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疆大吏-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那你手上有多少钱?”杨柯来了兴趣。因为他知道,北方那个最大的国家即将分崩离析,经济一落千丈,无数的资本大鳄正准备疯狂的扫荡,如果现在插手过去,刚好还能喝点汤。

    “两万多,哈哈。”

    杨柯也笑了。

    “不过我战友能支援一点,估计三十万不成问题,上午和他刚通过电话,已经说好了。”

    “他在那边关系怎么样?能不能从银行贷到款?”

    “应该是可以的,但估计金额不大。据我战友说,他的钱应该是够用的,用不着贷款。”

    能贷款就好,别人不清楚,杨柯可是经历过的,他很清楚那个国家的经济在几个月之间的天差地别,只要能贷款,跟捡钱没啥区别。

    “最近一段时间,欧美几国的资本大鳄全都涌到那边去了,根据张教授的分析,那边的经济极有可能崩溃,你说如果崩溃的话,贷款会怎么样?就算不出现这种情况,贷些款总能将生意铺得大些不是,横竖都没损失。”

    “真的?真是张教授说的?”杨林可是清楚,杨柯说的张教授就是他的经济学老师,在经济领域乃是绝对的权威。既然张教授敢在学生面前这样说,那就**不离十了。

    只是杨林不清楚,张教授只是杨柯找的挡箭牌而已,这些事情,就算是有人真的分析出来了,也不会说出来。

    杨柯笑着点头。

    “那就行了,能贷多少贷多少。”

    杨柯不由得感叹一声,没经历过牢狱之灾的哥哥是多么的自信,多意气风发,多有决断啊,和几年之后相比,完全判若两人。

    “听说那边的人可贪了,多半都会索要回扣,只要不超过20%的回扣,要多少都给他,反正咱们就尽可能多的贷出款子来。”杨柯说道。

    “那张教授有没有说,欧美那些资本大鳄多久动手?”

    “半个月之内肯定动手!”

    “那行,我现在去给我战友打电话交代这个事情,明天我就赶过去。”

    “交代他,尽可能多的贷款,有咱家做后盾,赔不了!如果他还担心的话,就说这些钱算是帮咱们贷的。”杨柯如是叮嘱杨林。因为杨林的这个战友杨柯也知道,最近确实赚了点钱,但眼界不够宽广,前世在杨林入狱之后没几个月,就将两人在中俄边境倒腾物资赚的钱赔得精光,再也没能东山再起,最后回家种田去了。

    然后,又跟杨林交代一下贷款的细则,必须用美元结算,贷出的款子立即换购成机械设备拉回国内来等等。其实最保险的是立即将到手的钱拿去炒黄金,但在那边就算是新开户头估计也来不及了,还不如拉几大车皮的机械设备回来,以目前国内的改革形势,一点都不愁销路。

    两兄弟商议完毕,杨林拍了拍杨柯的肩膀,转身离去。

    看着杨林的背影,杨柯笑得极为灿烂,按照正常轨迹的话,杨林也能在中俄边境当“倒爷”赚些钱,只是不会向俄方银行贷款而已。当然,杨林这个“倒爷”算不得真正的“倒爷”,和走私不同,他是注册了公司正常上税的。

第三章 巨款() 
入夜,整个医院都静悄悄的,只有窗外树上的知了兀自在叫个不休。

    杨柯仍然靠坐在病床上,他在考虑着自己的事情和全家人的出路。他想了很多事情,哥哥此行会否顺利?能不能让老爸从北方领国即将发生的事情上收获一些政治资本?当然,如果要在这上面插一手的话,风险会很大,可收益同样大。老爸已经是副部级,还值不值得去冒这个风险?这里面有个取舍的问题。而自己的工作将如何展开?倚仗自己的经历让老哥发财不难,然后怎么借助老哥的资本来为自己的仕途铺路?

