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错了我也不悔过-第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4、改弦更张写材料() 
江城塑料厂是个将近2000人的工厂。经过几次技术改造,提档升级,成为部级重点厂家。产品大部分出口,效益连年增长,职工收入颇丰。

    改革开放的风已经渐渐吹进江城,经济建设成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江城塑料厂正局级的厂长坐一辆丰田小轿车,厂办有一辆丰田面包车,副厂级领导人人配了专车。厂领导专车阵容,远远高出县委、县zhèng fu领导。

    生产经营用车有一个车队,车队有几十辆货车,其中十几辆崭新的东风一主一挂货车,是当时货车之中的顶级配置。

    三层楼的车间,7层楼的办公楼,竣工不久。外墙上清一sè镶嵌着白蓝相间的马赛克,巍峨耸立,成为江城标志xing建筑。

    海子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给灵儿吹嘘自己新单位的好。

    灵儿内骨子里还是对工厂充满恐惧。

    “海子,你自己认为好,那就好。你先在这里好好干,以后再叫我爸爸找人,帮你换个单位。”

    新的工作岗位不尽人意,海子好歹脱离了教育战线。海子认为,自古以来,孔子、孟子、墨子以及一连串“子们”,都没有成就一番大事业。

    至于孙子,那套兵法,如果不用到实战之中,也只是纸上谈兵。诸葛亮满腹韬略,没有刘备三顾茅庐,恐怕永远只能躬耕于垅上,做一辈子诸葛村夫。

    海子从教育战线,辗转到工业战线。这个重大转型,既让海子兴奋,又让海子失落。

    兴奋的是有了施展拳脚的天地。失落的是没有能够调到机关事业单位,而是调到工厂。

    工业是个从未接触过的战线,完全陌生的战场。用一个非常老的朝鲜电影名字来说,叫做看不见的战线。

    海子一切从头再来,荷塘月sè,坎坎伐檀兮,都成了过去时,再对人谈起教过语文,要在教书后面加ed。

    1991年国庆节过后,海子正式到江城塑料厂上班。

    产值、销售、市场、税收、利润,生产调度、安全管理、质量体系,同比增长或下降,递增或递减,指导思想、工作思路、工作措施。。。。。。

    一个个新名词;一个个新概念,一个个新的话语世界,需要海子慢慢适应。

    海子把文学创作的体会搬到官样文章之中,还惦记着要语出惊人,辞藻华丽,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

    江城塑料厂办公室主任姓蒋,高中毕业,40多岁,玩文字材料很有些年头。水平虽然一般般,但也中规中矩,材料拿得出手。

    海子接手的第一个公文是一篇经验总结材料,就是要写江城塑料厂如何在市场不景气的形势下,团结拼搏,克难攻坚,取得生产、销售、利润三个同步增长。

    海子凭着自己的感觉,把材料文稿写得像抒情散文一般,题目叫做劳动浇铸最美丽的奖章。

    海子自以为文字漂亮,气势恢宏,行云流水,十分满意。哪知道,一出门,就摔了一跤,被办公室蒋主任一棍子打死。

    “海子,你在大学里学过公文写作没有,总结材料怎么能够这样写?你还是好好看看厂里原来类似的材料,重新再写。”

    海子于是在档案室把原来类似材料找出来,认真学习,反复体会。海子这才知道写公文材料,跟文学创作是天壤之别,隔行如隔山。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反对。公文材料和文学创作就是敌对关系。

    公文材料语言要简洁平实,要高度概括总结。用数据和典型例子说话。

    大标题、小标题要工整对称。小标题要服务大标题。小标题下面,还要总结出个1、2、3。除了开头和结尾,最好不用形容词。

    连形容词都不能用,这叫什么文章啊?

