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秘色-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就拿出铜镜来问问,偶尔收几件看上眼的东西,当然也没忘记顺便打问一下“李秀儒”是什么人。不过这位八字胡说报他的名字行里人都知道显然是吹嘘过头了,因为杜铭川问了好几家竟没人听说过这个名字。

    此后的杜铭川就正儿八经地当起了游击队员。每天一早出门,有早市就逛早市,没早市就四处晃悠,参观博物馆、逛老胡同、看老建筑,到了晌午就去古玩城,从城隍庙到云州城,从藏宝楼到东台街,一个多月逛下来,他收获颇为丰盛。除了银行卡里少了一百多万叫人心痛外,天韵楼刚装上的多宝格上倒是多了不少东西,而他对古玩的了解和鉴赏能力也是一日千里,这自然仰仗了身上的灵觉之力。另外,他发现这种找古玩的方式竟是锻炼灵觉的一种好途径,和他当初在海上用海水锻炼灵力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一个是得细微精巧之妙,一个是得博大雄浑之强。

    这段时间也不总是一个人逛,丁少安看着天韵楼多出来那一堆杂乱古怪的东西也颇为好奇,抽空子就黏着来开几回眼。有时候楼兰也穿一身尽量掩饰身份和美貌的普通装束陪着他。楼兰虽然不在古玩行里玩,但见识显然比杜铭川多,眼光也颇为毒辣,配合杜铭川的灵觉,俩人倒是相得益彰地找到了不少好东西。而更多的时候,杜铭川却是带着兰剑。时近过年,大学放了寒假,在学校听课的兰剑也闲了下来。这个少年的沉稳气度到哪里都给人深刻的印象,加上他手上那把阴阳尺吸引了不少古玩行家的目光,一来二去,几条街上的人都知道了有这么两个年轻人。唯一的遗憾就是杜铭川手头那面铜镜,除了那个再没见过的八字胡,就没人说这玩意儿是真品。

    每个周末的早市,杜铭川都照旧来城隍庙,除了淘货,也是希望再碰上李秀儒,倒不是为了换他那三样东西,但究竟是为了什么,他自己也说不清。那天他正蹲在地摊边看一把民国时期的武士刀,还没询价,灵觉动处发现一个人,顿时有种奇怪的感觉。就好象你在火车站如潮的人流中穿梭,眼角的余光看见有个人很眼熟,却又无法肯定。

    他急忙放下武士刀,站起身抬眼望去,就见前方拐角处走过一人,四五十岁的年纪,穿着灰色羽绒夹克,三七开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两鬓露出些许微白。因为是侧面,看不见全脸,但杜铭川却总觉得在哪儿见过。

    中年人一晃就消失在街头,杜铭川急忙追过去,好在灵觉一直锁定,即便逛城隍庙的人流摩肩接踵,他也不会跟丢。转过广场,进了古玩街又过了一个街口,中年人侧身进了一家店铺。三开间的门面在这条古街上显得很阔气,门楣上挂着一块匾,上写“恒远斋”三个大字,底下落款是一位已故著名书法家的名字。

    这地方已经不是老城隍庙商业区的范围,而应归属相邻的愉园。其实城隍庙的地儿本来不大,商业发展都赖了这愉园之力。愉园是典型的江南园林,占地大且风水格局上佳,和这城隍庙一结合,就成了著名的民俗文化集散地,和燕都潘园、琉璃厂、宁城夫子庙齐名。

    恒远斋所在的这条街在愉园侧门,从商城或者广场走到这里要经过几段弯弯绕,加上这里特意淡化了商业氛围,游客们就少有闲逛过来的。杜铭川来过几次,也知道这边有几家古玩店在行里有些名气,比如这间恒远斋。但这边的店铺平时大多大门紧闭,进去也没个人招待,所以他也就只在外面转悠。

    见中年人踱进了恒远斋,趁着大门还没关上,杜铭川几个箭步跟了进去。

    前厅很宽敞,布置也极精巧,从桌椅到屏风都是古色古香的老家具,没有柜台也没有货架,几件瓷器和木雕摆放得错落有致,整体不像个商店,倒像是进了私人家的客厅。往里还有一道门,挂着门帘,门帘后有一道木制楼梯通往楼上,再后面是一个四方小院和几间屋子。杜铭川无意用灵觉窥视里屋的情景,万一有什么不该看的事情看到了也不好,便把灵觉范围固定在前厅。

