不好,人是胖了还是瘦了。不说王大郎,那两个小家伙肯定长高了。快让绣娘停下手中活计,先做些衣服出来准备着。”

    “娘,要准备多大的衣裳呢,也不知孩子到底长了多少。”

    “你跟我这么长时间都没学聪慧,让她们别封袖口,等孩子回来一量不就知道了。到时候剩下最后一个步骤还不好做,孩子第二日就能穿上新衣裳。”

    “还是娘聪明,媳妇这就去办!”

    王珏和孟襄原本是要进屋的,在门口听到王李氏和王刘氏的神对话后,俩人迅速撤离。本来就是想问问都准备些什么,用不用他俩帮忙。两个小辈倒不用他们忙乎,主要平辈相交的王熙然也回来了,这让两人都很激动,少了他谋划起事情都不畅快。

    结果发现王李氏太厉害,他俩完全就是多余的人,还是将自己打理好吧。

    如今就是这种情况,满长安都知道王熙然他们回来了。大家都等着迎接,百姓们想看看他们带回什么新鲜物件或者大消息,大唐君臣则恨不得亲自出城去迎一迎。从他们的往常送回的奏折来看,倭国之行的任务真是完成的又快又好,便是赵德言这样惯来擅长卧底的外交家都免不了称赞了几次。

    千呼万唤始出来,原本以为他们次日就能到,谁知道隔日才出现在长安。倒是那个送回消息的游侠儿比较开心,瞅瞅咱这速度。他也不算完全为了八卦,消息卖给《晋江文学报》赚了好大一笔银钱呢。

    在经过南山村的时候,王熙然顺势将行李放在山下的宅子里。好在他们是天刚蒙亮的时候到达,趁没人注意到,周齐悄悄送一人到山顶。

    他们只来得及跟南山村民寒暄一二,放完行李后便携着王珏和孟襄往长安去。刚回来,料想君臣眼巴巴等着呢,得先跟圣上汇报此行情况。王熙然激动于当日跟圣上讨要的赏赐终于要兑现,两个小的则急于炫耀自己的功劳,他们毕竟年龄不大并且头次离家完成如此危险又重要的任务。

    便是被孟襄教导得比较稳重的墨久也忍不住激动,归唐后他可是离开墨家远行完成任务的第一人。固然被学派推荐去朝中任职很不错,但能因如此经历得来的职位才更好,毕竟年轻人都想靠着自己闯出名堂来。

    各人怀着不同的心思从南山往长安去,王熙然和王珏、孟襄三人做着短暂的交流。许久不见的相逢要等等再说,狼狈三人组是借着路上这段时间互通消息以及在等会可能会商讨的事情上做到口风一致。

    顺利到达长安,这么一大早已经有很多百姓等在城门口看热闹。由于要商讨事情故此王珏他们并未全速赶路,眼瞅着很多南山村民快速超过他们去长安传递消息,一进城就被围住的情况早被大家料到。

    比起王熙然和墨久,常在坊间晃的武照和周齐跟百姓们更为熟悉。往常百姓们都是围着王珏转悠,这次目光都集中在了两个女娃身上。

    “只说武娘子被王县公派出去执行任务,这么些年未见怪让人想念的。”

    “回来就好,瞧着周娘子和武娘子都长高了,人也比以前壮实,还有点黑……”

    上面那位说不下去了,瞅俩孩子明显是吃过苦的样子。当年还未觉得什么,这会儿看俩女娃的样子,百姓们皆好奇王珏派她俩做什么任务去了。

    武照和周齐既感动又尴尬,就怕百姓们她俩干啥去了,未得圣上准许肯定不能说,但是不说又感觉对不住关心她们的百姓。就在这个时候,惯常不走寻常路的救世主出现了。

    “呜呜呜,媳妇,我想死你了!”

