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到一九八零-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有当歌手的潜力?”李学初把自己穿越前的经历仔细过了一遍,觉得没有什么可能。自己的事自己知道,前世自己是标准的五音不全,一拉高音就破嗓,中音无磁性,低音不浑厚,哪有半点潜力?因为自觉嗓子不好,平时李学初也羞于开腔唱歌,平时就洗澡时偶尔唱唱自娱自乐,再就和朋友喝了点酒后跑去ktv鬼哭神嚎一番,还时常被嫌弃。

    是别人忽悠自己再报个声乐班,多骗点学费吗?感觉又不像,现在的学习班还不想后世那样无节操,拿着“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借口变着法儿的让小孩学这学那的,其实就是想多收两钱,把人忽悠进去了教的也不专心,最后孩子出来了跟进去时一比,进步不大。一句“没天赋”,学费算白搭进去了。八十年代的现在还是普遍都比较有职业操守的,没后世那么一心向钱看。

    难道是小时候的天赋被浪费掉了,还是现在突然有天赋了?

    回到新住处,李学初站在大镜子前盯着自己看,脑袋里使劲地回想着前世十四五岁时的样子。平时不仔细想时,印象里十几年前的样子像浴室的镜子一般模模糊糊。照着现在的模板,前世的那个屁孩的模样慢慢清晰起来,两相比对,真发现了不少不同之处。

    首先是身高,前世这个年龄有多高?记不清了,但是记得是比较矮的。自己变声期的时候大概是初中吧,初二还是初三忘了,那时候在班级里自己是坐在教室的前排,应该是一米五的样子吧?初三高一两年是身高串得最快的时候,高中分班时自己的位置就到中间偏后去了。高二高三时就慢了下来,高考体检时好像是一米七二,大学四年下来就没什么长了,最后固定在一米七三上。

    现在自己身高在一米六出头,正处于变声期后期。按照前世的经验以后两年就是长个子的高峰期,身高会像豆芽似得猛往上窜。如果没意外的话,大概能长到一米八以上吧?

    然后看细节,脸没啥大变化,跟自己小时候应该是基本相像。当然,如果不像的话恐怕自己早就注意了。将双手放在面前摊开细细检查。身体变小后感觉手没小到哪里去,和“同龄人”比的话好像偏大了一些,十指修长灵活也比较有力,十指分别下压时别的手指不像以前那样跟着下去,基本上指随心动,手掌也比较宽大。明显跟以前有区别。这就是传说中的“适合弹琴的手”了吧?脚也差不多,后世穿来的鞋子感觉变得宽松了点,不过基本也还能穿。

    再就声音了,男子变声期前后声音变化是比较大的,变声前尖细、变声后浑厚,大相径庭。所以之前也没多在意。现在被这事提醒了一下,照着音乐课的规范“啊啊啊”的拉了几声高低音,似乎好了些。再压下公鸭嗓挑了首后世的歌清唱几句,似乎还过得去,但天赋什么的自己不太看得出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头脑了。大脑是人体里最复杂最难说清楚的东西了。按医学科普知识来说,大脑发育正常七八岁就接近了成人水平,到十七岁时就基本停止了,以后增长的都是些知识量跟工作、社交、生活等各种经验技能。自己从二零一四穿到一九八零,身体奇异的变小了,不过智力应该是一样的,这是李学初一直以来的想法。

    那么把现在的自己跟两个月前穿越之前的自己做做对比。有些方面的差异还是挺明显的。首先是记忆,原先看的电影除了印象特别深刻的基本就记个大概情节要说出某段台词什么的恐怕得再看一遍才说得出来,但在后来写时,之前看过的电影都像在脑海中回放似得从记忆深处浮出水面来。原先自己以为是变年轻了思维变活跃了一些,再加上心里给自己的压力激发出的潜能,现在仔细想想好像也不光因为这个。找出一份香江的报纸,随便找了个版块默默记了起来,再等两分钟。闭上眼睛开始回想,三千来字的章节每个字都记得清清楚楚。自己以前肯定没有这么好的记忆力。

    再就头脑反应速度,像《最牛大脑》里似得给自己出了个乘法心算题,默默算了下得出结果,再拿笔在纸上演算一遍,答案正确。又换了几个题目试了几次,也差不多。没有像《最牛大脑》里的那几个**一样夸张,但完胜以前的自己。

    再其他能想到的方面都测试了一番,得出的结论也都大同小异。

    怎么回事,这还是自己吗?