    将所有即将发生的事情以及细节都反复推衍了好几次,直到找到最佳的平衡点方才作罢。

    刚刚毕业的杨柯被分配到了团市委,到现在只上了三天班,住了三天院,看样子还得继续住下去,就算是自己想出院都不行,老妈必然会拦着,起码还得在这里呼吸一个星期的消毒水味道。

    随后的几天,杨柯让陈桥帮忙拿来了纸和笔以及一些书籍,开始打发这些无聊的时间。

    看看书、写写划划,不知不觉的,一个星期的时间就过去了。

    这一个星期,杨正和特别忙,没踏足医院半步,唯一让杨柯感觉安慰的是他亲手给炖了锅汤让李梅送来,只是杨柯在品尝的时候

    为了拍李梅的马屁,发表了无数感叹,说是没有老妈煲的汤味道好,哄的李梅眉开眼笑。

    这几天时间里,杨柯写了一篇理论文章《改革开放需警惕资本自由化》。整篇文章都围绕着苏联改革的局势做分析,也将苏联和国内改革的不同点做了对比,最后得出结论,苏联改革的模式不可取,最终必然因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的盲目性而导致失败,改革失败的后果极有可能使得原有政治体系分崩离析,我国的改革事业当引以为戒。

    除了这篇文章,他还偷偷的将以后即将发生的一些大事件写了下来,包括国际上的、国内的政治舆论导向、金融方面的等等,当然也少不了一些位列中枢的大佬的政治理念,以便挑唆老爸早早的跑去抱条粗大腿。当然,这些东西不能见人,只能反复的记忆,然后烧掉,一段时间之后再写出来,再加深记忆。

    所有的这些东西都是背着李梅写的,要不然以李梅对儿子的着紧程度,是绝对不会让本就伤着后脑的儿子干这样的脑力劳动的,恨不得让杨柯一天二十四小时全都安安静静的躺病床上装尸体。

    杨正和的司机老吴开车过来将母子两人拉回了常委院。

    和那些开出租的不同,领导的专职司机都比较沉默寡言,从头到尾,年近50岁的老吴除了问候身体恢复情况之外就没再说一句废话,只是将桑塔纳开得四平八稳。

    桑塔纳在省委常委院7号别墅门口停下,老吴下车之后并没有去帮忙开车门而是直接将后备箱打开,把里面的物品悉数取出来,往别墅里搬。

    除了杨正和在正式场合会让老吴开门之外,私下里整个杨家人都是自己动手,老吴早已习惯,暗暗感激之余对杨正和更是打心眼里敬佩。

    杨柯下得车来,看着这久违的别墅,心里滋生出一种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恍如隔世。

    进了家门,李梅和老吴将东西收拾妥当,老吴离开后,李梅来到杨柯身边说道:“小柯,我已经跟你们领导打过电话了,将情况说明过了,你们主任批了你一个月的假,你就乖乖的在家里养病吧。”

    杨柯:“……”

    自己才刚上了三天班,就请一个月的假,这种事也只有老妈能干得出来了。

    过不大会,电话响起。李梅接起来听到对方的声音就开始埋怨起来:“你这孩子,招呼也不打一声就跑国外去了,你不知道我多担心!跟你弟弟一样,从不让人省心……”

    听着李梅在在电话里唠叨杨林,杨柯乐呵呵的走到电话旁边说:“老妈,这是国际长途,很贵的!”

    果然,一听这话之后,李梅就不再说话,直接将话筒递给杨柯,还叮嘱道:“那你也长话短说,叫你哥哥快点回来,那边气候又不好,可别弄出个好歹来。”

    “哥,事情咋样了?”

    “弄好了,总共贷到1200万卢布,给了120万的回扣,剩下的已经全部换成了重机械,下午就运回来。”杨林在电话那头喜气洋洋的说道。

    “这么多?”杨柯也小激动了一番,要知道现在的卢布可是比美元还值钱,1080万卢布可相当于1200万美金。而等到苏联解体之后,卢布将贬值万倍,也就是说,以后杨林只需要还1000美金就行了。

    “贷了两次,第一次是我战友贷到200万卢布,然后全换成了重型机械,随后再以我的名义将这些机械抵押,这些家伙为了索取回扣竟然给评估出1000万卢布的价值,抵押的那些机械也拿回来了,下午一起运回来。”

    听到杨林的说辞,杨柯极度无语,如此**堕落,不出事才怪了。杨柯更想到苏联出事前后,美国竟然用几十亿美元将其整个国家70年来所创造的财富席卷一空,可以说,苏联对美国的发展是在举全国之力在支持,一举奠定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杨柯快速的计算着目前这些机械的价值,按照现在美元兑换人名币的比例,杨林运回来的这批机械变卖之后,算上利润就将超过五千万人名币。

    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