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农家乐悠悠-第3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跑的缘故,便忍不住数落了几句。

    可不论李氏说什么,林二牛只憨憨的笑着,一双眼睛也是不错眼的在李氏身上盯着,且生平头一回当着儿女的面,对李氏说了句甜言蜜语,“瘦了,是想媳妇想的。”

    李氏没防他素日里闷不吭声的,这回竟当着孩子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来,立时便停了手上收拾的动作,面颊也不禁染红,再一转眼,看着女儿眼里止不住的笑意,就连小小的安哥儿,都捂着嘴儿偷笑的样子,更是觉得脸上烧的慌。

    没好气的看了自己男人一眼,良久才憋了一句,“难不成你变黑了,也是想媳妇想的啊!”

    林二牛方才也是一时情不自禁,媳妇离家这么长的时间,他是真的想了,尤其是年下的时候,看着旁人家热热闹闹的,更是想念媳妇和孩子,想的心里发慌。

    他一个大老粗,平时倒床就睡,睡着了雷打不动的人,这回竟也尝过了‘食不知味,夜不能寐’的难受滋味。

    此时,听到媳妇发问,倒又恢复了往日的憨傻,搓了搓粗大的手掌,嘿嘿笑了一笑,“那是下田干活晒的——”

    林小桥实在忍不下去了,先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随后,便捧着肚子笑的停不下来,自己老爹真的是太逗了!

    安哥儿虽有些懵懂,不知姐姐为何如此狂笑,但也跟着在一旁‘咯咯’直笑,不大一会儿,姐弟两便笑作一团。

    随后几日,李氏和林小桥忙着,将带回来的一些土产和衣料之物,分作几份,派人送去给各个亲友,顺便去报个喜讯,连老宅那边也未曾落下。

    姥姥孙氏知道自己得了一个重外孙子,自是十分高兴,忙忙的带着儿媳和孙子过来,细细的问了问自己外孙女和重外孙的情况。

    顺便也将李氏数落了一顿,说她不知轻重,竟把小小的安哥儿,也带着走了这么长的行程,殊不知孩子年岁小,经不起颠簸

    接着,林小桥的小姨一家子也齐齐过来道贺,至于,小叔一家子,来的稍微晚了一些。

    不过这也是情有可原,他们一家子最近实在是太忙了一些,林小牛要守着铺子不得空闲,而赵氏近来刚刚替自己大女儿林小花,寻了一门亲事,男方姓钱,名方正,家境殷实,是个小商户,铺子就开在小叔家铺子的旁边。

    听说,那钱方正在自家铺子外,见过林小花几回,便看上眼了,因此,亲事是男方那边主动提的,私下问过赵氏的意见之后,才派了媒人上门提亲。

    其实,事实上,赵氏看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就存了要替她寻个好亲事的心思,可她一介妇道人家,不是在铺子里,就是在家里,好亲事也没处可寻去。

    但,因为钱家铺子就开在近旁,赵氏时常能够看到相貌端正,又待人有礼的钱方正,也是颇有好感,几下寻思了一番,便偶尔让女儿过来铺子送送饭什么的,就为了看看,这两人到底能不能看对了眼去。

    可是,许是女儿年岁不大,她又从没在女儿面前,说道过这种事情,因此,林小花一直都不见开窍,看见了钱方正,就跟看着个稍微熟悉点的陌生人似的。

    赵氏心里便有些挫败感,本想弃了那个念头,恰在这时,钱家老母却是主动登门,明里暗里的透露了那个意思。

    这下子,两家人自然是一拍即合,迅速的达成了共鸣,再过两日恰是两家人约定了,要过文定的日子。

    赵氏自然忙的一刻都不得闲,直到夜色降临,他们夫妇两才带了小儿子过来,而林小花因为害羞,也怕长辈们拿她打趣,便躲在家里没有过来,她妹妹林小草便也留在家里陪着姐姐。

    而同样得了消息的老宅那头,却是没有一人过来,不过,李氏也并不计较这些,在她心里,周氏等人不来才是最好,只要平日里他们能够安安生生的,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不想着过来,找他们一家子的麻烦,便是最大的幸事。

