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曲尽星河-第4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苗保田却在出面索丁。

    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好事,索丁就能勒索,勒索完就有军费,捆绑壮丁,要么送到河上,要么押入军营,补充兵员,现在不但军费和人有了,他还能在保郡买了个大宅子。

    百姓们依然是那么软弱。

    偶有零星反抗,也被苗保田给牢牢控制住势头。

    他手里有兵,怎么也不能让几个反抗的泥腿子翻天吧?

    偶尔也有一些文士议论,针砭时弊,声讨苗保田。但是声讨,对手握利刃的丘八们有何损伤?

    平静中,却有什么在变化着。

    忽然有一天,人们再出门,发现郡里的士卒一下分化了。

    一些士卒和以前一样,着朝廷上的青皂衣,一些士卒,则是清一色的老红,背上绣了个“山”字。

    这种分化,初不觉得什么,人们也没有什么注意,换身衣裳而已,也就是郡守觉得奇怪,喊了石敬孙是怎么回事。

    石敬孙回他话说,营中无钱粮,士卒衣破,找了个财主诉苦,人家给了一批老红色布,用来给士卒做了衣裳。

    这是人家的私人关系,你也不好问人家哪个财主这么好,给你这么多布。

    方步平不觉得奇怪了,郡里的人有了新发现,开始觉得奇怪。

    下乡索丁的士卒全是青皂衣衫的,但凡身穿老红的士卒,从不见他们下乡敲诈勒索伤人过,难道这些士兵下乡还要换衣裳,不对,不可能,人们经过观察总结,逐渐验证这一事实,这是两个营的兵,他们干脆称呼青皂兵为“青苗贼”,老红色衣衫为“老山好”,就像区分好人、坏人一样。

    即便如此,石敬孙还是不放心。

    一开始的时候,他的兵下过乡,也敲诈过,也绑过壮丁。

    他需要更大程度的标新立异。

    突然有一天,这个机会到来。

    有人拉牛赶集,牛惊了,集市上的人治不住,石敬孙的兵上来几十,把牛给杀了,石敬孙拿住这个契机,将几十红衣兵的衣衫拔掉,一人一条长凳,趴在闹市上监督鞭刑,一边打一边问他们:“百姓家没了牛,拿什么来耕地?为什么你们不死,死的是牛?”

    如此一来,虽然少数人觉得虚假,耕牛毕竟是牛,士卒也是人,但石敬孙却收获更多的人心和声誉。

    秋收时节,大运河的工期还未结束,为了在入冬前完工,朝廷再次征调,给州军都下达了不能通缓的数量。

    即便如此,郡守反悔,使唤石敬孙,石敬孙却半点不从,哪怕郡守再一次扣发军饷。

    敢硬着头皮无动于衷,石敬孙的举动越来越多地赢得士大夫的认可。

    不少人与他交往也愈发密切,暗地里联合起来,要联名“倒方驱苗”。

    方步平没有办法,写信求助于李盘。

    他写信,石敬孙也写信,方步平写信说石敬孙专权,阳奉阴违,不索丁,石敬孙却反过来攻击他克扣军饷,军营里要吃的没吃的,要钱没钱,亦有欠发军费的凭据做证据,之所以将士们不下乡,就是要军费的时候,方步平答应过大伙,不急着索要军费,就可以不用下乡抓拿自己的父老。

    方步平是上级,但是都是口说,石敬孙是下级,却有现成的证据。

    这样一来,他们之间就是一场官司。

    李盘本来还想亲来保郡给他们调解一番,但念头闪过,就已经顾不上了,刚刚和谈得到大量赔偿的高显又趁秋季收粮来犯。

    上一次,高显还虚弱,大灾,干旱,饥荒,丁壮病弱,这一次,国力得到一定的恢复,征调了更多的兵力,兵强马壮,来势汹汹。

    他们这一次打的是北平原。

    无定河逢秋汛,泛滥之势不改,到处是沼泽地,淹泛区。

    沼泽地和淹泛地正好把州中援兵隔开。

    高显全力进攻北平原,丝毫没有后顾之忧。

    而这一次,他们还有了名目,叫“为兄弟邦讨还北平原镇”,讨还了会不会还给东夏,世人都在耳边冒问号,他们打下北平原,会还给东夏吗?但东夏国境挨着,狄阿鸟在呀,人家为狄阿鸟讨北平原,他能不出现吗?

