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叱咤乐坛-第8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有十几个平方,孙云老师当初购置的套鼓就放在那里。

    进去了还没有三分钟,刚才还是懒洋洋的杨正明一阵风儿似的跑了出来。

    “小叶子,你这儿这套鼓是什么牌子?我怎么从来没见到过?”杨正明急急的问道。

    “怎么了老杨,那套鼓的声音不好?不太可能?”叶梓故意这么问道。

    他当然知道里面那套鼓的声音究竟多么出色多么优秀,但是孙云老师当初定制的时候就把品牌logo藏在了鼓里,鼓的外表没有任何铭牌,第一次看见的时候叶梓同样不知道它的品牌。

    杨正明这个鼓手果然也认不出来,不过这套鼓的声音他当然一听就知道好坏。

    “小铃铛”奇怪了:“杨哥,还有你没见过的鼓啊?”

    “别打岔。”杨正明挥手止住了“小铃铛”的继续发问:“小叶子,赶紧说说。”

    “老杨,那套鼓的声音还行?”叶梓顾左右而言他。

    “很棒!真的很棒!还没调试声音就已经棒极了!”杨正明的眼睛里开始冒出点点火花:“我从小到大还没用过声音这么棒的鼓,小叶子,这套鼓到底是什么牌子的,啊?”

    “你觉得这套鼓跟tama和珍珠相比,哪一个更好一点?”叶梓还是没说,继续问道。

    “小叶子你故意的是?tama和珍珠的顶级系列也就这样了。”杨正明有点恼怒,不过还是回答了这个问题。

    黄智健一惊:“老杨,真的假的?你那套tama的…超级明星…也比不上?”

    “比不上比不上,完全比不上。”杨正明极其肯定的说道:“我那套…超级明星…只是tama里面的中档系列,这里的这套鼓我估计是顶级系列,声音真的很棒。小叶子,这到底是什么鼓?”

    “嗐,老杨,声音好你用着不就完了吗,管它究竟是什么牌子的,是?”叶梓还在逗他。

    谁叫他刚才故意整叶梓来的。

    “哎呀~~~”杨正明被叶梓惹恼了:“小叶子你这是想找尅是?再不说我可翻脸了啊!”

    叶梓终于绷不住了:“哈哈哈~~~老杨,没想到你还有这样的时候,真是难得啊。可爱,真可爱,哈哈哈~~~”

    一看杨正明真的摆出一副就要发火的样子,叶梓连忙说道:“好了好了,我说还不行吗?”

    “老杨,难道除了tama和珍珠,你就没有听说过其它鼓的品牌?里面那套鼓就是鼓中的极品dw啊。”

    “老杨,你不会告诉我没听说过dw?”

    一听到dw,杨正明就像被利箭射中了一样,呆了好一会儿,这才长出一口气喃喃自语起来。

    “我就说嘛,这声音简直好到没治了,原来真的是dw,原来这就是dw啊。”

    “我也碰过dw了,我tm终于也算是个人物了啊!”

    杨正明已经痴了。。

第八百十九章 录鼓() 
听到dw这两个字母,乐队的其他成员也全都坐不住了。

    哪怕不是鼓手,不过只要是玩乐队的,对于这个鼓中的极品、唯一一个全部只接受定制而没有成品套装的品牌,乐手们就没有不知道的,而且越是出色的乐手越知道dw的优秀。跟dw比起来,世界上销量排在前两位的tmam和珍珠,也许在商业性上是大大的成功了,但是在乐器的平均品质上,那真的相差很远。dw采用的全定制策略,让他们出品的每一套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更不用说dw套鼓音色之美那更是震撼无伦,超群绝俗。当然话说回来,tama和珍珠的顶级套鼓那也是极其优秀的,这一点无可否认。不过相比之下,dw就根本没有差的东西,出来的就是最好的。

    这是乐队圈子里大家的共识,只是dw套鼓价格高昂,现在这个年代也要至少15000米元起价,华夏大陆平常难得一见罢了。

    没想到叶梓的录音棚里居然藏着这样的一个宝贝。

    “dw?小叶子你确定里面那套鼓就是dw?真的还是假的?”黄智健拉着叶梓,悄悄的但却急切的问道。

    “小铃铛”他们也全都目光炽烈,看向叶梓。

    叶梓撇了撇嘴:“切,我骗你们干嘛,我又拿不到什么好处,不信自己进去看呗。”