    但事实就是这样,海子阅了以往好些年,涉及方方面面的文字材料,都是这么写,形容词简直是稀有动物。

    海子别别扭扭照着以往类似材料,几乎是克隆了一篇出来,再交到蒋主任手上。

    蒋主任一看,说:“这一稿好多了。海子你真聪明,这么快就上路了。”

    “惭愧,拿到文学创作里面来说,这篇文章简直就是彻头彻尾的抄袭。”

    蒋主任接着说:“天下文章一大抄,为我所用才叫好。海子,你材料里面典型事例太少,又都是过去的一些事例。你最好还是去生产科、供销科、统计科了解一下新情况,再充实充实。”

    得了不疼不痒表扬,海子材料第二稿等于没有通过。

    蒋主任教导海子说:“海子,要想写好公文材料,要做到如下几点:脚勤各个部门多跑。手勤多记、多写、多收集。眼勤多观察,眼观六路。耳朵勤多听,耳听八方。”

    海子带着笔记本,按照蒋主任传授的公文写作秘诀,一个一个部门登门了解情况。

    其他部门科长都好找,就是供销科,海子去了几次,科长都不在家。

    海子向蒋主任反映了这个情况。

    蒋主任说:“供销科是厂里最重要,也是最忙的科室。全国各地到处跑,难得找人。我给他们袁科长打个电话问问。”

    还好,供销科袁科长在电话里说他第二天就会回厂里。

    袁科长的座驾是一辆红sè波罗乃兹小轿车。波兰进口货,非常新cháo。

    袁科长本人个子不高,也不强壮。一头卷发,鼻梁上架着一副变sè眼镜。

    手里握着一部砖头一般大小的大哥大,手指上一个硕大的金戒指,说起话来,嘴里像含了一块烧萝卜,好好的běi jing普通话不学,硬要学广东普通话。

    海子还以为遇上了港商。

105、工厂遇上小瘪瘪() 
袁科长给海子介绍自己:“偶系(我是)地地道道的江城人,江城二中毕业的啦。”

    海子一听袁科长是江城二中毕业的,问道:“袁科长是不是梅娘同学啊?”

    一提到梅娘,袁科长眼睛里直放绿光,说:“雷(你)认识梅娘啊?”

    海子说:“认识啊,我们是文友。”

    袁科长哈哈一笑,说:“梅娘稀锅(诗歌)写得不错,人也漂亮。我们系(是)同班同学啦。雷再见到她,跟她提小瘪瘪,看她还记不记得偶(我)啦。”

    “原来你就是小瘪瘪啊?”海子好像遇到了老熟人。梅娘故事里面的小瘪瘪给海子留下了深刻印象。

    小瘪瘪把黔无驴成黔无“骡”,被英雄打断骨头,退学了。

    袁科长一愣,说:“雷(你)怎么鸡(知)道偶(我)的外号啦?”

    海子说:“我不但知道你的外号,还听梅娘讲过你上高中时候的故事呢。”

    袁科长脸sè有些不自然,问:“梅娘给雷(你)讲了偶(我)什么故事啦?”

    海子说:“黔无骡(驴)是你的发明吧?还有省城转学来的干部子弟英雄,大概你也认识。”

    袁科长发现海子什么都知道,哈哈大笑起来,说:“偶(我)们真系(是)有缘啦,中午偶(我)们哥俩一起吃幻(饭),好好聊聊啦。”

    厂里有食堂,小灶烧出来的招待餐,在江城也算一流。可是袁科长从来不在食堂招待客人,供销科是厂里的特宝儿,凡事都要特殊对待。

    袁科长喊了供销科几个人,又在其他科室喊了几个平常玩得好的哥们姐们,在江城最豪华的莲城宾馆要了一个带卡拉ok的包间。

    袁科长到底见过世面,说话不但口齿伶俐,而且东扯西拉,移花接木,天然浑成。

    他当着大伙面介绍海子,说:“这位系(是)厂办新来的海秘书,江州大学高材生,灵山中学第丫(一)块牌语文老西(老师),著名作家,大诗人,偶(我)们系(是)文友啦。”

    列为看官,知不知道什么叫做文友?文友就是文学朋友。当时文学虽然开始走下坡路,但文学青年仍然受人仰慕。袁科长借着海子,给自己脸上贴金。

    席间一个漂亮女子马上接过袁科长的话题。暧昧的眼神,孟浪的声调,说:“看不出来,袁科长还有文学素养。”

    “这系(是)一定的啦。”袁科长给海子介绍:“这位系(是)江城塑料厂的厂发(花)。吴亚荣,财务科吴科长啦。”

    其实,吴亚荣并不是财务科长,只是财务科负责供销科这块账务的主管会计。

    海子看袁科长一边介绍吴亚荣,一边给自己使眼sè,心领神会,帮着袁科长撒谎,说:“是啊,袁科长在江城县文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