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之王-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笑了笑,对艾顿招了招手道:“艾顿先生,您也请进来吧。我相信您的人品,是不会做出剽窃这种事的。”

    听了赵国阳这话,艾顿就是一阵欣喜。

    他连连点头道:“是是是,赵研究员你说的太对了。我们日耳曼人,是绝对不会做出这种有违道德的事情!”

    这话,赵国阳倒还算认可。

    在国际社会上,日耳曼人的口碑无疑还是相当不错的。

    他们的信守承诺和不推卸责任,和另一个二战战败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打开电脑之后,赵国阳就将精力完全集中到了专利设计上。

    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散热,在九十年代的时候,是一个普遍共性问题。

    之所以产生这个问题,是因为当汽车运行时,每分钟十万转的涡片转速会带来上千摄氏度的超高工作温度。

    如此高的温度,只能依靠电力驱动的机油泵和水泵对涡轮增压器进行冷却。

    但是,当车辆熄火后,这样的高温肯定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才能慢慢冷却下来。

    那么在这个时间段里,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的散热,又该如何解决呢?这就是问题关键所在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有一个很简答的办法,那就是给车辆配备一套涡轮延时散热系统。

    这种延时散热系统的结构其实并不复杂,只要设定好程序,就会在车辆熄火之后,继续进行冷却水循环,来保护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

    与此同时,发动机内的电子风扇,也会根据水温能否高于一个温度的限值,来选择是否继续运转。

    通常来说,这个温度的限值,一般放在九十摄氏度比较稳妥。

    但是适当时候,也是可以增加的,比如夏天这样炎热的季节,就可以增加几度。

    解决问题的方案,应该说早就镌刻在赵国阳的脑海中了。

    现在他要做的,只是将这套延时散热系统给画出来,然后给专利局的审核人员讲解一遍。

    将脑海中的思绪整理好了之后,赵国阳就快速开始了自己的方案设计。

    

第266章 这个想法真是太超前了() 
在独立的研究室内,赵国阳熟悉操作着鼠标键盘,在电脑上飞快的绘图。

    首先是发动机的轮廓,然后是涡轮增压器,接着,他又在涡轮增压器和发动机之间,加了一个中间冷却器。

    一旁的艾顿看到这里,就暗暗点了点头。

    他现在已经百分百确定,这个赵研究员真的很懂涡轮增压原理,否则他是不会知道这个中间冷却器的。

    中间冷却器,简称为中冷器,是涡轮增压系统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涡轮增压系统运行过程中,空气被高比例压缩后,会产很高的热量,导致空气膨胀密度降低。其带来的后果,就是使得发动机温度过高造成损坏。

    在涡轮增压系统设计的时候,设计人员为了得到更高的容积效率,需要在注入气缸之前,对高温空气进行冷却。

    而这,就需要加装一个散热器,原理有点类似水箱散热器。

    通过这个将高温高压空气分散到许多细小的管道里,而管道外有常温空气高速流过,从而达到降温目的。

    这个散热器,就是中间冷却器了。

    画出这个中间冷却器之后,赵国阳并没有停止,而是顺着这个中冷器继续往下延伸,在和中冷器并行的一处空间内,增加了一个装置。

    由于只是概念性的画法,在画出这个装置的时候,赵国阳就用葡文,和日耳曼文,分别在下面进行了备注。

    车辆延时散热系统,申请专利。

    该系统,前部和中间冷却器联通,共享温度信息。后部则与车辆控制系统系统相连,当车辆熄火之后,控制系统发出信号,随后延时散热系统开始接管冷却工作,控制中冷器,继续对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进行冷却水循环……

    延时散热系统接管冷却工作之后,同样会对发动机内的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它会根据水温是否高于限值,来选择是否继续运转,从而达到延时散热目的。

    随着赵国阳的备注渐渐完整,圣保罗专利局的两位审核人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能够进入各国专利局,承担审核任务的人员,基本上都是某一领域知名的工程师、学者。

    眼前这两位,虽然不如艾顿那么大牌,但是他们在桑巴国国内的汽车行业之中,也是屈指可数的专家级人物。

    在赵国阳如此清楚的分解之下,他们自然一眼就看懂了这个延时散热系统的价值所在。

    “真是太神奇了!赵先生的这个想法真是太超前了。我接触汽车这一行也有二十年了,涡轮增压系统,从无到有,基本上我也是见证者。但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还可以有这种操作,真是太让人惊喜了。”年纪稍长的专利局人员托尼惊叹道。

    “托尼说的没错,赵先生的这个点子,绝对是可以申请专利的,而且,肯定是发明专利加实用新型两种专利同时成立。”另一位专利局工作人员马库斯也连声赞叹道。

    听着这两位专利局人员的话,赵国阳就笑了。

    要说这个车辆延时散热系统的专利,他也是在机缘巧合之下想出来的。

    没想到,就这么一个信手拈来的小玩意儿,竟然可能同时申请两种专利。

    无论是国际上,还是在国内,专利大多都有三种类型,只是叫法上可能稍有不同。

    这三种类型即: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这三种。

    详细来说,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本身、使用方法或者其重要机构的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机构或者其结合部位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专利,则是指对产品的外型、图案或者二者的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发明专利,由于是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体现了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所以一般来说,它的申请难度要超过实用新型专利。

    也因为如此,企业及个人,想要获得别人发明专利授予权的时候,需要付出的代价也更高。

    现在赵国阳的详细图纸还没有完全出炉,两个专利局的专家,就已经给出了两项专利都能申请的肯定,这在一般情况下是非常罕见。

    当然了,专利局的人这么热衷于帮别人申请专利,也是有原因的。

    在《专利合作条约》pct缔约之初,国际上就有过共识。

    专利申请成功之后,其申请地,是可以获得一块收入,相当于保护费之类的东西。

    圣保罗专利局的两位专家在旁边交口称赞之时,艾顿则已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

    事实上,赵国阳这会儿画的这个方案,从理论上来说不深奥,从操作性上来说,实现起来也不复杂。

    因为它并不需要花太大的力气,去进行产品升级之类,只要将这个延时散热系统,想办法和中冷器、汽车控制系统等联系起来就可以了。

    然而,涡轮增压技术已经诞生了近二十年,却从来没有一个人,去往这方面想过。

    大家更注重的,只是尽量加大发动机本身的承受高温的能力、涡轮增压器的使用寿命,以及中冷器的工作效率。

    现在外人或许只看到赵国阳这么简简单单的画出了一个系统,可是艾顿却知道,这个系统对未来的汽车制造行业,有着怎样的重大意义。

    在艾顿看来,不管这个赵研究员,是研究过这方面很久,还是今天临时起意想出来的这个系统,他都是一个思路开拓、出类拔萃、独一无二的天才。

    可惜,这样一个出色的天才,却未能加入自己的大众拉美汽车公司,不得不说,实在是一个大大的遗憾。

    就在艾顿怔怔的站在原地想着心事的时候,赵国阳已经将自己的延时散热系统渐渐完善了。

    看着他轻描淡写的就搞定了这张复杂的平面图,艾顿再次被震了一把。

    虽然在艾顿眼中,赵国阳基本上没有停顿,就把整个的这份专利流程给轻松搞定了,但实际上也花了一个多小时。

    只不过艾顿和马库斯、托尼这两位专利局的专家,都在聚精会神的关注着赵国阳的一举一动,没有注意到时间流逝罢了。

    终于,在搞定了最后一个小细节之后,一份完整的设计方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