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本宫专治各种不服-第1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臣以为,苏大人所言不妥。”杨明上前两步,直面赵宸,“穆大人自然是大江国的肱骨之臣,定海神针,可对于黄河开河鲤鱼的事件,他心里本就极不认同。此时派穆大人去,他的判断难免会有失公允。”

    “穆大人岂是这样的人!”旁边,有反对派官员责斥杨明。

    可杨明在朝中是出了名的我行我素,只守着自己那一摊子事,谁的面子也不给的。

    因此他也不在意,甚至没有看对方一眼,只昂首道,“我此说,并非针对谁,而是人性如此。亲如父母,对子女还不能一碗水端平,何况如此重大的国事,怎么能交给早带了是非心的臣子呢?”

    “那计相的意思是?”刘家旭赶紧递上一把梯子,这点默契还是有的。

    “开河鲤鱼的事,到底是大江国的祥瑞之兆,还是下头的人为媚上而胡编出来的,其判定,按理应是交给礼部的人吧?”杨明道,一脸的正大光明,“礼部的职责,本来就是考较吉、嘉、军、宾、凶五礼,并管理教化及科考,还有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之事。”

    这话没毛病!

    大江国的政治机构有点像中国历史上的宋代,融合了南北宋的特点,权利中枢就是两府三衙加上计省和三司。

    计省和三司属文治,三衙属武治。

    而最重要的东西两府,也是分管文武,就是政事堂和枢密院。

    政事堂的主事,也称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正是才倒了台的叶良辰。他的副手为参知政事陈左,是叶良辰的走狗,现在正缩着脖子,学鹌鹑一样不敢出声。

    顶头上司倒了,他很怕成为被殃及的池鱼,每天坐卧不宁。偏又不敢告病,担心人家说他心有不满什么的。每天只能硬着头皮上朝,却是恨不得别人当他是透明的。

    其实他想多了,叶良辰倒了,叶家几乎被连锅端,那些遍天下的门生、故旧,暂时都收敛起爪子和性子,不敢生事。目前外患凶猛,赵平安也顾不得清理这些杂物。

    而陈左作为没本事又没胆子,只是因为会巴结和顺从而被提到高位的人来说,相当于丧家之犬,除非他自己做死,否则谁也不耐烦把精力浪费在他身上。

    所以陈左是安全的,但听到杨明提起礼部,还是吓得一个哆嗦。奇葩的是,他居然装成没听到,半天没有反应。

    直到,赵宸都看不下去了,开声问,“礼部,谁管着的?”

    其实赵宸也很奇葩,身为一国的皇帝,哪怕是小皇帝,还是个摆设,连自己国家的政权建制也不了解吗?还问?问个屁啊!

    可他既然问了,陈左就不敢不应,连忙上前跪倒道,“臣政事堂参政知事陈左,回皇上的话。”一边,冷汗直冒,“礼部,礼部是……”

    政事堂之下,还有中书省,省书省,门下省判省事,内侍省,殿中省,宣徽院。其中尚书省再往下,就是六部左右司。

    礼部,就在左司的设置之下。

    陈左一心打算不沾手任何事,此时紧张之下,忽然脑筋清醒了片刻,口吃数秒后,连忙大声道,“礼部的事,向来由归大人负责的。”

    对啊,把责任向下推啊,这不正是他的为官之道吗?

    归大人,是尚书省的尚书令,归烨小姑娘的亲爹。

    听到这句话,刘指挥忍不住抿了抿唇。

    …………66有话要说…………

    知道大家不喜欢朝堂戏,但这些情节是必须的,所以还是看吧。

    我写得也呕心沥血呢。

    还有啊,第二更稍晚点,十点左右。

    谢谢。

    。

218 第一重要是能装() 
“归大人可在?”赵宸这会儿忽然开窍,仿佛有些搞懂了当皇帝的程序。

    基本上就是:听说某个问题,就问问由谁来管,把球踢给大臣。由他们推举出,或者说拎出某个主管人来问。这时候他不用操心,尽管让下面的大臣吵吵。期间,好多人都乱出主意,吵上个半天甚至几天。到头来谁嗓门大,谁胳膊粗听谁的,最后再听他们歌颂他英明。

