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2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贝勒爷,明军那些‘铁房子’异常牢固,我们的弓箭根本无济于事,明军火力强大,我们已是损失惨重!”

    当斥候来报之时,透过西洋镜,不远处所发生的一幕却是被多尔衮看来眼里,面对着不断死伤的骑兵,多尔衮的面色却是愈发的难堪起来。

    此间发生的这一幕,却是让多尔衮有些始料未及,对于明人这些‘铁房子’,在辽东之时他也见过,只不过辽东的那些玩意在他眼里不过是载着人的工具,那会又有这般大的威能。

    “贝勒爷,如今却是该当如何?”

    面对着手下一牛录问及,多尔衮却是眉目一紧,纵使多尔衮心中有万分的不甘,但是此间他明白他却是再也损失不起,故而却是传下令来。

    “撤!”

    “大人,鞑子后撤了,可是传令追击!”

    当多尔衮所部开始退去之时,一旁的副官却是道,闻其言,袁宗第却是摇了摇头。

    “此行我等以押运军需为主,切不可因小失大,坏了大事,给黄龙将军传信,告知此间之事,让他们追杀便可,我等当需继续前进,为大军运输军需!”

    “得令!”

    。。。。。。。

    “贝勒爷,我等该是去往何处?”

    当确定明人没有展开追击之后,稍作停顿下来,一旁的甲剌石尔泰却是问到一旁的多尔衮道。

    此间早已是满身风尘的多尔衮闻此言,却是不由叹道。

    “如今我大金遍地狼烟四起,怕是已然没了我等容身之所,为今之计,却是只有到漠北去投靠蒙古准噶尔所部方是上策。。。。。。”

    面对着皆是一脸疲惫之色的部众,多尔衮却是不由悲从心来,或许此时此刻他开始不由的质疑当年自己的举动,若是不然,他大金又何以沦为今日这般凄凉。

    但是对于多尔衮而言,至始自终要说当年之事谁对谁错,在他看来,若非皇太极的步步紧逼,一切都绝不会如今日这般。

    他可以承认当年分家之举是不利大金之举,但一切的罪魁祸首那都是皇太极,而绝非他多尔衮!

    而当多尔衮说出投靠准噶尔所部之时,所部却是有些骚动,一如当日多尔衮率部反出吉北口一样,此刻部众之中却是有人率先发难。

    “贝勒爷,不要怪弟兄们不愿随你去,我等自幼长在这黑山白水之间,乃是大地的骄子,怎可寄人篱下,去投靠那些野蛮未化的准噶尔人!”

    “是啊,贝勒爷!若是贝勒爷执意西去,那我等与贝勒爷的缘分就此断了!”

    “。。。。。。”

    一石激起千层浪,当有一人表达出了不满,不多时在所剩残部之中却是附和声不断,面对这一情况,多尔衮帐下一亲信牛录却是呵斥道。

    “贝勒爷待尔等不薄,你们这是要造反不成!”

    而就在这牛录此话刚一落地,却是立马引得一人不满,却是如今多尔衮帐下唯一的一甲剌石尔泰。

    “你一小小牛录何来聒噪!”

    石尔泰的话一出,却是连多尔衮都有些始料未及,尽管心中异常不满,但是他却是明白此间石尔泰的分量,却是有着一股不小的势力支持。

    “贝勒爷,不要怪做奴才的多嘴,要说追随贝勒爷建立功业,奴才那是甘为一马前卒子,但若是要投靠准噶尔人,恕奴才无能为力!”

    石尔泰的一番话,却是让多尔衮心中不觉有些恼怒不已,但是此间的状况却是不比往昔,若是稍有不慎,那势必会是一场火并。

    “既然如此,本贝勒却也不会为难,那就就此别过!”

    说罢,多尔衮却是做拱手笑道。

    多尔衮的这一举动虽是让石尔泰等人有些出乎意料,但是此间在他们看来却也正常,毕竟此间的大金已然不是往昔的大金,此间的多尔衮也不再是当日叱咤风云的贝勒。

    只不过石尔泰依旧是小看了多尔衮,或许他临死也不会想到他曾经的主子爷竟然会对他下手,只不过当利箭透过胸膛,鲜血汩汩而出,一切都已然为之已晚。

    响彻其耳旁的唯有一句。

    “若再有擅自逃离者,有如此例!”

