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曲尽星河-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度过王河,是怕一些半路赶来的军队通知不到,仍往王河南边跑,到时势单力孤,在王河边上没有立足点,会被陈国围歼。

    其次,守住王河南岸,这是在给拓跋巍巍强烈的暗示,等于是说,我们是在等后续军队,这样,拓跋巍巍就会继续增兵会宁,并且毫无紧迫感,只是做准备,等着东夏军队再一批一批上来。

    东夏军队上来了。

    几乎全集中在王河北岸,拓跋巍巍的人也又上来两万,东夏毕竟兵少,他怕上来的七万大军全堆在会宁城,会给东夏敌众我寡的判断,而且拿两万人保持后方畅通,一旦打败东夏人,大可北上截击败退的东夏人。于此同时,陈国也在后方散布消息,告诉说:“陈国要在会宁与东夏决战。”

    狄阿鸟就在王河北岸坐镇,看他们玩把戏。

    他们玩把戏,狄阿鸟也只好陪着玩把戏。

    现在,狄阿鸟已经可以与西北的雍族军队联络上了,博小鹿未有举动,祁连领了五万人,往凉中和凉北城进军。

    祁连把红谷让了出来,本来停滞不动的靖康却急着接手。

    朝廷和东夏出现矛盾。朝廷消极怠战,东夏也没有义务为他守通道。何况人心难测,东夏掌握的雍族军队在和靖康朝廷广泛接触之后,不受控制,反倒裹着将领,投降朝廷。祁连撤走得合情合理,配合攻打凉中城,凉北城,戏份十足。靖康不怕拓跋巍巍往西北跑,倒害怕他带几万军队蹿进仓州与他们的西路人马汇合。祁连一撤,他们立刻忙着接收,上去了数万军队作替换。

    这出乎陈国人的意料。

    古浪博小鹿未动,祁连动了,但立刻有人填补。

    不过问题不大。

    倘若在会宁一战打败狄阿鸟,可以选择谈判。

    倘若再次攻伐西路,填补空白的靖康军队都是原先与起义军队前后呼应的军队,现在总不是两边都有重兵了吧。

    箭在弦上,拓跋巍巍也只有用心打好会宁的一战。

    他心里已经在念叨:“快过河吧。还等什么,这一战,不是陈国得胜,就是陈国灭亡。”

    军队集结完毕,一支支抵达,夜间,狄阿鸟终于下令军队过河。

    很突然,但却不是渡过王河南下,而是王河南岸的全部退回了王河北岸。

    整装待发的两万军队丝毫不作停歇,沿着王河向西奔驰。如果这样奔驰下去,那就是凉北城

    天一亮,陈国上层贵族就陷入骚乱。

    这种结果其实也不出乎人意料。

    只是东夏一仗未打,连夜从河对岸直扑凉北城,终是让人觉得突然。

    如果从凉北城的兵力直接分析,东夏有了这两万军队,攻打凉中城的起义军就不会被陈军吃掉,哪怕陈国留下来的四万军队如何精锐。但是,紧密相连的凉中城和凉北城周围的城镇都在陈军手里,陈军回师,东夏就处在夹缝和包围中,难逃一败。何况从两个方向上,对成片的城市进行合战,没有人能够做到军情通畅,配合得力。一些陈军中能够分析出情况的将领,欣喜得几乎呻吟出来。陈军在会宁呆下去再没有什么意义,列将在侧,声势震天要回师全歼东夏。只要全歼东夏,没有了东夏来自草原上的威胁,陈国仍然可以进退自如,说不定就活过来了。

    正高兴,噩耗传来了,留在河对岸的一万陈**队被东夏包围,此时已经凶多吉少。

    他们本身就不肯多等,现在又是这种情况,拓跋巍巍立刻下令拔营,开始再渡王河。

    狄阿鸟此时已经将河对岸的一万军队打败了,四周还有军队来援,但已经构成不了威胁,就带着军队马不停蹄,再一次往凉北城开进。

    拓跋巍巍也松懈了下来。

    本来他是怀疑狄阿鸟怎么自己往险地里头钻,现在确实明白了,狄阿鸟胆大妄为,想打个时间差,所以,一万军队被他击败,他根本不作扩大,急于抵达凉北城。抵达凉北城?他攻城时间够吗?

