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工匠心-第2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就有两个问题要解释。一、以前定为宋钧窑时,出土过一只宣和通宝钱范,钱范就是铸钱的模子,这件证据证明钧窑为北宋时期。但最近又有学者认为,此钱范有后世伪造之可能,这就使问题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这好比一个杀人铁案,杀人的凶器突然不能证明是凶手所执,那么案子的定性就可疑了。二、明代《宣德鼎彝谱》中记载:“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名窑器皿。“明确记载钧窑。如此时钧窑为新烧,这个记录也有问题,或这个判断有问题。古往今来,收藏就一直面临这些闹心的问题,你刚刚买回一个宋钧窑,正得意呢,专家宣布为明初的,你烦不烦?

    所以说,想收藏就一定要有承受力,没有承受力的人最好不要涉足,进来也是麻烦。对于我们,宋钧也好,明钧也好,都是文物。物是人非,许多事情说不清楚,那就慢慢等待,总有一天能有办法说清。想清这一点,就想清收藏的乐趣了。

    钧瓷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个东西。我买的第一件藏品是一件用钧瓷残片镶成的挂屏。20世纪30年代的时候,河南禹县钧窑的窑址被发现,大量外国人都涌去,包括德国人、日本人,都去抢这个残片。当时有“家有万贯,不值钧瓷一片“之说。钧瓷的残片可以打磨后,镶在腰带上,显示我特有钱。现在是把腰带镀上金,镶上翡翠,那时镶一块钧瓷就可以了。

    我在20多岁第一次碰见钧瓷,真的不知道它是什么,就觉得这个东西很漂亮,一片一片的,每片上面都有红色,那红又不是正经的红。后来我就把这套钧瓷挂屏买回去了。这个故事可能很多人都知道。

    当我对钧瓷有所了解的时候,我就不满足于残片了,想买整器。20世纪80年代,有一回我在香港逛古玩店,碰到一个店主。那个店主也是一时性起开的店,并不是祖传的手艺。一时性起开店呢,东西就会来源纷杂,他自己判断力有限,所以买家很容易在他那里捡到便宜。我当时一进去,那个人就认出我,说:“您又来了?我这儿有一个新淘的东西,怎么样?“我一看,是一个钧瓷花盆,底下有很多支烧的痕迹。因为怕瓷器在烧造过程中塌底,就要把它支起来烧,烧好后会留下痕迹。这花盆下面的痕迹都被打磨过,店主看到打磨的痕迹,有点儿二乎,觉得这个东西比较新。他拿这个东西的时候,我心里也嘀咕,我嘀咕什么?我知道这花盆是真的,就想怎么说服他便宜地卖给我。我说:“你看,这打磨的痕迹多新,这东西可能不怎么老。“那人也说:“我也拿不准,我买的也不贵,你加点儿钱就可以拿走。“后来我就买到那件东西了。

    回来以后,我就找出台北故宫藏钧瓷的一本书,去对照背面。很多官钧的背面,都有类似的打磨痕迹,过去不注意的时候,你很容易忽略这一点。我当时一对那本书,就高兴了。我一看,那痕迹恨不得都是一个人打磨出来的。当你不买这种东西,不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说一百遍你都记不住;碰到问题的时候,你一下就记住了,记得死死的。

    知识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常备,你不能等到用的时候现学,除非他给你时间,让你先回去看两天,人家等着你。如果你一出门,东西就卖给别人了,这时就比较麻烦。所以一定要知识常备,运用恰当。过去有一句老话“艺不压身“,就是这个道理。

    五大名窑现在剩下最后一窑,定窑。定窑排得靠后,应该说是有一定原因的。因为到了北宋晚期,定窑受到一定的排挤。但是从烧造的年代来看,定窑实际上是老大。汝、官、哥、钧四窑都是北宋晚期才开始烧造的;定窑则在北宋的早期,甚至五代时就开始烧造了。乾隆皇帝比较喜欢定窑,他有200首诗咏瓷器,其中咏定窑的诗就有30多首。

    定窑窑址在河北曲阳。曲阳是石刻之乡,盛产汉白玉,人民英雄纪念碑四周的浮雕就是曲阳人民捐的材料,曲阳人民雕的。这种雕刻手艺是祖传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定窑会受到影响……定窑瓷器带有刻工。我想历史上很多工艺会相互影响,比如定窑早期工艺中的浮雕,更趋向于石雕的效果,与它后来的阴雕不一样。

