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旅行体验师-第3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初他读书的时候,平时吃猪肉吃的哗哗的四五个同学,临考了,都变成了那个少数民族,每人加五分,可羡慕了。

    姑娘不是所有地方的少数民族都可以加的,比如畲族就是只有景宁畲族自治区的才可以加,如果是住在别处的不能加。

    她是在外面的亲戚家借读,然后快高考了,就回来参加高考。

    顾淼以前也听过这种『操』作,这几年越发玩大了,有直接变身为东南亚那些好移民国家的华侨身份,然后再反杀回国,以外国饶身份参加高考,750分满分,四百多就能上清入北。

    不是很有钱的家庭,就把孩子弄到大西北,那里的录取分数线也低的很。

    政策漏洞得慢慢补,出一波补一波,也算是胆大的人突破阶级固化的手段了。

    丽水很快就到了,姑娘临下车的时候对顾淼:“如果你有时间,去大漈看看,那里还挺漂亮的。”

    果然如姑娘所,车站附近就是很平凡的城市,标准的区,与大城市没有任何区别的水泥建筑,

    景宁有一条所谓的老街,长的一如江南各处镇上的老街统一形象,上演着接新娘的民俗表演,

    如果是从包邮区之外来的人,看个新鲜倒也罢了,对顾淼来,又是熟悉的亲切福

    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就去妹子大力推荐的大漈看看好了。

    离县城只有四十多公里,海拔却一下子高了很多,在一千多米的地方,整云山雾罩,到底对得起“云中大漈”这个名字。

    别看大漈这么高,它还只不过是个盆地,

    问世间,是否此山最高。

    周围五十多座海拔在一千四以上的,还有景宁第一峰,直奔一千七。

    高湿=冷,

    在杭l州时不时超过40度的夏,这里一般最高温度也就二十多度。

    顾淼抱着一颗“随便瞎逛逛”的心态,没有太过期待的来到了大漈。

    以他对各种高冷村庄的了解,那里的人口数量一般也挺高冷的,

    标配的关键词是岁月静好、安宁、冷清、无聊、鬼都没英手机没信号……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视当时心情而定。

    下车之后的顾淼,被村子里的热闹喧嚣给惊呆了。

    锣鼓震,彩旗飘飘,满地的人。

    发生什么事了?

    结婚?领导视察?

    按在队伍中中间的位置,应该是活动的重点对象。

    顾淼认真的看了半,队伍中的人都喜气洋洋的扛着三头嘴里塞着不知道是桔子还是苹果的猪……猪?

    祭祖?

    秋祭祖?不定是畲族的特别追求?

    问了旁边的人才知道,今是抢猪节,每年秋收之后的活动。

    一会儿就要送到时思寺祭祀佛祖。

    所谓抢猪,也不是“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的那种抢法,而是“抢先”的意思。

    村民等到迎神头,也就是卯时杀猪的第一声猪叫声后,马上就抬着杀好的猪,狂奔向马氏仙宫,最先抬到的猪,摆在仙宫的正门,被称为首猪。

    猪们全部到达后,再由各村推出的大佬,村民称之为“董事”,以猪的大进行评选,最大的称为“驮”猪,最的称之为“昌”猪。

    首、驮、昌三猪确定后,再热闹的吹吹打打,披红挂彩,各自送回主家。

    杀猪的几户人家,会摆酒席邀请亲朋好友来吃饭,称之为“丧猪福”,来者送红包,客人吃完饭,主人再按红包内的金额,按当时的市价,称好猪肉,让客人带回家去。

    虽然顾淼在这里没有亲朋好友,不过还是可以跟着凑热闹的。

    对于用猪来祭佛祖的行为,顾淼一直觉得挺难理解,在中国的佛教体系里,是戒断荤腥的,再不济,也得是吃三净肉,就是不为自己而死的肉,不是自己看着死的肉,不是自己听着死的肉。

    这个祭祀的猪,到底算什么?

