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方鸿渐-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那次给日本商人秋田一郎送匾,杨辉报的是牺牲自己、成全工友的决心,觉得自己很伟大,工友们也都非常佩服、尊敬自己,而工钱也非常顺利的讨了回来,本来一切都显得这么的顺利和完美,可偏偏事情之后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首先杨辉被迫参加了日本人召开的“中日亲善”新闻发布会,其实杨辉自己是不想去的,但是在日军枪口的逼迫下只得无奈的参加了,再然后就是被迫加入了秋田一郎的秋天公司,很明显日本人这是打算用杨辉做一面旗子来彰显中日亲善。

    可是在这件事之后,杨辉却发现自己头上的这顶“汉奸”帽子算是彻底的摘不下去了,自从他上了报纸之后,他感觉无论自己走到哪里都有人在背后指指点点的,家里的窗子都被人砸烂过好几次,甚至连父母亲人都声称要跟自己断绝关系,最让他受不了的就是当初他为之牺牲的那些工友也开始骂他是汉奸,说他本来就想当汉奸,所以当时才会假作站出来替大家牺牲。

    而更荒诞的是,有一个在众人面前骂自己骂得最起劲的工友,却在一天晚上偷偷的单独找到他,泪流满面的解释道,自己并不想骂你,可是现在所有人都说你杨辉是汉奸,如果我不骂你的话,他们就得以为我是在同情汉奸、甚至其实我也跟你一样想当汉奸,所以兄弟实在对不住,这事儿就得委屈你了,反正当时你也说了“为了大家、这个汉奸我认了”,那你就干脆认到底算了。

    知道这一切的杨辉当时连想死的心都有了,可他转念一想,如果自己就这么死了,那些人也不会说什么好话,没准还会得意于靠自己的嘴皮子除掉一个汉奸呢。既然你们都这么想让我当汉奸,那好、那我就当给你们看,让你们见识见识一个真正的汉奸是什么样的!

    听了杨辉的叙述,方鸿渐不由得摇摇头感慨道:“哎,真是世事无常。杨兄弟,我能体会你的心情,但说实话我不能理解你的做法,因为我们为人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能这么轻易的就受到别人的影响,我劝你最好能找个清净、没人打扰的地方好好冷静一下,好好思考一下自己将来的路。”

    而杨辉则苦笑着答道:“现在整个中国烽烟处处,到哪里去找这么一块清静之地呢?算了,我还是走一步看一步吧。”说完,就颓唐的离开了。

    好在并不是所有的探望者带来了都是这种让人不舒服的消息,就在方鸿渐即将出院的时候,忽然北野政次异常兴奋的冲进来对他喊道:“方先生,好消息、好消息啊,您的《论维生素K与紫花苜蓿》成功的在下一期的柳叶刀上发表了!而且维生素K的发现者丹麦化学家达姆先生也在论文后面附加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您的发现等于帮助他论证了维生素K的存在,他还说要在近期来到上海拜访您。”

    前世为了一篇能够在职称评选上加分的论文方鸿渐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如果不是穿越的话,估计他永远也想不到自己会有在柳叶刀这种最具权威性的医学杂志发表论文的机会,可以说这个奖励才是他穿越至今最为珍惜的。

    另外从达姆的附注上方鸿渐也看到了柳叶刀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为了论证一篇论文的真实性,居然不惜找到了维生素K的发现者达姆先生。

    而且好消息还不止于此,几天之后一名带着眼镜、清瘦而又矍铄的欧洲老人前来拜访,一进门就很客气的问道:“您就是方鸿渐方先生吧?”

    方鸿渐不明所以的点点头答道:“我就是,请问老先生您是?”

    “请允许我自我介绍一下,我是Francis Lister Hawks Pott,您也可以叫我的中文名字卜舫济,我现在是上海基督教联合大学的校董之一。”可能是看到了方鸿渐脸上有些不解的神情,于是老人又继续解释道:“可能方先生对上海基督教联合大学不太熟悉,这是今年我们圣约翰大学与沪江大学、东吴大学、之江大学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共同组建的。”

