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叱咤乐坛-第4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音乐厅方面立刻与申交协商,变更了原定的演出计划,将原定的3场演出临时增加到了5场,后来又再次增加到了10场。

    消息传出,短短几个小时内所有加场的门票便告售罄。演出之后,观众与媒体都是赞不绝口,世界各地的演出邀约纷至沓来。

    仅仅1990年下半年的秋冬演出季,申交就签署了30场的演出合约,而且合同的金额已经超过了二流乐团的标准,隐隐有着向一流乐团靠近的意思。

    假以时日,申交向着wien爱乐乐团这些超一流乐团靠拢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此次赴美演出的圆满成功,让申交的知名度在世界范围提升极大。申城市政府和申交上下对此都是满意之极,申交的风头也在整个亚洲一时无两。

    1990年夏,孙云的疾病恶化,已经无法正常工作。在与申城zhengfu紧急磋商之后,孙云辞去了申城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一职。考虑到以后可能常住申城,孙云还是接受了申城交响乐团首席顾问的聘书,同时保留了客席指挥的职务。

    长年在世界各地奔波,特别是这一年半在申交处心积虑的改革,让孙云身心俱疲。右手的疾患年复一年越发严重,已经影响到了孙云的指挥工作。所以在见到申城交响乐团在自己两年来的努力下,已经踏上了平稳发展的道路,孙云决定让贤。这样,也等于是自己给自己放上一次大假。

    申交的音乐总监不能空缺,在

    时任申城市长亲自出面邀请下,远赴香江的前任音乐总监陈斜阳先生,返回申城交响乐团再次担任音乐总监。

    申城交响乐团的良好上升势头,这才得以保存下来。

    孙云这个音乐总监,在申交呆的时间并不长,前后只有一年半,但是在乐团的发展历史上却占据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没有他的大力改革,申交是不可能有现在这样良好的声誉和上升空间的。

    这一点,得到了申城zhengfu和所有申交人的肯定。

    卸任之后,孙云的家人担心孙云的身体状况,更担心他的心理变化,于是通过关系介绍了一些唱片公司与孙云接洽,以便给孙云找点事做,打发一下空闲的时间。

    此时,香江、台海以及华夏大陆的流行音乐,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正处于日益红火的阶段。孙云不想让家人担心,加上这些年来他也的确对于流行音乐有点想法,于是接受这几家唱片公司的邀请,购置一批设备,开始为这些公司制作一些市场急需的伴奏带以及其它音乐作品。

    以孙云的才华制作伴奏带绝对是大材小用,很多圈内朋友都劝他出山继续搞古典音乐。可是孙云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绝不允许再像以往那样劳心劳力,如果情况不发生根本的改变,自己的复出将是遥遥无期。不过,流行音乐的制作也让孙云在这一片新的天地找到了不同于以往的乐趣。

    孙云乐在其中!

    赚钱倒是极其次要的事情,人生的价值得以从另一个方面再次体现,这——才是孙云最为看重的。

    所以,这才有了一年之后孙云与叶梓的那次邂逅,这才有了这一对乐坛传奇师徒,这才有了今后的一切。

    人生的境遇,概莫如此。(。)

第三百七十七章 指挥家陈斜阳() 
申城交响乐团的驻地位于申城中心地区的湘南路上,毗邻繁华的商业街海淮路,乐团附近就是申城著名的湘南别墅,人文古迹众多。这里是闹中取静的好地方,放到十年二十年后,那是真正的寸土寸金。

    不过现在,地产开发的大潮还未兴起,这里仍然是一片安宁祥和的街景,老建筑、老商铺、老住家、老弄堂都还依然好好的保存在那里。

    街上,就连过往的车辆也不多,偶尔路过也只听见车轮轧过路面的沙沙声音,没有喇叭的鸣号,就好像司机也不愿打搅这条街上的清净一样。

    出租车停在门口,叶梓付了钱,背着吉他在门卫那里登记妥当,问清方向,这才走进了大门。

    今天是在乐团的排练厅进行排练,叶梓按照门卫的指示,一路向里走去。不一会儿,便走到了一幢爬满了爬墙虎的老式圆顶建筑之前。申城交响乐团的排练厅,便位于这桩建筑的底楼南边。

