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为崇祯-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用说,有此等言论之人除了钱龙锡却也是不再有第二人。

    却说闻听王、陈二人一番言论之后,朱建却是朝钱龙锡使了个眼色,故而才会有钱龙锡之前的一席话。

    而面对内阁次辅、礼部尚书钱龙锡此言,一时间那二人竟是有些无言,就是连一向以刚烈著称的王应熊一时间却也是不知该是从何说起。

    而就在这时,朝臣中却是有一人上前道。

    “钱大人,这王荆公却也是敌不过司马相公啊!”

    闻听此人所言,钱龙锡却是上前拱了拱手道了句。

    “韩公。”

    而就在钱龙锡欲要再说下去之时,却是突闻皇帝所言。

    “稚文,你且先行下去!”

    故而钱龙锡却是再次退回朝臣之列。

    而此刻,满朝之中,却是唯二人四目相对。

    韩爌,四朝老臣,前朝光宗托孤重臣,东林党元老级的人物。

    后世对于此人有这样一段评说:韩爌早年能够以大局为重,可见东林气象,原本也不局促。但是最后也深涉党争,不能自拔,可见党争之身不由己。

    前世之时,对于韩爌此人,朱建那是印象极其深刻,不仅仅是因为此人以正直著称,而且此人还是袁崇焕之座师。

    此人留之当有大用!

    要说自打十月间朱建来到大明,到此时不过二月有余,而后金入关,且诸事繁杂,更兼那是韩爌已然不在阁部之列,故而一时间朱建却也是顾不上寻得此人。

    而现如今韩爌自己给冒了出来在,朱建自然不愿意放弃此等机会!

    “少傅为何不愿朕在登州设立商港,难不成也是因为有损天朝大国颜面此等凡俗之见?”

    片刻对视之后,朱建却是一脸莞尔道。

    “老臣不敢,只是给钱阁老讲一讲宋朝故事。”

    “哦,少傅此言极是,只不过朕若不是那大宋熙宁皇帝呢?”

    “这。”

    闻听皇帝所言,韩爌一时间竟是也有些愣了愣神,其实韩爌之所以站出来说话,那却并不是为了王、陈二人,只不过闻听钱龙锡所言,却是觉得这钱龙锡太过张扬了些。

    而在他看来安分才是作为臣子的本分。

    只不过他万万想不到的是,钱龙锡的话那不过也正是皇帝所想要说的。

    而就在韩爌还有些愣神之际,此刻朱建已然下旨。

    “翰林院掌院陈演才疏学浅、不堪所用,发配原籍,永不录用!礼部右侍郎王应熊虽是出言谤君,朕以为此乃出于职权所在,朕不予追究,然礼部之事,当是多谦谦君子,贤达之人,王应熊虽是忠义,然过于刚烈,有辱文道,即日起,为左副都御使,都察院任职!”

    面对皇帝的圣旨,满朝文武皆是有些大惊失色,本都是劝谏皇帝勿要登州开设港口,缘何会有这般大的差距!

    一人永不录用,一人却是换了更为炙手可热的衙门!

    一时间满朝大臣们似乎意识到了一点,那便是皇帝不喜阿谀奉承,两面迎合的小人。

第十一章 谣言四起,朱建之思() 
朝会以朱建雷厉风行般的手段而结束,登州也顺利开设商港。

    不过对于朱建而言,朝堂上过于宁静,于他而言却并不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这只能是说明,朝堂之敌,已是隐于暗处,就拿钱谦益来说,整整一个时辰的朝会,他竟是一句话也没说。

    事出反常,必有妖!

    到底会有怎样的事发生,朱建不敢确定,或许他们是有更深的打算,或者说登州开港于他们而言无伤大雅。

    然而,不幸终究是发生了!

    该来的还得来,当朱建回到乾清宫中,王承恩却是匆匆忙而来。

    “陛下,出大事了!如今京中流言四起,说是洪承畴大人在江南大肆收刮,惹得民怨沸腾!如今御史们准备集体上书,要陛下严惩洪承畴!”

    “哦。”

    闻听此言,朱建却是眉头紧蹙。

    当然绝不是因为闻听洪承畴大肆收刮一事,而是这流言是何而起,为何直接攻讦的又会是洪承畴!