    。。。。。。

    盛京城外,连日的内乱后,遗留下的却是无数具残缺的躯体,因为明军再次出兵的消息有些突然,双方终究是达成了停战协定。

    只不过明军即将兵临城下,那些因为之前交战遗留的尸体却是无人处置,时值八、九月,连日的曝晒,城外却是恶臭不已,累积的尸身腐烂开来,更是使得城内、城外疫病横行。

    而当明军关宁军先遣部队到来之时,瘟疫正是在盛京城内、城外弥漫,为了避免感染,明人后撤十里,借以钢丝、栅栏、雷区、堡垒设立三道防线,而为了驱散城外的瘟疫,由帝国医院牵头,大明攻辽诸部协同成立战时防御瘟疫站。

    以火炮、甚至投石器大面积投掷猛火油,其后点火焚烧。

    大火三日三夜不熄,整个十里战场黑烟滚滚,弥漫着的却是腐尸焚烧的恶臭味,将整个晴空笼盖其间。

第五十七章 终章(一)() 
围城十日内。

    为了逃出明军布下的,盛京城已然进行了十数次冲锋,试图打开局面,力挽于狂澜间,扶大金这曾经的高楼大厦于将倾之间。

    然而在明军层层布防下,一切的挣扎似乎只会是徒劳而已。

    帝**人的利器喷射着令人胆寒的狂潮,将最后一缕曾有的傲气彻底的熄灭,不留下一丝复仇的火苗。

    剩下的只会是绝望。。。。。。

    与此同时,从耀州、甚至宁远的军需物资经由火车,转由马车却是源源不断的运输而至,这一战已然数月有余,塞外的寒意已是悄然而至。

    围城十五日。

    盛京城。

    数万大军被困于孤城之间,一些个散兵游勇在街上游荡,却是各个面色憔悴,就连此间在城楼之上值守的士卒,那也是面露饥色。

    按理说这盛京本是大金王城,乃是一国之都,龙脉所系,更在于大金努尔哈赤以及皇太极两代经营,就是围了三年五载,那也不至于困顿如斯。

    但是多尔衮出城之前,布下的暗棋,却是使得城北粮库的粮草几乎焚烧的一干二净,更加上豪格与城中八旗贵族的对峙,更是让本就所存不多的粮草愈发的渐少。

    如今整个残军的退入,更是超出了这盛京城所能承载的范围,城中危如累卵,可以说因为饥荒,城中的内乱到来只会是时间问题。

    若不是听闻范文程建议,集合城中所有的粮草,交由贵族大会统一安排,定时定量,并抽调各旗精锐,组建一支执法队伍,严惩一切抢粮骚乱者,恐怕就是这危局那也是早已不保。

    可以说,此间城中看似井然有序的背后,却是执法队屠刀下的平衡木,刀尖上的舞蹈,两边都是死亡的深渊。

    范府。

    自打皇太极命丧盛京城外以来,范文程受命辅政,连日的困顿,可谓是让范文程呕心沥血,短短一个月不到,已是积劳成疾,卧病塌间。。雅文吧

    连日的呕血,就是壮汉也扛不住,何况一介乎书生,而因为城中缺粮,范文程虽是皇太极最为得宠之人,但毕竟是奴才,而且还是汉人奴才,何况乎皇太极已死,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哪怕豪格再怎么信任他范文程,那也是不如往昔,何况此等危局面前,那些个八旗王爷们自然是不愿将自家储备的粮草首先拿出的。

    那自然城中富户以及那些汉臣们便是首当其冲,对于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汉人大臣,在八旗贵族眼里不过只是奴才,范文程自然也不例外。

    尽管因有辅政大臣的身份,豪格特许每日给范文程一定补养,但这饭总得有人做,那些个自个都吃不上饱饭的仆人们,对于豪格特许给自家老爷的补养之物,那自然是缺斤少两,范文程看在眼里,却也不言,此时不比往日,何况乎,这人死的已经够多了。

    “当日的抱负,终至黄粱一梦,时耶,命耶!”

    人之将死,回顾往昔,一切不过过眼云烟,此时此刻,范文程却是明白,于他,命不久矣。

    想来万历四十三年,为县中生员,只因郁郁不得志,逞一时之气与兄一同投靠努尔哈赤,希冀于助大金一臂之力,攻城略地,饮马中原,借以泄心中之愤。

    时间一晃已是十余年过去,曾经的一切有如画面一般,在范文程脑海中反映,有过欣喜,有过哀伤。。。。。。

    然而这一切真是自己所需要的吗?

    大金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