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三帝国之鹰-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德国两个装甲集群也摆脱了蹲战壕的辛苦差事重新获得行动自由,可以继续向法国西部发动新的攻势。

    自六月一日法国第二集团军群向德军投降以来,直到巴黎被包围,一个捷报接着一个捷报,让住在山崖城堡里的德国最高统帅部每天都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戈林甚至还下令让人提前准备好庆祝战争胜利的宴会。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法国最高统帅部,为了自身的安全,他们先是从巴黎转进到图尔,又从图尔转进到了靠近法西边境的波尔多。

    在不停搬家的过程中,他们还要承受来自国内外的各种指责与压力。

    魏刚防线被突破需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首都巴黎沦陷在即需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近二十万英国远征军即将覆灭更需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否则无法平息四千万法国人民的怒火,也无法回应来自海峡对岸大英帝国战时首相丘吉尔的质问与控诉。

    六月十三日下午,在贝当元帅和魏刚将军的失望中,法国总理保尔。雷诺表示要把战争继续到底,并命令国防部次长戴高乐将军筹备一切他能找到的军舰向北非转移兵力。

    六月十四日,形势对法国来说益发严峻。

    德国集团军群下属的第一集团军的先头部队占领法国东南部重镇格勒诺布尔,在法意边境作战的九个师的法军有陷入包围的危险。

    在巴黎。十几万英国远征军和市区内来不及逃走的上百万市民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粮食问题、药品问题和弹药问题。

    自从六月十日巴黎被包围以来,德国空军的轰炸机每天上午八点和下午四点两次准时投放传单。

    每天上午投下的传单中,德国最高统帅部敦促英国远征军要顾全大局。为了巴黎市内上百万市民的生命安全着想,早日投降。不要顽抗,并声称在他们投降后会得到与自身军衔相符的待遇。

    每天下午投下的传单则是针对巴黎市民,传单上郑重声明英国远征军每坚持一天,德军对巴黎的物资封锁就持续一天。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德军允许巴黎市民在不携带武器的情况下自由离开巴黎,如果有伤病人员需要救治也可以向巴黎郊外的德*队寻求帮助。

    在每天两轮传单的摧残下,巴黎市内的市民表现呈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

    少数巴黎市民扶老携幼经过德军的检查后离开巴黎,更多的巴黎市民则聚集到了巴黎南区英国远征军的司令部外面抗议。

    他们举起各种条幅和木牌。上面大书各种英文口号。

    客气一点的口号是“绅士们,你们懂得不设防城市是什么意思吗?”

    更为直接的口号是“英国人,滚出巴黎。”

    在巴黎人民此起彼伏的“英国人,滚出巴黎”的呼喊中,戈特勋爵接到了来自伦敦的最后一封电报。

    电报的内容很简单,英国本土皇家空军和陆军无力拯救远征军,戈特勋爵身为远征军司令可以全权安排远征军的各种行动。

    接到这封电报,几天来一直焦躁不安的戈特勋爵反而淡定下来。

    没有足够的食物,现在就连自己门前的警卫都已经饿得无法持久的站立。

    没有足够的药品,每天都有重伤员因为得不到及时的救治而丧生。

    没有足够的弹药。所谓的战斗到底也不过是一个鼓舞斗志的口号。

    自己之所以在如此的窘境下坚持到现在,不就是为了等这封电报,然后才可以心安理得的下令投降。

    戈特勋爵站在窗口。遥望街道上群情汹涌的巴黎市民,自己这样做也算是顺应民意了,虽然这种民意有些滑稽。

    六月十四日下午五点,一辆车头上插着白旗的轿车在巴黎人民的夹道欢送中驶出巴黎,开进了德军阵地。

    六月十五日上午八点,德*队越过巴黎市外的英军阵地开进巴黎,一个小时后,巴黎的的埃菲尔铁塔上升起火红的万字旗。

    巴黎的沦陷加剧了法国政府内部的倒“雷”运动。

    6月15日晚,魏刚再次要求停战。第二天又进行了一整天无益的辩论。丘吉尔再次企图争取处于困境的雷诺把战争打下去。他建议把法国和英国合并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并采取一切相应的行动;建立统一的政府。统一的国家和统一的国会。法国继续战争所需的一切物资,统一由英国负责。如果法国不接受这个建议。并要求英国解除其不单独媾和的义务,那么法国应把自己的舰队交给英国。

