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湖遇乱世-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霍隽根本不知道这个曲名,也不懂,只觉得听得心神荡漾,不禁叫了一声:“弹得好!你是神仙吗?这是仙曲吧?老咱老西从来没听到过。”

    随着霍隽这一声喝彩,那瑶琴琴弦应声而断,那女子才缓缓抬起头,这让霍隽看得更加清晰了,一双漆黑的大眼甚是灵动,睫毛甚长,配上她肤色白腻如脂,肌光胜雪,更显得惊为天人。

    她对霍隽微微点了点头,道:“这首琴曲叫做高山流水,你难道没听过?”

    霍隽张大嘴呆呆地看着她,呆呆地摇了摇头。

    霍隽当然没有听过,他听过的曲子,也只不过是妓、院中姑娘们弹的十、八、摸之类的,怎么会听过这样清新脱俗的曲子呢?

    女子也摇了摇头,她道:“高山流水觅知音,哎,看来,我是对牛弹琴了。”

    这高山流水是春秋时代著名琴师俞伯牙所创,一天,他乘船来到东海的蓬莱岛上,俞伯牙观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

    俞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

    俞伯牙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不能言明只能意授的一种感觉。

    一夜,俞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这就是他前此时日自创的高山流水,今夜,又得到了一些新的体会和完善。

    这时,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俞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

    俞伯牙兴奋极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两人两人总约定在山高水无与世隔绝的秀丽地方弹曲。就这样一个会听,一个会弹。

    后来,钟子期要去京城赶考,两人分别约定,明年此时此刻还在这里相会。第二年,俞伯牙如期赴会,但却久等钟子期不到。

    于是,俞伯牙就顺着上次钟子期回家的路去寻找。半路上,他遇到一位老人,就打听钟子期的家在什么地方?这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位老人正是子期的父亲。

    老人告诉伯牙,子期又要砍柴又要读书,再加上家境贫寒,积劳成疾,已经在半年前去世了。子期去世时担心伯牙会这在里久等,叮嘱老人一定要在这一天来通知伯牙。

    听到这个消息后俞伯牙悲痛欲绝。他随老人来到子期的坟前,轻轻抚琴一曲,哀悼知己。那个曲子,就是当年两人第一次见面,俞伯牙所弹的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觅知音,人生能有几回同,红颜易老花易飘,知己难得天自老高山流水觅知音,墨洒三江梦悠远,琴瑟相和润月昕,千年落花风里尘。

    俞伯牙一曲弹毕,就在钟子期的坟前将琴摔碎,并且发誓终生不再抚琴。自此始有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典故。

    这女子显然是非常寂寞,想找一个知音,就如同伯牙一样,伯牙是在蓬莱弹奏,而这女子却选择了紫蓬山,紫蓬山,是紫气东来和蓬莱仙境的意思。

    但是,曲高和寡,像她这样的女子也许很难找到知音吧!特别是今日,遇到了霍隽,她也许以为霍隽在那里原地不动,也许被自己的琴音所吸引,就如同当年的钟子期一样。

    谁知,霍隽却什么都不懂,竟说这曲子是仙曲,当霍隽得知这曲子叫高山流水,听这女子的意思好像不知道这曲子的人会很奇怪。

    咕噜,霍隽的肚子倒是在唱曲了,他一捂肚子,道:“啊,这曲子叫高山流水啊,怪不得我肚子有点饿了,你这有吃的吗?”

    那女子却轻轻一笑,她摇了摇头,道:“你也不问问我是谁?为什么叫仙鹤去把你驮来?是敌是友?哦”她突然想起什么,又道:“那曲子跟你肚子饿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一弹他你肚子就饿。”

    霍隽恍然大悟似的,他道:“对啊,你是谁?为什么把咱老西骗到这种兔子不拉屎的地方来?还有,我那口宝剑是不是你派那个小白脸偷走了?”

    女子摇了摇头,她道:“亏你是霍去病的传人,怎么连他的一点慧根都没有传下?随便就上当,竟让一个不入流的人把宝剑偷走,取走你兵刃的那个小子叫韩佩奇,人称妙手秀士。”

    霍隽一听,愣了一下,上前紧走两步,道:“啊,原来他就是妙手秀士啊,晋府十兄弟里的是吗?”

