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曲尽星河-第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的表现,他的判断,甚至他的指挥赢得了众人的认可。

    众人围上他就问:“少将军。我们怎么办呀。马上天就亮了。我们还去渔阳吗?那支敌骑散了没有?”

    健威又怎么知道。

    他脑海里乱糟糟的,全是些杀身成仁、为战败负责的想法。

    刚上战场不久,就被迎头揍这一回,尤其是东夏独特的战法,令他感到恐怖和沮丧,如果说战败不可怕,还可以试图扳回,他却是被打得信心缺失,反复回问自己:“我能打赢他们吗?”。

    他真想告诉这群围着自己的将领:“我能知道怎么办?我才第一次领兵。”

    但他知道,这样的话倘若从自己嘴里说出来,军队就要溃散,主将说他不知道怎么办,那该谁知道,谁又能知道呢?

    他死死绷住略为颤抖的嘴唇,让自己声音不至于因为激动而颤抖:“不打渔阳了,但我们还是要设法切断他们的补给线。天亮之后将军队收拢”

    天亮之后,军队被收拢,来到他们认为的东夏补给线上。

    除了留下来的些许痕迹来告诉他们,渔阳曾小规模补给过他们,什么都没有,没有运粮队,没有丁壮。

    东夏的粮?

    都在随身携带着吗?

    这不可能呀。

    健威从马上下来,坐到东夏官道一侧的路边,呆呆的。

    东夏将士是会自带粮草,但他们不能带一个月的吧。

    这粮草不从渔阳运送从哪运送?

    他抽搐着鼻涕,下令让将士们休整,自己从怀里掏出地图,在上面用手指摸索,找了一会儿,他找出了东夏地图上标注县旗的那些地方,接着又看往包兰,用手指量量,包兰倒是要远很多但紧邻的定夏二州提醒他,那儿才是现在东夏产粮之地。他照自己脑门上就重重拍了一记,不为别的,他们一开始判断的就是错的,大伙都在说渔阳,甚至认为狄阿鸟退兵西北是假的,他要保卫渔阳,败逃也会奔渔阳而实际上,都是大伙假想的。因为官道上有渔阳运粮通过的痕迹,健威可以肯定,是东夏四面八方都在往战场运粮,而主要解决大军粮草的,应该是包兰方向。

    不知沉默到何时,他惊醒过来,知道在东夏官道上不可久留,既然没有见到东夏人运送补给,就得赶紧挪挪,不然的话,很容易被东夏军队围歼。但是往哪走呢?往北吗?攻入东夏人的腹地?可是军队携带的粮食不够不管怎么说,先换个地方,他把地图揣起来,站起来举目四望,发现一个黑点在不远的坡地上,大概是看对眼了,那个黑点移动走个不见,那分明是骑着马的人。

    看来是被发现了。

    干脆调头回去吧,不能脱离战场,倘若渔阳是补给要地,可以攻入渔阳,或者就在补给线上活跃,而不是的话,自己只能调头回去,否则脱离战场太原,不但等于是分兵,而且会让整个军队缺乏骑兵的支撑他这就找到传令兵,让传令兵传达下去,军队小心回师。

    手在剑身上握一把,他自刎的心都有。

    只是这一路人马还需要他带回去,他带出来的,他必须带回去,迟疑一阵儿,他决定还是选择战死沙场,来弥补国家的损失。

二百二十九节 东夏工事() 
纯文字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

    夺下了东夏营寨,或者东夏军队终于被迫放弃他们营寨,无数靖康将士终于松了一口气。东夏军队战斗力虽强,防守虽然严密,但是战线过长,军队数量毕竟不及靖康,他们开始被迫后撤,眼前前往渔阳的道路已经一马平川,皇帝也从白登山赴往前线,他要率领军队追击并攻破渔阳。

    车驾从骑如云,仪仗林立,皇帝身着铠甲,乘戎车上抵达,沿途漫山遍野的靖康军队无不发出潮水般的山呼。

    这是已经快要战胜敌人了吗?

    数十里外。

    牧草衰黄连天。

    整齐待发的东夏军队等着撤退和接应的军队,等着闪现的时机,现出无比的肃穆,萧杀之中蕴含着兴奋。

    一处高地上旗语闪现。

    不少精通旗语的人都能明白,这是“军队前压,至高随行”的意思,他们迅速反过来,皇帝出白登山了。

    狄阿鸟受人提醒,盯住坡顶解读旗语,脸上现出不敢相信的表情说:“倾巢而出,都不用围困白登山了?”