    “先生请留步!”他见那中年人挑起门帘准备进里屋,急忙开口留人。

    中年人没想到身后有人跟进来,转头看了一眼,用带着申州味儿的普通话问:“乃有啥事体?我们格里不做生意哦。”

    申州人说普通话自然都带着申州口音,但这人说话的腔调极其怪异,叫人一听就印象深刻。杜铭川没有从那人脸上回忆起在哪儿见过,但这一开口却令他心里猛然一惊,想起十三岁那年自己第二次烧窑烧成了三十六个玉壶春瓶子,事情传开后就有位申州客人以二十万的价格收走了这批瓶子。这么一联想,眼前这人的面容就鲜活起来。

    “请问先生,您十年前是不是去过七星镇?”杜铭川拱手作揖问道。

    中年人听了一愣,说:“你认识我?”

    杜铭川心中愈发肯定,虽然此人的两鬓多了不少白发,脸上也有了不少皱纹,但和十多年前那张脸完全对得上号,便问:“十年前您在七星镇花了二十万收了三十六只玉壶春瓶子,不知先生还记不记得此事?”

第一百八十九章 秀才大名天下知() 
“你是——?”

    “我就是当年受您恩惠的那个烧窑娃。”

    中年人盯着杜铭川的脸仔细看了半天,才“哦”了一声,恍然道:“你就是杜家那个娃娃?这一晃十余年过去了,你都长这么大了。”说着延手相请:“来,里边坐。”

    杜铭川跟着他穿过门帘花廊,进了里屋。里面是三间相连的房间,中间看起来像会客室,左右两边则放满了古玩字画。两个小姑娘正在右边的房间里擦拭东西,见他们进来慌忙过来烧水沏茶,口里说着:“张叔回来啦。”

    二人落座,杜铭川问:“还不知道先生怎么称呼?”中年人道:“我姓张,张有财,人生得土,所以名字也土。”说着便呵呵笑起来,又问道:“小杜你如今在做什么?还在烧瓷器吗?”

    “不烧了,龙窑已毁,我现在也做点小生意。”杜铭川随口答道。

    张有财说:“做古玩生意吧,难怪会在这里遇到。唉呀,我这十年也没去过七星镇,没想到当年的龙窑已经毁了。”

    “张叔,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到今天才有机会当面请教。”杜铭川试探着说了一句,恰见小姑娘端着茶过来,就停了口。

    “你是想问当初那二十万的事情吧。”张有财微微笑着,接过茶杯,示意小姑娘退出去,接着说:“你那批瓶子也不是我收的,我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至于是谁,你还是不要多问,我曾答应过那人,不把他的身份告诉你母子二人,虽然时隔十年,我也不能食言呐。”

    杜铭川见张有财说得坚决,便道:“既然如此。我也不问那人是谁,只是我明知那批瓶子不值这个价,平白受了这样的大恩惠,心中委实难受,还请张叔替我道声谢。”说着从兜里掏出一本支票本。拿笔填了数字。递给张有财,“这两百万请替我转交,就说当年之恩无以为报。当年的二十万也非今日两百万所能比,仅是我的一点心意。”

    他的资金大部给了丁少安,要经营天韵楼本来就紧张,随手拿出两百万当然不容易。但他这么做自有道理,当年的二十万虽不说是救命钱那么夸张,但确实给他和母亲之后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的保障,否则日子绝不至于过得如此顺利,所以给那人两百万也不算多。更重要的是,张有财不肯说出那人是谁。杜铭川心里就更不踏实,对方是敌是友终须弄明白。按说当时的做法,如果是那个太监王爷一伙的应该不至于,那唯一的可能就是父亲的故交,但又何至于如此躲躲藏藏呢?他拿出两百万一半是想还了这份恩情,另一半也是想借机查出此人是谁。张有财嘴上不说。去送钱总要和那人见面,以杜铭川现在的灵觉,跟踪一个人轻而易举。

    张有财看着支票连连摇头:“随手就是两百万,看来你做的也不是小生意了。但这钱你还是拿回去吧,那人不会收。我也不会去送。我实话告诉你,钱对那人来说多少都不算多,你的心意嘛,以后有机会你再自己向他表白吧,我也未必能见着他的人。”

    张有财的话让杜铭川听得泄气,就像自己出了一招连环鸳鸯腿,本以为对手即使能躲过前招也躲不过后招,没想到对手根本不接招,直接溜了。他无奈收回支票,苦无良策之下,只得和张有财闲聊起来。这一聊不意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