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曲尽星河-第4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国库、官庄倒来倒去,皇帝一头雾水,甚至觉得自相矛盾。

    你说历朝历代,发大额钱,印钞的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却给我看东夏的十两官票,你说矛盾不矛盾?

    你说来说去,东夏不就是这么干了吗?

    为啥东夏能干,我就不能干呢?

    他东夏多大?

    我靖康多大,他能干的,我还干不了?

    皇帝缓缓地说:“朕意已决。大不了朕派兵,将商人的金银全拢来,让他们行钞,到他们手里都是钞,还能不用朕的官钞?”

    说这么多都白说了,杨绾又急又气,心里一阵绞痛,忽然眼前一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把杨绾救治过来送走,皇帝开始在宣室踱步。

    怎么去想,都没有错,怎么就不行呢?

    你看朕把钞印好,让持三分堂银票的人来换,换了之后呢,三分堂再把他的银子挪到国库里,百姓们不着急了,国库也有钱了。

    就这么干。

    既然杨绾在自己面前说翻白眼就翻白眼,看来他是没法带病来主办这个事儿的,让谁主办呢?

    对了。

    对了,对了,朝臣之中,都说李卫擅长理财。

    皇帝定下来了,就李卫了,他要是干成,就没人说他是先父的幸臣,他要干不成,朕正好拿他开刀。

    他心急,李卫便不得不连夜进宫。

    两人谈了一夜,第二天,官坊中有些人就挪了位置。

    第三天,就出来一堆。

    皇帝和李卫一起跑去看,李卫看了就说:“还不行。这不行。这纸容易烂,这票面也要改进,这个章子,这个章子也不对。”他故意的,他想让皇帝自己说可以了,可以了,然后力主发钞,出问题,就少些这人。果然,皇帝等不及了,说:“眼下救钱如救火,先用着,后面你再改。”

    当天下午,这一堆前就撒向长月了。

    这还不是要紧的,钱送到钱庄中去,钱庄必须按照面额,把金银交给官府带回去,一时之间,钱业哀鸿遍野。不少东家二话不说,没有想好的,暂时先关门,掌柜伙计全藏起来,想好的,立刻决定清算结业,有人一问,张口就说:“我们也清算。不干了。与其金银被朝廷收走,挤兑倒闭,不如我们自己核算一下账务,清算得了,清算下来,我们信誉还在,将来能东山再起。”

    皇帝这下真慌了,他在宫殿里咆哮:“这群商人怎么就敢?他们这是想干什么?他们也清算?朕的钱不是钱吗?”

    接下来几天过去,硬夺都夺不来,金银都被深埋两个藏起来的钱庄掌柜被找出来,官府要拿他们杀鸡儆猴,午门外说砍就砍,但这只是个开头,皇帝的绣衣亲自上阵,到处搜查钱业人氏,搜出来,男男女女大街上一按:“开张不开?”只好说开。接着,绣衣又问:“钱庄的金银藏哪了?”这个真不能说。能任朝廷收走吗?这些钱是自己的吗?当然,这是个选择,有的选择说了,交出来保命,有人则视死如归,大声喊道:“今天拿十几条命,换子孙还能东山再起。”

    为什么说东山再起?

    家里只要有人活着,钱在,没有被朝廷收走,将来事情过去,钱庄开张,仍认自家的银票,这该是什么信誉?

    道亦有道,终究有人往这条路上,十几个小钱庄,就杀出来几十条人命。

    小钱庄不是啥问题。

    大钱庄一点都逼不出来,背后是门阀,连柜上的金银都转移走,而且明面上,两者之间毫无关联,你找借口找过去,都找不过去。

    皇帝没办法。

    李卫不是完全没办法,故意放了风声,说皇帝把掌柜伙计抓走,要拷打追钱呢,大伙赶紧想办法,想办法出来才好。

    是呀。想办法出来,李卫先解脱了呀。

    这些门阀上边没什么,只是在朝堂上据理以争,要求皇帝不能大开杀戒,但打理钱财的族亲却会跟着心惊肉跳。

    谁知道朝廷捞住自己,家主能不能保得住?

    李卫历来是老好人一个。

    门阀上的人恨不了皇帝,明里暗里把他骂成狗屎。这些人也知道事情是怎么来的,一定程度上,感情上是能够理解皇帝的,再不解决三分堂清算带来的问题,天下大乱。不少门阀里头打点生意的人碰头,坐在一起,不敢说朝廷的不是,叫商量怎么为朝廷出谋划策,该到哪找高人,送给皇帝面前,去解决眼下的难题。

    其实办法都给了。

    谁来谁都一样。

    就是把三分堂的清算用整个靖康钱业来担保,将结算压力共同承担起来。

    结果?

