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大宋小地主-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这不知不觉都快成为灰原镇的名人了。”赵原心里嘀咕道。

第四十五章 赶过年集(一)() 
即将过去的广政二十一年,灰原镇乃至整个丹棱县境内还算是风调雨顺,没有战乱匪患,来赶集的各个村的村民们脸上都带着笑意,大多数人家都是全家出动,集市上人流量很大,算得上是人山人海。

    但是集市上也不全都是笑脸,在牙行附近就有一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跟一个十三岁左右的女孩愁眉苦脸的,他们是从南唐所在的江州一路向西逃难到丹棱的,因为后周与南唐的战争,本来还是小富之家的陶蒲一家,一下子就变成了难民。

    跟着躲避战乱的大部队,一路辗转了几百公里,后来听说蜀地还算平稳,一家子流落到了蜀地,中途很多人都走散了。

    “爹,咱们真的要卖身求活吗?”陶蒲的女儿陶迎春面色愁苦地问因为长途奔波,困苦不堪的的陶蒲道。

    “我们已经没有办法了,家里带出来的粮食和钱早在两个月前就全部花光了,本来想着到这么一个小镇子上,能够找点活干,也能够活下去,可是你娘和弟弟现在都生病了,不卖身还有什么办法呢?”陶蒲老泪纵横地说道。

    因为这场大雪,陶蒲一家又正从丹棱县城往灰原镇走,路上陶迎春的娘和弟弟都感染了风寒,一下子病倒了,没有办法的陶蒲只有将妻子和儿子安置在集市不远的,一栋新修不久的房子外边的棚子里,自己和女儿来到集市上想办法。

    打听到了灰原镇牙行所在的地方,陶蒲带着女儿来到了牙行。站在牙行外边,两人却不知道怎么才能够让人买了自己一家。想当初在江州,也算是薄有身家,没想到现在却逼到了现在这一步。

    赵原一家跟着孟父一家子来到了集市上,因为集市上人太多了,就分开各自行动。赵原带着孟颖和珞珞、孟小宝将小毛驴黑虎牵到福宁楼外寄存着,跟掌柜万福和伙计打了个招呼,和孟颖一人牵着一个小家伙,就在集市上逛了起来。

    “珞珞、小宝,今天你们一人一百文铜钱,想买东西自己买。”赵原笑着将两串分别串着一百文铜钱的钱串递给珞珞和小宝。

    “好多钱呀,小宝叔,你想买什么呢?”珞珞开心地接过赵原递过来的铜钱,放到自己的背包里,问道。

    “我不知道呀,买好吃的。”小宝眼睛往周围的摊铺里瞄着。

    上次孟小宝到赵原家的时候,孟颖就用万云君送的毛皮和布料,给小宝也缝了一个双肩包。不过跟珞珞的背包相比,小宝的背包要大一些,珞珞的要小一些,而且珞珞的包上还绣着一只老鼠图案,这当然是赵原画的,孟颖绣的。

    珞珞和小宝将包背在身前,跟着赵原和孟颖,随着人流走着,街道两边的摊铺前,总有几个人围着跟老板讨价还价,加上行人相互之间的聊天声、各个摊铺的叫卖声,整个集市显得非常吵闹。

