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工业之王-第6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挖掘机、搅拌机、破碎机这些基建必备的机械设备,全国上下怕是能大规模生产的就那么几家。

    这样的生产能力,用来弥补全国几百个城市正在飞快建设的需求缺口,那简直就是杯水车薪的事儿。

    哪怕是京城这个华夏的心脏,在基建机械设备方面,也面临了极大的困难。

    最关键的是,以赵国阳两世为人的经验,华夏的土方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才刚刚步入快速起步的阶段。

    未来,这个全国大建设的热度至少还要维持二、三十年。

    在这样的前提下,如果自己的“sms工程机械集团公司”能够尽快获得批量生产基建机械设备的能力,无疑将会在工程建设这个领域分下一块大大的蛋糕。

    脑中快速思索了一遍,赵国阳就大概理清了头绪。

    毫无疑问,自己的“sms”公司,是有涉足基建机械设备的潜力。

    “sms”公司现在的副总经理李兆和,在就任松江市矿山机械设备厂之前,就曾经在其他工程机械厂工作过,经验上绝对是不缺。

    至于技术上,赵国阳觉得也不是什么问题。

    虽然重生之前并没有搞过基建这一行,但是一些基建机械设备和他的本行还是非常接近。

    比如挖掘机、打桩机、装载机这些设备,核心技术方面,自己都是有所了解。

    换句话说,公司真要上马基建机械设备方面的项目,大方向上自己是完全可以掌控。

    有了这样的想法,赵国阳思忖了一番,就决定亲自去四环的施工现场看看。

    在离开“京城大饭店”的时候,他就将自己的想法和李儒讲了讲,提出想去观察一下首都的基础建设,请李司长帮忙打个招呼。

    开着车的李儒没有多想,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他笑着陪了赵国阳一眼道:“国阳老弟,你这好不容易来一趟京城,不说去名胜古迹转转,竟然要去看人家修路,可真有你的!”

    赵国阳笑了笑,也不好多说什么。

    总不能跟这位大佬说,我这是去看看有什么“发财的门路”吧?

    ……

    要说李儒办事儿,还真挺地道。

    在车上打了个电话,建设部那边就专门安排了个处长亲自等在机械电子工业部的楼下。

    停下车,李儒就乐呵呵的领着赵国阳,过去和这位处长握手。

    “王处,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咱们机械电子工业部的赵国阳、赵研究员。”

    李儒郑重其事的介绍道,“赵研究员是咱们部里仅有了两位享受‘国家特殊津贴补助’的研究员,其水平和眼光之高,可是连咱们李老都赞不绝口!”

    “赵研究员这次来京城,是来参加一个重要会议。正好下午他有空,就想去咱们京城正在修建的四环工地上看看设备方面,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或是可以改进的地方。”

    李儒顿了顿,继续开声道:“赵研究员没有去过工地,怕别人不给进入,就委托我给他找找关系。这不,我一下就想到了主管的王处长你……”

    本来这位王处长看到自己要接待的人竟然这么年轻,心中多少有些不快。

    他是觉得这位李儒司长未免也太小题大做了一些,为了一个年轻后生去工地参观的事儿,也要惊动自己。

    现在听了李儒的这番解释,王处长心中的不快立刻一扫而空。

    “呵呵,欢迎欢迎!赵研究员来咱们基础建设司基建处指导工作,是咱们的荣幸啊。待会儿,我亲自带您去工地,肯定没问题!”

    听着这位王处长的客气话,赵国阳就连忙感谢了几句。

    一旁的李儒见二人聊得挺好,就笑着告辞道:“那成,王处长你就多辛苦,赵研究员这边就麻烦你了。”

    “李司长您放心好了,包在我身上!”王处长连连点头道。

    李儒又和赵国阳聊了几句,约好了晚上下班一起吃饭,然后送他去宾馆。

    赵国阳闻言,自然是满口应承了下来。

    王处长的名字叫王守一,是个挺健谈的人。上了车之后,这位就和赵国阳侃起了大山。

    “赵研究员,您应该不是第一次来京城了吧?”

