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曲尽星河-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一下傻眼了。

    他几万亩地的大财主,几十两银子何尝看在眼里?

    隔仨岔五鄢王氏与他吵架,都会因为这个事儿狠狠臭骂。

    千户倒因此对他不错,安慰他说,贵人是爱他家女儿的,所以没带走,是家里大妇凶狠,草原女人嘛。

    话又说回来,东夏让他送孩子,他不肯送,就是怕前蹈覆辙,而东夏又不长久。

    现在,他靠不上东夏人,倒也不敢轻易招惹这些人。

    接着几个烧得熠熠的吊铜,上前与几个熟悉的打招呼,别人便喊他一起赌钱。与那些无赖相比,这些人与他立场一致,王河滩上垦田,谁有田契,心念一转,他就觉得与其找些无赖利用,不如拉拢这些强人。

    披着片褂衣,他往跟前一坐,翻出来一摞银票。

    等到有人喋喋怪笑着问他:“鄢财主,你怎么得空来赌钱?”鄢如晦就别有用心地说:“还不是躲躲?东夏人要追无契之田,追到我家啦,拙荆在家顶着呢。”他反过来问:“咱们谁家的田经过官府的手?何来田契?”接着,他毫不掩饰,表情森然问诸人:“谁也别笑话,今天到我,明天就到你们。”

    刚说完,却还是有人笑。

    一条方脸大汉坐鄢如晦对面,伸着套着碧玉板指的大拇指,冲他比划:“你是第一大财主。东夏人有眼力,宰了你,灵武人可就立马肥了。”

    鄢如晦不相信他还有这心,反问他:“你觉得这事儿不会轮到你?”

    那大汉说:“轮到又咋样?总比陈国人要强,陈国人是喂不饱,东夏,人家那是不吃,你送人家都不要。”

    有人争论:“不要?不要还会夺田产?”

    那大汉就冷笑:“你不信你送一回。人家的告示早贴了出来,说是要分给百姓。如果陈国人去拿,你还有人活着?既然他不往死路上弄你,就会给你留一条生路。”卖了个关子,他又说:“妻弟的小舅子在县府作吏,透了风声出来,地多的,要看地多少,若是地太多,来路正当,名声好,官府考虑和买一部分,给贴钱。地不是太多的,主动帮助东夏作战,可以考虑给把田契补上。据说,还会留下一部分田,作战立功了,奖赏大伙用。”

    又有人说:“这叫透风声?闾里亭召集地多的财主,已经在专门告诉了。那些官职缺着的地方,暂时还没人告诉你而已。今天有人找我,问我亭长愿不愿意干?我还在犹豫。他说要干亭长,一大堆事儿不允许干,我就心里犹豫,再说东夏不是还要把地方还给朝廷,将来朝廷派的人来了,认不认呢?”

    他们竟把同情鄢如晦的声音压下去了。

    紧接着,有人说:“今天在河边。大伙与东夏人约好了,明天去县府帮着打仗,我就是在这儿等着天亮。大鹰和滑台老爷今天晚上就迫不及待进城了。说东夏人看得起他们,他们要挑头,不知道他今天晚上是不是就去县府。你们可能不知道,当年我在东夏王手下当过兵,他是参军祭酒。后来,被他弟弟鬼方王圈住,投了高奴,高奴被陈国人攻占,我才来的灵武。东夏王当年在雕阴,雕阴富甲一方的财主多了去了,说他把地夺走,老子才不信呢。”

    “大鹰”说的就是博骨律太英。

    后头的都忽略,谁知道这家伙是不是在自吹自擂?鄢如晦不敢相信地问:“你说谁?博骨律太英进了城?”

    一刹那间,他心潮起伏。

    他不知道是陈国人联络了博骨律太英,给了博骨律太英什么任务,还是博骨律太英是要站到东夏人那边。

    本想着天亮之后找博骨律太岁商量事情,内心中不免忐忑。

    却有人开始提问:“他带着你去打仗。怎么兵败的?他弟弟是鬼方王,这怎么可能?”

