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工匠心-第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62年到1980年,当年故宫冯忠莲师傅,毕生技艺都用来临摹一幅画,从数量上看少得可怜。然而考虑到她临摹的这样一幅八百多年沧桑,经历过几度政权倾覆,又数次战火的国宝真迹,你说有没有价值?”

    鲁善工点头同意,再精密的电脑喷绘喷不出青山绿水的厚度,喷不出勾金描银的金属感,也不曾有临摹师的生命厚度凝固其中,临摹是把感情画在里头,是有生命的东西。

    “说的不错!”宋学明接话道:“当年孙师傅也跟我说过同样的话,有的工作磨损人,有的工作养人,而临摹古书画是后者。”

    “磨墨、勾线,用很长时间做一件简单的事,在过程中深入画的本质,对微妙之处掌握得越来越深。从墨的水分,摩擦力,颗粒粗细,才明白在什么样的纸上能产生什么样的效果。”

    “哪怕是一条线,也是有精神性,有气质的!这是老先生经常说的一句话。”

    欧阳看鲁善工若有所悟,干脆直接挑明道:“所谓摹画,就是进入原作者的状态,与原作的精神状况相沟通。沉浸于此,超然物外,每此都有成长感,余事皆是打扰。”

    “精妙之处,仿佛于古代先贤面对面交流,酣畅淋漓,朝闻道夕死可矣。”

    “算了,算了,今天说多喽!”欧阳叹口气,摆摆手道:“别怪老头子唠唠叨叨,现在肯听陈年旧事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忍不住给你捯饬捯饬。对了,差点忘正事,你们来荣宝斋所为何事?”

    鲁善工客气道:“我对白石老人十分敬仰,打算从他学起,所以想买几张白鹿宣回去研究,您看?”

    “白鹿宣?”欧阳皱皱眉道:“新纸好像还有两三刀,老纸真没有,前几天故宫要修古画,好说歹说差点把老底全部拿走。”

    “没有老纸?”鲁善工一愣,堂堂荣宝斋居然也没有存货?

    “哎,现在别说老白鹿宣,就连新纸都越来越少。”欧阳无奈道:“工业发达,手工造纸利润极低,除非几个手艺世家还肯坚持,其他人早就改行不干,有什么办法?”

    “这样吧,你先拿点新纸回去,我给老曹打个电话,看看他手里还有老纸没?”

    鲁善工点点头,新纸总比没有强,灵机一动,趁热打铁道:“您老给我讲讲白石老人的事?要知道当年他可是荣宝斋一手捧起来的大红人。”

    “哈哈哈,不敢当,不敢当!”看见欧阳开怀大笑,宋学明暗自点头,鲁善工算是挠住对方痒痒肉,马屁又不要钱,走起来!

    “古代画家很多都是职业卖画,靠手艺养家糊口,都有统一价格。比如最早郑板桥当年挂在客厅的润格: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

    “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心中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帐尢为赖帐。

    “民国时期有人以150元收藏一张徐悲鸿的《饮马图》,用120元收藏一张齐白石的《葡萄图》,至于被称为清初四王之一王鉴的《仿黄子久笔意山水》也不过500元。现在放在故宫就是宝贝,拍卖最少几千万。”

    “白石老人晚年身体不好,可求画之人络绎不绝,无奈特制订润格,专门放在荣宝斋,代为卖画。”

    说着从柜子里拿出一张大纸,上面清楚写道:余年七十有余矣,心病大作,故将润格增加。花卉条幅,二尺十元,三尺十五元,四尺三十元,八尺七十二元。

    中堂幅加倍,横幅不画。册页,八寸内每页六元,一尺内八元。扇面,宽二者十元,一尺五寸内八元,小者不画。

    凡画不题跋,题上款者加十元。刻印,每字四元,一白一朱,余印不刻,字小不刻,字大者加,一石刻一字者不刻,金属、玉属、牙属不刻,石有裂纹,动刀破裂不赔偿。

    最后赫然几个大字:无论何人,润金先收。

    鲁善工满脸懵逼,您老还能不能再抠门点!

    欧阳看见鲁善工的表情,笑道:“哈哈哈,现在知道了吧?白石老人绝对是真性情,对,用现在的话来说,叫什么……奇葩!”

