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将军生存手札-第1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答应了?

    何新阳咧着嘴,笑得开心,“在哪儿都成!”

    最后决定,还是去何新阳家,主要是易真实在头疼斜对门那个更年期老女人,大不了带上家伙去何新阳家叮叮咚咚做饭吧!

    这边秀春刚到家没多久,陈学功就来了,让她晚上去他家过节,陈木匠和陈老太都在,大家一块过,图个热闹劲。

    有陈老太在,谁都不用操心做饭的事了,老人家当大厨,许淑华给她打下手,客厅茶几上一桌的果脯蜜饯等零食,秀春负责吃就行了。

    想到何新阳,许淑华从厨房出来,喊陈学功道,“苗苗啊,你去把新阳那孩子叫来一块过,还有小易,都孤身在外,不容易,都过来都过来吧!”

    陈学功哎了一声,起身去喊何新阳,看秀春还坐着在那儿嘎嘣嘎嘣嗑瓜子,看陈木匠父子下棋,心里顿觉不平衡,一把将她扯了起来,“走,一块去。”

    何新阳家离的近,想都没想,两人直接往家属区里面走,越过三排俄式小红楼就是建国后建的青砖小楼,何新阳就住在最前一排,在二楼占据一室一厅。

    到二楼敲门,来开门的是易真,围着个碎花围裙,越过易真,何新阳就在客厅的茶几上忙活,好像是在揉面团,腰里也围了个围裙。

    秀春不觉跟陈学功对视了一眼,觉得好像又明白了什么,双双撤退。

    “新阳哥喜欢易姐。”下了楼,走远了,秀春笃定道。

    闻言,陈学功笑了,有心试探道,“你怎么知道喜欢的?臭小孩,知道什么叫喜欢吗?”

    秀春摇摇头,“凭感觉。”

    秀春在那个世界没嫁过人,也没有中意的,她虽然不知道到底什么叫喜欢,但她会看人眼神,何新阳看易真的眼神和姚公安看易真的眼神一样。

    “那苗苗哥,你说说若是喜欢,会是怎么样?”秀春反问道。

    陈学功先看了秀春一眼,而后道,“想时刻在一起,会牵挂惦记着对方,跟对方在一块就很开心。”

    听陈学功这么说,秀春心里咯噔一下,忙问道,“那跟亲人之间也会吗?”

    陈学功没多想,继续道,“可能也会吧,但随着长大之后,有了自己的工作,生活圈,还有朋友,跟亲人之间时刻想在一块的念头就会被冲淡很多。”

    秀春点了点头,顿时放心了不少,她这种情况,以后等她毕业有自己工作了,还有了自己中意的对象,对苗苗哥的牵挂感应该也会被冲淡很多吧。

    吃饭赏月,热热闹闹过了中秋,除了没能吃到月饼,有些可惜了。

    倒不是说买不起月饼,而是买不到,不知道到底从什么时候起,月饼也成了糟粕,再没出现在百货商店的柜台上。

    中秋节一过,秋忙就开始了,和前两年的大丰收不同,秋收之后,庄稼人垂头丧气,面上丝毫没有收获后的喜悦,下半年干旱,地里种的玉米、大豆还有高粱,产量锐减!

    随即粮食危机的消息传到了城里,报道铺天盖地,人心惶惶,马上就国庆了,可指着能借着大节日多买点不要票的粮食呢!

    下到农村,上到城镇各大机关单位,到处在想办法。

    庄稼人也得活命,本来收的粮食就少了,总不能把所有粮食上交到粮站,让生产队所有人都去喝西北风吧?!

    粮食交不齐,那就先交上一部分,欠着明年后年大后年,等啥时候丰收了再添补上。

    住城镇的商品粮户口们也跟着勒紧裤腰带,非但各大单位还有无工作的居民粮食定量减少,像秀春这样每月二十九斤半的粮食定量,直接减少到二十五斤,就连蛋糕、点心这样的高价商品也没了,想购买,必须得用到粮票,饭都吃不饱了,谁还敢花粮票去买这种华而不实的东西?

    更难熬的是,副食品供应也开始缩水,猪肉由月供二两缩减到一两,诸如鸡蛋票此类的不少单位也取消了这种福利。

    几乎是在一夕之间,社会萧条,人心惶惶,就连高亢激昂的小红卫兵们也没了一身的劲,为啥?肚子都填不饱了,哪个还有力气去整些有的没的?!

    课堂上,任教老师在有气无力的念着主席语录,号召同学们,忙时吃干,闲时吃稀,不忙不闲半干半稀。

    秀春仍旧在看小说,张秀英面上发虚,忍不住对秀春嘀咕道,“我已经连吃两天稀啦,天天面粥面粥,我妈连高粱面馍馍都舍不得做啦!”

