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工匠心-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英古斋,也是百年金字招牌,印章收藏乃第一把交椅。同治四年曾国藩调任钦差大臣,在未上任之前,来琉璃厂闲逛。见英古斋招牌,很感兴趣,夸这匾写得好。

    老掌柜王梧借机邀请曾国藩题字,大笔一挥,写下“英光宝晋,古鉴西清”八个大字。就此传为佳话,流传至今。

    要说百年老店能历经风雨,屹立不倒,除懂鉴定,善经营以外,必须还有独门秘方才行。就拿英古斋来说,就是因为有一套铺规和一本万金账。

    英古斋是晋商开的,从不用外乡人,掌柜、伙计、徒弟、大师傅都来自黄河下游一带。三年回一趟老家,在家住半年,自己可做生意,赚钱归己。

    全店人员年老或有病,可告老还乡或回家养病。三年一算账,赢利则按股分红,没有人力股的徒弟也得赏钱,告老还乡和回家养病,照样儿分钱。

    掌柜去世或告老还乡,则由店内年岁长者,在柜上时间最长的人继任,不论本事高低,有本事的也要听他指挥。经营珍贵文物要严守秘密,不准向外泄露,泄漏者遣散回乡。

    所谓万金账,一年记一次。从全年流水中扣除货的成本和全年开销,得出全年纯利。再留下后承,即纯利的百分之二十,打入存货中去,减少存货的成本。

    这样以来多年赢利的老店铺,存货的成本则完全扣除,不赢利也能吃后承。晋商就是靠着这套办法,京津一带的老字号店铺均已采用,差不多家家都有万金账。

第127章 疯狂的石头(为所有正版书友加更)() 
    光绪以后文人学者讲究用好的玉石印章、名人篆刻和上等印泥。英古斋主营玉石印章和汉玉,还有秦汉之瓦砚,宋代以后的端砚歙砚,明清古墨,雕漆印盒等文人用具。对玉石印章的鉴定经营,在琉璃厂算是权威商号。

    英古斋有一副八言对章,白藕粉地,四面皆有红片,而不甚红,且质地多于红,唯独顶上之红,艳夺新割之鸡血,每方石章不重样,制作精巧,乃镇店之宝。

    说到这里,英古斋就因为一块田黄方章,差点被卷进一宗震惊全国的大案!

    民国二十八年,英古斋杨掌柜从外地收购来一副印章,高约十五厘米,六厘米见方,是一副大印昌化石章,特殊之处是一面红、一面黄、一面黑,另一面是黑红黄,古玩行人给它起名叫“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印章。

    既是天然产物,又巧夺天工,雕琢精细,质地莹润,红呈鸡血,黄如蜂蜡,黑似漆墨,确是稀世珍宝,人间罕见之奇物。

    得此奇珍异宝,从来秘不示人。他知道民国四公子的张伯驹喜爱书画,讲究玉石图章,而且平易近人,性格豪爽,便将此宝献给他欣赏。

    张伯驹见这副昌化石印章,欣喜若狂,重金收购,遇到知己之友,便拿出来给大家玩赏。

    民国三十年前后,张伯驹携夫人去沪上,带去这副印章,在朋友中观赏。原本财不露白这句古语,张伯驹很明白,但他豁达大度,不把它当回事。

    可惜帮派头目和汪伪政府勾结,探听到张伯驹手中有此奇珍异宝,便设法暗算,突然将张伯驹绑架!

    夫人潘素接到绑匪打来的勒索电话,开口就称拿三百万来赎人。到处找亲戚朋友借钱,可远远凑不到这个数目,唯一的办法似乎只有变卖字画。

    但潘素深知张伯驹嗜字画如命的脾性,不敢贸然动那些字画。几天后绑匪主动联系,称张伯驹已绝食几天,要求潘素去看看张伯驹,并劝家里宝贝那么多,卖掉一些换成钱来赎人,命比什么都值钱。

    但绑匪没想到的是,潘素被带去见张伯驹,张伯驹却严肃地叮嘱她:我的命可以丢,可以让他们撕票,但字画绝对不可以卖,你要动它们让我知道,我死也不会出来!