    尽管,他什么也没做,想做也做不了。

    “老臣在。”声若宏钟。

    同时,一人出列,排位还挺靠前的。

    不过,归烨小姑娘小巧玲珑的身段,她亲爹却很高大。这位老爷子年纪有六十多,腰板却还直,明明是文臣,听到赵宸召唤,大踏步上前时,脚步踩得垂拱殿的地面咚咚响,精力很旺盛的样子。

    “那什么礼部的事……”赵宸含糊的问。

    他的手在龙袍的袖子中捏紧,忍着没去抓头发。

    姑姑说,那样会显得茫然无措。

    姑姑还说,就算真的心虚,面儿上也不能显。当皇帝这种事,第一重要是能装。

    这和老师教的圣人道理,治国之道不一样,但他觉得姑姑说得更有道理。

    “哦,老臣明白。”归大人很干脆,“计相说得没错,皇上今天和群臣商量的事,确实应该由礼部来分管,礼部也确实分属在尚书省之下。”

    他并不推辞,反而对文臣的队伍中示意,“戴大人……”

    立即,一名相貌清秀的中年官员走了出来,跪倒的时候文质彬彬,姿态优美。

    想想也是,礼部的尚书呀,自然得是礼法大家。

    “那此事,就由戴尚书负责吧?我尚书省,以及礼部都责无旁贷。”归大人掷地有声。

    众人又奇了。

    今天太多怪事了,照规矩,归老头不是得推托几句吗?那时候,大家真没意见,就再推还给他。若是不想尚书省插手,就客气着把权利就收回。

    可是归老头这么直承其事,倒让其他人有点不上不下的感觉。

    然而归老头居然又着补了句,“皇上若是觉得戴大人不够分量,老臣虽年迈,但能吃饭自然就能处理政事,所以愿意监理。”

    得了,他虽然比不上两府的大佬那么位高权重,却也是够资格了。众人想。

    “臣附议。”杨明连忙道。

    接二连三的,又有几名臣子再附议。

    恰巧日上三竿,赵宸实在是有些饿了,更是烦了,所以没像平时那样,老实地当他的吉祥物,说一句:众卿以为如何?

    而是干脆挥手,“就这么定了,拟旨吧。”

    说完,有点后悔,还有点心虚。好像,他不该这样的吧。

    因为老师告诉过他,一切听大臣们的呀。姑姑也说过,暂时什么也别管就挺好的。

    可是,当家作主的感觉不错呢。

    哼,这些臣子把他当傻子,他看他们也差不多。而且全没血性的,除了几个人。嗯,以穆大将军和杨计相,刘指挥为首的人还不错。

    于是,就好像奇峰突变那样,一件吵吵嚷嚷了一早上的事,一件权利的暗中角斗,忽然三言两语就定了下来。以穆定之为首的反对派,和以苏意为首的“中立派”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尘埃落定了。

    想再出声,已经有点来不及了。

    什么情况啊这是?什么路数啊这是!

    大江国朝堂的画风变了吗?下朝之后,很多人不能适应的人都产生了此等忧虑。

    而当天中午,赵平安已经一边吃着午饭,一边听着阿布给她详讲以上情节了。

    “好玩吧?”听完,她问在身边侍候她吃饭的敏夏和秋香。

    “听不懂。”

    “糊涂。”

    两大宫女老实的表示。

    对她们来说,这就是聊闲篇,好比上街听一出戏,才不管内容是什么,热闹就行了。

    赵平安吃着自己喜欢的瓠羹,只觉得热气扑面,香味扑鼻,身上又暖,胃里又舒服,于是心情愉悦,话就自然多也起来。

    她今天吃的,其实是民间美食。

    先帝还在时,她就是不安安生生待在皇宫的人,总以各种理由往外跑,所以比起宫中的御膳,更喜欢民间食物。

    瓠羹,就是羊肉带骨剁成大块,以草果为佐料,熬一大锅羊肉汤。再捞出羊肉切片,取瓠瓜挖瓤削皮,也切片,同羊肉、细面条下锅爆炒,加姜、葱、盐、醋,起锅时添入肉汤。

    这样的一碗浓汤大骨羊肉面配上丰盛的浇头,即使放到现代,必然也是吃货最爱。

    “苏意苏老大人果然是读书很深的人,当得起老奸巨猾四个字呀。”她挟了一片羊肉吃掉,只觉得回味无穷,瞬间拐了话题,“这是哪个做的羊肉,味道很地道,你们记得打赏。”

    敏夏应了声是,而后问,“公主为什么这样说?上次苏大人来过,我偷偷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