    至于林二牛,原本他是全家人里面,最对老宅那边抱有幻想的人,现在,经了这么些年的屡屡失望,也已经开始变得麻木了,不再妄想着期盼那些不切实际的亲情。

    四月初时,郑寡妇从京城回来,得知林小溪生了个大胖小子,也是高兴,亲手做了几套小衣服,跟着李氏为顺哥儿准备的一箱衣裳鞋袜和玩具,一块儿捎了过去。

    接着,便与李氏商议起了,陈学文与林小桥的婚期,儿子年纪渐长,身边总没个人操持内务也不行,恰好再过几个月,林小桥就满了十五周岁,因此,郑寡妇希望二人的婚期,能够早早的定下,最好是林小桥及笄之后,便能大婚。

    而李氏,前年刚嫁了一个闺女,今年要是再嫁出一个,自是心里千般不舍,但是,她也知道学文那孩子,年纪不小,又等了女儿这么多年,也没有情理再让人家等下去。

    且,闺女所嫁之人,本就是千好万好的,李氏也不觉着,闺女嫁人之后,会有什么顾忌,左右思量之下,自己倒也想通了,与郑寡妇一块,给这对小儿女,定下了九月二十五的婚期。

    婚期敲定后,郑寡妇当即便去信,告知了自己的儿子,也好让他有所准备。

    而李氏,则开始张罗起了,为闺女置办嫁妆的差事,一应家具都是与大女儿林小溪一起打的,都锁在了自家的后院里面

    ,因此,这家具是无需再置办了。

    至于其它,一桩桩一件件的,都可以照着大女儿那时候的例子来办,但是,这嫁妆一事,又是闺女出门子的关键要事,李氏一人有时也拿不到决断,想想上回大女儿嫁人之前,一应事务都有小女儿在一旁协助帮助,这回总不好再找她过来。

    李氏想了想,还是去找了自己的好友郑寡妇,让她帮着拿拿主意,郑寡妇自是不会拒绝,因此,林小桥的一应嫁妆,都是在自己亲娘与未来婆婆的商议之下,定下来的。

    七月底,陈学文来信告知,他已调任为荆昌同知,府衙就在安平镇所归属的省府下的荆昌县,即日便动身前往在职任地。

    另外,待他与现任同知完成交接之后,他便会向自己的上峰知府大人,提交婚假申请,想来应该会有一个月的假期。

    得知这一消息,林小桥无疑是十分高兴的,旁的不说,陈学文调任荆昌同知,至少可以让她日后回娘家方便许多。

    况且,她本就不喜京城那片繁华地界,原先她还只以为,陈学文并未将这事放在心上,现在看来,他定是一早便已经在谋划着了。林小桥想着他的一番用心,也是忍不住的心里泛着甜蜜,连对于自己成婚后的,那最后一丁点儿的茫然,都消失了。

    八月十五,林小桥在家里度过了最后一个中秋佳节,大郎二郎两兄弟虽任地都不算太远,若是成心想回来与家人一起过节,只需请上两三日的假期便可,他们这种地方小官,原本一年就是有二十天左右的流动假期,扣除年假之外,平日里也还是有十来天的休假。

    但是,兄弟俩一心想着回来,参加小妹的婚礼,这回便没有请假归来,将假期攒着,待到九月份再回来。

    果真日子进了九月,兄弟姐妹们便陆陆续续的赶了回来,第一个赶到的,便是林小桥的姐姐林小溪。

    陆浩杰在宁远任期满了三年之后,又被调去了邻省的茂定县任县令,虽只是平调,但茂定县离着安平镇的距离,却着实是近了许多,原先林小溪回趟娘家,至少也要走个二十天的路程,现在却只需要十天不到的时间。

    对于林小桥来说,自己亲姐姐的到来,不可谓不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自三个月前开始,李氏便开始拘着她不让出去,日日将她关在屋里‘绣嫁妆’。

    哪怕林小桥再三自戳其短,声明自己连个鸳鸯都绣不成,关在屋里也是徒然,但李氏却还是坚持不放她出来,“原本,姑娘家的嫁妆,都该是自己动手绣制的,但我也知道你女工拿不出手,虽说有绿竹给你绣了大半的嫁妆,但是,好歹那嫁衣,你总得自己个儿在上面动上几针吧。”

    “那娘就不怕我动了针,那嫁衣就毁了?”林小桥干脆的回道。

    李氏对于闺女这副态度,简直气到无言,良久才咬着牙说道,“那嫁衣,你就别绣了!就绣个盖头吧,不许旁人帮手,你要是一次绣不好,就重新再绣一个,反正咱家现在也不缺那点儿布——”

    得了这话,林小桥也知,这回李氏不是与她说着玩的,便也只能认命的窝在房里,绣起了盖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