    拓跋巍巍判断攻城时间虽然不够,但他还是认为狄阿鸟就是为了这个时间差,谁也不能保证,凉北城内有无人与狄阿鸟在互通消息。局势是现在这个样子,人心不好掌握,狄阿鸟足以收买他们,足以给他们什么保证,谁能说时间差加大,他不能打赢留镇的拓跋晓晓?攻占凉北城,凉北城若失去,无疑雪上加霜,成为陈国崩溃的最后一根稻草为了争抢时间,拓跋巍巍果断地把马步兵分离,得了三万骑兵,准备让骑兵先行渡河,飞速驰援,而之后,自己再带领后续人马王河,前去支援。

    横渡的将士们几乎把王河给截断了。

    到了傍晚,站在拓跋巍巍的角度,河沿上全是士兵。

    天亮商议,日上三竿定议,中午才开始准备渡河,到了傍晚,才具备人马渡河的条件,夕阳之下,数百步远一个渡河的浮桥,数百步远有数只排成一线的筏子,整个王河河面全是人,越是过河速度快,越是追击速度快,越是能够挽回危机。眼看胜算越来越大,但是究竟鹿死谁手犹未可知,他忍不住给范国师说:“先生。他狄阿鸟的胆子也太大了,他怎么敢这样打仗?”

    范国师老谋神算,寻思说:“是呀。胆子太大。所以总让人觉得心里不踏实。东凉城还有靖康十万大军呢,现在是对他没有威胁,他真打赢了我们,想抢占地盘,能保证靖康不给他一击?”

    到了夜晚,骑兵还没过完,因为运送战马比运人更难运,马容易惊,军队就停了下来,下头步兵渡河,效率就更低了,

    拓跋巍巍便不再渡河了,等着天亮。

    本来他和一些陈国的将领还在心里犯嘀咕,探到一条可靠的消息,这两天,从灵武开进陈州不少军队,驻扎到了凉东城。

    这则消息让他觉得狄阿鸟的安排一切都合情理。

    狄阿鸟肯定不会只拿出来三万人,只有灵武上来军队,那他才肆无忌惮,只有肆无忌惮,他才敢如此疯狂。

    于此同时,靖康国东凉城的靖康军队中起了骚动。

    将士们被东夏羞辱到了,整日请战。健布脸色铁青,甚少说话,不停让幕僚写奏折,希望可以送到京城。

    消息从会宁传到,说狄阿鸟轻进直扑凉北城,拓跋巍巍拿军队后摄,当天就渡过了三四万人,数万骑兵作为先头军队,披星戴月回赶追击。健布大叫一声不好,冲人叹息说:“狄阿鸟逼我呢?他怎么敢这么胆大打仗?他逼我呢?他想让我为他扯拽住后方的陈军呀。他真是少年人呀。无所畏惧。”

    他霍霍走动,思想上没有停歇,一会儿,朝廷上的严令措辞浮现,一会儿,狄阿鸟的羞辱之语浮现,一会儿,成千上万雍人的冷眼恶语浮现。

    他从权衡不定,到渐渐有了主张。像是下定了极大的决心,他要求说:“火速召集众将议事。”

    将领们匆匆赶来行辕,不等远点的将领到齐,健布就决定开始商议大事。

    他坐在帅岸后面,双手藏在腿侧,背靠着椅子背,这一种模样,是众将从来也没有见过的。

    健布想了一下说:“眼下东夏欲一边收复州城,诸将怎么看待这件事?”

    底下一片哑然。

    如果是底层的将士,那是请战不已,而进了这个大帐的,还能吗?

    上头的情况,这些将领哪个不清楚?

    他们能有什么主张?

    看众将不语,健布缓缓地说:“诸位分析,如果狄阿鸟过于冒险,攻打凉北城的过程中一败涂地,对我靖康而言,会是什么一个情况?”

    众将发言的不多,但都肯定东夏战败不是什么好事儿。

    健布仍是不拿出双手。

    他缓缓扫视了众人一番,突然沉沉地说:“自古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决定调动驻扎地点离会宁近的军队进攻陈国的主力,拖住他们一二,给狄阿鸟赢得时间。狄阿鸟是过于冒险,但不是毫无胜算,若他顺利进入凉北城,战争就可以结束了。战争不是什么好东西,说一日耗费数千上万金不为过吧。我决议。”

    下头顿时大乱。

    有不服从他的将领直接跳出来,大叫一声:“你勾结了狄阿鸟,想造反吗?”

    健布冷冷地注视着。

    他的威信太高,那将领已经顶不住了,讷讷地说:“末将过于激动,说了不该说的话。可是,上命在呀。”

    健布说:“战后朝廷怪罪,由我一人承担。战争结束,我便解下征袍,钻入囚车,请你们押送我回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