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工匠心-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您老谬赞,都是爷爷在世留下点家传手艺,鲁某不过是拾人牙慧而已。”

    鲁善工给对方泡好茶,把所有功劳都推给爷爷,毕竟鲁家也是家传手艺,谁也不知道有多少压箱底的手艺,正好做挡箭牌。

    “哎,有此后人,夫复何求?”

    纪华诚走到牌匾前,给爷爷上柱香,感叹道:“大致情况如烟给我说过,想当年后挂彩乃是宫廷造办处不传之秘。后来国破家亡才无奈流落民间,百年动荡精通之人寥寥无几,到现在更是凤毛麟角,不敢说已经失传,可老朽几十年前所未见!”

    慢慢转过身,直视着鲁善工,正色道:“小友可否听老朽一句忠言?”

    鲁善工站起身,走到老人面前,诚恳道:“请您老直言!”

    “后挂彩代表的不只是一门手艺,更是一本万利的诱人陷阱!其中门道相信你也心知肚明,现在人心不古,世风日下,还请小友谨言慎行,以免引来无妄之灾!”

    鲁善工抱拳行礼,感谢老爷子真心提醒,自己只是匠人,靠手艺吃饭,横财弄不好就变成横祸,这点心里有数。

    纪华诚满意点点头,鲁善工不是傻子,这点轻重肯定分得清。更何况配色填彩只是后挂彩其中一部分,要想完全重现,谈何容易!

    当年詹远广也是出身造办处,奉旨给皇帝烧造后挂彩,就算是流落民间,到死也不敢把手艺传给他人,可见规矩之严格。。。

    “小友放心,既然善工堂有恩于纪家,老朽不才,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纪华诚背着手,自信满满道:“纪家在京城也算略有薄面,以后如果有什么问题,小友尽快开口!”

    鲁善工心头一喜,有这句话以后算是找到一个靠山,纪文峰能把拍卖行经营成四大之一,除了出色商业头脑,更重要的还是纪家的深厚背景和人脉关系。

    双手奉上好茶,感谢道:“多谢纪老抬爱,以后叫我善工就行。”

    “好,好!”

    纪华诚开怀大笑,对鲁善工很是喜欢,年轻人有本事,谦虚有礼,难得难得。

    两人聊了一会,纪如烟带着纪华诚离开,鲁善工开始修复鸳鸯碗,进度很快,上手后才发现真正官窑还是比后仿精细的多。

    明珠料相差不大,画工也水平相当,关键还是胎质,不愧是御窑精品,光是这一项就令人赞叹。

    听爷爷讲过,当年解放后,造办处原本积累的素胎移至北瓷厂,很多古玩商风闻而动,利用各种门路高价收购,为了就是后挂彩使用。

    到现在也不知道有多少后挂彩流落民间?比如郭葆昌,奉命给大总统烧造官窑,无论技术还是工艺都达到顶尖水平。

    他的瓷器收藏极负盛名,斋名之所以叫觯斋,因其收藏一件价值巨昂的青铜觯。出过《觯斋瓷器图谱》,收录有毕生珍藏名贵瓷器三百余件,其中不仅有罕见的宋元瓷,也有连故宫都没有的清官窑移栖耳尊。

    由于他在瓷器上的精深造诣,后被任命为故宫瓷器馆馆长。与瓷器收藏相比,他的字画收藏有过之而无不及,与民国四公子张伯驹齐名,最有名的莫过于乾隆三希堂中的二希: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乃绝世国宝。

    当时外国巨富常去他家观赏和收买瓷器,而出卖给外国人的瓷器,大多数都是赝品,都是他自己仿古而成。

    每次向洋人出售瓷器,常常托称瓷器是别人所有,他只是作为鉴赏家予以推荐。附庸风雅的金发碧眼,往往欣然付出美元英磅,满意而去。郭葆昌曾说:赚钱要赚洋人钱,不能坑自己人!

    总而言之当年留下众多高仿和后挂彩,水平极高,资深藏家都容易打眼上当。事过百年,现在估计不少已经被认定成真品,堂而皇之作为官窑在拍卖场流通,动辄几百万上千万,令人无奈。

第43章 废物回收?() 
“张哥,我敬你一杯!”

    鲁善工举起酒杯,看着诚和楼的老伙计,张毅,笑道:“这几年老哥没少陪我喝酒解闷,今天高兴,咱们哥俩走一个!”

    张毅哈哈大笑,举起酒杯,跟鲁善工一饮而尽,夹起口菜,美美道:“你小子总算重新振作,哥哥的心思没有白费,好,高兴!”

