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绸岭之北-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根旺看着金枝满是泪水的双眼,狠狠地点了点头!

第二十一章 未雨绸缪() 
四老爷一直以为,自己能将根旺出生这件秘密连同自己的**一同默默老去,就如同秋天的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枯,然后在秋风中瑟瑟落下,落到地上,逐渐腐化成泥土,永远不再被人记起。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阖府上下百十号人,这二十年来,没有任何人敢提起有关这件秘密的哪怕半个字,在这一点上,他感到了自己的权威。在根旺十八岁以后,他就基本上退出了杨家内外大事的执行层面,在外场根旺渐渐羽翼丰满起来,已经你能够独挡一面,支撑起杨家这偌大家业;内部,有大太太主持局面,其他人也很难做的起怪来。对这一点,四老爷是满意的。

    就在他活在自己的设计里而快要看到蓝图实现,自己也可以某一天放心地两腿一伸、两眼一闭,彻底解脱时,他被一个风声击倒了——无意间听杨七光说,少爷要娶石城兰香苑的王牌——金枝!

    这还得了!这不是打杨家祖宗的脸吗?杨家自从南宋年间为避祸从杭州逃匿到这四州交界地带的深山野岭之中,开山辟地,披荆斩棘,代代相传,才繁衍出这几百人的大家族大村落,开创出这方圆百里三镇十六村最显赫的一片大家业。不说明清两朝出了一个宰相、两个尚书、六个大学士,十八个举人进士;就说这当今民国,杨家也在外有带兵的将领、在内也有地方大员,即使是在池州府和石城县,也有杨家家族子弟,为官为商,足可光耀门庭!

    如今,根旺这小兔崽子,竟然要娶一个妓女为妻,而且是一个比他大二十来岁的老女人!作孽呀!报应呀!这比打自己的脸还让人难受。

    这天,他斜躺在后院的靠椅上,嘴里嘬着一把景德镇小茶壶,大太太坐在他对过,心事重重地望向正厅的大门口。这时,杨七光过来了,走向四老爷,低下头凑着他耳朵大声说,“老爷,少爷马上过来!”

    四老爷点了点头。不一伙儿,根旺大步流星地走进来,瞟了一眼他老子,绕着弯走到大太太身后,一双手搭上大太太后背,一边给大太太揉肩,一边问,“大大和恩妈找我有事吗?”

    没等老爷说话,大太太先清了清嗓子,说“旺儿啊,你也不小了,咱们杨家也算是石城大户人家,我和你大商量了一下,想给你提门亲事!,你看——”

    根旺笑了“好啊,可不知是哪家倒霉姑娘?”

    四老爷把茶壶往石桌上重重地一放,骂道“瞧你这副德性!婚姻大事能不能正经点!”

    根旺耸耸肩,对大太太做了个鬼脸。

    大太太说,“这闺女说起来你也认识,头年石城元宵节闹花灯,咱们两家聚过一次!”

    根旺想起来了,“哦,你说她呀!不成不成,她是个闷葫芦,我和他总共说不上三句话!要真跟她成家,那还不把我给活活憋死啊?!”

    四老爷再次呵斥,“你个不成器的东西!娶老婆光有话说有屁用?只要能生孩子,能伺候老公,就是好媳妇!”

    杨七光也在旁边附和,“是啊是啊,咱们乡下人不图虚头八脑的东西,能过日子最重要!何况他可是县长的侄女啊!你要成了县长侄女婿,还怕今后没有更好的前程吗?”

    根旺哈哈大笑,“我说七叔啊,你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啦,怎么还说出这样的话来呢?现今都什么世道了?宣统皇帝老儿早就跑到满洲去了,现在是革命党的天下,是新时代了!我堂堂一个七尺男儿,要靠女人帮我?!”

    四老爷大怒,“革命革命,哪天总要把你小命革去!黄牙小儿你走的路还没有老子过的桥多!别管哪个朝代,也别管什么哪个党,咱杨家要的是传宗接代、光宗耀祖!其他的统统跟咱无关!”

    大太太抓过根旺的手来,又摸摸了根旺的头,说,“旺儿啊,你是咱杨家未来的希望,我和你大都盼你早点找个可意的媳妇,让我们早点抱上孙子!”

    根旺看了看大太太,又看了看四老爷,大声说,“你们真要是想让我早点成家也可以,媳妇我自己找!”

    大太太笑了,“你倒是说说看,你相中了哪家闺女!”

