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曲尽星河-第5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连说“嗔”,把老夫人惊着,老夫人觉得自己是嗔了,连忙扭头闭目,一手抚胸口,一手念念有词,应是在向佛主恕罪。

    老僧叹气,轻声道:“原来施主也是读过佛经的人,怪不得佛主惜爱您呢。”

    李虎愣了一下,飞快转笑,把吹干的手书交予逢毕折叠,正要说什么,健威已经回来,拿了拜帖用的纸张,气喘吁吁。李虎招手,等他到了跟前接过,就又跪坐在老僧身旁,老僧连忙递来笔墨,眼神再次朝一侧的耳房看去,李虎顺着他的视线看了一眼,收回视线,接过笔,笔尖摁在拜帖上,写道:“东夏中府都帅后将军虎山侯博君雅量帐下牛录官李二蛋拜,为君上谒。”

    面前牛逼哄哄的少年,竟然大名“李二蛋”。

    老僧“噗嗤”一声笑出声,却又记得“嗔”,强忍不笑,坐定道:“原来施主是夏人。”

    不知为何,那五小姐竟然飞速一转身,又飞速转回去。

    三人拜帖、手书都已具到,说走就要走。老僧眼看着他们往殿门走去,不料李虎突然转向,直奔耳房

    他刚喊了一声“住手”,李虎已经把帘子掀起来了。

    正怕李虎见到里头那位尊贵的师兄,回头师兄怪罪,李虎放下帘子,退回来大步离开。

    老僧迟疑片刻,就向耳房跑去,到了耳房,掀开帘子,大吃一惊,原来那位尊贵的师兄竟然藏去榻下,让别的僧人遮挡此时正在拍灰。

    老僧疑惑万端,正猜测这位师兄和那少年之间诡异的关系,师兄已开口索要:“把拜帖和书信一起给我。”

    老僧插诨打科道:“师兄。你都不知道,他竟然唤作李二蛋。”

    众僧一阵纷笑,不矜持的就趴去看拜帖,看完顿时人仰马翻,哈哈大笑,丝毫没有佛法高深的形象。

    为首那僧人冷笑说:“有什么好笑的?李虎或者说李二蛋,只听名字是土点儿,可那要在北方,喊一声他的大名,地都能抖上三抖。这名字叫什么一点都不重要,关键是他够分量。”

    老僧连忙巴结说:“师兄,原来他不过是员东夏大将的手下呀,我还以为你告诉我的国中第二会是?”

    为首僧人严肃制止他说下去,展开手书读了起来,只几眼,就连忙说:“给我备车,我要去见师父他老人家。”

一百零七节 首重慈悲() 
道林和尚一路都在沉思。思利思弊,思天下大事,思李二蛋投书所言:“小子自北来,悉陈州战事之将起,为吾君试问之,倘与佛共谋苍生事,可否有闻仁者所为,大止息兵戈,其次救治哀民。若战事已无可免,和尚何不倡言共救助,活百千无辜之生。若夫佛之曰慈曰悲,独存避事之心,不能解世间苦痛伤厄,援手众生,是为徒其表,妄口舌,何慈悲哉士大夫自有知之,传臭于乡间庙堂,不利于佛家大事小子尝闻古之先贤,欲天下行其道,披荆斩棘,流血奋发,虽千万人而敢往矣,试问大和尚,尔贤者尔伪之者”

    此投书写给达摩的。

    但不知怎么回事,道林有一种难言的羞辱感,更有一种激辩之雄心。

    他记得自己领了僧众从李虎抗贼时,李虎与人笑着说:“没想到和尚也来了。”此言怎么都听着不入耳。难道和尚不能去吗眼看贼兵事大,百姓相抗,和尚该不管不问自是不该

    今天他李虎又说,佛曰慈曰悲,都光是嘴功夫,不敢践行,不敢流血奋发

    李虎

    人家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到你嘴里,你能说百无一用是和尚

    你视我和尚为何物

    怪不得我的话你半点听不进去,无非是觉得和尚是个耍嘴皮子的

    李虎,你是少年人,你怎么能这么看不起我这样年龄能当得起你父辈的和尚我道林若是庸人,何敢把佛教兴盛之事一肩担

    心思想着怒着,努着也想着这李虎,倒也没有说错。

    自佛教传入土,确实没干过什么像样的大事,还曾因为欢喜禅被泼过脏水,眼下看起来虽然兴盛,多半是建立在施粥救病得来的善名,而有了这样的善名,信徒才信你不会害他而今陈州战事将起,李虎所说的倡议,未必不是佛教一个天大的机会。你们打你们的,和尚管的是救人呀。

