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史名人在都市-第5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五七四章 康熙来了已停播,乾隆来了将上映(七)

    好在,诸葛亮对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有防备。

    “皇上,你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我们就算再有天大的胆子,你也不敢拿您的名字,来命名一个草民。”

    乾隆皇帝显然对这句话非常受用,他对诸葛亮表态也非常满意。只是周围的联合帝国大臣们,看到乾隆皇帝脸上的满意之后,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嘲讽和愤怒。

    这个好大喜功的老黄历,竟然还生活在****的自我安慰之中。他怎么就没有想过,就他们老婆来事儿,还谈不上是历史上能人,谁又闲得蛋疼,提取它的基因,把他复活出来。

    不过这样的话当然是不能宣之于口的,至少,重生这个秘密,就能在第一时间,让他们心中的这种讽刺,无法在表情上体现出来。

    不过,很多大臣的眼光,都已经流露出了不满,显然,这种不满不会逃过老皇帝的眼睛,他在和诸葛亮握手的时候,就在不断的观察周围的情况。

    虽然他已经老眼昏花,但是眼神的变化带来的感觉,他却是依旧非常敏感的。

    但是,如果认为他已经看穿了对方哪些大臣们的内心想法,那就实在是太高估他了。他现在的心态是,这些人不满的眼神,一定是头像和他站在一起的诸葛亮的,对于一个外国的皇帝,如此的卑躬屈膝,怎么能不激起国内激进派的反对呢!

    更何况在他看来,这个所谓的联合帝国,虽然拥有着先进的科技,但是统治阶层的愚昧,简直是不可想象的,既然拥有着如此的高楼大厦,如此之多的铁船铁马,如果他们要强行进攻大清帝国的话,那么他爱新觉罗弘历,可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把他们拒之门外。说不定,他的江山会被这一群人躲着,而自己,可能连滚回东北老家的结局都不会有。

    但是这群傻子,却偏偏没有这么做。他们没有靠着自己强大的武力,去挑战大清帝国对华夏的统治,而是选择把大清帝国作为他们的宗主国,像菩萨像佛祖一样供奉起来。

    不久之后,他爱新觉罗弘历,就可以拿到这个国家的很多有趣的东西,到时候,凭借大清国的能工巧匠,一定会把它们仿制出来。那个时候,这里的一切,无论是多么的富裕多么的豪华,都将成为大清帝国的景象,而不是他们联合帝国的。

    这就是他的使命,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能够为大清帝国做一些奉献,为子孙指明前进的方向,对于他来说,已经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奖励。

    历史在很多时候都是这么的讽刺,就在联合帝国的大臣们在嘲笑乾隆皇帝的时候,乾隆皇帝的内心嘲笑着他们,而双方,都在自得其乐,有一种高高在上的眼神,看待对方那可怜又可笑的愚蠢行径。

    这是谁的行为才是真正的愚蠢行径了,或许,就连上帝也看不清楚,如果有上帝的话。

    很快,这一幕就成为过去式,在热烈的掌声当中,乾隆皇帝检阅了联合帝国的仪仗队,对他而言,他还从来没有什么仪仗队的概念。当诸葛亮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他只是觉得,能够宣扬自己的赫赫皇威,毕竟,他在名义上依旧是宗主国的太上皇,对于联合帝国来说,他们大清国是****上国,这,是他乾隆皇帝彰显荣耀的时候。

    直接****的仰首阔步地走在红地毯上,而站在他两侧的仪仗队官兵们,手握着长枪,短毛,弓箭,还有半自动步枪,用一种恭敬的眼神,来迎接这位来自冷兵器与热兵器交替时代的皇帝。

    着装统一的仪仗队士兵,在乾隆皇帝看来,是联合帝国在向自己展现他们的军威,但是,一个恭顺的藩属国,即便拥有再强大的军队,又能对宗主国构成什么样的威胁呢!毕竟,他们臣服于宗主国的诚意,是如此的深厚。

    仪仗队检阅的项目很快就进行完了,虽然老迈的乾隆皇帝,在走完这一段红地毯之后,两腿都已经开始打哆嗦,但他依旧坚持的,不让自己表现出任何的失态。

    他那种坚持的模样,在很多联合帝国的大臣看来,简直滑稽可笑极了。他带来的几名亲信太监,原本准备上前去扶他,然而却被她悄悄的推开。他甚至没有敢把这个推开的动作做的太明显,只是在悄悄地进行。