    行军大将和一些重要将领纷纷赶来,告诉他这一消息,狄阿鸟笑道:“还等什么?下令截断他们,让他们回不了白登山,现在根本就不用围困白登山了。把他们与白登山隔绝,就能大获全胜。”

    随着令下,旗语挥动。

    无数的战刀抽拔而出,现出点点闪闪的寒光,它们以同样的姿势在预示着蓄势待发。下一刻,军队便缓缓滚动了,一层一层地翻滚,裹着那点寒光。

    向前,向前,马蹄声虽不猛烈如雷,却厚重得可怕。

    皇帝站在戎车上,手持千里镜四处张望。

    而无数的军队贴着一道山势,沿着草原的边缘涌向靖康军队的大后方。

    后方上还分散着一些靖康的军队,车辆,军辎看到他们,前头的军队开始振奋,奔驰越来越快,越来越快,那高扬的寒光在头顶旋转飞舞,他们不再压制声音,嘶嘶哑哑的喊杀声铺天盖地。

    战车载鼓,角号排立。

    向前,向前。

    骑兵陡然拉展阵型,像是铺天盖地的浪潮。

    众多目瞪口呆的靖康士兵,有的掉头就跑,有的还没有反应起来要干什么,却已经被无边无际的浪潮给淹没。

    白登山前的后方,烟尘大作,就像突然而起的沙尘暴。皇帝抵达前线,还在用千里镜张望,然后他要汇集起将领,略作计议,再行进军,可是张望还没有张望到足以反应的景象,还能看到后撤的东夏军队,后方就有人骑着马箭一般赶来,声音中透着恐惧:“东夏人绕到背后去了。”

    戎车上的皇帝猛然回过脸去。

    那骑马的几人中,竟是个不小的将领。

    他没有到皇帝身边,就已经滚了下去,连跑带爬,鬼哭狼嚎地喊道:“陛下。东夏人绕到我们后头了。人马铺天盖地。”

    皇帝丝毫不为所动,盯住问他:“你的军队呢?”

    旋即,他猛地咆哮:“你丢了自己的军队就跑,对吗?给朕斩了”

    那将领被人拖上,惨呼道:“陛下。末将是为了通知前方应变呀。不是丢了军队就跑。”

    皇帝让人收起千里镜,双手扶住车栏,冷冷地说:“传令自有传令兵,何须你来?朕就问你,你的军队呢?”

    那将领颓然道:“只怕已经溃散。”

    皇帝伸手指了一个方向,大吼道:“拖过去,给朕砍了。”

    随着一声惨叫,有人提了人头来交令。

    皇帝却是森然道:“东夏军队从哪冒出来有什么紧?正好趁他不再避战,掉头回去,给朕击溃他们。”

    随着皇帝一言,旗牌兵和传令兵就开始奔驰,各将紧急赶往自己的军队,不少正在行进的军队接到命令,就地转向。

    但是皇帝不可避免地感觉到什么?

    周围的人都是什么眼神,他们是在恐惧吗?

    熊熙来跟随在皇帝的身边,捧袖挺立,似乎不受任何影响。

    皇帝就问他:“你意外吗?”

    熊熙来毫不隐瞒地说:“意外。但现在想想,却又合情理,东夏王定是要在我们和白登山之间作个隔断,一旦把我们隔绝在白登山外,我们就很快没有吃的,不战自溃。”

    皇帝笑道:“能隔断吗?”

    他指指四周,尽是原野,这里无关无险无城墙。

    熊熙来懂他的意思,大不了一决雌雄,双方经过一场残酷的战争,到时只有一方剩下,这就成了决战,怎么可能说隔绝就隔绝呢?难道给他足够的时间挖壕沟,垒工事?这种情况,只会对靖康有利,因为地域足够大,兵力容易投入,靖康军队仍然在人数上具有压倒性优势。

    熊熙来欲言又止。

    皇帝笑道:“没想到你也懂兵法,看得出来,他是要隔断内外。”

    熊熙来连忙说:“臣的家族世代为将,臣幼年时亦曾研读兵法,故而知道一些。”

    皇帝问他:“为何不从武却就了文?”

    熊熙来略作犹豫,轻声说:“文贵武贱,家父当年薄有战功,在州官召唤时,按品级立在文官前,被人当庭叱呵,回去后便叮嘱臣不可从武职,于是举孝廉,改了文。”

    战场上的厮杀声几有耳闻,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