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疆大吏-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柯好像对他格外注意,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在张成中家的正下方,党办主任周娟一个人呆在空旷的家里,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她都显得有些寂寥。

    她是镇委的大管家,管着一大群人的大后方,将其打理得瑾瑾有条,在这点上,她是成功的。可她却没能打理好自己的爱情,她的丈夫在和她结婚不到一年,就和一个比她漂亮却不如她温柔的女人去了南方,从此杳无音讯一去不复返。在两家人歉疚心疼中,她选择将这些事情忘掉,用工作来麻痹这颗伤痕累累的心,没了家庭的负担,一个女人不用再去考虑柴米油盐的小日子,自然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考虑那些工作上的事情,长时间下来,使得她在龙山镇这个生她养她的地方,在镇委这个大染缸里摸爬打滚,习惯了那些老头子偶尔带点色心的调笑,习惯了镇里的三姑六婆的闲言碎语,逐渐将自己仅剩的菱角打磨得圆滑,慢慢将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官场上的察言观色锻炼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就比如今天下午的党组会议,从开始到起波澜再到戏剧性的转折之后,其他人都在兴奋的讨论着那笔即将到来的投资借以化解先前的尴尬,只有她注意到了那默不作声的两个人。汤民宗的失落和杨柯的神游物外,都落在了她的眼中。

    对于汤民宗的失落,她能理解,也有些惋惜。毫无疑问,汤民宗对龙山的发展功不可没,她感激汤民宗,甚至渐渐的融入到了对方的阵营之内。当所有人都理所当然的认为她是汤书记的铁杆簇拥的时候,只有她自己才清楚,并非是这样。她对龙山的感情,别人理解不了,这里有她最为美好的回忆,尽管这回忆总是让她泪流满面,还有她的父老乡亲,小时候一路成长的点点滴滴,她希望龙山会更好,希望家人和乡亲过得更好。所以,谁能让龙山发展得更快更好,她就感激谁,拥护谁。这是她作为土生土长的龙山人最为纯粹的想法,一个女人内心的想法,不大,却很实际。

    今天开会的时候,对于龙山村的那份规划,她内心触动尤其深,可以想象的是,按照这份计划发展下去,将来龙山村发展好了,必然也会带动镇上更加繁荣。老实说,她内心很反感那些人那种态度,只是一直以来多看少说的习惯,让她没有开口去反对,可接下来,事情……就这么充满了戏剧又嘲讽的大逆转。而起因,是因为大家在讨论一个站不住脚的提议。

    杨柯?这个年轻的副书记,接触并不算多,有时候会从小话痨龚韵口中获知一些信息,但大多是些小姑娘关心的话题,从中也分析不出什么来。对于杨柯的印象,还是从那为数不多的几次接触中剥茧抽丝得来的:没有普通官二代的浮夸,不符合他年纪的沉稳,说话做事滴水不漏。除此之外,就没有更为直观的印象了。

    只是对方下午突然出手,然后又收缩锋芒,那神思天外的样子,是在考虑龙山村更好的发展?还是在想着如何争权夺利?这些她无法确定,但能肯定的一点是,汤民宗在龙山的影响力将会在今天之后下滑到谷底,取而代之的,是杨柯在镇里的声望和影响逐渐加大。

    这是否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另一个时代的兴起?

    与此同时,黎曙光家里,周雄武安静的坐在黎曙光对面,仍然一如既往的给对方泡茶、点烟,听着黎曙光开怀的放声大笑。

    “哈哈哈,大快人心啊!”黎曙光笑声中,端起茶几上的茶水一饮而尽,继续笑道:“杨书记这一手太高明了,我算是彻底服了!对了,雄武,上次你们去县里之后,最近有没有和杨书记联系?”

    上次因为川子等人闹出的那个乌龙事件,周雄武是跟黎曙光汇报过的,当时黎曙光听罢,还感觉极为喜乐的爆笑出声。

    周雄武摇头。

    “以后可得多走动走动,这对你有好处。这样,龙山村那边,正巧客商要过来,放两名警力过去,可不能在这个关键时候掉链子。”黎曙光吩咐道。

    “好!”周雄武点头,然后目光悠然的盯着茶几上的茶水说道:“局长,今天这事……那边怕是不会这么善罢甘休啊!”

    黎曙光听完,满脸不屑的笑笑:“不善罢甘休又能如何?”