    根旺说,“哪天我把她领回来,你们不就知道了吗。”

    大太太高兴起来,忙说“好啊好啊,好饭趁早,你明朝就把她领回家,让我和你大替你把把关!”

    杨七光耸了耸肩,盯着四老爷。四老爷瞪了大太太一眼,说“我们杨家是讲体面的人家,什么样的人能进,什么样的人不能进,你得有个章法!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都给找来!”

    完了,四老爷交代杨七光,“七光啊,这话我先撂在这里,不合杨家门脸的人,从今往后都不得放进来,但有一个进来,我拿你是问!”

    杨七光苦着一副脸,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根旺吹了声口哨,大摇大摆地离开了后院。

第二十二章 美人心计之绿珠门(求推荐!)() 
这是一个薄明的春日清晨,稠岭山区的桃花开的早,一朵朵盛开的花骨朵,就像是一只只竖向春天的耳朵,在倾听花期的消息。从石城县城通往杨村的山道上,一辆马车在坑坑洼洼的碎石路上匀速前行。赶车的人是一个精壮的年轻人,一袭蓝布长衫,脚蹬一双黄色牛皮靴,眉宇间透着执拗和一点点玩世不恭,他不是别人,正是杨家大少爷、杨村片保长杨根旺。

    车厢里坐着的不是别人,正是石城县兰香苑的王牌——金枝姑娘!今天,金枝临从兰香苑出来时,着意打扮了一番,特意把细柔的长发盘起来,插上一根碧绿的玉簪,额前梳了个池州府城里流行的刘海,衬得本来就白皙的脸更显精致。身上换了件淡青色带碎花的旗袍,让人看起来既端庄又典雅。

    马车快要到达杨村村口的铁索桥,远远地望见桥头站了好几个人。走近后,看清是杨七光带了几个人在迎他,而在离桥头不远的大树下停了一顶轿子。根旺放慢了车速,让马车缓缓溜到大桥头这棵千年木子树下,跳下马车,把缰绳在树身上绕了好几圈,缠结实了。杨七光迎上来,道“少爷,都准备好了,上轿吧!”

    根旺皱了皱眉头,“七叔,跟你说多少回了,怎么还少爷少爷的叫啊?改不了了吗?”

    杨七光面色一窘,拱手作揖,“是是,我应该叫大爷!人上了年岁了,也叫习惯了,一下子还真不好改过来,少爷您多担待!”

    根旺挥了挥手,几个下人赶紧跑过来,有矮下身子扶着马车轿厢,让金枝踩着肩膀下车的;也有矮着身子扶着轿子,让金枝踩着身子上轿子的,完了四个壮汉抬起轿子,在杨七光发出一声“起轿!”后,直起身子摇摇摆摆地向桥另一头走去。

    桥下是奔流潺潺的绸岭溪水,清澈见底,水中满是圆圆润润的鹅卵石,在清晨的薄明中随着流水摇曳,就像是满天星斗对你一下一下地眨着眼睛!偶尔有一群群小鱼儿游来游去,显然是在为寻找它们的早餐而忙碌。

    根旺背着手领着杨七光等几个人在轿子后面跟着,一直跟到杨家大宅前。

    前面的轿子停了下来,杨七光跑上前,对着领头的轿夫附耳说了什么,轿夫向伙伴们挥了挥手,四个人再次抬起轿子,绕着杨府正门向右侧迂回而去。队伍绕到了杨府西侧门。杨府从前院后院全算上大概有几十亩地面积,结构上是四进院落,分东西南北四个门。北门升金门,供达官显贵出入;南门蕴玉门,供主家老爷太太少爷小姐出入;东门紫银门,供商队和货流进出;西门绿珠门,则平时主要是平民下人的往来通道。看来,今天杨七光是要让金枝从绿珠门进入。这可是有讲究的。不仅仅考虑金枝的特殊身份,不宜走北门;而目前金枝还不是杨家内戚,故也不适合走南门;至于专供生意出入的东门自然也不宜走,剩下只有西门一道了。况且,从结构布局上来说,西门进来后是杨府仓库和厨房以及下人们的居舍,从此处进入,既低调、不引人热议,也合符杨家礼仪。

    根旺有点慌神,担心金枝察觉后耍头牌脾气。暗中用眼色催促众人加快脚步。

    所幸一路上还算顺利,很快轿子进了西门,直奔悦来轩。这是杨家专供客人居住的宾舍。轿子一停下,杨七光马上快步走过去,指挥下人接金枝下轿。金枝把轿帘掀开一角,探出头来四下扫了一眼,什么也没说,下轿,顺着众人的手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