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工匠心-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家几代锔瓷,先祖能在造办处站稳脚跟,短短几年就在琉璃厂成家立业,可想其水平之高。传到王老邪这代,说句不好听的话,已经算是衰落到谷底。

    百年手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当年号称一百二十多道绝技,现在大部分肯定失传,比如缝瓷,王老邪也无能为力。

    鲁善工现在深有体会,匠人除出天赋和努力外,还有环境因素决定水平高低。比如王家先祖,身在造办处,每天面对的都是官窑精品,旁边都是出类拔萃的同行精英,这样的环境下,就算是头猪,估计也会上树。

    再看看现在,自己只能用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出来的瓷片练习,身边连个交流讨论的同行都没有。要不是身在琉璃厂,认识王老邪,估计现在连门都摸不到。。。

    这就是差距啊!

    很多人疾呼传统手艺没落,匠人越来越少,跟时代和生产力不断进步有莫大关系。其他大道理再说,也没有意义,但也是因为工业化越来越发达,高科技越发强大,不可避免导致人的弱化,谁还愿意沉下心研究传统手艺?

    就来拉丝来说,百年前全靠匠人手感,现在呢?各种精密设备,电脑操作,别说0。2毫米,就算是纳米,不也能完成?

    鲁善工甩甩头,大道理跟他没有关系,既然生在这个时代,只能守住本心,勿忘初衷,才能始终。

    “叮叮叮!”

    左手拿着瓷片,右手蜻蜓点水般用手锤在上面打孔,这是新训练项目。不但考验手感,还能锻炼眼力和布局,他的目标是在巴掌大的范围里,打出二十个孔。

    密而不碎!

    脆而不酥!

    直到深夜,才完成今天的练习,活动完身体,躺在床上,明天计划开始拜访老客户,主要是几家老字号的掌柜,跟善工堂多年合作,和爷爷都是好朋友。

    “诚和楼,先去见陈老爷子。”

    鲁善工想好目标,陈掌柜是爷爷的至交好友,算是从小看自己长大的前辈。前几个月来亲自来安慰,劝自己跟着对方,学习古玩鉴定。

    诚和楼专营首饰,民国时期老掌柜陈子晋的三儿子陈中平在琉璃厂老字号致宝斋学徒,不但学习到精湛的珠宝镶嵌手艺,还练就一手瓷器镶口的绝活。

    特别是北宋定窑,胎白釉细、造型规整、印花刻花划花精致美妙著称于世,成为唐末五代取邢窑而代之的北方白瓷的代表。

    可惜后来因为有芒,指的是器物口沿不施釉,形成露胎圈,抚之手涩不光滑。这是定窑为大幅度提高装烧产量,自北宋中期首创的芒口覆烧法造成的结果,是无法避免的工艺缺陷。

    用正烧方法而成的碗、盘、盏,虽然口沿有釉,底足却露胎无釉,而芒口覆烧成的碗盘虽然口沿无釉,但足底却能够满釉不露胎。

    于是为美化芒口缺陷,从北宋开始到南宋末,宫廷内府匠人开始对那些精美的盘、碗、盏、罐等定窑露胎芒口部位,用锻制匀薄的金、银、铜页包上一圈,谓之镶口,俗称扣器,既美观,又不影响把玩,这就是镶口器出现的原因。

    随着镶口器的流行,原本是弥补器物芒口露胎缺陷,以利使用的不得已措施。但北宋皇室把这种对瓷器上的美化修饰,同权力和地位挂起钩来,限制镶口器的使用身份和等级。

    据《续资治通鉴》卷百十九载:非三品以上官及宗室、戚里之家,毋得金扣器具,用银扣者毋得涂金。

    只有皇室内宫和三品以上官及宗室、戚里之家才能使用金镶口定窑,诏示用不同镶口材质区别等级贵贱的做法,很快从皇室而达官贵人,从权臣富豪而中产民众,都把使用镶口瓷器当做一种富贵标志的时尚而流行开来。不准用金镶口者用银镶口,不准用银镶口者用铜镶口,席卷全国。

    到明清时期,瓷器工艺发达,各朝各代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定窑逐渐消失在历史中,镶口手艺也随着慢慢没落。

    直到陈中平出现,让这门绝活重现人间,当年在琉璃厂也是金字招牌,但凡瓷器镶口,不论定窑与否,必然去诚和楼。

    这也是鲁善工第一个选择对方的原因,其实所谓镶口也是一种修复瓷器的手法,跟锔瓷异曲同工。不只是用在瓷器上,还有紫砂壶,甚至是玉器,镶口后既美观大方,有坚固耐用,十分有用的手艺。