    都是十几岁的大孩了,正长身体的时候,哪个能扛得住天天喝稀的,在学校上半天学,做半天劳动,大男孩还好些,小姑娘已经累晕好几个了!

    秀春倒没至于天天喝面粥,但也不敢像以前那样霍霍粮食了,只是在中午吃一顿馒头或者馍馍,早晚也是面粥抵饱,家里剩的那点细粮更是动都没敢动。

    陈学功带秀春去过两次韩记包铺,韩记的猪肉包子已经由八块钱一屉涨价到十块,门口照样排了老长的队伍。

    一屉一斤,两人都是胃口大的,干吃一斤没问题,一顿饭就能吃掉陈学功小半月的工资,实在太贵了!

    秀春不愿意再去了,她想回去一趟看看钱寡妇,农村日子要是比城里还难熬,就赶紧把钱寡妇再接过来,实在不行她就重操旧业,面食吃不饱那就吃肉!

    赶上周末,秀春借了陈学功的自行车,回了趟老家。

    秋收之后,队里又再忙活种植下一季度粮食,老老少少面上皆挂了沉重之色,见到秀春,只当她是从南京回来看钱寡妇,打了招呼之后,匆匆去忙其他事。

    秀春推着自行车进家门,还没进屋就听见婴儿啼哭声,想了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冷了脸。

    钱寡妇在堂屋炕上哄哭闹的娃,秀春左右没见着孙有粮两口子。

    钱寡妇耳朵精,从步子上就听出来是秀春了,面上带了笑,“春儿,你回来啦?”

    秀春哎了一声,弯腰去看炕上的男娃,白白胖胖,养的倒是挺好,对着小男娃,秀春生不出来气,把小男娃抱在怀里颠一颠,哄一哄,小男娃还算给她面子,不哭不闹了。

    “奶,三叔、三婶呢?”

    钱寡妇叹了口气,“跟着队里干活去了。。。你三叔也就回来这两天,靠你三婶那点粮食实在是活不下去啦,唉,大人饿两顿也就饿了,叫傻蛋跟着他两口子受罪我怎么忍心呐。。。”

    农村虽然也难熬,但至少家里还有剩余的口粮,能吃一顿是一顿,到年末没了粮,实在不行就去挖草根,总能熬过去,城里就不行了,缺了粮食分分钟能饿死个人。

    秀春也不是铁石心肠,听钱寡妇这么说,再看看怀里啥也不知道的傻蛋,没吱声了。

    中午,孙有粮两口子从地里回来,饿得两眼冒金星,商量着管钱寡妇把地窖钥匙要过来,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拎了粮食上来饱吃一顿再说,哪知刚进门,就瞧见秀春了,这下可好,计划泡汤。

    “呵呵,大侄女,从南京回来啦。”孙有粮搓着手呵呵笑,眼下住的是秀春家,伸手不打笑脸人,态度好点总是没错。

    秀春嗯了一声,蒋兰花见秀春要做晌饭,忙去帮忙,生怕秀春不做他们的饭!

    秀春再厌恶他两口子也没有要把人饿死的心,中午玉米面粉掺和高粱面,贴了一锅馍馍,自留地里有啥蔬菜就随便炖点啥蔬菜,家里油也没有了,就是干炖。

    饿的时候也不管好吃不好吃了,孙有粮两口子吃的比谁都多,西里呼噜干掉一碗水煮白菜,干掉两块馍馍。

    吃了饭,离出工还有些时候,蒋兰花坐炕上掀了衣裳奶孩子,孙有粮手里夹了根大生产。

    既然孙有粮两口子都在,秀春有必要把该说的话都说清楚了。

    “三叔,你跟三婶这是准备一直住我家了?”

    孙有粮一愣,抖了抖烟灰,瞧了瞧秀春脸色,这才道,“我这不是在等队里批建房基地嘛,等批下来盖上房了,我立马搬走。”

    秀春点了点头,又道,“你们现在吃的可是我奶的口粮,她一个人的粮食养活四个人,指定是吃不到过年,三叔你打算怎么办,难不成要饿着我奶吗?”

    秀春话音刚落,蒋兰花便道,“是养活两个人,我有粮食,傻蛋也有,主要是你三叔,他没粮食。”

    秀春可不管到底谁有谁没有,追着问,“欠下的粮怎么办?“

    孙有粮呵呵笑,打马虎眼,“都是一家人,说啥两家话。”

    “亲兄弟也明算账!”

    钱寡妇没吱声,显然是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