    北边数万高显兵全力攻打北平原,南边又只能从保郡绕河上游支援北平原,备州官府上都背脊寒彻,高显要为东夏讨要北平原,他会不会把狄阿鸟给喊回来呢?上一次作战就是这样的,军队不可谓不够多,就是怕狄阿鸟回来捡便宜,多数不敢动,配置上有问题,致使高显攻取霸郡。

    上一次狄阿鸟没出现,谁知道是不是议和得及时呢?

    这一次,高显奴都喊着为他讨北平原,要是把他给喊回来呢?

    一头狼已经咬得牛屁股上飙血,再回来一头更可怕的,这怎么得了?

    军情紧急,肩负使命的红翎使者是翻山越岭,披星戴月,急驰长月。

    长月,却是一片歌舞升平。

    通货膨胀早已消弭。

    三分堂里大量的银根被朝廷私吞,民间缺乏足够的金钱流通,处于通缩的境地,春种的早粮下来,便宜到十来年没有的程度,历来拿粮价当成衡量民间状况的大臣无不给以此皇帝报喜。

二百一十四节 狄阿鸟没事干了吗() 
纯文字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钱财不再不值钱,哪怕朝廷和贵族间是大手笔,民间却零零撮撮,甚至以物易物,交换萎缩?

    这只是一喜。小说x。bsp;

    二喜是中西部地区,几乎每天都有部族的归附。

    有人说这是狄阿鸟在草原上翻天覆地给闹出来的,但很多部族并不承认,他们说他们早已把狄阿鸟派去的军队打败,之所以来归附皇帝,是仰慕皇帝的仁德,是听说皇帝是佛祖转世他们向皇帝保证兵役,保证绝对的臣服,乞讨一片耕地,苦学会怎么耕种,以后也不跑来跑去了,等皇帝缺少人侍奉的时候,皇帝随时可以找到他们。

    听听,这是他们多么恳切的主动归附?

    不但给国家增加了骑兵兵源,而且减少了边患。

    也不只是二喜。

    还有三喜。

    三喜是大棉局势趋稳,敞开了前往西方佛国的通道,张怀玉坐镇大棉,皇帝也对他信任,靖康国威不断在西域攀升,西方佛国更多的人朝贡,来做生意,他们的骆驼队伍运送来很多奇珍异宝,驮走大量的丝绸、茶叶和瓷器长月每天都有这些成支的异国来客到来,偶尔被皇帝接见一问,有的人竟来自世界的最西方,西方天边挨着大海的地方。

    泱泱中邦,万国朝拜。

    实际上这是皇帝给自己粉饰太平用的,有可能把边疆上千几人的小部族也拿来,当成使者凑数。

    但这一回呢?

    岂不是真正的万邦朝拜?

    统治这普天之下,接受这普天之下的权力,皇帝在想,凡人怎么做到呢,也只是佛祖才能吧。

    佛教有西方佛国做例子,划地经营田产,普度穷人,也不用交税赋,越来越兴盛,而那些亡命弃籍的人家在哪?或者出家,接受佛祖的庇佑,现在佛祖的庇佑成了唯一的庇佑,或者干脆依附寺庙做佃户,为越来越富的和尚们耕种,供应他们天天什么事儿不干,吃饱了就打坐念经,引诱良家妇女双修。

    佛教扩张越厉害。

    佛教能这么迅速地扩张,岂不是证明这一教是救苦救难的,是有利国家统治的?

    皇帝的手上也多出了一串十三珍佛珠,座前会有一座会转的佛龛,上头印满真经,由人拉着转动,这是等于皇帝没有时间读这些真经,佛经还是进去了。

    佛门中,晦涩的佛经之中蕴藏着很多的至理,让皇帝心中欢喜,日日感觉有所领悟。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法门。

    比如双修,就让皇帝感到不可思议。

    历来郎中认为房事不节制,有亏身体,却不料佛教能有办法,让人采阴,不但不亏身体,还能成佛

    如果说双修,皇帝的条件自然最好,想与多少元阴女子修都没问题。

    皇帝开始变胖。

    他也是个武士,陡然发现自己飞速变胖,开始担心,然而一问,却是哑然失笑,佛祖是什么人?能没个福相吗?那是肥头大耳,腹如圆鼓,即便是耳朵,而是吊下来拉长十来寸,自己变胖,那是修行有成呀。

    这身体内,是肥肉吗?

    不是。

    是佛法,是权力。是至高无上的真元。

    有这三喜,有不断蔓延的佛光,这是盛世呀。

    这样的一个盛世,皇帝慢慢享用就行了,真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