    听到圣约翰大学的名字,方鸿渐顿时反应了过来,因为他最为崇拜的外科学专家吴肇光先生就是毕业于这座圣约翰大学,说起来这所圣约翰大学绝对算得上是当时全上海乃至全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也是中国第一所全英语授课的学校,该校的校友可以说是影响甚至改变了中国乃至世界近现代的无数领域。简单的说几个,主持卢浮宫扩建工程的建筑大师贝聿铭、有着“中国第一外交家”之称的顾维钧、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项“韬奋奖”的来源者邹韬奋、南开大学的创建者张伯苓、民生银行首任董事长全国工商联主席经叔平、火柴大王刘鸿生、连战的祖父连横、美国亚洲商会主席蒋一成、汉语拼音的创造者周有光,还有宋子文、宋子良、宋子安、孔祥熙、林语堂、张爱玲、荣毅仁等等这些不需要我介绍的名人都是出自圣约翰大学。

    而这个看似普通的小老头卜舫济更是牛到当了52年的圣约翰大学校长,52年啊,估计古今中外再也找不到一个能比他在任时间更长的大学校长了。。。。。。

    意识到原来眼前站着的是这么一位牛人,方鸿渐不禁肃然起敬,连忙站起身微微鞠躬道:“您好,卜校长,请问您找晚辈有什么事儿么?”

    “是这样的、方先生,我看到了您在柳叶刀上发表的这篇论文,并且也了解了一下您在法租界乃至整个上海医学界的名气,所以我想邀请您以客座讲师的身份加入我们圣约翰大学、哦不、现在要叫上海基督教大学的医学院,不知道您愿不愿意?”卜舫济缓缓的说道。

第三十五章 梅子(为执事老吴加更)() 
“梅子,你看这大房子漂亮吧,比咱们住的弄堂强多了吧!以后这就是咱们的家了,到时候我再把你爸妈和我爸妈都接过来,咱们一起过好日子。”杨辉拉着身边一个面容清秀、穿着朴素的年轻女孩兴奋的说道。

    而女孩则怯生生的问道:“辉哥,这里、这里不是许老板的别墅么?”

    “哎呀,那都是以前的事儿了,许茂光那个老家伙已经被定为抗日分子击毙了,他的家产也都被皇军给抄走了,然后这栋房子秋田先生就赏给我了。”杨辉得意的解释道。

    “那许太太和许小姐呢?这里不是她们的家么?”梅子追问道。

    杨辉不以为意的摆摆手道:“她们的家?哼,要不是你辉哥我看她们娘俩可怜,帮她们在秋田先生面前求了求情,她们都得被送到虹口的海乃家,还想要房子?真是美死她们了。”

    一听到“海乃家”这三个字,梅子不由自主的就是一哆嗦,因为位于虹口公平路公平里弄堂的海乃家是日军在上海建立的最大的慰安所,那里是所有上海女孩的噩梦和地狱,据说每天都有被折磨致死的女孩尸体从那里抬出来。(日军占领时期,上海类似海乃家这样的慰安所至少有166家之多。。。。。。)

    避开海乃家这个话题之后,梅子又问道:“辉哥,现在既然许老板的面粉厂归日本人了,那他们还招不招工人啊?”

    杨辉听到这个问题,转过头上下打量了一下梅子,然后冷声问道:“梅子,这事儿是别人让你问我的吧?”

    梅子点点头答道:“嗯,胡伯和小福他们都托我问问你,毕竟现在上海的工作实在是太难找了。”

    “有什么难找的?之前他们不是说了么,租界那里新开了几千家厂子,像他们这样的老手到了那里不都得抢着要么?”杨辉语气不善的说道。

    “哎呀,租界里面开的厂子是多,可大多数都是囤货炒货的,就没几家正经生产做东西的,而且即便有,他们也都更愿意去雇佣那些逃难的人,而不愿意雇佣胡伯他们这样的老工人。”梅子抱怨道。

    其实梅子所说的情况杨辉心里很清楚,虽然因为租界内涌入了上海和周边城市的很多有钱人,工厂也新开了不少,现在总共大约有四千多家,但因为整个大背景都是战乱,所以大家也不知道租界这块孤岛到底能够坚持多久,所以绝大多数商人都不敢投入巨资、发展实业,甚至还出现了“工不如商、商不如囤积、囤积不如投机”的现象,这样下来自然需求的工人数量大为减少。

    即便少数有做实业的,比如造纸业、毛纺、染料等行业,也都宁可去招募难民,而不愿意招募上海原有的老工人,因为难民的工资低啊,甚至都不要工钱、给口饭吃就行,而上海的老工人则还想保持以前的工资水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