    雷诺立即抓住合并国家这个解救办法,并将此情况报告了自己的内阁。但他的建议几乎被一致否决了。法国部长们既不愿合并,也不愿交出舰队。他们几乎全都感到自己受了英国人的骗,并被他们出卖了。这个突如其来的、打破国家界限的建议暗示着什么呢?英国人是否想通过这一途径涉足法国的殖民地?法国会不会被当作战败的牺牲品?在激烈的争论中出现了这样一种主张:“与其成为不列颠帝国的自治领地,不如成为德国的一个省,因为那样至少可以知道是什么在等着我们!”

    部长们更不愿意讨论把法国舰队交给英国的要求。假如满足这一要求,那怎么能同德国签订停战协定呢?

    雷诺遭到了完全失败,但他又不想同意停战的要求,于是请求辞职。

    六月十六日夜,转正成功的贝当元帅组成了新政府,它的第一个决定就是缔结停战协定。

    。。。。。。

    巴黎南郊,陈道和曼陀菲尔站在铁丝网围成的围墙外,看着里面成千上万神情沮丧的英军俘虏。

    “法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国家,他们的陆军曾被称为天下第一陆军,可是最后竟然要由一群英国人来担任巴黎最后的保卫者,对此我很不理解,你能告诉我是为什么吗?”陈道问道。

    “我能想到的理由只有堕落。”曼陀菲尔说道。

    “恐怕没有那么简单。”陈道摇头说道。

    “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课题,不是短时间能够得出答案的,我们还是讨论下一步的行动吧。”曼陀菲尔岔开了话题。

    “我们下一步的行动是维持占领区的秩序,然后回国接受嘉奖,同时准备下一场战争。”

    “下一场战争?法国已经提出停战,元首难道还想和英国再打下去?”

    “不,元首不想再打下去了,包括你我在内的任何一个人都不想再打下去了,和平与发展才应该是欧洲当下最需要的主题。可是战争是不是要继续打下去,你和我说的不算,元首说的也不算。”陈道说道。

    “决定权在谁手里?丘吉尔?”曼托菲尔问道。

    “你猜对了,就是那个爱抽雪茄的胖子。”(未完待续)

第一百四十章 新的开始(本卷完)() 
自六月十八日希特勒收到西班牙政府转交的停战协定,至六月二十四日停战协定签字,足足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

    当希特勒得知法国政府想与德国媾和时,他选定了贡比涅附近的一片森林作为谈判地点。而贡比涅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法两国停战协定的签字地点,希特勒选择此地是为了向法国复仇。

    1918年签署停战协定的那节车厢也被特意从博物馆中拉出来,并精确地停在1918年所在的位置。

    希特勒坐在福煦元帅当年坐过椅子上——福煦元帅当年就是坐在这把椅子上接见战败国德国的代表。

    在听完协议的序言后,希特勒故意对法国代表做出了一个羞辱的手势,然后离开了车厢,而这,正是福煦元帅在1918年所做的。接下来的谈判由最高统帅部总参谋长威廉。凯特尔将军主持。

    在德国提出的停战协定中,法国本土被该协定一分为二,停战分界线从法瑞边境开始穿过图尔到达法国与西班牙的边境,分界线以北的部分(占法国本土领土面积的五分之三)由德国占领,以使德国海军能得到法国在英吉利海峡和大西洋的所有港口。

    所有在法国接受政治庇护的人都要交给德国。

    法国要承担德军高达4亿法郎每天的占领费用。

    法国只被允许保留一只仅有十万人的军队维持国内秩序。

    对法国政府来说,不幸中的万幸是希特勒意识到,如果过于苛刻地对待法国,可能会导致法国据守法属北非继续战斗,因此他也做出了一些让步,比如法国海军只需缴械而无需投降。位于停战分界线以南的自由区则由法国政府继续统治。贝当元帅为首的法国政府在占领区也有一定的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