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小说一起看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雄霸天下之光绪大帝-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种巨大的经济诱惑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愿意选边站,对日本提出的"中国威胁论"只是含混回应,一笑置之。只有俄国对日本表示出了些许善意,但俄国此时在东方的力量极为有限,很难对中国产生威慑。

    尤其糟糕的是,中国许诺帮助犹太人复国,并且丰沙里犹太人建国计划,也开始了实际运作,这将欧洲金融市场上的犹太资本,几乎一边倒的支持中国,日本很难获得外国贷款支持,唯一对日本表示同情的俄罗斯,又是穷得叮当响,根本借不出钱来。

    面对这种外交困境,伊藤博文更加坚决的阻挠主战派妄动,因此许多人都将伊藤博文称为"国贼",宣称要刺杀他。

    此时,伊藤的学生西园寺公望,提出了一个方案,就是中国确保日本在朝鲜的经济利益,同时承认琉球群岛是日本领土,在这样的政治前提下,作为回报,日本可以承认中国对朝鲜的宗主权,这个方案又被称为"琉韩交换论"。

    这个妥协方案得到了伊藤博文的热烈支持,但却遭到了大多数人的反对,陆军卿山县有朋提出了对应方案,那就是至少要从中国手里,得到半个朝鲜,也就是以北纬三十八度线为分界,朝鲜半岛南端必须属于日本,这是日本所能接受的底线,被称为"三八线论"。

    两个方案最终摆到了天皇的御前,明治决定以这两个方案作为基础,与中国谈判,为此派出了外交使团,以井上馨和伊藤博文为代表,前往中国。

    日本朝野的种种喧嚣,包括谈判使团即将来访的消息,很快都通过间谍网,被报送到丁云桐的面前。

    此时,远在欧洲的的刘步蟾发来密电,"朱雀"和"玄武"两艘铁甲舰抵达了葡萄牙里斯本港,已经和四艘精锐的巡洋舰会合了。

    丁云桐立刻给刘步蟾回电,命令舰队马上返航,向亚洲前进,向中国前进,向战争前进!

    根据时间推算,再过两个多月,也就是到八月底,舰队将会抵达中国,也就是说开战的时间就在八月底!

    丁云桐觉得,此时不但要自己做好准备,同时也要适当的稳住日本,因此要在来访的日本使团面前,表现出些许的诚意,给对方以希望,让战争按自己的时间表爆发。

    因此,他一反常态,并没有派遣以强硬著称的曾纪泽与日方谈判,反而选择了李鸿章作为首席代表。

    李鸿章在外交上,一向有一副"痞子腔",且让他跟日本人慢慢闲扯,就等那最后时刻的到来。

    此时,近卫军所有九个师的组建和训练,已经接近完成,丁云桐要求全军利用这两个月时间,认真训练,好好动员,为迎接一场波澜壮阔,也许会影响中国未来几百年的伟大战争,做最后的准备。

    未来,一定会很精彩。

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争的前夜() 
更新时间:2014…02…12

    {ps。这是第三卷《独裁万岁》的最后一章了,谢谢大家的收看。这一卷夸我的人有,骂我的也不少,甚至还有发短信骂我变态的,浪子都记住了,咱们第四卷走着瞧!(白眼翻了一下)

    明天开始,请看第四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1883年6月22日,丁云桐对战争指挥机构进行最后的改组。

    原先的军事应急小组有四名成员,左宗棠、彭玉麟、刘坤一、曾纪泽,刘坤一还顶替了郭嵩焘,兼任组织部长。现在丁云桐让王文韶担任组织部长,刘坤一前往东北,专职负责后勤大军,同时将张之洞和胡雪岩也调入应急小组。

    在这六名成员中,左宗棠年事已高,但政治主张一向强硬,能制造主战的气氛,有时也能提一些好的建议。

    彭玉麟对具体的军务,操作能力很强,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这一点丁云桐也颇为佩服,本来就是想让他去东北负责后勤,但一看他的身体已经虚弱不堪,只好作罢。

    刘坤一却相反,不但工作能力强,而且身体硬朗,足以担当后勤重任。

    战争与外交密不可分,曾纪泽能在这方面发挥作用,丁云桐已经将其派往欧洲,处理未来战时的外交工作。

    至于张之洞和胡雪岩,前者兼任工业化领导小组成员,这是丁云桐考虑到战争和工业化之间需要达到一种平衡,所以让张之洞同时身兼两职。后者则负责财政收支的平衡,他的意见对战争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