    听爷爷说这门手艺在陈家已经失传,最少现在陈老爷子不会,但家传有几件祖上遗珍,这让鲁善工心动不已,准备明天找机会上手,偷师绝技。

第14章 刷经验() 
第二天鲁善工收拾干净,带上礼物直奔诚和楼,拜访陈长青老掌柜,爷爷的故交好友。

    来到琉璃厂东街的西北角,三层古香古色小楼,金字招牌赫然写着三个大字,诚和楼,真正百年老字号。

    两个伙计正在打扫柜台,刚开门,客人少,老掌柜规定每天要清理铺面,打扫柜台,这是几十年传下来的服务理念。

    听见门口响,年长的抬起头,正好看见鲁善工,好奇道:“咦?这不是善工?你今天怎么有空来?”

    鲁善工走进大厅,笑道:“张哥早,看你这话说的,难道我就不能来这里看看你们?”

    “哈哈哈,看我这嘴,你可是贵客临门,难得一见啊!”张哥拍了拍鲁善工肩膀,上下打量一番,亲热道:“嗯,不错,精神头可以,这才是年轻人的模样。”

    鲁善工笑着点点头,眼前这位张哥也是熟人,诚和楼二十多年老伙计,经常没事去家里吃饭,关系很好。爷爷过世后,看自己意志消沉,没少陪着喝酒聊天。

    鲁善工看看二楼,问道:“陈老爷子来没?”。。

    张哥笑道:“刚上楼,我就说你小子的礼物肯定不是孝敬哥哥我的吧?哼,快去吧!”

    鲁善工摆摆手,直接上二楼,大厅是铺面,用来展示珠宝首饰。二楼是掌柜休息的地方,在琉璃厂的地头,掌柜就是最大话事人,就连老板都要礼让三分。

    能在这一亩三分地叫上号的都是能人异士,如果说宫廷造办处是顶级匠人的聚集地,那琉璃厂则是资深行家的角斗场!

    鲁善工慢慢走上二楼,看见年过古稀的陈长青正在泡茶,老人听见楼梯响,抬头正好迎上自己,眼前一亮道:“善工,你这么来了?”

    鲁善工几步上前,放下礼物,故作不满道:“您老怎么跟楼下张哥一个口气?难道我就这么不招人待见!”

    “哈哈哈,能来就好,能来就好啊!”陈老站起身,走到鲁善工面前,仔细打量着,不由点头道:“精神头挺足,不错!”

    鲁善工心头一暖,退后两步,深鞠一躬,动情道:“这些日子让您老操心,晚辈不孝,以后绝对不会再自暴自弃,请放心。”

    老爷子眼圈微红,从小看着鲁善工长大,半个孙子一样,自从老友过世,这个孩子过的很苦,经常为没能继承家传手艺而自责,压力很大,让自己很担心。

    这几年没少安慰开解,可效果一直不好,后来干脆劝他改行,来诚和楼,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也在所不惜。

    鲁善工总是婉言拒绝,老爷子也没办法,心病只能心药医,今天对方突然登门拜访,难道……

    “来,坐下聊,好久没陪老头子我喝茶喽,坐!”

    陈长青心头微动,笑着拉鲁善工坐下聊天,亲手倒满茶,试探道:“最近如何?我看你气色不错,想通了?”

    “的确是想通了!”鲁善工喝口茶,看着老爷子意味深长的表情,从箱子里拿出两件瓷器,放在桌上,笑道:“天不绝我善工堂,您老给掌掌眼如何?”

    “这……”

    陈长青一愣,看着桌上两件瓷器,拿起一件梅瓶,泥鳅背锔钉,无论位置还是角度都恰到好处,有种特殊美感,吃惊道:“这是谁的手艺?”

    抬头看着鲁善工笑而不语,突然瞪大眼睛,不可思议道:“难道出自……你手!”

    鲁善工点点头,很享受老爷子惊讶震撼的表情,其实这两件只是牛刀小试,毕竟老爷子对自己以前的水平知根知底,短短几天突飞猛进容易引起怀疑,手艺没有捷径,只能拿出一般水平,以后慢慢提升。

    “好手艺!”陈长青带上老花镜,仔细把玩着瓷器,啧啧称奇道:“真不敢相信这是出自你手,如果光看手艺,我还以为是你爷爷的作品。丝丝入扣,触之无痕,好。”

    说完目光灼灼盯着鲁善工,肯定道:“已经登堂入室,可以自立门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