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死街风筝-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起凶杀案,一个谁也说不清的女鬼,一串莫名其妙的针眼,再加一个躲躲闪闪的女朋友,李奔的正常生活被打乱了。 

也可能是职业特点让他爱疑神疑鬼。也许几件事情纯粹是巧合罢了。跑了几天后,他倒在床上这样安慰自己。南美洲的一只蝴蝶振动翅膀,很可能引发太平洋的海啸,事物都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所以,不要太钻牛角尖,生活其实经不起分析的。任何看似孤立的东西大概都能找出一二三个关联来。 

道理谁都能明白,可是他就是提不起精神来。心里一有事,外表就不讲究了,胡子几天没好好刮,长长短短的,像小学生没做好的操一样,东倒西歪,支棱在脸上。黑皮鞋也变成了灰皮鞋,老街在施工,溅得满脚的土。 

有一天同事小黄进了办公室,看外星人一样地看着李奔,李奔疑惑地看着他。小黄诡秘地一笑,拍拍他的肩膀:哥们,恭喜啊! 

恭喜?喜从何来?李奔反倒更迷惑了。 

要买房子了,还不是喜事?小黄贴着他的耳朵说。 

买什么房子?南京房价他妈的那么高,我还能再买房子?李奔笑了,觉得小黄在开玩笑。小黄在社会生活部,时刻关心着房子、车子、票子、股价。 

你不买房子?小黄有些诧异:那你这两天老往民国老街那里转悠什么?找魂哪? 

我找鬼呢!李奔没好气地说。 

呵呵,小黄也笑了。那地方确实有鬼,你真想买房子的话,不要去那里买。 

就是因为前几天出了杀人的事?又不是满街都死了人。李奔说。 

那里闹鬼,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我给你介绍个大师,要买房子你找他,要是想找鬼,也找他!小黄跑回自己的办公室,半天又跑回来,递给了李奔一张名片,指着那个名字说:喏,就是他,老头可牛了。 

夫子庙是南京的名片,许多游客到南京,都想到那里看看。不过很多人看了后都很失望,除了几个仿古的建筑,三四座牌坊,整个就一个市场。桨声灯影也有,却见不到唱后庭花的商女了。贡院的门口,还立着几个从这个考场里走出来的古人铜像,不过,一旁的卖当劳叔叔笑得比他们更好看。 

在卖廉价服装的小姑娘一阵阵的叫卖声里,李奔穿过狭窄的街道,走进了字画玉器市场。他一边走一边看手中的名片。古朴素雅的名片上竖排着几个手写草书字:文物经纪人牛散人。看来小黄说的“真牛”不是虚的,老头连姓都叫牛,牛散人,听起来就像个出世的道人。 

巷子两侧全是字画、玉器,横轴条幅挂的到处都是,奔马、山水扑面而来,还有几个人挽着袖子,提着毛笔在写字。看着写字的一个老头瘦骨嶙峋的样子,李奔忽然想起了一句歇后语:孔老夫子的毛笔杆——有中国特色的老光棍儿。 

在一家字画店面前,李奔仰脸看看店招:子曰斋。他停住了,就是这里。 

店面里有两个老头在下棋,一个胖子光着肩膀,嘴巴含着小紫砂壶喝茶。 

请问,牛老先生是哪位?李奔恭敬地问。 

胖子放下壶,冲其中一个戴老花镜的白须老头努努嘴巴。爸,有人找。 

老头抬抬头,从镜片后看看李奔:鄙人就是。有什么事情吗? 

牛老,你好,我是都市报社的小李,我们报社的小黄让我来找你,说你是文物专家。 

老头一笑,不是专家,混饭的。他冲胖子喊一声:倒茶。李奔忙说:不麻烦了,我主要是想打听一点关于民国老街的房子的事情。 

老头又抬眼看了李奔一下:买房子啊?不要买。 

他伸出手指动了一颗棋子,没抬头,却又重复了一句:不要买! 