    最后,李学初算是得出了个不算结论的结论:好像自己被“优化”过了?各方面都和原来的自己有所相似,但好像又都比以前高出一截的样子。

    穿越还附带优化功能啊?当初自己看到那个“时空隧道”时没多想就进去了,后来想想真是很欠考虑。那什么“时空隧道”给人的感觉起来就像“黑洞”什么之类的超神秘存在,进去了能全须全尾的出来就算幸运了。谁敢保证没个辐射什么的,或者半途直接分解成原子之类的想起来也比现在的情况正常吧?还能给个大活人搞个像“基因改良”似的,宇宙的产物会有这种人性化的功能?

    想到这里,李学初忽然觉得全身发冷。这肯定不是自然产物,只有人或者其他高智慧生命才会搞这个。那是谁会去造这种东西呢,外星人?未来人?为什么自己放着不用,我用了他知不知道?还是说我成了别人的小白鼠?看到我没问题了他再亲自体验?

    李学初头皮发麻的看了看四周,隐约觉得有双眼睛从极远处穿过墙壁注视着他的一切。自己的一举一动、吃喝拉撒睡似乎都暴露在他面前,一览无余。而自己的人生是不是也被一条无形的牵扯着,在自己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被人规划着呢?

    脑袋里漫无边际地胡思乱想了半天,李学初低头苦笑了一下。

    这种即视感,真的好像楚门啊,不过其实可能性低得微乎其微。就算隧道是人造的,出现在自己面前也很有可能是偶然。大概是后世有人做时空试验时造成的时空误差之类的吧?听着怪异不过反而更说的通。如果真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个人的话,那人对自己来说也是强大如神明般的存在了,自己能拿他有什么办法?

    不管原因是什么,李学初还是暗暗下定了决心。

    从今天起,我想做什么就去做,想要什么就全力去争取。人生只不过短短几十载,既然让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那就一定要活得精彩。

    既然说有做歌手的潜力,那就去做吧,总比什么都不去尝试要好得多了。

第十二章:新艺城和光头麦加() 
麦加这段时间来正是踌躇满志之时。

    今年初,九龙巴士老板,大亨雷觉昆挥舞着支票组建起了丽声院线,一举杀入香江电影行业。至此,香江电影从原先的邵氏嘉禾两强鼎立进入了三国争霸的时代。

    原先两个人抢的市场份额,现在又多出了一个抢饭碗的了。邵氏跟嘉禾怎么可能善罢甘休?在丽声成立之初,两个原本互相看不顺眼的对头默契地各自下了封杀令。私底下警告香江各电影公司不得将电影放到丽声院线播放,否则将切断其旗下电影的外埠发行渠道。而丽声才刚刚起步,根本没有外埠发行渠道。

    香江电影的盈利渠道除了本埠票房市场外,外埠市场也占了很大份额,主要是台湾和东南亚市场以及韩日市场。其中,嘉禾几乎独霸了韩日市场,而邵氏在东南亚市场中树大根深,台湾市场也是各自占了一块山头。可以说,被两家封杀了,基本就是与外埠断绝了。

    封杀令一下,个把月来几乎没有电影公司上门,只能拿些旧片和一些没名堂的小公司出品的粗制滥造的低成本电影来撑场子。院线旗下十几家影院天天亏损。

    不过雷大亨也是杀伐果断之辈,首先是率先废除了香江现在通行的包底金制度。包底金制度算是院线的一个霸王条款了,就是要求制片方的电影要在影院放映的话,就要向影院缴纳租金。这个条款下,电影院只要有片放,基本不会有什么亏损,电影的票房风险基本上都压在了制片方头上。包底金算是悬在制片方头上的一把剑。

    包底金制度一废除,很有一部分电影公司踢开了僧多粥少的嘉禾和基本自产自销的邵氏,转投到了丽声的怀抱中去,毕竟这是看的到的利益而外埠票房卖的火的电影只是少数。

    就这样丽声院线算是突围成功了,而邵氏和嘉禾暂时还舍不得这块肥肉。

    不过光是这样还是成不了大气候,一旦两家也割舍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