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城市制造商-第3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50平米。

    当简岩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记者们都惊呆了。

    这是什么概念?

    你一个上班的,想要单人间,那就是50平米的酒店房间。

    这是多大呢?

    相当于韩庭、汝家连锁酒店的2…3间面积。

    你一个人,住着2、3间客房。

    想想都觉得实在太奢侈。

    而如果是夫妻二人,那就是100平米的房子了。

    100平啊。

    都可以做小三居了。

    可记者们一想又觉得没啥问题,因为南湖拿的这一大片地,便宜的不像话。

    土地成本相当的低。

    而且是做宿舍的,并非对外出售,很多税也是免掉的,也不用销售费用,行政费也很低。

    “苏总,那要是一家三口都在产业园上班,可以申请150平了?”

    有记者问道。

    “对。”

    苏阳点了点头“我们有150平的三室两厅,以及四室两厅的设计,方便孩子或者父母过来居住,让工人安心在产业园工作。”

    李小林也急忙追问“那要是一家四口都在产业园上班呢,难不成还有200平的大平层?”

    哈哈哈!

    李小林这么一问,记者们都笑了。

    一家三口在产业园工作,已经是很少见的事了,一家四口那更难见到。

    “大平层我们没有,但如果一家四口都在我们产业园工作,我们有联排小别墅。说别墅也不合适,更像大家在美国看到的那种联排hoe,那种上下两层的屋连在一起,屋外还有一个小花园。”

    苏阳笑着说道“毕竟一家四口都来我们产业园工作,这是他们对南湖的信任,我们当然会给予最大的照顾。”

    “……”

    一时间,一群记者全都鸦雀无声。

    这待遇!

    这差距!

    别看他们是记者,在工厂员工眼里是白领精英,实际上在大城市都是租十多平米的小房间蜗居着。

    条件好的,也无非是买了90平米的小三居。

    但只要进了南湖的科技产业园,就能住这么奢侈的大面积住宅。

    眼红。

    有那么一刻,不少记者甚至想着要不要辞职,来南湖产业园工作得了。

    苏阳当然不会任由这些记者发愣,而是继续说道“眼见为实,感兴趣的话,我让简设计师带大家去看看,我们特意建了各种各样的样板房,包括联排带小花园的别墅。”

    苏阳这么一说,这些记者立即醒悟过来。

    他们之前不明白苏阳为什么要建这么好的房子,给这些工人住。

    在记者们看来,苏阳这是失心疯了,还是钱多的花不掉?

    但这一刻,大家明白过来了。

    如果自己这些记者把模块化工厂,以及这里的模块化宿舍报道出去,南湖的产业园还怕没企业找上门要投资建厂?还怕外市百家企业抢人?

    不存在的事。

    想明白这些的记者们,有了之前苏阳1000块钱红包打底。

    这时候大家再傻也明白过来,二话不说,赶紧拍照、录像、采访,等把素材弄完之后,纷纷赶回去抓紧整理出来报道。

    至于外市百家企业在体育馆外爆满排队的场景。

    记者们都明白,最多过了今天,明天就没有那个盛况了。

    现在跑去,纯属浪费时间。

    等记者离开的时候,苏阳让宋佳彤有偷偷塞了大红包给江右都市频道的2个记者。

    这之后,苏阳才带人回到招商引资办公室。

    夏鸿卓这些本土企业家都焦急地等着苏阳。

    一见到苏阳回来,夏鸿卓自责地开口“苏总,是我们的错,没能约谈到外市百家企业代表。”

    不止是夏鸿卓,还有一些本土的企业家也很内疚。

    昨天还信誓旦旦的要跟外市代表一较高下。

    结果人家根本不搭理自己这边。

    “没事,我其实知道他们不会来。”苏阳摆了摆手,让夏鸿卓不用自责。

    “那您昨天还提出那个要求。”夏鸿卓不明白了。

    “是啊,现在外市百家企业在体育馆那边开招聘会火爆的不行。”

    “苏总,咱们还有机会吗?”