    排练厅的面积有接近两百平米,是个类似阶梯教室的大屋子。不过一级级的台阶面积不小,演奏员和他们的乐器、谱架放好之后还能有回转的空间。台阶很长,每一级台阶上都能够安排十几位演奏员同时坐下,就像演出时坐在舞台上一样。台阶的高度很小,抬腿动作稍微大一点,就能一下子跨到两米宽度的台阶中心了。

    台阶前方隔着三四米远的地面,有一个小小的三十公分左右高度的凸起平面,那是指挥的位置。在指挥和台阶之间的右侧位置用白漆画了一个方框,一把椅子放在那里,那是给独奏乐手准备的地方。

    房门在跟台阶相对的另一端,只有左边的一扇门。从门口望进来。一排排谱架林立在每一个演奏位置上,等待着他们的主人光临使用。有些不方便移动的大型乐器,比如定音鼓、竖琴、钢琴这些,都静静地安放在各自的位置上。

    这个排练厅有点简陋,不过在当时,大多数的乐团排练厅不会比这个好到哪里去。

    今天的排练时间是定在下午两点开始。叶梓不想让人挑刺,一点四十分就已经赶到了排练厅。不过演奏员们都还没来,只有一个管后勤跑腿的守在门口。

    问过了姓名之类,对方告诉叶梓先去一下总监办公室,陈斜阳要先跟他先见一面。

    在另一幢老房子的二楼最里面,叶梓找到了总监办公室。

    “请进。”

    敲门之后,一个柔和的声音说道。

    叶梓推门进去。

    “你就是叶梓吧?来来来,快进来坐。”陈斜阳站在那里,很热情的招呼叶梓。

    “谢谢陈老师。恩师让我给您带个好,这一次要麻烦您了。”叶梓客客气气的欠身问好,神情态度非常恭敬。

    这不仅是孙云的要求,叶梓自己同样也很钦佩这一位申城乐坛的传奇人物。

    在申城乐坛,陈斜阳是一位异常善于思考并且大胆创新的人物。在其他人还在讨论民乐现代化、交响化的问题时,他就已经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将很多经典的民乐作品用交响乐团的方式进行重新诠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除此之外。他还对西方古典音乐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将诸多华夏元素融入西方音乐当中。乐坛称之为“西乐中奏”。

    叶梓知道在后世。陈斜阳做过一件让人非常吃惊但却大声赞扬的事情。在率团出访astria期间,陈斜阳亲自改编返场曲目《拉德斯基进行曲》,将华夏国粹京剧的元素融入这首著名的乐曲,奏响在古典音乐的圣殿之一——in********,并且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欢迎与喝彩。

    这种举动被领导们批评胆大妄为,但是陈斜阳就是这么做了!事实上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当地媒体盛赞陈斜阳的改编,称其让古老的乐曲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后来,他甚至将《菊花台》这样的流行歌曲改编成古典音乐奉献给乐迷们,这同样受到了乐迷们的喜爱和欢迎。

    陈斜阳一家都是传奇。

    他的母亲姓朱,出身于书香门第。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典型才女,尤其擅长山水画。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朱女士曾与另外四位才女一起在申城举办画展,获得赞誉无数。

    他的父亲更是鼎鼎大名。

    蝶衣先生的名字可能大家并不熟悉,但是说起一些歌曲大家一定耳熟能详:《南屏晚钟》、《情人的眼泪》、《凤凰于飞》、《春风吻上我的脸》、《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等等等等,这些歌曲至今仍在传唱,它们的词作者都是蝶衣先生。一生中,蝶衣先生创作的歌词多达三千多首,其中不乏流芳百世的传世精品。

    在华夏流行歌坛,蝶衣先生的贡献是有目共睹,谁也无法抹杀的。

    面对这样的传奇家族这样的传奇人物,叶梓怎能不恭敬佩服呢?

    “呵呵,孙贤弟有心了。我这里一切安好,你替我谢谢他。”陈斜阳留着地中海式的长发,戴着一副秀气的金丝边眼镜,声音非常温和。

    “好的,陈老师,我替老师谢谢您。”叶梓礼数周全。

    陈斜阳笑道:“好了,我们就不用这么谢来谢去的了。你是孙云的弟子,在我这里那就不是外人,以后要经常联系。这是我家里的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