    原来前些日子洪承畴的密报已然传到了京师。

    在信中,洪承畴将此行所获取的八百万两白银是怎般收取的过程全部做了介绍,何况与洪承畴同行的那是‘铁血’的人,不是朱建对于洪承畴不放心,只不过作为君王,而且是乱世君王,小心一点总是好的。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洪承畴此行所用之计,那却也是朱建在其临行前已然吩咐好了的,可以说洪承畴只不过是扮演了一个执行者的角色而已。

    那么到底会是什么样的人散布了这些谣言?他们的目的到底又是为了什么?

    对此朱建唯一能够想象到了,也便只有那些刚被洪承畴痛宰一场的江南富豪们,以及他们在京师、在整个大明朝堂中的代言人——东林党!

    “看来大风将起啊!”

    思及此处,朱建却是不觉叹道。

    “承恩,去阁部查一查塘报,看洪承畴到哪儿了!”

    闻听朱建所言,王承恩却是疾步退去。

    不多时,王承恩却是匆匆而来。

    “回禀陛下,刚刚阁部奏报,说是洪大人已是过了保定府,今日稍晚些当是可以抵京!”

    闻听此言,朱建却是眉头渐渐舒缓了些,毕竟当事人一到,一切都好说得明白。

    “承恩,你先下去,待洪承畴回京,立即带他来乾清宫!”

    “是,老奴这就去准备。”

    此刻,眼见王承恩下去,朱建心中却是五味繁杂。

    是不是该动手了?

    这是朱建心中一直的疑问,问谁?自然是问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算起来也是有约莫二个月有余了。

    别看守卫京师、遣使蒙古、金明议和、经营辽东等等,朱建做了许许多多,可是朱建自个心中却是明白,这些对于挽救这样一个危亡的朝代,无疑是杯水车薪,可以说根本就是无关紧要、无伤大雅!

    为何这般说?

    却是因为大明朝吏治紊乱、贪官污吏横生、百姓民不聊生,而对此,朱建根本就没有动这些个大明官吏的奶酪。

    卫所破败、逃亡军士难以遏制,卫所制度名存实亡,然而朱建根本就还没着手准备卫所一事。

    财政缺乏、耗费却是极大,朱建虽是设立了什么捐募局,又在登州新建商港,设立‘督饷馆’,可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的根本,捐募,那也不是长久之计!

    至于藩王圈地、天灾连连。。。。。。

    朱建那是根本就没时间顾及。

    改革动摇国体,当是徐徐展开,这是当初朱建不曾一次思及的念头!的确,改革,无疑是要动这个帝国绝大多数人的奶酪。

    奶酪一动,那就自然有人闹,若一个人还好,百十来个人还行,而一旦是牵扯到了整个大明的官场,朱建哪怕自己是皇帝,却也不敢保证能扛得住压力!

    所以这便是朱建一直只是小打小闹,迟迟不肯来场翻天覆地改革的原因。

    然而,今日突闻这个消息,却是让朱建有些恍若隔世惊醒一般,一语惊醒梦中人!

    如今的局势,却是让朱建忽的明白一个道理。

    那便是变法,又动摇国本之嫌;而不变,却又是坐以待毙!所谓变也死,不变亦是死,只不过是个时间长短问题。

    那么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

    思及此处,朱建却已是下定了决心。

    天下之事,当是瞬息万变,若真是等到徐徐改革,试问有谁能够确保一定能够完成!反倒不若,来个措手不及,说不定当能一举扭转乾坤!

    或许人们皆言,世间已无张居正!

    而朱建誓言,自己当是顶起这大明朝的一片天,任它前路维艰,也决不后退半步!

    “铁血何在!速速调集龙虎军,告诉卢象升,京师戒严!”

    “通知刑部、大理寺以及骆养性,所有大牢闲杂人等一律清除,给朕留足足够的空位!”

    “稍晚些召集阁部诸臣,乾清宫议事!”

    “传旨给袁崇焕、孙承宗、袁可立速速进京!对了,告诉武陵侯,他回乡守孝三年朕暂时不允,就由其子暂代其回乡守孝!”

    。。。。。。

    “今夜,乾清宫,一切戒严!”

    当吩咐完一切,朱建竟是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坐在龙椅之上,却是重重的叹了口气。

    “该来的!都来吧!”

    夜色渐深,当洪承畴马不停滴的赶回京师,连口水都还未来的急喝,便是被早已等候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