    其他本土企业家们,也都焦虑万分。

    一旦这次人才保卫战输掉,他们未来的日子绝对不好过。

    苏阳笑了下“各位老总先回去安心工作,明天就知道了。也许过了明天之后,体育馆那边就要门庭冷落了。”

    在苏阳的劝说下,这些老总们最终还是离开了。

    虽然离开的时候有些不情不愿。

    但苏阳其实也只是嘴上表现的很自信,实际上对于这次利用记者来报道,效果到底有多大,苏阳也不敢打包票。

    现在要做的,就是等这些记者回去整理后报道。

    特别是江右都市频道的那2个记者。

    如果能上今天傍晚6点半的都市新闻,才是最大的宣传。

    苏阳觉得问题应该不大。

    毕竟那2个辛苦润笔费红包不算小。

    不仅如此。

    苏阳还立即联系了裴一南,让裴一南利用自己以前在省城的关系网,接触一下江右都市频道的领导,希望能将产业园和居住区的模块建筑重点报道一下。

    这次苏阳很舍得下本钱,直接给江右都市频道捐赠了一套先进的仪器设备。

    能做的,苏阳全都做了。

    一切就绪,只待明日。

    。

第0377章 为了女儿(第一更)() 
1月22日晚6点。

    江州市经过一天的喧闹,渐渐开始归于平静。

    回家的回家,加班的加班,聚餐的聚餐。

    但是今天江州市绝大部分都离不开一个话题,那就是外市百家企业的联合招聘会。

    从聚餐的饭店,到家家户户的小饭桌。

    王德水就是其中一个。

    王德水今年35岁,人当壮年,本来是汽配中心的一个流水线工人,每个月加班之后工资在4000块钱左右。

    一家三口挤在一个40多平米的老破小屋子里。

    虽然屋子挤了点,但加上媳妇2000块钱的工资,一个月6000块钱还是能过日子的。

    王德水最大的心愿就是学点技术涨工资,以后多攒点钱买一个70平米的两居室。

    因为女儿现在已经初三,很快就要中考了。

    王德水希望能给女儿单独一个房间,让女儿能够安心学习,考上江州市最好的一中。高中三年再努把力,考上个一本。

    这样王德水觉得自己也算是劳有所值。

    可天有不测风云。

    随着江州市新上任的樊书纪打响产业改革第一枪,逼走了汽配中心,一直安安稳稳过日子的王德水突然就失业了。

    这对王德水一家来说简直就是晴天霹雳。

    失业本来不可怕,大不了再去找工作。

    可这次江州市失业的工人实在太多了,一下子多出几万人来,各家企业都人满为患,根本找不到工作。

    很多夜里,王德水不敢打扰女儿学习,就一个人搬着小马扎坐在老破小的屋外,抽着烟、叹着气。

    “书纪为什么不能再晚点改革产业呢?让我先攒够钱啊。”

    王德水不止一次的这么想。

    他不明白书纪为什么急着要产业改革,现在的江州市不是挺好的吗?

    可不管他明不明白,现在的王德水都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因为书纪的改革,别说是之前寄希望于攒钱买两居室了,现在一家三口只能靠媳妇一个月2000块钱工资撑着,能撑到什么时候都是个问题。

    虽然听说南湖集团要招过年的临时工。

    本来王德水想去试一试的。

    可就在前几天,王德水妈妈打电话过来,说是在街道上看到外市百家企业联合招聘的消息,就劝王德水去试试。

    “妈,小莲就要中考了,我这哪能离开啊,我想去南湖集团试试临时工,那边工资高。”

    “那怎么行。南湖就过年时候要,等年一完就辞退你。现在外市正在挖人,工资开的高。等年后你再出去,未必就有这么高工资了。”

    “再说了,你不是一直觉得小莲没地方学习。你去上班了,外市那边还有宿舍,家里不就空旷了,到时候赚钱了再给小莲买个书桌。”

    电话里,王德水被狠狠说了一顿。

    这一顿时候,让王德水醒悟过来。

    是啊。

    南湖集团终究只是招临时工,以后就算扩招还得是几年后的事,自己要的不是一时,而是长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