    面对绑匪的软磨硬泡,倔强的张伯驹始终不肯答应变卖一件藏品。绑匪无奈,又不想撕票后人财两空,双方就这样僵持几个月,赎金一降再降。

    最后绑匪在僵持中逐渐失去耐心,撂下了狠话:七天内没送来40万,就等着收尸。

    后来最后总算筹齐40万,这场持续八个月的马拉松式绑架案终于得到解决。

    就是因为这种热情,在动荡年代,他经手收藏保护的历代顶级书画名迹起码就有118件,被时人称为天下第一藏。

    在战乱年代,保护这些国宝并不是一件轻松事,为保护手中珍贵的字画,张伯驹吃不少的苦头,甚至几次险些丢性命。

    老人最后把所有宝贝无偿捐给故宫,没有留给后人一件,到现在也是景仁榜贡献最大之人,乃爱国文人之典范。

    英古斋是琉璃厂金石印章的金字招牌,自己刚让华诚拍卖收集极品印石线索,没两天对方就主动找上门?

    下午出门,来到茶馆,见到纪华诚和杨兰杰,英古斋第五代掌柜。

    “善工老弟,咱们都是琉璃厂混饭吃,以后可要多多亲近啊!”

    四十出头的杨兰杰很开朗,刚见面就热情拉着鲁善工套近乎,纪文峰一拍两人肩膀笑道:“都是自己人,边喝茶边聊。”

    看样子纪文峰跟对方关系不错,难得在琉璃厂遇见年轻掌柜,别看杨兰杰也年过不惑,但对于动辄花甲,甚至年过古稀的其他老掌柜来说,已经算是年轻一代。

    “都是自己人,我就开门见山!”杨兰杰看着鲁善工,正色道:“这次有求于鲁老弟,听说善工堂要上拍三件何朝宗?”

    鲁善工放下茶杯,笑道:“不错,一件鹤鹿老人,一件达摩渡海,最后还有一尊观音。不过都是由碎瓷重新拼成,杨哥有兴趣?”

    “岂止是有兴趣?简直惊为天人!”

    杨兰杰一拍大腿,满脸震撼道:“宝贝我已经见过,甚至上手把玩也没有发现任何破绽,天衣无缝,绝对堪称巧夺天工。”

    “特别是鹤鹿老人,听说有几处微小破损,经过老弟妙手回春,居然看不出丝毫,这份手艺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何朝宗是什么人?德化窑代表人物,堪称千古瓷雕第一人!象牙白在老弟手里得以重现,乃百年之幸!”

    鲁善工笑而不语,看来对方的确很喜欢何朝宗,马屁拍个不停?

    纪文峰给鲁善工满上茶,插话道:“你前脚刚打电话说要找极品印石,杨兄后脚就急匆匆来看何朝宗,因为是杨老爷子七十大寿,所以……”

    看见鲁善工恍然大悟,杨兰杰解释道:“没办法,我家老爷子一生信佛,特别是痴迷达摩大师,家里收藏不少佛像,整天念叨就差一尊何朝宗。”

    “何朝宗百年难遇,特别是达摩和观音,找几十年都没有缘分遇见。没想到这次在家门口有缘,居然能见到达摩,你说老爷子能不激动?”

    说完端起茶杯,看着鲁善工恳求道:“老弟念在老人一片向佛之心,能不能成全?”

    鲁善工跟纪文峰对视一眼,没有说话,杨兰杰自然也是聪明人,站起身从包里拿出两个锦盒,放在桌上。

    “我也明白是强人所难,毕竟宝贝已经准备上拍,何朝宗又是抢手货。听说老弟喜欢印章?正好英古斋有点存货,请指点指点?”

    鲁善工心头暗喜,等着就是你这句话!

    说实话钱对于善工堂来说不太重要,一是失传手艺,二是名气。其实打响名气也是想多积累人脉关系,从而得到接触更多极品的机会而已。

    难得有缘分,自己需要极品印石,对方主动上门。慢慢打开锦盒,吃惊道:“这是……”

第128章 升级!() 
    封门青,赵之谦的二金蝶堂!

    巴林石,吴昌硕的七十老翁!

    鲁善工惊喜的看着两方印章,都是长方形,造型规整,八厘米高,特别是印石,皆是难得一见之极品。

    杨兰杰微微一笑,通过鲁善工的表情已经知道这次交易有希望,拿起封门青,笑道:“二金蝶堂,这枚印章乃英古斋早年珍藏,赵之谦源出汉铸印又融合新意。”

    “蝶字密得只留几个斑剥的小红点,二字却又疏得留下大片红地,就象他的绘画作品一样,安排有致,毫不零乱,该密处尽量集中,该疏处则留出大片空白给人以想象的余地,密不杂乱,疏不松散。”

    “虚实对比,充满韵味,方中有圆,圆中有方,以厚重凝练的刀法,表现汉铜印古朴的气息。”

    鲁善工暗自点头,不愧是一派篆刻大师,感叹道:“汉铜印妙处,不在斑剥,而在浑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