为什么?李奔问。 

不要买就是不要买!老头却不说了,只顾低头看棋,忽然冲着对面的老头哈哈一笑说:我输了。 

对面老头油光满面,得意地摸摸脑袋,收拢了棋子。你有事,不下了。他起身出去了。 

李奔在胖老头的凳子上坐了下来。 

你看了最近的报道了?几个记者都来采访我了,这么一炒,那些老房子更疯涨了。牛散人感叹地说。 

民国老房子的事情最近一段时间媒体炒得很热,一家晚报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版面,连续报道“抢救民国老房子”。民国老建筑是南京深藏不露的一笔巨大财富,这些神秘的老房子掩映在幽深的巷子里,一趴就是半个多世纪。这几年,持续的房产大开发让人们的目光再次投向这些老房子。颐和路公馆区的一幢小别墅竟然卖出了三千五百万的天价,据说梅兰芳等人都在这里住过。这一下,民国老房子被炒得更热了。 

旧房子卖那么高的价格,有些过了吧?李奔谨慎地问。 

李奔一直怀疑这纯粹是炒作,据说牛散人就是老房子买卖背后的大手笔,他熟知民国历史掌故,好几项交易背后都是他在推手。 

不要小看旧房子,它们比新楼盘还值钱。牛散人呷口茶,伸出四个手指头。 

艺术上中西合璧,历史上见证风雨,房产上寸土寸金,文物上比四合院还稀少。 

既然这样,你刚才怎么还说“不要买”? 

年轻人,原因有二。其一,那个地方虽然还叫老街,其实已经拆得差不多了。房子还是老的,街道环境变了,也就不值钱了。 

牛散人顿了顿,推推眼镜。我和你讲个事情,1985年的时候,我有个熟人在汉口路搞了一幢二层小楼。前年,汉口路附近新建了几幢商品房,和他的房子面积差不多的,可以卖四百万。这下他心动了,索性把老房子翻建了一遍,今年报价六百万,满想能赶上个涨价潮,哪里知道中央调控,至今没卖出去。 

牛散人摇摇头,要是他不翻新那栋老房子,按现在的行情,可以卖到一千万。 

李奔惊叹一番,转移了话题。那第二个原因呢? 

牛散人收起了笑容,端起茶杯半天不语。李奔顺着牛散人的目光,仿佛穿过层层字画,越拉越长,直接看到了那条街道上的一草一木,一呼一吸。 

那条老街,多的是百年凶宅! 

清茶袅袅,牛散人垂眉顺目,娓娓而谈。 

 
9、凶宅 

我小的时候,就常听老人讲,这条街道上不太平。 

早在明朝的时候,此街被叫作美人巷。据说巷子里有户人家生的女儿美如天仙,闻名全城。这个女孩子平生最喜欢柳树,常说柳为树中美人,柔而不妖。她还亲手在巷子里插柳,经过她的手后,柳树无一不成活,个个婀娜多姿。每当这个女孩子出门插柳的时候,巷子里年轻人都挤破了头,几乎全城的年轻人都来争睹美女风采。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文人士子们的手都不大老实,几次下来,巷子里的柳条几乎都被折光了。一传十,十传百,这条巷子索性被人们称作了折柳巷,原来的名称反而被人忘记了。 

巷子里的柳树折了栽,栽了折,几年间,垂柳漠漠,游人如织,折柳遂成风俗。有一年清明,正当妙龄的女孩子正与同伴在巷子里的一棵大柳树下游玩,却忽然口不能言,只是伸手指着对面柳树,面露恐惧之色。等到众人围过来时,女孩子早已面色发青,一缕幽魂烟消云散了。 

女孩死得如此蹊跷,难道和她指着的柳树有关系?几个胆大的人找来斧头锯子,一阵猛砍,老树轰然倒掉。众人不禁吸口凉气,原来老数的根部早已经腐烂,在树根底下,露出了一个大黑洞。有人大着胆子,挖开洞中浮土,一只黑色的瓷坛赫然露了出来。 

里面莫非装着金银珠宝?众人一哄而上,抢夺中,坛子砰地掉在了地上,碎成了几片,一堆骨灰洒了出来。几个抢在前面的人各抓了一把攥在手里,等到看清是什么东西的时候,个个直吐唾沫,连骂晦气晦气。还有几个心细的,发现坛子的碎片上似乎还贴着字,拼起来一认,竟然是两句偈子:急急如律令,唵嘛叭咪吽。这是镇妖符啊!看来凶多吉少。 

果不其然,黑洞中随后又挖出了一小块石碑,上面刻有数字:两符镇妖,可保安生。后世之人,勿开勿动,勿生贪心。切记避祸。 

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坛子里压住了一个邪恶的妖魂,想必此妖魔法力吓人,引得佛家道家两位高人。联手才把它收住,深埋地下。物换星移,劫数到了,这个妖魔开始不安分了。它在悄悄等待机会。 

恰在此时,巷子里的女孩插柳的时候,将一株柳条插在了妖魂寄身的坛子上方。沉睡的妖魂惊醒了,它喘息着,摸索着,每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