    不过他毕竟是一个老迈的皇帝,再怎么隐藏也不可能躲过所有人的眼睛,于是他的窘态,在联合帝国的大臣闹钟,口耳相传的,很快,绝大部分的在场者都注意到了它的细节,于是,这种悄悄的讨论的声音,变得更大了,甚至,比乾隆皇帝的行为本身,更加难以掩饰。

    终于,乾隆皇帝也觉察到了他们的讨论,不过他们之间的距离有些远,他听不清楚他们在说什么?但是,他们的眼神告诉她自己,那些人在对自己品头论足,指指点点,好像,说的不是什么好听事。

    诸葛亮也察觉到了人群之中发出的声音,但是他们有权去制止。因为他同时注意到了这乾隆皇帝的异常举动,如果他这个时候前去制止的话,无依据拿乾隆皇帝确信,那群人当中,有很多人去买非议自己。

    所以,他采购行为是,走到乾隆皇帝身边,对他发出邀请:“尊敬的陛下,您现在需要登车了,我们将带您前往下榻的宾馆。您家在那里摆脱旅途的劳顿,然后再明天,在我们的陪同之下,参观我们帝国最大的博物馆,然后,在后天,会见我们的行政黄丽,大后天,会见我们的军事皇帝,大大后天,会见我们的教皇陛下,大大大大后天,会见我们的监察皇帝。”

    乾隆一听这句话当时就被吓懵了,他对于诸葛亮的行程安排到什么有太大的意见。只不过,从诸葛亮的话语当中,他了解到,这个所谓的联合帝国,竟然有4个皇帝。

    从古至今,华夏文明都流传这样的说法,一山不能容二虎,对于国家来说,一个国家当然也不能有两个君主,否则,必将引起更大的骚乱。

    他曾经在历史书上看到,一些中亚地区的国家,都会有两个国王,但是到后来,这些国家无一不进入内乱,然后给了外敌侵略他们的机会。

    聪明又睿智的华夏文明,显然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点,所以在传统文化当中,有国家就不可能有两个君主,然而,这个齐国的联合帝国,竟然有4个君主。

    现在的乾隆皇帝,都没有时间去考虑身后的那群人,是不是在非议自己,不管他们是不是对着自己指指点点,自己只要做好自己,便没有什么可指摘的,而他们联合帝国,光是这4个皇帝,恐怕传回大清帝国之后,几乎所有的士大夫,都会嘲笑他们。

    不过他仔细一想,好像这种4个皇帝同时治理一个国家的分工,还是比较科学合理的,一个人掌握的军队,一个人掌握着行政职权,还有一个人,享誉士大夫一样,给他们挑错,另外一个人,负责教育工作。这种分配,看起来这是非常合理的。

    对于乾隆皇帝来说,诸葛亮口中的教皇陛下,当然是负责教育的,他对宗教了解的不够深,也不喜欢西方来的那些宗教。郎世宁本来是个传教士,但因为得不到他传教的首肯,不得不入宫做了一个画家。他的传教使命,因为这次入宫,而被阉割。

    这时的乾隆皇帝在心里想,如果,他能够活着不大清帝国,那么他一定要设置类似的分权管理方式。

    只不过,他都不准备弄4个皇帝了,而是挑选4个大臣就足够了。

    那是不是大成的工作?自然是模仿这4位皇帝,而他和他的儿子,作为皇帝的传承人,依旧拥有最高的裁决权。

    想着想着,他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非常的合理,不由自主地开始点头。

    诸葛亮竟然没有在第一时间看到她的心思,毕竟这个时候他不能伸出自己的手,使用读心术,看看这个老皇帝心里到底想什么?

    他认为,老婆你这次的点头,应该就是同意了他的安排,于是他伸出一只手,说道/“那陛下就跟着魏晨来吧!我们乘车,前往您即将下榻的宾馆。”

    当她把这句话说出来之后,老婆你太懂自己的神游之中,慢慢的醒转过来。他这才注意到,原来自己刚才已经失态了,不过好在,也去了诸葛亮一个没看出来,他刚才的点头实际上是在夸大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在肯定诸葛亮的安排。

    不过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那他总不能反悔,说刚才自己走神了,在夸耀自己的想法自得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