    “呃,是啊,来过好几次了……”赵国阳想起了前世经常三天两头在京城、松江市两地来回飞的事儿,话语声中就有些惆怅。

    王守一闻言就是一滞,随后他继续开声道:“赵研究员,咱们京城的这个四环路,现在只开工了一部分,主要是北四环学院路到四元桥路段。您看,咱们是先去学院路,还是四元桥路段?”

    听了这位王处长的问题,赵国阳就笑着说道:“王处长,您是主人,我是客人,自然是听您安排了。”

    听着这位赵研究员谦逊的话语,王守一心里就是一阵舒坦。

    从刚刚李儒司长的介绍,已经他对这位“赵研究员”亲热的态度来看,王守一就已经觉察出了赵国阳的不凡。

    开玩笑,“享受国家特殊津贴”的人才,至少都是等同于副厅级待遇,又有哪一个是普通人?

    建设部也有这么一位人物,那可是某司的正司级的巡视员。

    虽说年龄大了,平时说话不多,也不大问事儿,但是这位正巡视员在建设部的威望可是一点儿都不低。

    他说的话,往往建设部的几个头头,都要好好掂量掂量呢。

    而现在,这位“赵研究员”在如此年纪,就获得了这样的待遇,用“奇迹”二字来形容都不为过。

    一个刚刚二十出头,就享受副厅级待遇的“特别研究员”,面对这样的人物,王守一又怎么可能生出丝毫的优越感来?

第605章 冒飞鸣的难处() 
跟着建设部王处长的车子来到学院路,赵国阳刚刚下车,就看到了周围一群年轻的学生,有说有笑的走过正在施工的工地旁边。

    挖掘机的轰鸣声下,他们的交谈声被掩盖不少,但却丝毫不影响他们交谈的兴趣。

    看到这些年轻人脸上的阳光和灿烂,赵国阳就有些感慨。

    重生之前,这附近他是经常过来在各个院校开讲座、做报告的地方。

    只是那个时候,这里的路早就修好了,环境也比现在要好得多,当然,空气质量除外。

    随同一起下车王处长注意到赵国阳的目光,就笑着解释道:“赵研究员,学院路这一块啊,高校林立,学生特别多。”

    “我知道的,八大校就在这儿!”赵国阳点了点头道。

    “呀,赵研究员也知道八大院校啊?”王守一闻言就忍不住问道。

    赵国阳“嗯”了一声,没有多说什么。

    新华夏成立后,如何更好的发展社会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百业待兴的国家急需解决的难题之一。

    原有的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教育的体系与建立独立完整的国家工业化体系的需要极不适应。

    在此背景下,952年国家决定对全国院校进行大调整,除保留部分综合性大学以外,根据社会主义老大哥苏联的教学经验,按专业设置拆分重组成立各科专业学院。

    京城作为华夏首都,政治中心,其高校在这场院系合并中自然是一马当先,当仁不让,十分积极。

    就这样,国家选定在京城西北郊建设“学院区”。

    当时京城大学、华清大学、燕京大学以及许多专业学校,合并重组了8个专业性极强的高校。

    即:京城地质学院、京城矿业学院、京城钢铁工业学院、京城航空学院、京城石油学院、京城农业机械化学院、京城林学院和京城医学院。

    这就“八大学院”来历。

    看着赵国阳若有所思的样子,一旁的王守一就笑着给他引路道:“赵研究员,咱们先去那边的工地看看。那儿正在施工一座立交桥,可能有你需要看的东西。”

    “好的,麻烦王处长了!”赵国阳谢过了王守一,然后跟上了他的脚步。

    对于眼前这座已经有了雏形的立交桥,赵国阳当然不陌生了。

    这里是学院路与未来的北四环相交叉的地点,前面不远处就是华夏另一家鼎鼎大名的高校——京城电影学院。

    虽然从地理方位上来讲,京城电影学院已经出了学院路的范围,但是出于名气和其他方面的一些因素,一般还是将其归于学院路。

    只不过,它并不属于“八大院校”罢了。

    跟着王守一来到施工现场,赵国阳就发现,自己好像被一堆大型起重机给包围了。

    这些起重机分部得错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