    忽然间,顾淼灵光一闪,对哦,这猪,谁是为了祭佛杀的,明明就是为了村民自己吃的嘛,到最后,还不是都进了村民的肚子。

    嗯,很好,逻辑通。

    抢猪节的时间其实挺短,从明朝开始,到民国没了音讯。

    起源很是正能量,一个养猪的贩子卖了一的猪崽,一头没卖掉,还在马氏仙宫旁边丢了一只,觉得回家会被,哭着哭着,田里的农夫就过来问怎么了,最后把四十八只猪都买下。

    然后这四十八只猪好像吃了“猪快长”似的,长得又肥又大,农夫觉得那是马娘娘显灵,于是决定在秋收的时节选出黄道吉日,做为抢猪节。

    热闹的乡俗,自然是直播的材料。

    观众们起哄要顾淼对这个故事,进行科学『性』的解释,为什么猪就能长得好。

    顾淼一本正经的:

    “这要从猪的品种起,我们都知道,金l华火腿用的猪肉,是一种名为‘两头乌’的猪种。”

    “原来不知道的给钱!上课费!”

    得,早就知道自家粉是哪风格了。顾淼就当这一切不存在,继续:

    “两头乌的长**个月,只有120斤,现在菜场里常见的都是大约克夏之类,四个月就能长到两百多斤,随便瞎长长就能长到一吨往上跑。

    所以,我有理由相信,那48头猪,其实是大约克夏!”

    “同学,穿越了解一下!”

    “不定,十九世纪的时候,已经研究出了时光机器,第一批用动物做实验很正常嘛。又不用担心外祖父悖论,成功之后,才想到这个问题,于是科学家把时光机器砸了。

    其实这个节应该就是岁月静好的产物,民国那会儿『乱』的不行,不定能不能吃上饭,还抢什么猪,抢妹子都比抢猪现实一点。就现在的抢猪节,也是前些年搞‘非遗’『摸』查的时候才恢复的,抢猪节一般跟着他们的高山冷水茭白展销会一起,算是一个热闹噱头。”

    “一种水生植物,炒肉丝挺好吃的。”

    “一会我去看看有没有可以买来吃的。”

    顾淼一边直播,一边跟着抢猪队伍来到马氏仙宫,看着他们评选,看着他们高高兴心拎着猪回家吃肉。

    他留下来,慢慢欣赏这片古建筑。

    马氏仙宫是时思寺的一部分,这间庙就是标准的包容并蓄,释道合一,里面有三清殿、马仙宫、梅氏宗祠、还有大雄宝殿,建筑风格包括了元明清。

    比较有特『色』的是屋脊部分,一般蹲着屋脊六兽位置的地方,只有一块如同飞扬翅膀的雕刻,在别处不是很常见。

    “时思寺始建于南宋,有一个六岁的梅元犀在此结庐守孝三年,始终不离开,宋高宗赵构得知后,旌表其为孝童,那时的草庐就叫时思院,我猜它的意思是指时时思念父亲,在明代改名为时思道场,由刘伯温亲手题匾,再后来改院为寺,现在这个大雄宝殿是乾隆的时候修的,五进大院子,木制歇山顶。

    看这棵树,有一千五百年了,里面被雷劈过。”

    顾淼钻进了寺门旁的柳衫树里,举起手机仰望:“坐井观,就是这个意思了。”

    大雄宝殿后面就是三清殿,平时不知道这老几位会不会凑在一起打个麻将什么的。不过,也可能佛祖不愿意跟他们玩,毕竟一气化三清,起来,等于是三家开黑,合打一家。

    保佑佩琦的马氏大仙,据是个唐朝人。

    嫁给了一个住在景宁鸬鹚乡的人,婆婆对她很不好,她还处处孝顺婆婆,感动了神仙,教她法术,之后又干了很多事,被皇帝封为护国夫人。

    不过看起来,最大的业绩是为婆婆讨了一碗粥,降大雨,她把伞倒过来,变成船,漂回家,把粥给婆婆。

    古代人讲究的孝道都比较刺激,不是卧冰求鲤,就是郭巨埋儿,当时的人看得还特别带劲,要是搁现在,妥妥给人喷:

    “人设真垃圾,真恶心人。”

    “貌似不发生点什么就没法写了。”

    总之,这位因孝而成仙的女仙,成仙后的业务范围相当广泛,祛病、求子、求风调雨顺……感觉像是地区限定的观音。

    农人们已经欢呼着散去各家吃饭,现在山道上,终于变成了标准的高冷村子,路上没人。

    路上依旧飘着雾,巨大的梯田变得很仙,不远处古屋层叠,这里的山地古民居,都用最原始的木石材料,两层楼,依山而建的房子都很自由随心,与地上的合院式民居完全不一样。

    看起来很封闭的山村,在历史上,名人不少。

    村里住着一些姓严的人家,据是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