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九重紫-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窦昭只恨自己年纪小。

    王映雪感激地望了母亲一眼。

    母亲视若无睹,继续和族里亲戚们说笑。

    可王映雪身份还是传了出去。

    春节期间,王映雪躲家里不愿意出去给亲戚们拜年:“都是正经奶奶,我跟着,不太合适。”

    俞嬷嬷笑着劝道:“有什么合适不合适?奶奶有王姨娘身边,一来有个伴,二来也有个服侍茶水人。”

    王映雪十分尴尬,父亲不由皱眉,朝母亲望去:“这可是你意思?”

    母亲低头喝了口茶,淡淡地道:“既然如此,王姨娘就留家里吧。也免得动了胎气!”

    父亲欲言又止。

    母亲抱着窦昭出了门。

    父亲立刻就跟了过来,低声道:“你这样,只会让亲戚们看笑话。”

    “我知道了。”母亲面无表情地道,“等孩子出生了,我要不要跟亲戚们说是早产呢?”

    “你!”父亲怒目而视。

    母亲已步上了马车。

    父亲跺了跺脚,半晌才不情不愿地上了马车。

    窦昭把自己埋车厢里大迎枕间,深深地叹了口气。

    母亲担心还是有道理。

    这种事虽然琐碎,却让人心烦。

    好比一只落身上跳蚤,你不理,他咬得你浑身痒痒,你要是把他当个事,又说不出口。

    父亲不是说要把王映雪送到庄子上去吗?

    等过完了年,得提醒父亲一句才是!

    窦昭琢磨着,迎来了三岁生辰。

    父亲、母亲、王映雪、祖父、祖母、丁姨奶奶、舅母、几位伯母都送了生辰礼物给她,母亲以寿面回礼;家中仆妇院子里给她磕头拜寿,母亲赏了他们每人五钱银子。他们欢天喜地,比过年还要高兴。

    元宵节收了灯,风吹脸上没有了寒意。

    该春耕了。

    窦昭心里道,吵着母亲要去看祖母。

    母亲很惊讶:“过年时候不是见过了吗?”

    “没说成话。”窦昭道,“祭祖时候祖母远远地站着,吃年夜饭时候祖母一声不吭,爹爹又要我陪着祖父守夜……大年初一我去给祖母拜年,她已经回田庄了。”

    “她不是给你留下压岁钱了吗?”母亲笑着从水晶盘子里拿了朵桃花插了窦昭丫髻上,“你又打什么鬼主意?”

    “没有打鬼主意。”窦昭嘟呶着,心里却道,祖母死后,把田庄留给了她,她安排了得力人管着田庄,花了很多心血,才能旱涝保收,是她为数不多颇为得意几件事之一。

    这辈子她虽然没有被送去田庄,可她对祖母、对田庄却有着极为深厚感情。

    “过几天再带你去。”母亲见窦昭不高兴,道,“等过几天各个田庄春耕完了,你父亲会和管事去巡庄,到时候我们和你父亲一起去。”

    祖父不喜欢祖母,这窦家不是什么秘密。为了不触犯祖父,母亲和窦家人一样,选择了对祖母视而不见。

    窦昭想到那个慈蔼妇人,心里很难过。

    母亲笑道:“我带你去舅舅家玩吧?我们有些日子没回安香了。”

    窦昭注意到母亲每次说起娘家,总喜欢用“回”字,好像窦氏不是她家似。这好像也是很多女子通病。不过,这不包括窦昭。

    她嫁到魏家后,只觉得长舒了口气,人都精神了很多,颇有些扬眉吐气感觉。

    或许是因为自己从来没有把窦家当娘家缘故?

    窦昭思忖着,和母亲去了安香。

    乡下地方,没那么多规矩。

    舅母得了信,领着两个表姐大门口等她们。

    大表姐赵碧如窦昭已经认识了,二表姐赵琇如,今年九岁,三表妹赵璋如,今年五岁。她们姐妹长得都很像,不过赵琇如腼腆,赵璋如活泼,一看见窦昭就拉着她往屋里跑:“彭嬷嬷炒了糖板栗,娘亲说要等你来了一块吃!”