    “是要去看看,是要去看看。”黄智健喃喃的说道。

    “那还等什么,赶紧去吧。”最着急的每次都是“小铃铛”。

    “走走走,去看看去。”老戴平时不声不响,这个时候却是相当积极的催了起来。

    “小老鼠”邹成根本二话不说,直接就向录音间走去。走了几步,这才一回身喊了一句。

    “走啊。”

    好嘛,这一下子控制室里的乐手们立刻走得干干净净。杨正明是最晚起身的,不过进到录音室他又变成了第一个。

    别人用走,他是用跑的。

    ……

    “老杨,你再踩几下底鼓……”

    叶梓站在调音台前,极其认真的听着监听音箱里传来的底鼓声音,不时的拿起监听耳机戴上,听一会儿再摘掉,再听音箱里的声音,比较着两者的不同,仔细的调整着底鼓的各项参数。

    一句句要求从调音台上的对讲话筒传到杨正明的监听耳机里。

    “老杨,你把底鼓话筒稍微再往上翘一点,距离拉近一公分……好了吗?好了你再踩两下我听听。”

    “好,声音不错。老杨,打两下军鼓……不要停,继续再来……好,很好。”

    “现在你把底鼓和军鼓同时用起来,我听听声音的平衡性。”

    “啧,老杨,不好意思,你还要把底鼓话筒再拉远一点,半公分左右吧……好,再来一次。”

    “好好,你试一下嗵鼓,一个一个过来,从大嗵开始。”

    “好了,老杨,底鼓、军鼓、嗵鼓同时来一下。”

    “我擦!居然不平衡!我@%#^*……”

    “抱歉啊老杨,还要再调整一下,麻烦你再把底鼓话筒推进去一点点,真真一点点就够了。另外,你把军鼓话筒稍微歪一下……向外歪,也是一点点就够了。”

    “好,老杨你再来,我听听效果。”

    “哎,这才对嘛。”

    “老杨,你打一下吊镲。”

    “现在是踩镲……”

    “老杨,现在你来整套鼓,不要停啊,我来做一下平衡。”

    嗵嗒咚……咚咚……咚嗒嗒咚……

    杨正明不间断的打起鼓来,叶梓在调音台上认真的做着各项参数的调整,该低切的低切,该高切的高切,切除多余的那些不需要的额外声音。不过eq声音频率)和压缩的调整并没有就此进行,那是要等到所有乐器全部录制完毕才能同时进行的,这方面的调整需要考虑各种乐器之间的平衡。

    录鼓真的是相当困难相当耗费时间的一件事情,最困难的就是在做好整套鼓声音平衡的基础上,让鼓的本身音色完全显现出来,同时又能与各种乐器极好的协调起来。

    为了做到这些,不说别的,在录鼓之前光是一个录音话筒的安放,叶梓和杨正明就一起忙了半个小时才搞好。底鼓要放话筒、军鼓要放话筒、吊镲踩镲都要安放话筒来收音,有时候嗵鼓也要安放话筒。

    以为这些话筒就够用了吗?

    呵呵,还不够哦。

    在整套鼓的前方,还会安放一到两只话筒来收音,收集整套鼓打击时最自然的那种声音。有时在鼓手的头顶稍高的位置上,也会再安放一只收音话筒。

    这样加起来,录鼓的时候至少需要七八只话筒,用上十几只话筒也毫不稀奇。而且这些话筒的特性又都各不相同,选择上肯定也会有所不同。

    底鼓的动态最大,只能使用动圈式话筒来收音,如果用上娇。嫩的电容话筒,那就等着给电容话筒“收尸”吧,它们绝对承受不了底鼓那样的瞬间大动态大声压的冲击;军鼓上最好使用那种细长的铅笔状话筒,通过斜伸过来的支架“挤”到军鼓上方,留在鼓头的边缘位置,免得它被鼓棒击打。军鼓的动态和音量,决定了这个地方最好也是使用“皮糙肉厚”的动圈话筒;吊镲和踩镲上方的收音话筒要跟铜钹垂直放置,还要尽可能远离军鼓,以免录入太多的军鼓声音,那么心形话筒就是不错的选择;至于吊顶安放用来收集整套鼓声音的话筒,大振膜的电容话筒当然还是录音师们的首选最爱。

    单单一个话筒就有那么多的讲究只说了一小部分,呵呵),每一支话筒都需要精心安放调试,包括角度、距离、相位、参数、指向性、低切高切等等,整套鼓全部调试到位那当然要花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