    周齐愣愣地看着高出她半头的房遗爱扑过来,并未躲闪。两个定亲的娃,一个眼圈通红嗷嗷叫,一个懵懵哒之后也是憋红了脸,围观百姓们引起一阵善意的哄笑。

第292章 同姓不婚() 
光天化日,便是再定过亲也不好这么搂搂抱抱,周齐又不愿当众落房遗爱面子,遂求救般看向王珏。没等王珏出言,站在人群中看着俩娃得意笑着的卢氏走过来,“遗爱,你爹爹已经去面圣,还是快些让大家进宫吧。咱们先去南山,等他们办完正事再细聊。”

    房遗爱本想跟着进宫呢,被卢氏拉扯着暗中拧了胳膊,到底乖乖听话眼巴巴看着一行人往皇宫方向走去。卢氏松出一口气,虽然二子最近懂事很多,但常言道君威难测,谁知道遗爱进宫会不会突然又说些奇怪的话。

    知道王大郎和两位女师兄归来,见房遗爱并未跟去皇宫,程处默几个也随着卢氏先一步去南山,准备帮忙置备之后的宴席。路上遇到闻讯赶来的武家人,卢氏热情邀请着他们一同去南山。

    得到王大郎归来并进城的消息,大臣们第一时间往皇宫赶,等王珏他们进宫时所有演员已经到齐。瞧着殿内众人表情都很到位,王珏感叹果真都是影帝级选手,给李世民拜礼的时候暗道一声:开机!

    李世民满面欢喜,他仔细观察王熙然四人一番,感慨着说道:“你们为了大唐在倭国冒险,朕本想着要三年才能完成任务,没想到你们既提前归来又将事情办得够漂亮,不愧是我大唐的良才。”说完看向周齐和武照,“这两个小的最不容易,小小年纪离开老师和亲人,武艺高强、胆大心细,朕每每读者你们送上的奏折都振奋。就是没少吃苦,看着黑了瘦了……”

    大唐百姓不愧是李世民的铁杆粉丝,说着说着完全往一个路线发展。瞅着李世民像是要往家常模式发展,心里有事儿的孔颖达忍不住出言道:“圣上,他们立功归来合该准备宴席,咱们还是先说说倭国的事情?”意思等你设宴的时候再唠家常收买人心。

    李世民轻咳一声,脸皮厚得完全看不到尴尬之色,“孔祭酒言之有理,你们来说说此次出使倭国的过程。”

    虽然大家已经从一份份奏折中大概了解这四人在倭国做了什么,但是无论是形式还是为了后续再安排计划,最好听正主从头到尾详细讲一讲。毕竟奏折能写进去的内容有限,这种不出兵力算计它国于水深火热的事情大家都乐意听,主要很多人都参与制定计划贡献良策。

    此话正中下怀,王熙然内里的芯子毕竟年过半百,他早就能做到宠辱不惊。这辈子人家就是准备赖在南山养老的,故此不需要博得什么关注,他将机会让给周齐、武照、墨久三人,让他们一起来回答李世民的问题。

    见王熙然一副无所谓的闲散样子,长孙无忌等还算了解他的人暗道李世□□气好。若没有王珏等外在因素影响,王熙然这种人早就跑哪个风景好的地方待着去了。明摆着,他就是那种有才名传出又屡召不起的人,自古以来这种人动不得又让人恨得牙痒痒。

    王熙然上辈子也不是不争,若不然哪能连任三朝不倒。如今心理年龄在那,没想到竟被长孙无忌等人当成隐士了。就这么的,大佬们边隐晦观察王熙然,边听三个小年轻讲着倭国混乱行动。

    在倭国这段时间别的没学会,由于成日关注小说家,他们都快成段子手了。待三人用李晋江讲故事的模式炫耀着说完,殿内已经有很多人忍不住击掌叫好,其中以面色涨红咧大嘴的李世民最甚。

    见事情终于说完,一向淡定的孔颖达再次忍不住站出来,“圣上,之前说好教化之事可能行动了?”

    李世民有些犹豫,“……这,咱们在倭国只占了三个城,会不会太早?可会让倭国人察觉出端倪?”

    王熙然自信一笑,好处没拿到手的时候他也不介意表现一下,“我们在倭国的时候经常与百姓接触,察觉到倭国百姓崇拜大唐文化,我们便在闲暇的时候教他们识大唐文字。毕竟那三城百姓现今归咱们管,在倭国百姓的多番恳求下,我们临走的时候答应过回国后会尽量说服圣上准许他们学习大唐文化。”

    说得容易,仿佛一切都是巧合一样。然而想想倭国正在遭遇战乱,便是暂时在唐人的地盘也必然人心惶惶,如此情况下倭国百姓怎么会想着学习。定是毫无痕迹地引导才如此,能做到让对方求咱们施行计划,哪里会引起倭国各势力的警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