第109章 俗不可耐 反得其真() 
    “要说起齐白石,那跟荣宝斋缘分深厚,老朽平生最佩服两大近代名家,一就是白石老人,还有一个是张大千先生。”

    “齐白石出身贫寒,4岁才开始学画,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画虾堪称一绝,已入化境。现在他是市场上最勤劳的画家,一生作画万余幅。”

    “当年我经常跟着老掌柜去白石老人家拿画,还记得第一次去,很激动,兴冲冲走到门口,一把被老掌柜拉住,千叮万嘱一句话:绝对不要吃桌上的点心!”

    “当时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进门见到白石老人,很客气,听说我是新来的,从柜子里端出两盘点心,招待我吃。一盘是花生糕,一盘是栗子糕,好在我比较听话,没有立刻吃,然后老人进屋拿画,掌柜偷偷指了指花生糕,我一看,吓一大跳!”

    “好家伙,里面爬着几只黑乎乎的小虫,不知道点心摆过多久?老人居然还舍不得扔!”

    众人面面相觑,然后哄堂大笑起来,特别是鲁善工,真大开眼界,没想到堂堂国画大师居然如此抠门!

    “还有,还有!”欧阳难得高兴,兴致高涨道:“一来二去,跟老人混熟了,因为出身不好,所以习惯精打细算过日子,他把历年画画挣的金条都装在一个小口袋里,坐卧不离,谁也不能动。”

    “家里量米的竹升子都是自己保管,每天吃饭要由他亲手量米才行。你想一大家子人,吃米肯定不少。”

    “老先生舍不得。量一筒,手抖一下。就连家里做饭的儿媳妇经常说不够,您再给添一点。老先生嘀嘀咕咕,每次都很不情愿,更不用说留客人在家吃饭喽!”

    “更有甚者后来国家给老先生换一处比较大的住所,刚搬过去没几天,老人住不惯,哭死哭活的要回老宅。大家都不明白老人的心意,好端端的大四合院,宽宽阔阔不好吗?

    “问半天也不肯说原因,后来老舍先生一语惊醒梦中人:老先生喜欢在家藏东西,东藏一处,西藏一处,地方只有他知道。这一搬出来,虽说老屋还是有后辈住着,可他还不放心,必须亲眼盯着才放心。”

    鲁善工目瞪口呆,老爷子还真抠门到一个境界!宋学明在旁边笑道:“这还不算最夸张的,我当年听前辈说过,白石老人曾经还想用一张画的白菜换人家的真白菜呢!”

    欧阳一拍大腿,笑道:“是真的!当年有段时间战乱频发,画不好卖,齐白石坐在画室里,突然听到外面有呦喝卖大白菜的。想起多日无人卖画,心头一动,何不画一张白菜去换白菜?”

    “赶紧出门,看见门口一个汉子卖大白菜,见来主顾忙招呼,问要称几斤?老先生慢慢悠悠从后面摸出一卷纸道:我拿这画的白菜,换你一车白菜,你可肯么?”

    “汉子听完勃然大怒:我不看你一大把岁数,窝心脚窝死你。大北风天!有这么消遣人的吗?拿一张画的假白菜,要换我一车白菜!”

    “好家伙,一顿咆哮,弄得老先生摸不着南北。只能挟着画灰溜溜回家,进门前留下一句话:真是有辱斯文!”

    大家哈哈大笑,鲁善工也是醉了,拍卖过亿的艺术大师居然有如此一面?令人拍案叫绝!

    “这才是真性情之人!”欧阳不由感叹道:“也只有这种赤子之心,才能在艺术上有所成就,表里如一,妙趣天成。”

    “你知道为什么白石老人出身木匠,反而能在高手如云的艺术圈里独树一帜?要知道那时候都是才高八斗的文人雅士,随便一个都学富五车,难道不奇怪吗?”

    鲁善工神情一震,是啊?民国可是名家辈出,且不说张大千,吴湖帆、李可染、吴昌硕、徐悲鸿、黄宾虹、傅抱石、程十发,那个不是大名鼎鼎,为什么出身低微的齐白石反而受到追捧?

    “就是因为他的出身,才练就一双慧眼。”欧阳语重心长道:“齐白石绘画最大的特色就是一生不搞妄作,没见过的东西,没有仔细研究过的东西,绝对不画!”

    “题材崇尚自然,画的大都是自然界极普通,但对平民百姓贡献最大的东西。画虾、画白菜萝卜,虽然一度受到当时所谓正统画家的嘲笑,但深得平民百姓的欢迎和喜爱。”

    “反对不切实际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