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不到此人还真是有壮士割腕之志啊;”

    眼前之人不是别人;正是前些日子被朱建当庭贬为白衣的东林党魁钱谦益;此时的钱谦益正匍匐跪倒在地;却是看不出表情模样;不过这数九寒冬的日子;看着钱谦益那略显有些瑟瑟发抖的身姿;朱建却是也能猜得出;这钱谦益当是跪了整整一宿;

    “早知今日;有何必当初呢;”

    朱建却是暗自摆了摆头;既然却是吩咐下去;将这钱谦益带到南楹先下去休息;之后再带到乾清宫;

    却说对于朱建而言;钱谦益身为臣子虽是不忠;但毕竟是大明的臣子;他朱建也不会做到太绝;若果真是那般;不说在朝臣中人心丧失;却也是人人心寒;

    “罪。。。。。。罪臣谢过陛。。。。。陛下;”

    当钱谦益被扶下去之时;嘴已然有些哆嗦;尽管如此;钱谦益却是颤巍巍的从怀中取过一封信件递与朱建道;

    “罪臣该。。。。。。该死;这。。。。。。这是福王与罪臣的信。。。。。。信;”

    话刚说完;钱谦益已然昏厥过去;而面对钱谦益掏出來的那份信件;朱建先是一愣;继而却是努了努嘴;一时间却是想到了什么;嘴角却是微微露出丝毫笑意;

    “诸位臣工;朕先行回宫;”

    不多时;乾清宫大殿之中;

    “诸位;今日早朝;想來有一事诸位怕是有所耳闻了吧;”

    言及此处;朱建却是笑了笑;

    却说昨夜京营兵变之事;虽说是被朱建得到消息;抢先一步得以平息;但是朱建却是相信这满朝大臣之中;那定是也有与福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大臣;

    于此同时;为了让昨夜兵变之事;形成一股舆论;朱建已然派出‘铁血’暗中将消息传播;故而当大臣们一大早上朝來时;一路上那却都是基本上有所耳闻;

    “陛下;福王乃是陛下叔父;坊间传言福王谋划兵变;怕是尚需核实清楚;”

    说话之人;乃是礼部右侍郎张四知;虽说帝师;但是朱建却是明白此人乃是一代庸才;而且來自后世的记忆;此人身为帝师;委身事清;却是为朱建所不齿的;

    而就在张四知话语刚一落地;这大臣之中却是立马有一人站出列來;朱建定睛望去;却是一白发皓首的老臣;

    此人却是四朝老臣;詹事府詹事孙慎言;

    “张大人所言;难不成是质疑陛下;要为福王开脱乎;只不过张大人;还有列位臣工;想來前朝‘国本之争’;诸位怕是忘不吧;”

    孙慎言此言一出;朝堂之上却是有些议论纷纷;前朝国本之争;乃是关乎社稷的大事;一些个年轻的大臣虽是不曾经历;但是却是知晓一二;而这孙慎言;却正是当年亲历者之一;

    对于孙慎言此言;朱建却是不作言语;只是默默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嘴角露出丝丝笑意;

    却说面对孙慎言这一席话;那张四知一时却是无言;毕竟是庸才;又怎能说得过这出生世代书香门第的孙慎言;何况乎;孙慎言此言;那还是关乎前朝的旧事;若是稍有差池;那后果却不是张四知能够想象得到的;

    而眼见张四知无言以对;孙慎言却也不咄咄逼人;却是上奏道;

    “老臣早闻福王在洛阳鱼肉百姓;使得河南府大批百姓流离失所;如今这福王竟然是犯下此等大案;还请陛下勿要顾念亲情;”

    对于孙慎言來说;前朝之事;却是如哏在喉;这些年那是一直有些愤愤不平;如今好不容易抓到这福王的把柄;这孙慎言又岂会放手;

    此刻;面对孙慎言此言;朱建却是开了口;

    “孙大人为国为民;朕实感欣慰;只不过若是就这般轻易下旨下了福王的大狱;怕是这朝中定也会有人不满;孙大人;您说是也;非也;”

    “这;”

    对于朱建所言;孙慎言却是有些犹豫;毕竟这听闻福王造反;那都是听闻的;要拿下一个王爷;要堵住天下悠悠诸口;这还是远远不够的;

    就在孙慎言还有些疑虑之事;朱建却已然道;

    “杨大人;将昨夜之口供;都念与诸位大人们听一听吧;”

    “臣遵旨;”

    此刻;在满朝大臣一片诧异之中;杨嗣昌已然出列;从长袖之中取出一个轴卷;而这上面正是昨夜;连夜对于那王府李司仪正以及那些个京营叛将的口供;

    而随着从杨嗣昌嘴中念出关于福王这些年如何收买京营将校;如何谋划反叛之事被揭露之时;满朝的大臣却是表现各不相同;