    抬头看着善工堂金字牌匾,感叹道:“鲁老爷子在世前对我照顾有加,咱们兄弟就是一家人,现在终于看见你能自立门户,继承家传手艺,老爷子在天有灵也能心安。”

    鲁善工给对方满上酒。两人边喝边聊,今天晚上没事,想找个人说说话,约张毅到家喝酒,好好聊聊。

    “对了,张哥你在琉璃厂人面熟,听说过有人家里有残器没?”

    “残器?”张毅一愣,放下筷子,想了想道:“你的意思是破损瓷器?嗯,你别说,还真听说过点消息。”

    鲁善工神情一震,赶紧追问,张毅摆摆手,笑道:“别急,让我想想,对了,半年前我跟小六子喝酒吹牛,听他说过曾经有人上门想出手碎瓷,当时被小六子一阵埋汰,对方气呼呼离开。”

    “没错,就是在半年前,我还记得他说那个人好像就在附近住,姓……马,叫什么马达通!”

    “马达通?”鲁善工有些兴奋,赶紧继续让张毅多回忆点细节,张毅想了半天,一拍脑门道:“哎,真是傻了,直接打电话问六子。”

    “喂,六子,是我,不是喝酒!你小子整天就知道喝?我问个事,记得你给我说过一个上门卖瓷片的家伙吗?对,就是他,地址在哪?”

    “好,好,别废话,问这么多干什么?过几天请你喝酒,挂了!”

    张毅挂断电话,笑着把地址告诉鲁善工,拿起酒杯道:“这种事你找我们问算是找对人喽,别小看伙计,那可是老掌柜肚里的蛔虫。这琉璃厂一亩三分地上,什么风吹草动都瞒不过哥们的眼睛!”

    鲁善工哈哈大笑,跟对方继续喝酒,其实刚才也是灵机一动,突然产生这个念头,对方是诚和楼资深伙计,十几岁跟随陈长青,到现在已经二十年。

    可别小看这些伙计,每个都是人精,深藏不露,就拿张毅来说,在市中心有两套房产,年薪几十万,手里还有很多古玩,说千万身家都小瞧人家。

    他们来钱的路子太多,平时没事做包袱斋,守着老字号,人脉广,渠道多,不少人喜欢找他们私下收玩意。

    眼力不用说,张毅算是诚和楼第二个小掌柜,跟随陈长青这么久,早就练成火眼金睛。珠宝玉器在他这里一样准,靠的就是十年如一日的鉴定和练习。

    这种伙计在琉璃厂很多,藏龙卧虎,几乎每个老字号都有。很多时候他们就是老掌柜的代言人,代表百年金字招牌。毕竟老掌柜随便都是花甲之年,很多都已经迈入古稀,身份地位都需要谨言慎行,所以伙计们就是他们的形象代言人。

    刚才电话里的六子,乃旧货铺天和斋的伙计,平时跟张毅经常混在一起,吃吃喝喝,相互介绍生意,赚点私房钱。

    张毅没有问鲁善工原因,两人喝到深夜才散,鲁善工洗个澡,神清气爽,心中轻松很多。

    第二天早上出门,找到地址,是个破旧小区,上二楼,敲门,很快出来一个中年人,疑惑道:“你找谁?”

    “我找马达通,请问他在家吗?”

    中年人上下打量几眼,随口道:“我就是,你是谁?我们见过吗?”

    鲁善工微微一笑,解释道:“马哥您好,我是琉璃厂古玩街的伙计,听说前几个月您手里有玩意想出手?”

    听完马达通神情一暗,皱着眉头,叹气道:“哎,你来晚了!”

    “坏了!”鲁善工心里一凉,难道是有人捷足先登?追问道:“东西已经出了?”

    “进来说吧!”马达通摆摆手,让鲁善工进屋,坐下道:“别误会,东西还在手里,根本没人收!可怜我那老父亲,一辈子守着几个破瓷器,到死都……”

    鲁善工心头一松,只要东西还在就行,试探道:“到底怎么回事?您给我说说?”

    马达通长叹口气,郁闷道:“说起来我祖上也富过,早年也喜欢收集古玩,传到我父亲这辈,老爷子爱如珍宝。可惜当年破除四旧,为不受牵连,咬着牙自己用锤子把瓷器敲碎,埋在野地,才躲过一难。”。。

    “后来实在放不下,偷偷又把碎瓷挖出来,藏在床底,几十年秘不示人,好像跟传家宝一样珍贵。”

    “前年老爷子住院没钱,我想起那些破瓷器,求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