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只有一个想法。

    杀无赦!

    闻听皇帝所言,杨嗣昌却是半响无语。

    片刻之后,却是躬身道。

    “陛下,是臣误解了!”

    而面对杨嗣昌此言举动,朱建却是一把握住杨嗣昌的手沉声道。

    “文弱,朕想听一听,关于陕西流寇之事,汝有何见解?”

    面对这皇帝那般殷殷希冀的眼神,杨嗣昌面色却是有些凝重。

    事关天下社稷,当容不得半点马虎!

    杨嗣昌深深明白其中的道理,故而面对皇帝此般问来,对于他杨嗣昌而言,那定当是慎之又慎。

    半响之后,杨嗣昌却是开了口。

    “陛下,微臣以为,现如今陕西流寇四起,乃是苗头,陛下当是乘此机会,杀一当此敬百!以雷霆手段,扑灭这股苗头,之后,陛下便是可恩泽天下,加以抚恤,从而使得天下人皆是知晓叛离当诛,归服王化当是正道!”

    对与杨嗣昌此言,朱建却也是听得明白这其中的要点。

    简而言之,那便是胡萝卜加大棒的另外一种说法,只不过朱建所求之法,乃是胡萝卜与大棒一同用之,而杨嗣昌之法则是先大棒,打痛了之后再给胡萝卜。

    不过此法在朱建看来,却是有些不妥。

    若真是一阵大棒胖揍,这大棒的效果不但没有,若还是给人一种窒息感,让人看不到任何一点希望,从而破釜沉舟,背水一战,那便将会是得不偿失。

    思及此处,朱建却是道。

    “文弱,朕以为汝刚刚所言,却是有一弊端,所谓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若果真是先一顿打压,让本就是绝望中的人看不到存与亡之间何谓顺天,何为逆天?那岂不是违了天和,故而朕看来,这打压之中,当是应给与其一丝希望,让他们在绝望中战栗中感到整个帝国、还有朕并没有抛弃他们,却是岂不善哉?”

    对于朱建这席话,杨嗣昌初次听闻却是愣了愣,不过想他杨某人那也是一代大才,自然听得明白皇帝这番话中的寓意所在,故而却是道。

    “微臣惭愧,今日闻听陛下所言,方知何为治世良言。”

    对与杨嗣昌这一不动声色的马屁,朱建却是笑了笑,忽的面色却是有些凝重道。

    “文弱,若朕欲要让你为朕去执掌这征伐之杖,你可愿意?”

    皇帝的话在明确不过,那便是让自己出镇三边,对于这一点杨嗣昌又如何不心知肚明。

    只不过父亲刚过世,这三年守孝那是人之纲常,何况乎杨鹤对杨嗣昌而言,那种亦兄亦父亦友的特殊情感,可断非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当然,杨嗣昌心中却是也还有另外的顾虑所在,那便是父子二人接连督师三边,尽管是皇帝任命,但一旦久不见成效,却是难免贻人口实。

    说这父子二人久镇三边,迟迟没有半点功绩,久居此处,怕是早有不臣之心。

    要说这闲言碎语,杨嗣昌倒也不惧。

    不过这样一来,他人污蔑他死去的父亲,他却无能为力,却便是不孝。

    若真是久不见成效,有负圣托,却是不忠。

    杨嗣昌不是担心自己的能力,却是担心那份托付身后的沉淀,他杨嗣昌到底能不等承受。

    而另外,父亲身殒此处,杨嗣昌却也是担心,自己被情绪所控制,而掌控不了之前朱建所说的那个‘度’。

    也便是大棒与胡萝卜的使用当是如何的‘度’!

    想到这些,杨嗣昌心中亦是有了计较。

    “陛下所托,臣本该是肝脑涂地,何况臣父命丧此处,臣也想替父报仇,一雪前耻,然而臣父刚刚去世,三年守孝之礼乃是圣人所言,臣却是不得不暂避朝堂,不能接受陛下所托,还请陛下恕臣有违圣意!”

第五章 榆林新军,登州海师(一)() 
对杨嗣昌的这番话,朱建算是听明白了,人家那是压根不愿意。

    而对于杨嗣昌为何不愿前去督师三边,朱建心中却是也猜得出些许因由,一来替父守孝确确实实乃是天经地义,二来,朱建却也是明白,杨嗣昌不愿督师,定是有些顾虑。

    而这顾虑,无疑是杨鹤不久前身殒陕地!

