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2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乱给他带来曙光,所以他投靠了后金,成为了当是负责朝鲜外交事宜官英俄尔岱的包衣奴才。

    只不过恰逢朝鲜驱逐后金,李堪的美梦泡汤,再加上朝鲜对其的通缉令,却是不得不与英俄尔岱同行前往盛京,之后再来到这海州城。

    只因其长于办事,却是以府中包衣的身份做了这海州城主府的管事。

    却说此间,面对李堪所言,英俄尔岱却是叹了口气。

    “塔袭此间派人前来求援,要说我这海州与那耀州却是唇亡齿寒,只不过此间明军来势汹汹,闻听斥候所报,说是此间耀州被明军围成铁桶一般,更何况乎,此间大汗尚未有军令至此,要我出兵援助,一旦擅自出兵,只怕是。”

    说到此间,英俄尔岱却是再次忍不住摇了摇头。

    对于英俄尔岱所言,李堪却是眼咕噜咕噜直转,忽的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却是一脸卑恭道。

    “恭喜主子,贺喜主子!”

    “哦,何喜之有?”

    对于李堪这突如其来的一句话,英俄尔岱却是一愣,进而眉目微蹙,却是疑惑道。

    “主子,此间可谓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怎么说?”

    “主子受到十四贝勒一事影响,来到这海州,若是主子能够乘此机会,出兵耀州,以解耀州之围,主子爷岂不是能早日回到京中,奴才又听闻这耀州职守梅勒大人塔袭乃是大金名臣扈尔汉的子嗣,乃是先汗信任的人,主子爷若是能够替塔袭解围,到时塔袭却不是能助主子一臂之力乎?”

    闻此言,英俄尔岱却是点了点头。

    只不过眉目依旧紧蹙,看似依旧心中充满疑虑。

    “此言甚是,只不过此间大汗尚未下令,且明军来势汹汹,我这海州只有五千精骑兵,再加上些许汉人、朝鲜人,那也不过七千之数,又如何能够解的这耀州之围吶!”

    “主子爷,别怪奴才多嘴,奴才以为此间大汗不下令主子出兵增援,那定是在考验主子爷嘞!至于那些明军,依奴才之间,那多是酒囊饭袋之徒,当年闻听朝鲜抗倭之际,这明军虽是出兵,但若不是倚仗朝鲜老臣李舜臣,哪能将倭人赶走,所谓兵不在多,而在于精,奴才闻听当日萨尔浒之战,先汗面对明军四路围攻,尚能大获全胜,主子爷英明如斯,定能一解耀州之围!”

    要说这李堪全力劝说英俄尔岱出兵援助耀州,却是有缘由的。

    此间英俄尔岱失宠于皇太极,作为英俄尔岱的包衣,自然他要想杀回朝鲜,取代仁祖的地位那是愈发的渺茫,而唯有让英俄尔岱再次得宠,亦或是他李堪能够入得皇太极法眼,成为皇太极的包衣,那么攻取朝鲜,便不再是梦想。

    而实现梦想的路就摆在面前,出兵耀州,以解耀州之围!

第八十七章 终战,耀州之殇(二十二)() 
英俄尔岱绝不是个安分之人。

    来到海州两年了,七百多个日日夜夜,对于他英俄尔岱而言无疑是种煎熬,想当年,作为大金的使臣出使朝鲜撮尔小国,那是何等的风光!

    可是如今呢?

    僻尔小城,简直是苟延残喘!不要说风光不再,只怕是那些盛京城里的高官显贵早把他英俄尔岱给忘记在了那个疙瘩里面。

    简直不能容忍!

    故而,李堪的一席话对于英俄尔岱而言何尝不是一剂催化剂,出兵耀州,以解耀州之围,那到时他英俄尔岱势必声名远扬,他塔喇氏势必一雪耻辱!

    “传令下去,出兵备战,被将军亲自带队增援塔袭将军!”

    “嗻,奴才愿鞍前马后追随主子爷!”

    。。。。。。

    辽东半岛,地多丘陵。

    海州与耀州之间相隔虽不足百里,之间却是山岭沟壑,极其难走,而在耀州与海州必由的一条官道上,此间苏观生已然依靠山间林地,将大军埋伏期间。

    那处唯一的出山口上,对准期间的却是靖海军二师几十门火炮。

    “苏先生,鞑子会走这条路吗?”

