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瞿式耜所言;黄道周却是笑道;

    “瞿大人;此事黄某也曾有所耳闻;此事若是交予巡查组当可为之;只是这巡查组大臣;却是不知瞿大人可是知晓是为何人;”

    “乃是监察部左侍郎傅冠;傅大人;”

    闻听瞿式耜所言;黄道周却是面色欣喜道;

    “傅元甫为人刚正不阿;若是此人到來;豫晋官场当真是一番地动山摇啊;”

    “是啊;不过若不一番地动山摇;这革新却又是从何说起;”

    “对了;黄大人;此行前來;瞿某却是有一事欲要向黄大人告知;”

    就在二人一番言谈之际;瞿式耜却是想到了之前的一些见闻;故而却是道;

    “但说无妨;”

    摆了摆手;黄道周却是示意道;二人本都是皇帝派下來的大臣;更兼都是为人正直之辈;故而却是谈的开的;

    对于黄道周的所言;瞿式耜却也是不做多掩饰;却是开门见山道;

    “黄大人;瞿某这一路而來;所见各处均是贴有总督府下发的文书;对于设立国有农场以及改革税赋;分发王田之事;瞿某却是以为极好的;只不过黄大人;这文书虽说是下发下去了;但是乡民多是目不识丁;而且有些地方过于偏僻;对于改革之事;乡民却多有闻所未闻;故而瞿某却是恳请黄大人;何不在府学之中多选派些品行优良之生员或是直接从军中选取些敏而好学的贫苦士卒予以一定学习之后;在放到各地多做宣传;却是也好让乡民们对于革新之事多做了解啊;”

    闻听瞿式耜所言;黄道周却是笑道;

    “此处却是黄某失算了;所谓行万里路;方知民间疾苦;这却也是陛下常常所念叨之事;这一点黄某却是不如瞿大人啊;既然瞿大人有所请;那此事自然是交付瞿大人去吧;对了;瞿大人;京师之中有陛下设立的皇家报务局;出版京师时报;多使京中大小官吏以及寻常百姓了解帝国最新实况;黄某以为;既然陛下派遣我等前來革新豫晋之政;我等何不就在这豫晋设立一豫晋官报;提供关于豫晋最新革新之动态呢;”

    “哈哈;黄大人此言大善;黄大人何不与瞿某写下一封文书;递交陛下;说明此意呢;”

    二人一番交谈;夜间更是一场家宴自是不提;

    翌日;黄得功却是押解着二千万两白银(其中一千五百万两來自于王府宝物拍卖)以及福王一行人准备回京交差;

    与此同时;黄得功却是奉命留下二个连的兵马用于瞿式耜侍卫之用;当然随同留下的却还有一车车从京师水泥厂运來的十数车水泥以及十数个工匠;

    京师水泥厂;却正是当日朱建与辽东之配方后;在京师设立的一家出资白银三十万两构建的厂房;

    该厂虽是官方投资;其内部却并不曾采用官制;除了管事大臣由朝廷任命之外;其余人等皆是采用明末商人经营之模式;也就是说这水泥厂设立那是以挣钱为目的性的;

    “瞿大人;这是;”

    水泥厂试行阶段;却是鲜有人知;而这五车水泥那也是最近出的第一批货;自然黄道周对于此事却是不甚知晓;

    闻听此言;瞿式耜却是笑道;

    “黄大人;陛下所言;要致富先修路;此物便是修路绝佳之物;”

第三十九章 大刀阔斧,豫晋革新(四)() 
其实对于朱建而言;修路与致富之间虽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就朱建的本意而言;有句话他却是说不穿的;

    那便是整个中华帝国幅员辽阔;就帝国而言真正能够彻底管理的也就只有以京戊地区为中心的广袤区域;以及以南京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至于贵州、云南、四川以及西北地区;有些时候帝国却是鞭长莫及;而真正形成阻碍的便就是这交通不便;

    朱建提倡修路;其目的也正是为了加强对于整个帝国的管理;

    而对于豫晋地区而言;打通一条道路;朱建却也是有着自己的打算;山西乃是煤都;尽管明朝末年对于煤矿已经开始小规模开采;主要用于炼钢需求以及城市中市民日常使用;

    而且在京师附近就有这样一座小型煤矿;;门头沟煤矿;

    但是对于朱建而言;这些还远远不够;明朝末年离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那是愈发的近了;而作为后世重生而來的朱建;他却是相信;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的第一缕曙光将会因为他的到來;在这一片古老的土地上绽放;