    一群人乱吵吵的。

    有的说兄弟俩商量好的,当年那一败蹊跷,这是狄阿鸟不好的,有的说,狄阿鸟一开始不知道那是他兄弟,后来知道了,两兄弟闹翻了,这是说狄阿鸟好的。

    不过,还是后一个观点占上风,说当年狄阿鸟在雕阴挡他弟弟多年,鬼方王都不敢南下,结果人走没两年,雕阴就被攻破了。

    高奴离得不远,这个才是民间广为流传的,自然这样跟着说的人多一些。

    尤其是东夏向陈国开战履约,进了灵武秋毫无犯,更佐证后面的说法。

    他们争论得鄢如晦头疼。

    鄢如晦终于明白为什么众人不担心家产尽夺了。

    东夏王在民间有美誉,高奴离得又不远,那当年雕阴发生的事,都在当地传播过。

    不知道怎么回事,鄢如晦却发现这些说法自己听得很少,自己听得最多的,是狄阿鸟原先是零丁人,还被汗爷带进陈州,结果忘恩负义,投降了靖康,立下功劳,不知怎么回事,娶了皇帝的女儿,封王了。

    他努力从众人的争论中推敲,想还原真实的情况,却是又一个关于狄阿鸟的经历从人嘴里说出来。

    争论久了,人吵架,又有人劝架。

    终于,得了一阵消停,坐鄢如晦对面的方脸大汉幽幽地说:“十多年前,东夏王还在我们家乡打过仗,那时候我就敬佩他,当年他叔父起兵,他在朝廷这边站着,而今坐拥一国,他还在朝廷这边站着,咱草莽之人天天嘴边上讲些信与义,却是不敌人家半分。那些不好的传闻,老子历来不信。”

    这又是一个传闻。

    里头还有登州人,有人附和:“没错。以前不知道,上次他去太原府卖马,说的人多了,我也才知道。”

    鄢如晦恨不得跳起来大骂。

    东夏王到太原府去卖马?

    他再怎么说也是个小王,跑去赶集么?

    不过这事儿太轰动,尽管不是实情,大伙都这么说。

    他们通常也把自己和中原人划拉开的,哪怕是从中原来的。而且限于眼界,再怎么见世面,印象就是这样,赶着马,来中原赶集,不同的是,人来得多,赶集带来的牲口多,吓了中原人一大跳。

    嚷了一会儿,又消停下去。

    鄢如晦竟从来也不知道东夏王名声这么好,在这些莽夫眼里这么高大。

    那个坐他对面的大汉又跟身边的熟悉的人说:“当年老子一怒杀人,从边军中逃出来,来这王河滩上娶妻生子,初来的时候,不还和你们的人干了一仗?咱们也是不打不相识,那时候混帐,过了这些年,心里一直在想,这一生还能回得了故土么?俺娘还盼着俺有一天回家呢。倒不知道能不能去东夏王帐下从军,若立下功劳,也许朝廷上会免掉我的罪,准我带上妻儿回乡看俺娘。”

    他充满憧憬,时而还冒着乡音,与其说给别人,不如说是在说给自己。他手里持着两根金条来回搓动,却再无心去赌,突然起身大笑:“你来。我手气多是不好,省下些金银,陈国人马上要来了,要是战死疆场,也好让孤儿寡母过得好一点儿。”摸着自己的络腮,他却又说:“要是当年我们的人都跟东夏军队一样,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军法从事了我,我也不跑。大好男儿,谁不想建功立业呀?”

    鄢如晦心里跟楔根刺一样,忍不住喝道:“人家夺你田,你还佩服上了,还要为他东夏打仗。你脑袋抽风了不成?”

    像平时,他对这些人还是不敢轻易得罪的,但今天,他一脑门怒气,是想也不想就脱口而出。

    那大汉愣了一愣,不但没生气,反倒乐了,心里知道,嘴里却词不达意:“夺不夺田,老子还真不知道。没办法,官府真要夺田,那只好顺着,官府呀。倒是陈国,不能让他们再占灵武,他们太他娘的不是东西,以前是没有人带着我们打仗,现在有了,不拼一场,就不是喝王河水长大的郎。”

    啥时候当地人慢慢地称呼东夏人为官府了?

    他大叫道:“上点酒。明儿愿去县府从东夏作战的,老子请你们喝酒。”

    喝了一会儿,一堆大汉有谁也不服谁的打架,几个无赖上来劝架,也被波及了,被人摁着,用刀顶着。

    这里有三帮子人。

    因为场合的问题,这里头外族人几乎没有。

    三帮人里头,当地一些,登州来的有一些,高奴和关中人来得有一些。

    登州人多是当年夏侯武律南下之前来的灵武,来得早,和当地人几乎成为一体,相互之间较为融洽,而高奴人比他们都彪悍,到这儿的人多,但来得晚,也不抱团,甚至有些人是跟着陈国的军队来的。

    平时,一旦打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