    这时,有两件事开始困扰丁云桐:

    第一,丰沙里的犹太移民数量增长的太慢,到现在最多也只有七八千人,这样的速度实在让丁云桐非常失望。犹太移民来得越多,相应来中国谋生的也会越多,意味着会给中国带来很多的技术和资金。而且丁云桐计划是将丰沙里当成猪圈来养,犹太人越多,财富越多,就等于猪养得越肥,将来来一场大屠杀,金色嘉年华,普天同庆,中国人民杀猪宰羊奔小康了。

    可现在这个不愠不火的样子,猴年马月才能吃上血肠啊!丁云桐颇为郁闷,看来毕竟是荒郊野岭的,吸引力不够。此时东欧的大移民已经开始,数以百万人正在投奔新世界,他们的目的地是正在高速发展,一片火热的美国。

    怎么办?好肉被人抢了,不能袖手旁观,丁云桐决定采取行动。

    他派遣内务部干事梁诚立刻前往美国,表面上担任使馆参赞,实际上负责煽动美国的反犹太主义,同时发电驻美公使陈兰彬配合其工作。实际上,随着东欧移民的大量涌入,美国社会已经开始厌恶和警惕犹太人,中方只需要煽风点火。具体操作其实也很简单,用一笔钱收买几家报社发表反犹文章,或者找些名人出版反犹书籍,制造或散布一些著名的谣言,比如锡安长老会纪要之类。只要美国掀起反犹风潮,对那些犹太移民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了。

    第二件事是,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通过唐绍仪,正式提出,要在丰沙里组建一支武装力量。甚至还提出,希望能帮助中国一起保卫湄公河以北地区,免遭暹罗的袭击,理由冠冕堂皇:如果暹罗进攻得手,丰沙里也将不保。

    当然,丁云桐知道这是迟早的事,但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要知道此时整个丰沙里地区,犹太移民只有数千人。丁云桐原本以为至少要过个两三年,或者等到犹太移民和当地佬族土著发生冲突后,才会考虑到这一点。

    在政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

    假如将来犹太国羽翼丰满了,凭借较高的整体素质,犹太军队将成为中国的心腹大患,丁云桐正是设想到这一点,才选择丰沙里,因为这是块内陆地区,没有宝贵的出海口,未来的犹太国无法得到外部的援助。

    但现在,对于建立武装力量,中国是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拒绝的,军队是国家主权的象征,中国如果进行阻挠,犹太人马上就会怀疑中国的诚意,中国不但不能反对,反而要大力支持。

    但要说到允许犹太武装参与防守,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因为在这过程中,犹太人会得到宝贵的实战经验,同时也会培养出一批指挥军官来,这对中国是危险的。

    丁云桐最后向欧洲回复:中国非常支持建立犹太武装,这对建立犹太国意义重大。但中国不会借助犹太武装的帮助,因为这会损害中**队的自尊。

    1883年6月28日,丁云桐在钓鱼台国宾馆,亲自设宴招待来访的日本代表团,宾主把酒言欢,气氛融洽,两国间紧张关系似乎人间蒸发了。

    日方还特地向丁云桐转交了明治天皇睦仁的礼物,一只秋田犬,丁云桐则回赠了一只百灵鸟。他的随后和亲善,让日本代表团非常吃惊,彻底颠覆了之前的感观。要知道上一次代表团来访,被赠送了几个不伦不类的“小金人”,对中国皇帝的印象很糟糕,但这一次却大为不同,因此也对谈判有了更大的信心。

    7月1日,中日双方开始了正式的会谈。

    一开场,日方就提出,有几个日本公民,包括天津领事馆武官神尾光臣,以及来华旅游的川上操六等,都在中国失踪了,希望中方对此做出解释。

    李鸿章对此的回答是一问三不知,完全不知情。同时随同的许景澄追问川上操六的身份和职务时,日方只能支支吾吾,含混回答。

    当然日方也只是试探而已,并不抱什么希望。

    在正式会谈中,日方由井上馨首先提出了“三八线方案”。也就是中日双方以三八线为界线,平分朝鲜。

    这个方案当然是中方所无法接受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