    到那个时候;煤矿必然成为发展生产的资源所在;而作为中华煤矿之都的山西;将会拥有无与伦比的重要地位;

    另外;修建豫晋公路;则是在于河南作为中原大省;可以说关系非常之重大;唯有牢牢将其掌控;方能避免国之动荡的产生;而且河南更是当时帝国内最大的农业省份;

    也即是说掌握好河南;便就意味着掌控着整个帝国之劳动力输出以及粮食命脉所在;

    而掌控的最佳手段;那便是修路;

    很快;在黄道周与瞿式耜二人的推动下;一座投资约有十万两白银的豫晋水泥厂诞生了;

    因为不断改进技术;整个豫晋水泥厂已经能够在短期内形成规模;不仅能够满足豫晋公路的修建需求;而且还能够远销临近的陕西、湖北、安徽等地;

    对于修建豫晋公路;瞿式耜却是采用民众修路的办法;也就是说;以大明朝最基本的构建单位里作为对象;鼓励乡民修路;水泥乃是由豫晋水泥厂提供;另外但凡是参与修筑公路者;一年之内免除任何苛捐杂税;并且由豫晋总督府组建一支巡查队;

    对于各地修建的公路进行抽查;若是发现偷工减料者;则是严惩不贷;

    而因为有了一年之内免除苛捐杂税的规定;以及修建公路者;还能每日领取由政府发放的一定口粮;故而一时间乡民修路的热情却是极高的;

    不多久;一条联通洛阳、开封、安阳、郑州、商丘、南阳、濮阳、许昌的河南公路以及联通大同、朔州、太原、临汾、运城的山西公路却是即将全面竣工;

    与此同时;因为宣传工作到位;一时间许多散至各地的流民却是纷纷涌回豫晋;其中尤以豫省为多;

    而大多数返回的流民当初多是领了土地之后;成为自耕农;却是极少愿意入豫晋农场的;只不过随着豫晋农场办的如火如荼;更兼吃住都不用自己掏钱;更能够每月领到俸禄;尽管不多;但是这对于世代耕种的农民而言;简直是不敢奢求的意愿;

    故而在豫晋农场成立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却是有大量的自耕农舍弃耕种自家土地;前來农场做工;

    而因为响应朱建大力发展农业的口号;豫晋农场却是效仿京师农业大学堂成立了豫晋农业学堂;

    其所采用的教材却是历朝历代的农书以及科技部大臣徐光启最新编撰的一本农书;;农政全书;

    并且豫晋农场更是从福建等地引进了一种高产、耐旱的新作物;;番薯;

    而随着公路、农场的建设逐步发展;黄道周与瞿式耜亲手组建的一支新式巡防营却是初步形成规模;

    要说这新式的巡防营;日常训练操守却是來自京师龙虎营;其教官便是当初随黄道周入豫晋的龙虎军官兵以及留下來的虎威军官兵;

    除了日常操守与龙虎军一般外;其所穿着的服饰却也与龙虎军团相似;乃是黄道周特地向朱建申请;由京师被服厂特批的几千套军服;只不过相比于龙虎军而言;巡防营毕竟是地方维持安稳的队伍;故而巡防营所使用的钢盔却是类似于后世英国部队的‘托尼’锅盖钢盔;而且服饰采用的是天蓝色;左肩上绣着豫晋巡防营几个篆书;

    而天蓝色服饰;也正是诸位为所有的巡防营所规定统一使用的服色;

    至于武备方面;豫晋除了设立小型兵工厂用于日常装备整修之外;其武备全部來自于京师皇家兵工厂;

    可以说;尽管此刻的豫晋巡防营只有区区四千兵马(山西一千五;驻扎太原;河南两千五;驻扎洛阳);但是其战斗力却是相当惊人的;

    就是这四千兵马硬是将被榆林军打的溃散不堪的几千流寇;硬生生的使其止步于豫晋与陕西边界;

    而此刻;对于帝国监察部派往豫晋巡查的巡查组而言;几个月的功夫下來;却是到一地;查一地;可以说豫晋大小几十个县却是让傅冠查了个遍;

    而也正是因为傅冠将一些个地方清查干净;也才使得黄道周与瞿式耜的工作减少了许多的阻力;

    直到某一日;洛阳总督府中;

    “黄大人;如今傅大人已是基本将外围势力彻底铲除;依大人所见;不知这树却是该不该挖了;”

    对于瞿式耜所言;黄道周沉吟片刻之后却是点了点头;

    “瞿大人;你我当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