    一旦杨嗣昌在督师此地,一旦久无功绩,承受的压力当是空前绝后的。

    也正是顾及到这些,朱建这才没有再继续强制要杨嗣昌督师陕地。那是因为朱建明白,作为老板,当要体恤员工,这样员工才会为你卖命。

    而对于君王而言,只有对于臣子多加体察,施以恩惠,臣子也才会肯为君王效死力!

    故而,却是当钱龙锡欲要上前劝说杨嗣昌改变主意之时,朱建却是道了句。

    “稚文,勿要再为难文弱了,文弱心思朕却是知晓,对了,阁部立刻发下文书,武陵侯回原籍丁忧三载,所需费用皆由地方供给,另外,停朝三日,举国为杨督师举丧!待文弱扶梓南归之日,朕亲自为杨督师送行!”

    其实杨嗣昌丁忧三载,朱建却是也不舍,毕竟现如今这三边之事大局虽定,但派遣何人前往,除开杨嗣昌,一时间朱建心中却是还没有更好之人选。

    而此刻,闻听皇帝所言,此时的杨嗣昌早已感动的热泪盈眶。

    作为一个败军之臣,却能享受三日国丧之礼,待扶梓南归之日竟还亲自相送,这该是何等的殊荣?

    “臣替先父谢过陛下恩典!”

    “文弱,快快起身!乃父杨鹤杨督师为帝国效力多年,现如今马革裹尸于疆场!这些不过都是杨督师该得的,只不过人死不能复生,还望文弱勿要太过悲恸才是!”

    “那微臣先行告退!”

    杨嗣昌辞官丁忧一事得到皇帝批准,只因事务繁忙,却是自然要匆匆离去。

    而就在朱建眼见杨嗣昌离去之背影,暗自神伤陕西之地,到底该派何人前往之时?

    却是突闻一阵熟悉的声音响起,正是刚刚离去的杨嗣昌。

    “陛下,臣刚才一心思忖家父善后事宜,却是差点忘了关于社稷之大事,却是罪过,罪过!”

    面对着杨嗣昌转身而来的这句话,朱建此刻的心当真是有些略显激动。

    “文弱改变了主意?”

    “非也,非也。陛下,臣辞去之意已定,绝不悔改,只不过陛下欲要计定陕西,臣以为缺一人不可。”

    “哦,文弱速速道来!”

    “此人姓孙,名唤传庭,字伯雅,乃是代州武卫人氏,万历四十七年进士,此人素有才干,且祖籍乃三边之地,臣斗胆推荐此人,却是可堪重用。”

    “是他?!”

    闻听杨嗣昌此言,朱建却是心中一惊,要说孙传庭此人那可是名声赫赫,那可是一代名将!

    后世史书中所记载:传庭死,而明亡矣。

    对于朱建而言,此言或许有些夸张,不过孙传庭作为一代名将,当是战功赫赫,黑水峪击败高迎祥,潼关之下打的李自成溃不成军,仅以十八骑脱身。

    只不过命运作弄,在粮草、兵员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被迫草率出兵,马革裹尸,战死在了潼关之下。

    而对于朱建而言,既然今生已然重生,历史的脚步发展如何,他不敢保证,不过有一点他却是能够确保,那便是他朱建绝不像崇祯皇帝那般刻薄、寡义。

    “前世崇祯欠你的,今世绝不可能发生!”

    这是朱建对于孙传庭的承诺,哪怕此时二人尚未谋面。

    “此人朕倒是有所耳闻,若朕记得不错的话,此人乃是天启初年进入北京任职,为吏部验封主事,后升至稽勋郎中,两年后因不满魏忠贤专政,弃官回乡。”

    闻听朱建所言,杨嗣昌却是拱手道。

    “想不到陛下竟对此人这般熟识,微臣却是有些佩服。”

    此刻,朱建却是笑着摆了摆手。

    “朕当年尚为信王,乃是皇兄在位,那时的朕喜好结交天下之士,有所耳闻却是实属常事,不过文弱啊,若是朕记得不错的话,你乃是万历三十八年进士,而这孙传庭乃是四十七年进士,你二人却是如何相识?”

    闻听皇帝所言,杨嗣昌面色却是露出一丝尴尬之色。

    “陛下却是有所不知,当年先父受命督师三边,先父主张对流寇多用绥靖政策,说来惭愧,当年微臣却也是极力主张以和为贵,而当时孙传庭尚在吏部稽勋郎中任上,听闻家父呈给当时天启皇帝对陕地采取之决策,却是上奏皇帝,弹劾家父,说是家父误国误民,故而微臣却是对这孙传庭有些了解。”

    闻听杨嗣昌所言,此时的朱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