    定窑是底下刻“官“字最多的瓷器。我们看到的北宋定窑,大量底下刻一个“官“字,表示是官方制造的,都是北宋前期,还没有到宋徽宗呢。

    宋代五大名窑中,定窑与其他四窑不同,它是白瓷,那四个都是青瓷。那四大名窑里,除了极个别的以外,都不动雕工。汝窑和钧窑有个别的一两件有过雕工,但都不成功,雕的是什么都看不清楚。其他四大名窑都以釉色作为表现形式,只有定窑是以纹饰作为表现形式。直接原因是因为定窑的釉面非常薄,而其他四窑的釉面非常厚,所以定窑可以用刀来雕刻,体现它的纹饰之美。南宋时期,北方是金代,定窑就开始出现模制,不动刀了,直接用模子,为的是提高生产量。定窑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常高,有的记载将定窑排在了前面,如明代谢肇的《五杂俎》:“柴窑之外,定、汝、官、哥,皆宋器也。“他把定窑仅排在柴窑之后。

    宋代烧造白瓷比烧造青瓷难度高。白瓷提纯的过程,今天已经不是问题了,但在一千年前,是极大的问题。工匠想尽办法去除杂质,让它呈现真正的白色。但我们看到定窑的白不是纯粹意义的白,还是带有牙白色。所谓牙白色,就是这种颜色。从陶瓷史上讲,北齐就有白瓷。但那个白瓷今天看来还有点儿发青。瓷器追求白的过程,不是突然一天就变白了,是一点一点变白的。

第304章 天目变() 
磁州窑是北方民窑的最大的主力军,但可惜历史上没有记载。它名称出现得很晚,就是我说的这个二十世纪初才被命名,而恰恰给它命名的人还不是中国人,是霍布逊,有一说是英国人,有一说是美国人,反正不是中国人,这个人是研究中国陶瓷的专家,他给这个瓷器命名为磁州窑。那么原因是什么呢?我们能看到的关于陶瓷的宋代的文献,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写的,比如陆游啊,周密啊,叶宥啊,周煇这些人我们历史上引用很多文献都是南宋人,南宋人首先对北宋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尤其在南宋时期他对北方的领土是金代的领域就更不了解,所以就没什么记载。

    磁州窑对陶瓷工艺中有一个巨大的贡献,因为磁州窑的这个原材料,它的产地,原材料都不太好,不能像景德镇那个高岭土,那么好的瓷土。所以它都是从很差的原材料中要烧造很好的陶瓷,怎么办呢?它发明了一种工艺,叫化妆土。

    它先把那个瓷器做好以后,釉色又黑、灰、黄都不好看,刷上一层白粉,然后再罩釉,它这层土叫“化妆土“。我们从这个瓷枕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化妆土的位置。

    化妆土有什么功效呢?它有点像咱们女同志化妆打的那个粉底,遮盖她那些缺陷。那我想那化妆土就是现在化妆的粉底,备不住也是从化妆土那边学来的。它本意是遮丑,本意就是遮丑。我们打粉底本意也是遮丑。但是时间长了,它就变成一个技艺。它有时候这个人脸上没有瑕疵也要打一点粉底,她就显得更好一些,所以因为有了化妆土的出现,磁州窑就变得千变万化。那么,它的色彩也出现了有绿的啦、有黑的啦、黄的、孔雀绿的,什么颜色都有。那么,最典型的磁州窑就是刚才我们呈现的那种白底黑花,非常强烈的那种。这是磁州窑的典型器。。。

    那么磁州窑的特征是什么呢?它主要是率真、粗犷,体现了民间的种情趣。它没有约束,它自己不给自己定一个规矩应该怎么样。官方的东西要定很多规矩,因为它要层层审批,一堆麻烦,有一块过不去就退回去了,对吧?磁州窑没这事。我工匠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你喜欢……我当时你喜欢这样……我现在给你画一个,一会儿就给你烧出来了,所以它没有约束。恰恰是这个没有约束的这种陶瓷工艺,使我们的北方的磁州窑的陶瓷变得非常的丰富。

    我这么多年总是研究磁州窑。我们身处北京离磁州窑的产地近,所以机会就多。有一天半夜,我拉接到一个电话,一个朋友就跟我说:“哎呀!我买了一个特好的磁州的东西。“说,“我现在在火车上呢,我明天早上就到北京。“说,“你愿意不愿意提早来看看呢?“我说,“好啊。“我说,“有多好啊?!“他说,“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