    称呼苏观生为先生之人,姓陈,名邦彦,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与苏观生虽不同乡,却是同属广东省。

    陈邦彦此人名声极大,早年在南粤设立学馆,为南粤硕学鸿儒。

    其人虽是博学之才,但科场屡屡不中,然其人素以国事为己任,崇尚经世致用之学,为人绝非酸腐儒生,后逢己巳之变,明军大胜,陈邦彦为之振奋。

    后又逢帝国军事学院招生,陈邦彦入步兵军事指挥科特训班,毕业后一年,入靖海军参谋处,后逢广东老乡苏观生执掌第二师,故由参谋处转第二师,为二师副师长,二师一团上校团长。

    却说对于来自陈邦彦的疑虑,苏观生却是笑了笑。

    “令斌,这丘陵之间,就此处一处官道,想必耀州已被将军围的急切,若是海州出兵,此处乃是必由之地。”

    苏观生的从容,陈邦彦却是看在眼里,投足之间,谈笑风生,这是一种气度,一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度。

    而这正是苏观生所最让部下所佩服!

    就在此时,斥候来报。

    “回禀大人,据探报,海州城城主英俄尔岱亲率五千精骑,往耀州而来,距离此地不足十里之遥!”

    闻听此言,苏观生却是微微点头,继而问道。

    “海州城情况如何?”

    “据报,此间英俄尔岱尽起城中精锐,此刻驻守海州城的却只有二千杂军,且多是步卒。”

    而对海州城的情况,听到这里,苏观生却是面上微微露出少许喜色。

    “邝露何在!”

    “末将在!”

    闻听苏观生传唤,却是有一人上前道,看过去,那人却是一脸书生模样,不过对于此时的大明帝国而言,领兵之人并非要四肢发达便可,要知晓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之也,故上将以伐谋。

    邝露便是一儒生,投笔从戎以来,从靖海军参谋一直到二师三团上校团长,靠的就是这沙场之上,运筹帷幄,屡立战功。

    “邝露,待到鞑子过了此处山梁,汝立刻率三团将士,绕过其后,另外本帅将我二师师属骑兵营交付与你,待到此间战事结束,立刻奔赴海州,可是明白?”

    “先生是要。”

    邝露正要言语,却是被苏观生止住。

    “先下去准备吧!”

    “得令!”

    待到邝露离去,苏观生却是吩咐余下一团、二团、四团、五团以及师直属炮兵营、工兵营做好一切准备,只待鞑子进入包围圈,一网打尽。

    却说英俄尔岱率着五千精兵,一路朝着耀州而来。

    “大人,前方出了山口,便是通往耀州去的大道。”

    对于这一路而来,太过于平静,英俄尔岱似乎是有些不太适应,要说不远处的耀州已然是打的热火朝天,而这里相聚不过几十里,竟是这般安静,却也是诡异的很。

    所以,英俄尔岱事先派出几路斥候骑兵,以打探消息。

    尽管此间,几路斥候皆是来报,说是前方无恙,但对于英俄尔岱而言,仍是心中有些不放心,却是吩咐道。

    “吉拉喇尔泰,你速速率帐下骑兵,为我部开路先锋!”

    “得令!”

    接过口令,吉拉喇尔泰却是立马吆喝帐下三百精兵,率先奔着前方山口而去。

    。。。。。。

    “先生,前方山道口出现鞑子骑兵已然进入伏击圈,可是下令开火!”

    “不急,此间定是鞑子先遣骑兵,以试探用,吩咐下去,擅自行动者,杀!让诸军隐秘好,让他过去。”

    此间,透过西洋望远镜,不远处出现的后金骑兵却是被苏观生看得真切。

    为首一人,左顾右盼,且骑兵行进速度极其缓慢,这分明就是探路所用,何况这伙骑兵不过二三百人之数。

    而此间,当吉拉喇尔泰越过山道口,一路巡查下来,却是没有发现半点敌军的影子,而且山道之上,却也并未马蹄印记,故而这牛录吉拉喇尔泰却是吩咐下去,告知英俄尔岱,前方无恙。

    “回禀城主大人,牛录大人探知前方并未明军出没,大军可以前行!”

    闻此言,一旁的李堪却是笑道。

    “主子爷却是多虑了,一主子爷的英明神武,怕是那些明军听到都是吓得屁股尿流,哪还敢出来,再说这明军那可都是在围困耀州城,那可是天大的功劳,明人性贪,还不都被耀州城那块肥肉所吸引!”

    面对李堪所言,英俄尔岱却是笑了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