    皇帝不放心,非要收尽金银,官府来担保,官府来承担。

    整个长月都笼罩在一片阴云中。

    外地的钱业还没波及,但长月?已经无人使用钱了,那马不停蹄的绣衣把人吓坏了。

    普通人也都不敢用金银,怕官府收走,人大街上抱着布,往来交换。

    皇帝的小姨董云儿在长月也有一家钱庄,里头的人也被抓了。

    身为年轻的寡妇,名门望族家的寡妇,除了想有点钱,你还有什么打算?

    没想聚拢些钱开个钱庄,朝廷来挤金银。

    如果她们家族是大门阀,她经过风浪,也就可以承受。关键是她没有,她在家里焦急万分,房间里走来走去,家里的地板都要被她磨穿,人说当皇帝的人就都是六亲不认,想来想去,心里还是不放心,觉得要去找她姐姐,告诉她,咱爹咱哥都不是有钱人,这些年家里的开销都是自己靠经营和几个庄园,要多年经营和那些储户的钱被朝廷搜走,一家老小喝西北风还债吧。

    出来,还没能进宫,车马就被人拦住。

    一干门阀怎不知道她有太后这条路?

    拦住他了,告诉说:“姨夫人,我们正在找你呢。眼下想拯救钱业,也只能靠你了,你去给太后说一声,就说?我们找个钱业大才出来,能够帮皇帝一把,要是这样下去,把钱业上的人杀光,把钱一一收光,也未必能平息钱乱呀。”r1058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一百五十五节 山人吕宫() 
门阀、钱业、朝臣已经站在一条线上。就是在钱业上推举大能的时刻,午门外推出两个人,一人是司天监少监王希文,一人是内史官周馥。

    这司天监少监是被群臣推举出来的,诉说天象,力主劝服皇帝,而周馥却是自己跳出来的,站到朝堂上侃侃而谈,给皇帝说了几个事,老皇初登大宝,也开过钞,开过百币,他是史官,什么时间,怎么开的,最后什么结果,诉说的一清二楚,亦是告诫皇帝,这都是本朝经历过的。当时的钱钞还是经过杨绾处理的,市面上贬值,随后官府回收,还以物资和金银,数额上也有控制,等于是一种变相和买或者说债券而已,而现在呢,如此草率地发钞,岂不是一点不接受前车之鉴?

    皇帝龙颜大怒,让人把二人拖出来,午门受刑,杖脊六十,专门打给百官看看。

    大太阳映雪而红,当空挂着,下头条凳一摆摆开,人往上一摁,噼里啪啦就打,时而响起骨头被杖击碎的声响,时而黑红的鲜血往地上流淌。即将外放的王清河,得知他哥哥王希文受杖,在街上急赶回来,抵达午门,宦官和绣衣已在清场,抓着那王希文的腿拖走,擦出一道血痕。兄长?已经不在了,王清河扑通跪下来,嚎啕大哭。

    周馥却还活着,却像是疯了,披头散发,东跌西撞,后来终于是起不来,在地上爬动,直到被人搀扶起来。

    午门外杖杀大臣,多少年都没有过的事情,整个宫廷瞬间传遍。董云儿刚到太后这边,是和太后一起听说了,太后本来还说后宫有后宫的规矩,皇帝眼下艰难,自家亲戚不能拆台,让董云儿别跟着凑热闹,别受人怂恿,金银被收走也无妨,自己回头就让皇帝给董云儿采邑。消息一来,就改了主意,说:“云儿。你说那人叫啥?去。安排他做好进宫面圣的准备,哀家会安排。”

    消息带出去,城郊便有一位异人焚香沐浴,准备出山。他三十岁出头,白面,下颌一缕细须,一撇到胸,单眼皮,中等身材,小腹微微隆起,在侍女的帮助下伸展双臂,深入锦袍,展平袍背往前一步,再一看,要求说:“换青衫。”侍女给他压了个员外帽,他不耐烦地说:“用纶巾。”待侍女连忙认错,按他的要求打扮时,他突然雅兴大发,吟哦道:“束发读诗书,修德兼修身仰观与俯察,韬略心中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