    窦昭被她拽得趔趄了一下,只得跟着她往里跑。

    妥娘连忙跟了过去。

    大家哄堂大笑地进了大门。

    赵家村头,黑漆铜环门进去后左手是马圈,右手是个草棚,堆着板车和家具。左右两间厢房住着几户长工,进了二门,迎面是五间青砖瓦房,左右是三间厢房,窗棂上糊着白色高丽纸,台阶旁是合抱粗老槐树,干净整洁,宽敞气派。

    母亲和舅母刚刚进屋,赵璋如就拉着手端糖炒板栗彭嬷嬷衣襟闯了进来,还回头催着窦昭:“点!板栗凉了就不好吃了。”

    惹得大家又是一阵笑。

    好不容易坐定,赵碧如和赵琇如颇有姐姐风范地剥着板栗给窦昭和赵璋如吃。

    母亲和舅母则坐热炕上说话:“算算日子,大哥应该进场了吧?”

    “嗯!”舅母有些担心,“要是这次还中不,又得等三年。”

    母亲听了沉吟道:“我听俞大庆说,嫂嫂前些日子卖了十亩良田……”

    舅母脸一红,低声道:“是年前借下,我没敢跟你哥哥说,你哥哥去了京都才卖田,补了之前亏空……”又语道,“妹妹不必担心。我还有些陪嫁,只是都上了册子,怕你哥哥知道了不高兴,所以没敢动。”

    ※

    明天又要开始上班了……~~~~~~~~

    ※

    d*^_^*

第十九章 婚事() 
母亲很担心娘家财务状况,窦昭却不以为然地啃着糖炒板栗。

    上一世母亲自缢了舅舅都能考中进士,这一世什么事都瞒着他,他轻装上阵,难道还能落榜不成?

    只要舅舅中了进士,从前那些花销自然就都能赚回来!

    这板栗应该是放地窖过了冬,没有了水份,又是糖炒,干巴巴,可有总胜于无——她现是个三岁孩子,三岁孩子能干什么?她现有大把空闲。

    窦昭细细碎碎地咬着板栗,板栗屑子落了一地。

    舅母和母亲说起她婚事:“毕竟只是口头约定,我看你还是和你公公商量商量,请他出面找个体面人和魏家把这件事定下来!”

    窦昭咬板栗动作一顿,过一会才开始慢慢地继续嚼着板栗。

    舅母考虑不无道理。

    上一世母亲猝然去世之后,父亲百日之内迎娶了王映雪,舅舅一家则匆匆忙忙去了任上。父亲潜心向学,待母亲孝期过后,他立刻参加了乡试,中了举人,紧接着他又参加了次年春闱,中了进士,擢了庶吉士,吏部观政。当时王家已经搬到了京都,王映雪母亲许夫人惦记着女儿、外孙女和外孙,央求父亲带他们到京都团聚,父亲征得祖父同意之后,带着王映雪、窦明、窦晓去了京都……谁还记得她和魏家亲事?

    直到祖父、祖母相继去世,她被送到京都,父亲这才惊觉她已经是个大姑娘,到了说亲年纪,想起和魏家婚事,派了人和魏家商量。魏家却期期艾艾,始终没有个明确答复。

    窦昭至今还记得自己当时惶恐不安心情。

    父亲健,东窦伯父们不可能收留她,舅舅远西北,继母从来不曾短过她吃穿用度,可目光不经意间落她身上时候,却总透着几分阴狠,像噬人狼,恨不得一口气将她吞下似,可你再定晴一看,她又已恢复原来淡定从容,依旧是一副雍容华贵模样儿。

    常言道:反常即为妖。

    她不知道王映雪到底打什么主意。

    每日过得胆战心惊,只怕一个恍惚,就有灭顶之灾等着她。

    偏偏祖母临终前告诫她,没有娘家女人夫家是站不住脚,无论如何也要和继母保持面上恭敬。她听了妥娘话虽然恨王映雪逼死了母亲,但仆妇间流传着关于她母亲“善妒”、“无子”等种种流言又让她觉得自己没有立场去恨王映雪。而且王映雪表面功夫做得好,她就是说出去也没有人会相信王映雪对她有异样,她心中又是委屈又是难过、又是犹豫又是矛盾,日子如同油锅上煎似,有种“天地虽大,却没有我容身之处”感觉。

    所以乍一听说母亲活着时候曾为她定下一门亲事,她竟然升出种“逃出生天”喜悦,恨不得马上就嫁过去。

    这也是为什么当她知道窦明婚事落空,窦明发誓要嫁入京都名门一洗前耻,王映雪打起了魏廷瑜主意时,仇旧恨交织一起,她从此和王映雪势不两立主要原因。

    当初,她要是不想办法打听到婆婆行踪,让婆婆和她“偶遇”,魏家承不承认这门亲事还两说。

    如果不是她勾起了婆婆旧情,就算魏家愿意和窦家结亲,嫁过去恐怕是窦明而不是她了!

    窦昭嚼着板栗动作又慢了下来。

    上一辈子是迫不得已,难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