    霍隽知道大宋晋王赵光义府上有许多的幕府朋友兄弟,江湖上有名的人士竟有六十多名,赵光义是赵匡胤的亲弟弟,被封为晋王。。

第六十九章 晋府兄弟() 
女子摇了摇头,她道:“亏你是霍去病的传人,怎么连他的一点慧根都没有传下?随便就上当,竟让一个不入流的人把宝剑偷走,取走你兵刃的那个小子叫尚怀江,人称’妙手秀士‘。”

    霍隽一听,愣了一下,上前紧走两步,道:“啊,原来他就是’妙手秀士‘啊,晋府十兄弟里的是吗?”

    霍隽知道大宋晋王赵光义府上有许多的幕府朋友兄弟,江湖上有名的人士竟有六十多名,赵光义是赵匡胤的亲弟弟,被封为晋王。

    晋王赵光义结识诸多豪杰,跟柴宗庆不同,柴宗庆是要夺回柴氏江山,他结识武林人士都是有目的性的,即为他做事。而晋王赵光义,却如同唐主李煜一样,结识豪杰,礼贤下士,从不以自己是晋王自居。

    他跟李煜不一样的地方是,李煜结识的春秋四友只是跟他自己情趣相投而已。而晋王赵光义结交的诸多英雄豪杰,他不管投不投自己的脾气秉性,只要是有才德有能力的,不论善文善武,他都结识。

    一般情况下,武林高手都性情高傲,他们甘愿做江湖浪子,也不屑于在人家屋檐下,做人家的鹰犬,所以一般的王府达官,既使想招一些高人异士,也是招不来的。

    可是,晋王赵光义却是不同,他遇到有才能、有德性的高人,往往都是沐浴更衣选择良辰吉日登门拜访,就如同当年的刘备刘玄德一样。

    一些能人异士,看到晋王这样心诚,都为其动容,有许多人愿意投靠来府。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这样,晋王府上的卧虎藏龙之辈,还真有不少。

    这些能人异士当中,能文的霍隽并不了解,但是武林高手中有十人,霍隽是知道的。他们十人各有各有本事,被称作晋府十兄弟。

    那称作‘妙手秀士’的,就是晋府十兄弟当中的一位,之所以称为妙手,是因为,他手法奇快,在别人眼皮底下取物,让人也察觉不到。

    ‘这人霍隽没见过,但他必竟是河东总辖大寨主,又属于武林中人,这些武林高手中,霍隽都是知道的,其中,妙手秀士’韩佩奇就算一号。

    韩佩奇乃是西夏崆峒派下面八大门其中之一神拳门的掌门,崆峒派本身的武功就灵活飘逸,最早开创祖师飞虹子是根据敦煌舞有感而,所以它的手法也以柔美为主,身、步、手法多以弧线、曲线形成。

    特别是神拳门,有一套独门的武功叫‘醉八仙’,这是韩佩奇独创的功夫,不仅形态优美,武功出神入画,刚才,那韩佩奇一定是用了‘醉八仙’中的一招,把霍隽的宝剑神不知鬼不觉地拿走了。

    那晋府十兄弟,其他九人分别是:‘九头兽’程羽,他是淮来门门长;‘恶面神君’贾琰,他是萧山门门长;’赛雄信‘陈从信,他是无为门门长;’一镋震平川‘张平,他是亮星门门长;’分水犀牛‘祝成功,他是海宽门门长;

    ’铁掌无敌‘狄鄂,他是铁岭门门长;’七青剑‘纪鼎,他是七青门门长;’多目金刚‘秦朗,他是琼崃门门长;‘河东毒龙’郑无规,他是药王门门长。

    晋府所有幕僚中,属这十人武功和地位最高,十人在江湖上声名赫赫,跟江湖上五宗十三派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正所谓‘动一而牵全身’,江湖中人谁惹他们几个都得衡量衡量,得罪他们就等于得罪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