    半只脚踩在龙山镇委之外,再加上在县里的后台极为强硬,和汤民宗所在的阵营本就斗得有你没我,和那边的矛盾,多点不多,少点不少。对此,黎曙光半点都不担心。

    周雄武也不再多说,微笑点头,似乎是对自己的局长极有信心。

    到得第二天,党组会议上发生的事情就沸沸扬扬的传遍了整个办公大楼,几乎人人都在议论着,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普遍的认知,龙山镇原本较为平衡的局面将被打破,新来的杨书记即将强势登台。

    对于这些人的说法,有人不屑有人附和,只是谁都没想到的是,变化来得如此之快,却又如此诡异。在龙山村迎来令人应接不暇的大发展的时候,镇委的局势也开始变幻莫测,朴素迷离中看得人眼花缭乱。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第二十九章 实力派大忽悠() 
在《春天的故事》还没有响彻神州大地的92年,人们的生活和精神面貌已经开始了变化。这种变化,在十多年前有过一次,那是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让所有的农民看到了吃饱饭的希望。而这一次则是出现在城市中的一些高端人群身上,从他们那满怀希望的脸上,能看到欢欣和鼓舞。

    下海、下海!不再是小范围的个例,在铺天盖地的舆论宣传引导之下,很多具备前瞻性的人开始了走街串联、集资,然后下海!幻想着从中收获到第一桶金,然后如同滚雪球一样积累、壮大,最终走到人生的另一个制高点,带来无尽的金钱、财富、名誉和地位。有朝一日能在聚光灯的闪烁之下侃侃而谈,在金字塔的顶端接受无数人的顶礼膜拜……

    走在仍然雾蒙蒙的榕城街头,杨柯所看到的,就是这么一副雀跃欢欣的景象,最为直观的,就是原本生活悠闲的榕城节奏陡然间加快了不少,身边走过的人仿佛拥有用不完的精力,仿佛前方有着弥天馅饼在等着他们,等着他们去奋斗、去收获。

    虽然这样的人只是小部分,但也足以令人领略到其中的变化了。在杨柯记忆中,榕城的市民大多会表现出那种不需要为生活操劳的精英人士独有的优雅自得,并且生活的痕迹很少能雕刻到他们脸上。而眼前这一小撮人,却展现出了不属于榕城心态的另外一面,恍然看上去显得有些违和。

    空气中充斥着一种躁动,似乎从中能闻到代表金钱和利益的铜臭因子,还有各种**!只有香樟树仍然在吞吐着雾气,偶尔从树叶上滴落下来一滴露珠,洒在行人肩头,为这有些躁动的料峭春日平添一丝灵气,给躁动不安的人心带来些许平静。

    杨柯回到榕城见的第一个人是孟伟,孟伟和之前没什么变化,只是见到杨柯的当儿,显得有些激动。

    春节期间,杨柯在京城不夜天将号称京城首席公害的王书林揍了个半死的事情,在一些交际圈子里是捂不住的,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了。孟伟也通过在京城的朋友了解到了这一事件的始末,尤其是杨柯最后说了句:**先是敲诈我兄弟孟伟七千万,现在又打我媳妇的主意。兄弟这个词让他听了之后感觉挺暖心的。

    他也清楚在整个事件中他的事情不过是顺带,在杨柯心中并非作为主题来呈现,但不管如何,捎上了他,也算是为他出了一口恶气了。杨柯以初来乍到者的身份,在京城干了所有人相干却又不敢干的事情,值得所有知情人欢呼、开香槟庆贺,而孟伟,无疑是这之中最为开心的。

    “怎么样?最近还好吧?”茶楼里,淡香萦回,雾气氤氲,杨柯笑着问孟伟。

    “当然好了,托你的福,尤其心情很不错啊,哈哈。”孟伟笑得很开心,看得出来,他的确心情很好。

    两人开始喝茶。期间,杨柯询问了一些关于团市委助学基金的情况。在孟伟的打理下,助学基金已经设定了好既定的线路,现在孟伟已经从中抽出身来,全数交给助学小组的人在操作,只是偶尔去看看,帮助学小组把把关。

    两人如同老朋友一般的叙旧,其实严格说起来,他们算不得多亲密的朋友,认识时间不长,交集也不多,不过男人的情怀往往就是这样:认可对方之后,有了共同语言,友情升温极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