    “小颖,你有什么想买的东西吗?”赵原问道。

    “家里面什么都有,好像没有什么要买的东西。”孟颖摇摇头说道。

    赵原来赶过年集,一方面是因为要去岳父家吃刨汤,另一方面是喜欢这种热闹的氛围,其实买不买东西,一点都不重要。

    “咦,居然有梨子卖,这大冬天的,怎么保存下来的?”突然赵原看到了街道边有人摆着两框梨子叫卖着。。。

    “小叔,我们买点梨子吧?”珞珞听到赵原的话,马上说道。

    梨子一般是秋天的时候成熟,能够保存到现在应该很不容易,这个时代可没有冷库或者防腐剂之类的东西。

    梨子是常见的砂梨,果皮为褐色,可能是这个时代没有农药的关系,梨子形状并不规则,有被蜂子等昆虫叮咬过后形成的疙瘩,但是并不影响食用。

    “好,我们买梨子。”赵原笑着说道,这个时代的食物都很好,但是水果却十分短缺,几次赶集也没有看到有多少水果卖。

    “老板,你这梨子怎么卖的呀?”走到买梨子的老农跟前,赵原问道。

    “四十文。”老农闭着两只手指说道。

    “这么贵呀,能不能便宜点。”孟颖搭话道。

    “不贵呢,现在还有几天就过年了,你看整个集市上,还有谁家有这么新鲜的梨子卖。”卖梨子的老农说道。

    “这样吧,老伯,你这两框梨我们都买了,算三十文一斤。”赵原笑着说道。

    “这太少了,梨子保存到现在可不容易,才三十文铁钱,太少了。”老伯摇摇头说道。

    “等等,老伯你说的四十文是四十文铁钱?”赵原问道。

    “对呀,难不成还是四十文铜钱呀?”老伯瞪大眼睛说道。

    “好吧,我们搞错了,就四十文铁钱,我们都要了,能不能帮我们送到福宁楼一下。”赵原跟孟颖对视了一眼,笑着说道。

    “都要了?”老伯再次确认道。

    “对,都要了,老伯哪里人呀,这梨不好保存呀。”称完重,赵原拿过几个梨,给孟颖和两个小家伙一人递了一个。

    “我是镇南边垭口村的,我家有一片梨山呢,那里有个山洞,我的梨子都是保存在山洞里,不然怎么也放不到现在。”老伯笑着说道。

    “嗯,挺甜的,老伯你家有没有梨子的树苗卖呀,我想买点梨树到我家的地里栽着。”赵原又问道。

    “有呢,梨山上面多的是,小哥你要多少,以前别人去都是直接挖几棵送给别人。”老伯说道。

    “我家就在离集市不远的下河坝那里,下河坝旁边的那座山老伯知道吧,我准备在那山上栽一些果树。”赵原笑着说道。

    “我知道那里,前段时间刚开荒出来那一片地,原来是小哥你呀,不简单,那山不小,要栽梨树需要的树苗也挺多的,小哥你看能给个什么价钱?”老伯问道。

    “老伯家的那些梨子树幼苗都是多大的?”赵原问道。

    “适合移栽的,大的有四年左右的,小的有一年左右的。”老伯想了想说道。

    “大的是不是都要开始挂果了?”

    “对,已经开始挂果了。”老伯点点头说道,想不到这个年轻的小哥居然还懂一些果树。

第四十六章 赶过年集(二)() 
“老伯你也知道,我的那片山需要的果树苗不少,当然了,也不会全部都栽梨树,所以四年生的树苗我可以给一百文铁钱一株,三年生的八十文铁钱,两年生的四十文,一年生的十文。”赵原想了想后说道。

    “中,就按这个价,小哥你什么时候要?”

    “开年吧,等雪化了才能移栽呀,我先把买梨子的钱给你吧。”赵原笑着说道。

    “好,两框梨子一共八十五斤,去掉框子四斤的重量,就算八十斤吧。”老伯笑着说道。

    “好,四十文铁钱一斤,那就是八百文铜钱。”赵原说道。

    “对,是这个数。”老伯笑呵呵地说道,本来水果很贵,在集市上一般都不好卖,今天赶过年集,老伯才挑这么多梨子到集市上来,没想到遇到赵原这么爽快的。

    “给,这是八百文铜钱。”赵原从随身带着的褡裢里取出一串一贯的铜钱,取下两百文,将剩下的递给老伯。

    买完梨子,赵原一家又带着老伯到了福宁楼,跟掌柜万福打了个招呼后,用麻袋将梨子装起来,寄存在酒楼,等回去的时候再带回去。

    “原哥,我们买了这么多梨子,一会回家的时候怎么带回去呀?”走出福宁楼,和老伯道别后,孟颖问道。

    “一会我们去牙行看一下,有没有调教好的驴车卖,有的话就买一辆。”赵原想了想,说道。

    “小叔,以后要让黑虎拉车吗?”珞珞问道。

    “不用黑虎,黑虎还太小了,我们再买一头大毛驴。”赵原摸了摸珞珞的头发,笑着说道。

    “那我就放心了,黑虎驮我到奶奶家都累得只喘气呢。”珞珞说道。

    “那我们现在去牙行?”孟颖问道。

    “不急,我们先逛逛吧,逛一会了再去牙行。”赵原摇摇头说道。

    回到街上,赵原四人继续逛着,不是遇到熟人相互聊几句,又继续逛着,珞珞和小宝的背包是绝对吸睛的存在,特别是珞珞的背包,上面绣着的老鼠十分生动。

    走到集市上最大的杂货铺,店铺里有很多人围着买东西。

    “小叔,我认识那几个字,是黄记杂货铺吧。”珞珞指着杂货铺的幌子说道。

    “对,就是黄记杂货铺,小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