    如是则不管城头如何变化大王旗,佛家慈悲之名必千百年不被更易。

    这李虎,怎么能想得到呢

    这是在教我千秋万代的大事情呀。

    他说他与我佛无缘,这种好事怎么找到了我佛的头

    他是心里有着大慈悲的人,自然鄙夷我在备州撒钱吸引信徒的虚伪,故而不待见我,我那时以术度他,那是小看他。

    只是

    我该怎么说与师傅呢

    不知为何,他内心忐忑,觉得自己被说服了,但师傅达摩却未必能被说服。

    到了东北的深山老寺,却是有几分笙歌的模样,达摩在,故而佛教的核心人物或多或少跟随左右,在往日年月不见人迹的古寺里,自然多了很多的热闹。道林跨进寺庙,便有不知何时投靠来的接引前施礼,恭恭敬敬,却又一身原则地叮嘱:“方丈今日是为佛门正宗,师兄虽是方丈看重之人,亦不可不讲规矩,先前几个师兄议论了,从今之后,无论何人,都不能随意出入方丈的禅房,必须在外候见,方丈见了,再小心翼翼进去,跪拜施礼。”

    道林强调说:“跪拜施礼!”

    接引僧严肃道:“自当跪拜。佛宗面前怎可随便”

    道林连忙说:“前日回来见师傅,师傅还不曾说”

    接引僧道:“自无需方丈说起。你得方丈器重,又是他的弟子,从备州远道而来,想必众师兄无人忍心告之。然方丈爱你,你更不能坏了规矩,轻了佛宗人。”

    道林想了一下,同意说:“贫僧记住了。”

    接引僧又说:“我还得提醒师兄您一句。我们佛宗之先杂乱无属,各师各有弟子,然各师兄弟之间,并无长幼之顺序,首座堂各禅师商谈议定,分僧十八级,你见了方丈,当提醒方丈大人定你僧级。倘若僧级不定,渐渐的,众僧便不知如何待你。”

    这也是诚恳之言。

    道林叹息道:“佛宗日大,自当如此,难为师傅他老人家了,只怕职事更是难定,我去备州之前,备州有一二老寺,若责分教区,因不相师属,节制之口服心不服。”

    接引僧人道:“是呀。还是师兄你明事理,我与别的师兄说,脾气暴躁的,不是打来是骂人。我亦难做。人说和尚不擅治国,现在咱们自家事都难为,长老们都发了大脾气,日后惩处,多了这个”

    接引僧划了一下割脖子,令道林心里咯噔一下。

    和尚自相处死不曾见僧经有记载。

    来到达摩的禅房,外侧已经修成了殿堂厢房的模样,里头开列了几个禅炕,等的都是披着大红袈裟的和尚,道林看过去,竟然都是不认识的僧人。

    佛教之传播太快,这些大和尚,不认识也理所当然。

    只是回到了师傅身边,都是不认识的大和尚,令道林有点陌生感,自然更多了些不自在。然儿这些和尚却是批着书,看起来有点像朝廷等罢片刻,突然有人问他:“你是道林僧慧”

    道林自号“道林”,其实是僧慧。

    道林点过头,那僧人便评头论足说:“宗招你回来定阴司,那是对你的器重,你可知这阴司对我们佛门的意义。佛经于地狱的经,师弟是否翻阅熟悉阴司之定,不可偏颇,更不可形似而神非,阴间之律法,更应着重修之,令信徒知我们佛家之可畏。”

    定阴司需要考证,而阴司律法是重之重,这都是道林和达摩商量过的,可笑的这些话,除了最后一句,几乎都是道林的原话,那僧人却训得老成。道林有些不满,强忍住,冷笑说:“阴司事,我自与师傅言。眼下有阴司更大的事,想见一下师傅。”

    那僧人纠正说:“眼下没有阴司更大的事,我听人说你是马天佑的师傅,你切不要干涉马天佑训练僧兵的事,他不情愿不答应,当真没你在背后”

    道林是出入庙堂的僧人,自然知道这话说起来带着森然。

    真没想到一干和尚像小朝廷般拿手段。

    只是对他道林而言,未免有点小儿科。

    马天佑不愿意训练僧兵,那是他求佛的初衷是不战,让他在备州训练僧众护庙护法,地方不太平,那他肯,让他在直州为佛教训练一只军队,背离了人家的初衷,人家不肯,那是理所当然。

    背后有人主使,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