    有人诧异、有人愤慨、有人则是心虚。。。。。。

    而就在杨嗣昌当众宣读福王之罪责以后;朱建却已是收起了之前的笑脸;一脸沉闷道;

    “诸位大人;此事想來诸位已是清楚;当然朕也知道这些年朕这个叔叔在你们这些个大臣之中;也花费了不少;东西都在这此处;”

    说罢;朱建却是从袖中掏出另外一个卷轴道;

    闻听朱建所言;一些个大臣已然有些面色难堪;更有甚者;有些胆小怕事者;已然腿脚却也是有些微微战栗开來;

    眼见这一切;朱建却是微微一笑;紧接着却是做了让满朝大臣无比惊讶之事;

    竟是将那写满满朝大臣之中;与福王有染者的名单当众撕碎;

    “诸位;朕却是想告诉大家;那些个背地里的勾当;朕不稀罕;过去之事;权且让它过去;朕不予追究;不过诸位;若是以后再有此等事发生;当是;;”

    “哐当;”

    “有如此案;”

    看着面前被削去一角的龙案;众人却是为之一震;

    “朕意已决;福王犯上作乱;蓄谋反叛;当是罪不容诛;即日起;将其在河南府上下数万倾田地全部收归国有;即可将其逮捕;收归宗人府;另外;庆王、秦王有附逆嫌;撤去外藩;回京待罪;”

第二十一章 废苛税,罢王田(二)() 
“诸位;不知哪位愿意替朕走一遭;去洛阳替朕抄办此事;”

    当朱建此言一出;四下大臣们解释沉默了;毕竟在众人看來;这可不是一件什么好差事;皇帝虽然下旨查抄福王;但是这毕竟是皇家内部的事;而且这里面牵涉的还不仅仅是一个福王这般简单;

    大臣们都是见风使舵惯了的;多数自然不会毛遂自荐;去讨要这份差事;

    就连之前说的义愤填膺的孙慎言;却也退入列中;不作言语;眼见着一切;朱建却是暗自有些好笑;不过换个思维來想;朱建却也是能明白大臣们的难言之隐;

    好在对于此事;朱建心中早已是有了人选;若是不然;当也会强制点将;

    毕竟作为帝王;不如心意之事太多;不可能事事都是顺你的心意;水到渠成;那么此刻一个帝王是否能拥有雷厉风行的手段便尤为重要;此点朱建自然了熟于心;

    “诸位;既然诸位都互相谦让;那朕倒是有个人选;不知这致仕在家的钱谦益钱大人如何;”

    闻听皇帝这席话;众大臣自然是无不应允;毕竟有人替代他们接了这活;

    “诸位;即是此般;那朕便委任钱谦益为赴洛阳查抄福王府钦差大臣;赐尚方宝剑;圣旨即可下达;”

    遣人查抄福王之事;却是暂时落下帷幕;此刻朱建却是接着道;

    “诸位;昨夜经京营兵变一事;朕决心整顿军营;对于那些准备参与谋反士卒;朕虽已是下旨不予追究;然而此等人众却是不再适合呆在京营;故而朕与阁部几位大人商议;准备遣派这些士卒前往这顺义八府的皇庄替朕耕种;不知诸位以为如何;”

    闻听朱建所言;这下首众人却是议论纷纷;不多久却是有大臣道;

    “陛下疏散军士前往皇庄耕种;可否是与我大明卫所类似;”

    对于此言;朱建却是笑道;

    “非也;卫所者;乃是构建于唐朝时府兵制度;士卒闲时为农;战时为伍;朕派遣士卒耕种皇庄;士卒虽不脱离军籍;但是专于耕作;其生产之粮食;并未满足士卒需要;而是保证整个京戊地区;甚至是河南、陕西等地;另外士卒耕种皇庄;乃是替国家耕种;自然也不收取任何税赋;不承担任何徭役;至于耕种所获;悉数归于朝廷国库;而朕为耕种士卒建立集体膳堂;供应这些士卒每日的需要;并且但凡为皇庄耕种之士卒;每月皆有一定俸禄;其多寡全凭其贡献而定;”

    闻听朱建所言;大臣们虽是不甚明白;但也是听的稀奇;

    不过朝中也只有晓事之人;不多时朝臣中已然有人出列道;

    “陛下所言;可是有如江南赋税之地;所谓手工作坊一般;”

    “然也;”

    闻听此言;朱建却是笑道;

    “陛下此言甚妙;”

    “是啊;是啊;皇庄侵占土地何止万数;多为那些个阉人侵占其利;而且皇庄每每扩张;多是逼得百姓卖儿鬻女。。。。。。。”

    “。。。。。。”

    当闻听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